?

傳承與弘揚新時代長江航運文化

2024-04-16 03:31姚冠新張勇
群眾 2024年7期
關鍵詞:航運長江文化

姚冠新 張勇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習近平總書記情牽長江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多次深入長江沿線省市考察并深情囑托,強調要“深入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出更多體現新時代長江文化的文藝精品”。長江航運歷史悠久,其孕育的航運文化是長江文化的重要亞文化之一?!拔幕d航”是繁榮長江航運、發展長江文化的動力源泉。

長江航運為流域人民帶來了舟楫之便、魚米之裕、文化之融。長江航運歷史悠久,自商周以后便賡續不斷,代有記載。戰國時,李冰在長江支流岷江上修筑都江堰,不僅解決了水患,還便利了航運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隋唐之際開鑿的大運河使長江得以貫通南北,長江沿線的港口城市成為航運樞紐和文化交流的場域。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后,長江流域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大批外銷,對沿線地區的社會生活、飲食文化、經營生產、文化傳播等影響深遠。長江航運文化是在千百年長江航運實踐中,由長江航運有關人員在生產生活等實踐中沉淀的獨有文化形式,從屬于交通運輸文化體系。從朝代更迭中體味歷史滄桑,從行業變遷中感受創新活力,在中外文化交流融通中領悟守正創新,長江航運文化在傳承中升華,在發展中豐富。

長江航運文化依水而生、以通為本、以江為魂,不僅秉承交通運輸行業一以貫之的矢志奮斗、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堅守奉獻的精神,還在繼承中發揚,兼具其獨有的特質。一是忠于職守的韌勁。一代又一代長江航運人堅持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牢記職責使命,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守在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前線。二是同舟共濟的干勁。航運工作需要各部門、各類別人員緊密配合和互相支持,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克服困難、戰勝挑戰。從纖夫拉纖、船員引航到現代航運,均體現出長江航運文化團結協作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內核。三是百折不撓的拼勁。長江航運文化體現出重重困難面前百折不撓、從不退縮的特質。進入新發展階段,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必須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撐,聚焦重點突破、補齊短板弱項,推動長江航運提檔升級、提質增效,真正讓“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四是開放包容的胸懷。長江航運文化體現在深化戰略合作,堅持開放聯動、深化交流、合作共贏,特別是在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合力為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長江航運文化在承續忠于職守、同舟共濟、百折不撓、開放包容等精神特質的同時,也肩負著新時代新征程賦予的使命擔當。一是要傳承發展。長江航運不僅承續貿易往來、傳播文化等傳統功能,還承載著助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新使命。二是要開拓創新。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對長江航運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進一步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貢獻。三是要奮勇爭先。始終瞄準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用科技賦能長江航運管理,用創新優化長江航運結構,推動航道治理快馬加鞭、運輸生產奮勇爭先,合力推進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力爭實現巨輪穿梭、港興埠盛、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繁榮局面。

從《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到《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從《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到《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一系列重大戰略、重大政策的出臺,為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注入了強大動力,長江沿線省市陸續開展了相關行動,必將加快推動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增速構筑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美好藍圖。但長江航運文化還存在著體系不夠健全、數字賦能不夠、品牌特色打造不足等困境,亟需我們進一步破解。

一是突出政治引領。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和利用好長江航運文化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應對新形勢下長江文化保護、傳承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勇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奮力答好“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的時代課題,不斷擴大長江文化的影響力。

二是聚焦保護傳承。長江航運文化是富有深厚歷史沉淀的文化,具備強勁的文化輻射功能和自我革新能力。要深入推進長江航運文化研究,深度挖掘、充分展現長江航運文化的歷史內涵、文化價值和傳播功能,構建完善長江航運文化體系,推動長江航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長江航運文化IP,將長江航運文化作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長江文化博物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彰顯艱苦拼搏、開拓奮進、開放包容等長江航運文化特質的文旅融合公共展示空間。

三是推進數字賦能。發揮長江航運載量大、成本低、污染少的優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著力構建由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船舶等組成的現代航運體系,推動長江航運數字文明的快速發展。

四是狠抓綠色發展。加速推進新技術、新成果應用,加緊布局新能源船舶產品戰略,加快引導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全力推進長江船舶污染防治,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示范樣板,解決長江水污染和過度開發的問題,實現長江航運文化的高質量發展。

面向新時代,江蘇要加快建設交通強省和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抓住“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在江蘇交匯疊加的戰略機遇,加快構建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雙向開放樞紐,進一步豐富發展長江航運文化。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長江文化研究院)

責任編輯:陳偉齡

猜你喜歡
航運長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中韓海上輪渡航運時間表
長江之頭
誰遠誰近?
長江之歌(外二首)
長江圖(外二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