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探析

2024-04-16 05:28楊正軍黃雨馨盧有霖
理論與當代 2024年1期
關鍵詞:譜系思政課中國共產黨

楊正軍 黃雨馨 盧有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凝聚起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風貌,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形態和精神要素,具有思想引領和鑄魂育人的獨特價值,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和取之不盡的精神力量,對引導大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具有重要教學價值。啟航新征程,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內在要求,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充滿志氣、骨氣、底氣的時代新人。

一、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在育人效能、價值目標、內在機理等方面具有內在一致性。因此,將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具有重要價值。

(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必然需要

高校思政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要求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能夠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指明前進方向,有利于新時代大學生賡續黨的紅色血脈,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重要力量。一是有利于培養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時代新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和政治方向的系統表達,蘊含著鮮明的育人屬性,具有正確的政治導向、重要的價值引領、鮮明的行為規范和強大的感召凝聚功能。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能夠發揮高校思政課與黨的精神譜系的協同育人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堅定不移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二是有利于培養練就過硬本領、具有高尚品德的時代新人。練就過硬本領、具有高尚品德的時代新人是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的必備條件。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不斷夯實自身素養,增強抵御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將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助于大學生從黨的精神譜系中汲取豐富的精神滋養,激勵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把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和更好為人民服務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培養具有使命擔當、艱苦奮斗精神的時代新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積淀著無數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敢于擔當、踐行使命、自強不息的精神氣概。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大學生從黨的精神譜系中汲取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引導他們勇擔民族復興使命,成為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二)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黨史觀的內在要求

樹立正確黨史觀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目標,要堅持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歷史觀。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黨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偉大成就的生動寫照和精神結晶。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黨史觀,增強大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信心和能力。一是有利于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是以所謂“重新評價”“反思歷史”為名,“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黨百余年奮斗歷程的精神標識,展現了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帶領人民自立自強創造美好生活的心路歷程。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教育大學生系統全面地理解黨的精神譜系的形成與發展歷程,增強大學生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能力,堅定大學生的歷史自信,從而客觀全面地認識黨的歷史。二是有利于筑牢意識形態主陣地。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用黨的精神譜系蘊含的革命理想、堅定信念、價值準則以及革命英雄的先進事跡啟迪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大學生鑄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提高政治認同,自覺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筑牢意識形態主陣地。三是有利于增強勇擔重任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展現了共產黨人用甘于奉獻的純潔初心和敢于擔當的歷史使命書寫中國近現代以來最為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繼承和弘揚共產黨人不畏艱難、善于斗爭的拼搏精神,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個人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理想有機統一起來,勇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三)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效能

知史才能愛黨愛國、明理明志。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發揮黨的精神譜系對高校思政課的價值引領作用,增強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實效。一是有助于完善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在價值層面、思想高度、核心內容等方面是相通的。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深刻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學習革命先輩們為了實現革命理想不屈不撓、奮勇前進的優秀品質,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找到“我們從哪里來、現在在哪里、將到哪里去”的答案。二是有助于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認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黨的紅色基因和鮮明特色,體現了百余年來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精神氣概和磅礴偉力。紅色革命故事是黨的精神譜系的生動詮釋,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鮮活教材,思政課就要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講明、講透、講活黨的精神譜系背后的紅色革命故事,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黨的精神譜系形成的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和實踐要求,增強大學生對黨的精神譜系的認同。三是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感染力。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彰顯著共產黨人矢志不渝、拼搏奮斗的初心使命,凝聚著共產黨人無私奉獻、前仆后繼、為民造福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不斷挖掘和運用黨的精神譜系中蘊含的思想資源和精神力量,有利于大學生深刻領悟黨的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義,激勵他們繼承黨的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群體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內容不夠豐富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在內容上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豐富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有限的思政課堂之間存在矛盾。中國共產黨在百余年奮斗實踐中形成了大量內容豐富的精神譜系,遺留了許多諸如歷代黨的領導人的思想著作和個人傳記、黨的歷次會議通過的重要文件、革命遺址和烈士陵園等物質和精神財富,為高校思政課提供了大量教學資源,豐富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然而,部分教師不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將黨的精神譜系全面精準地融入教學,存在為融入而融入的情況,難以發揮黨的精神譜系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作用,無法激發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思政課存在教學內容的偏向性。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著對黨的精神譜系的整體內容融入不足的現象,這不利于大學生全面學習和正確認識黨的精神譜系的豐富內容、重大意義和黨帶領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光輝歷史。三是高校思政課缺乏實踐環節。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獨特作用。但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是以傳統的課堂知識傳授為主,很少利用本地教學資源進行實踐教學,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

