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山”理論指引下的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2024-04-16 05:28雷德雨
理論與當代 2024年1期
關鍵詞:核算價值生態

雷德雨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實現路徑?!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價值遵循和實踐范式。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將良好生態環境蘊含的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是踐行“兩山”理論的重要舉措,是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時代訴求。貴州是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任務艱巨、使命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貴州發展,對貴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指出,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和競爭優勢,并勉勵貴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探索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機制,是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一、“兩山”理論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科學指引

(一)“兩山”理論的深刻內涵和內在邏輯

1.深刻揭示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浙江省安吉余村調研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和闡述這一理念,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立足于人與自然之間的辯證關系,突破了人對物質利益的追求與人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之間的兩難困境,指明綠水青山是實現金山銀山的基礎和歸宿,金山銀山是綠水青山長久保持的物質保障,深刻揭示了發展與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既是科學的生態理念,也是科學的經濟發展理念和社會發展理念,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豐富與發展,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價值遵循和實踐范式。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關鍵在于深刻領悟“兩山”理念的核心要義,推動生產力的綠色變革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讓生態優勢切實轉化為經濟優勢。

2.為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實現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皟缮健崩碚撋羁讨赋?,生態要素可以成為生產要素,生態優勢可以轉化為發展優勢,生態財富可以轉變為經濟財富。通過高水平環境保護,著力增加生態產品供給,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構建生態經濟體系,把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可以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提供更多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高水平環境保護內化為社會財富的內生變量和實現目標,生動而明確地闡述了自然生態環境也是社會財富,強調了社會財富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系,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生態環境保護和現代化建設的深邃思考,為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實踐路徑。

(二)踐行“兩山”理論的主抓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生態產品是以生態系統功能為基礎,由自然力和人類勞動共同作用形成,滿足人們多層次需求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生態產品是綠水青山在實踐中的代名詞和可操作的抓手,增加生態產品的生產和供給能力可帶動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投資,發展生態經濟,從而為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提供增長極和動力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指在確保生態環境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將良好生態環境蘊含的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促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具有前瞻性指引價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本質是“兩山”轉化路徑,即通過社會化生產和社會交換,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關鍵在于促進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時,綠水青山就成了金山銀山。

二、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2017年被列為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省,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機制方面開展了深入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一是大力發展體現生態環境優勢的山地特色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如辣椒、李子、刺梨、藍莓種植面積全國第一,茶葉、蔬菜、食用菌、火龍果等產業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二是生態利用型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在2022年貴州十大工業產業中,環境敏感型產業如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航空航天及裝備制造、健康醫藥等產業總產值分別占工業總產值的13%、9.86%、7.88%,良好生態環境為貴州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后發優勢正逐步凸顯。三是立足于自身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統籌推進旅游產業化與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生態旅游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和水利風景區等保護地為載體的多類型的生態旅游體系,以及山水風光、民俗風情、避暑養生、休閑度假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

(二)構建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平臺

一是構建生態物質產品市場化交易平臺。2022年,遵義中國辣椒城市場交易總量47萬噸,交易總額122億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辣椒專業批發市場之一。貴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薏仁米加工聚集區和產品貿易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太子參交易中心,太子參、金釵石斛、山銀花等一批道地藥材初具全國定價權。二是建立生態權益產品市場化交易平臺,推進碳排放權、排污權、用能權等交易。貴州生態權益產品市場化交易平臺包括生態產品的定價中心、交易中心、數據中心、結算中心。通過交易解決生態產品的流動性,有力推進了“兩山”轉換。

(三)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一是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通過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為明確生態產品的經營開發主體權責、市場化交易、抵押融資及生態保護補償等提供最基本規則,奠定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重要前提。二是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和方法,初步構建貴州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規范,在試點縣(市)開展了生態產品總值核算,為下一步擴大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范圍和推進核算常態化奠定基礎。三是探索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在落實生態保護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生態治理任務依然艱巨

貴州喀斯特地貌廣布,生態極為脆弱,破壞易,修復難,生物多樣性易受損,推進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態治理任務仍然艱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任務仍然繁重,迫切需要創新生態治理思路和方法路徑,持續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有待優化

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方面,面臨深加工業總體規模偏小、農產品加工轉化率不高的瓶頸制約。在生態產品市場交易方面,現有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多數體現在物質類生態產品和文化服務類生態產品上,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只有部分進入市場買賣,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權益有待進入交易市場。同時,生態產品交易社會參與程度有待提高,市場交易體系有待健全。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有償使用和交易框架初步建立,但仍面臨強化技術方法理論支撐、健全配套制度等難點。

(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有待完善

一是完善生態產品總值核算和考核。近年來,貴州開展了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試點,但仍需完善核算制度體系,以及探索核算成果運用,發揮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等。二是多元化的生態服務付費主體不足?,F實中生態服務的付費主體補償方式相對單一,補償綜合效力尚未充分發揮。要有效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必須動員更多組織和個人參與生態服務付費。

(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保障有待提升

一是綠色金融支持仍需提升。生態環境項目能夠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但項目本身大多具有公益性質,不僅投入資金較大、回報周期較長,還面臨著收益率較低、融資較難等困境。二是科技創新和支撐能力需進一步強化。近年來,數字技術飛速發展,日益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技術支撐,加強生態產品的智慧監測、信息統計、智慧評價、數值核算、平臺交易等先進數字技術的應用,對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具有重要意義。與數字化智能化的要求相比,當前還存在數字支撐不足的問題,生態產業數字化轉型亟須加快推進。此外,生態產品價值數字化保障機制尚不健全,例如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支撐,以及相關財稅金融等激勵政策尚需完善。