(二)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整體素養有待提升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培養時代新人需要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加大了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培養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使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整體素質顯著提高。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前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整體素養還不能很好地滿足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認識嚴重不足,素養還不夠高,嚴重影響了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首先,部分教師關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理論素養有待提高。部分教師對黨的精神譜系的生成邏輯、豐富內涵、偉大意義、基本特征、弘揚路徑等還沒有形成比較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對黨的精神譜系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某些眾所周知的革命精神上。其次,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思政課的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在融入過程中,部分教師生搬硬套、缺乏技巧,沒有深入挖掘黨的精神譜系中蘊含的豐富育人資源,也不能將理論知識和課堂教學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造成黨的精神譜系融入的表面化與形式化,無法引起大學生共鳴,削弱了高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實效性。

(三)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方式方法創新不足

創新是思政課教學的源頭活水。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是活化教學課堂、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一環。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高校思政課教學應立足時代前沿,緊跟時代步伐,探索多元化教學方法。當前,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仍然面臨著方式方法創新不足的問題。一是備課方式創新不足。部分高校思政課依然采用傳統的一人一課備課方式,缺乏對教材、學情和教法的“三維深耕”,無法發揮教師集體智慧和保證備課質量,無法激發教師研究和創新的積極性。二是教學方式創新不足。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媒介獲取大量信息,傳統“灌輸式” 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充分滿足新時代大學生對高質量思政課的需求。然而,部分高校思政課教師仍然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導入、歸納、總結等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導致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思政課教學中來。三是評價方式創新不足。目前,部分高校對思政課教學評價認識不足,評價方式相對單一,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導,以考試為主要評價方式,以分數為主要評價依據,存在“重結果輕過程”、重視知識傳授而輕視能力培養的現象。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忽視對學生學習和發展變化的過程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一個內涵豐富、體系完整的有機整體,我們要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各環節和全過程,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育人價值。

(一)提高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的認識

認識依賴于實踐并對實踐具有能動作用。要使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前提是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支持力度。要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給予高校相應支持,吸引更多優秀高校教師加入到思政課教學隊伍中來,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實力。其次,高校要加強精神譜系教育的總體部署。通過各種途徑切實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構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支持系統。高校黨委要加強對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政治領導,堅持書記、校長帶頭上思政課,做好課程規劃,保證教學課時,建立完善的課后評價和反饋機制。與此同時,加大對黨的精神譜系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再次,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要充分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干部要發揮先鋒帶頭作用,主動上思政課并將黨的精神譜系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還要積極參加思政課教師的集體備課,做好相應的指導和監督,深入課堂及時發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另一方面,黨員教師要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加強與非黨員教師的溝通與合作,積極挖掘黨的精神譜系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將研究成果及時運用于高校思政課教學之中。

(二)推進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思政課內容銜接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貫穿于黨百年發展的歷史過程,集中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風貌,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具有高度契合性。要充分挖掘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準黨的精神譜系與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之間的契合點,實現兩者的真正融合。譬如,將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涵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內容中。在講第四章“中國共產黨成立和中國革命新局面”內容時,要講清楚中國共產黨人創建黨組織的堅強意志和精神品質,講清楚建黨初期涌現出的一大批為國家和民族事業無私奉獻甚至光榮犧牲的感人事跡,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從共產黨人的先進事跡中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精髓要義,教育大學生自覺傳承和弘揚好偉大建黨精神。在“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中,在講授第一章“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時,可以將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其中。通過深入挖掘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英雄事跡及感人故事,深入開展革命文化教育,引導大學生理解抗美援朝精神中蘊含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視死如歸、舍生忘死的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大學生的使命感和愛國之情。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治”課教學中,在講授第一章“領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時,可以將雷鋒精神融入其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短視頻和圖片等新形式,將雷鋒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先進事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讓大學生全方位地感受雷鋒精神的力量,引導大學生了解和認同雷鋒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關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理論素養

思政課教師是新時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先鋒隊、排頭兵。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要求思政課教師全面提升關于黨的精神譜系的理論素養,樹立開闊的歷史視野。首先,在認識層面,思政課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黨的精神譜系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價值和作用。黨的精神譜系能夠以豐富的歷史積淀提高思政課的政治引領力,以完備的理論體系增強思政課的現實說服力,以鮮活的偉大精神強化思政課的價值塑造力,為思政課教學提供豐厚滋養。思政課教師只有對黨的精神譜系有深刻認識,才能將其巧妙地融入課堂教學。其次,在知識層面,通過專題培訓、課程研修、社會調研等形式,引導思政課教師系統掌握黨的精神譜系的重要理論,增進對黨的精神譜系的理解和領悟。思政課教師要全面學習黨史,掌握黨的精神譜系形成發展的歷史和主要內容,深入挖掘黨的精神譜系的時代內涵。再次,在能力層面,要提高思政課教師對黨的精神譜系材料選取能力、材料理解能力和材料運用能力。提高教學技能,在教學話語、教學手段上下功夫,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和疑惑點,結合學生實際做好教學設計。以教材內容為綱,精心選擇黨的精神譜系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具體內容,避免內容的雜亂無序和交叉重復。還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升教學能力,增強黨的精神譜系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創新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思政課教學的途徑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高校思政課教學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在堅持“守正”基礎上打好創新“組合拳”。第一,利用新媒體技術。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促進了教育現代化。高校思政課教學要應勢而動,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使思政課更具新穎性與感染力。通過微信、QQ、抖音、快手、微博等多元化的社交工具,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對黨的精神譜系相應內容做精準投放;綜合采用情境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等,打造多樣化應用教學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師生順暢交流、有效互動的學習生態空間,突破黨的精神譜系融入的時間和空間限制。第二,開發虛擬仿真教學。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將“沉默遙遠的實體資源”轉化為“近距離可觸的”虛擬資源。具體而言,將黨的精神譜系的發展歷程、重大事件、感人故事等通過VR、AR等建模仿真技術,真實還原,全方位展示,增強學生體驗感與收獲感,提高學生對黨的精神譜系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深層互通、共鳴共融的良好效果。第三,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既要注重理論學習,也要注重實踐教學。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整合多方資源、利用多種渠道、擴寬課堂半徑,形成覆蓋課堂、社會的整體性、立體化思政大課堂,提升黨的精神譜系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理論深度和情感溫度。通過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引導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黨的革命足跡和精神境界,增強學生對黨的精神譜系的認同感。

(五)優化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校園環境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影響力,有助于提升黨的精神譜系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深度、廣度和效度。第一,構建黨的精神譜系的紅色育人場域。在校園,通過電子屏、櫥窗、橫幅等載體宣傳黨的精神譜系,加強黨的精神譜系的宣傳力度。將黨的精神譜系的相關內容融入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之中,積極營造學習宣傳黨的精神譜系的濃厚學習氛圍。在學校官網、校報、貼吧、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設立英雄模范和先進人物事跡“宣講欄”“講解墻”等,進行多時段、全方位的宣傳報道。第二,創立大學生黨的精神譜系研究社團。黨的精神譜系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論資源和寶貴精神財富。創立大學生黨的精神譜系研究社團,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開設“青馬班”“紅色研習社”等黨的精神譜系研究社團,將思想政治教育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社團活動中,豐富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形式。第三,開展黨的精神譜系知識競賽活動。黨的精神譜系蘊含的豐富紅色文化資源,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生動教材。黨的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要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過開展黨的精神譜系知識競賽,激發大學生大力弘揚、堅定傳承和模范踐行黨的精神譜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省2022年高等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省級項目“黨的精神譜系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實踐”、貴州大學高教研究項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價值及路徑研究”(項目批準號:GDGJYJ202301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華中師范大學)專項課題(項目批準號:ZZYR202317)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楊正軍系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黃雨馨、盧有霖系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陳正源

猜你喜歡
譜系思政課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神族譜系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百年大黨精神譜系的賡續與文化自信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王錫良陶瓷世家譜系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