四、貴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一)持續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提升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自然資本的“保護”邏輯是應有之義。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生態工程,科學推進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不斷厚植生態優勢,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是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林草融合”的原則,科學安排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人工種草、草原改良等工程,統籌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進一步將石漠化治理與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鼓勵和引導將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權益掛鉤,積極引導農民參與流域生態產品經營開發并確保其利益,讓石漠化治理成果更直接地惠及人民群眾。二是持續推進赤水河、烏江、清水江等流域生態修復,不斷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三是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設置科學、規劃合理、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特色明顯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四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各階段各環節全過程,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多元價值,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深入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大力提升生態產品附加值

1.深入推進產業生態化

大力發展環境敏感型產業,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的生態產業名片。依托空氣清新、水質清潔、氣候適宜等生態優勢和自身優良生態稟賦,拓展延伸工業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積極發展數字經濟、醫藥、電子、光學光器件、精密儀器等對環境質量要求比較高的產業,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謀劃布局打造大數據、光學儀器、醫藥、康養等環境敏感型產業,推動生態優勢進一步轉變為競爭優勢和產業優勢。

2.深入推進生態產業化

一是提升生態農業溢價效應,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生態農業,提高重要農產品市場化、標準化、規?;?、品牌化水平,以市場溢價提高產業附加值。首先,加強引進先進農業技術,特別是要提高林下作物、中藥材等農產品科技含量,大力提高具有本地優勢的農業特色產業附加值。例如,充分發揮道地中藥材和自然環境優勢,構建中醫藥全產業鏈體系,著力提升中藥精深加工能力,按照“中藥+文化”“中藥+教育”“中藥+康養”“中藥+觀光”的產業模式,實現集中藥材種植、科研、教學、觀賞為一體的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再如,大力推進竹纖維高值化利用,加快推動高強高耐竹基新材料、竹纖維復合材料、可降解竹生物質制品等領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附加值,推動貴州從竹資源大省向竹產業強省轉變。其次,建立和規范生態產品認證評價標準,為貴州生態產品溢價提供有力支撐。再次,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力提升生態產品附加值。最后,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等各種方式,推進和發展農業碳匯產業,不斷增強農業生態功能,通過碳標簽、碳交易等途徑助推實現農業生態功能價值。

二是完善生態產品交易平臺。完善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生態資源權益交易的綜合管理平臺功能,重點拓展供需對接渠道、搭建溝通橋梁等方面,通過提供有效供需對接解決方案,推進線上線下兩個服務渠道高效互動的供需高效對接平臺建設,讓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便捷的渠道和方式開展交易。深化單株碳匯項目,鼓勵企業、社會公眾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探索開展重點排放單位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生態補償試點。探索建立“生態銀行”體系,通過市場化交易,對需集中保護開發的耕地、園地、林地、濕地以及可供集中經營的村落、集鎮、閑置農村宅基地、閑置農房、集體資產等碎片化的生態資源進行規?;諆?、專業化整合、規范化管理、專業化評估、生態改造、增量升級,形成優質生態資產,積極引導農民參與生態產品經營開發,協同推動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廣大農民增收致富。

三是豐富生態產品交易品種。多層次多領域構建森林、農業、草原、水域等生態資源的碳匯市場。首先,大力開發農業碳匯。以茶園碳匯開發為例,貴州茶葉種植面積居全國前列,茶園碳匯由植被碳匯和土壤碳匯構成,每平方米茶園單位碳儲量達13.38公斤,高于森林和草原,碳匯作用突出,種茶相當于造林和再造林,碳匯潛力巨大。其次,立足貴州生態環境特點,開發巖溶碳匯 和水土保持碳匯。貴州喀斯特地貌巖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異明顯,構成了特殊的巖溶生態系統,同時,貴州省降雨量豐富,提高了巖溶水的溶蝕能力,以致溶解無機碳含量不斷升高,其碳酸鹽飽和指數也逐漸增加,增加了巖溶碳匯通量。貴州雖只占全國1.8%的陸地面積,卻貢獻了中國5.4%的碳酸鹽巖風化碳匯,對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及全球可持續發展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碳酸鹽巖風化碳匯是貴州推進碳增匯的重要抓手,通過把巖溶碳匯變成“可量化、可交易、可增值、可持續”的產品,參與到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中,可有力匯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勢能。水土保持是提升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從水土保持碳匯能力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入手,探索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機制和路徑。

(三)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1.完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價與考核機制

在國家《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規范》和貴州省地方標準《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DB52/T1608—2021)基礎上,總結梳理貴州近幾年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試點工作成果經驗,推進生態產品總值核算范圍以及推進核算常態化,逐步實施對貴州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的生態產品總值核算。進一步推進“綠水青山”價值可量化。探索GEP核算“進規劃、進考核、進項目”的政策應用,如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納入區域發展規劃,作為政府決策的核心指標,同時納入領導干部工作考核,以綠色考核倒逼生態轉化。實施經濟發展與生態產品總值“雙考核”,將之作為官員考核和離任審計的重要指標,發揮“綠色指揮棒”的約束作用。

2.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保護補償制度體系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進一步深化生態保護補償改革,加快建設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健全排污權、碳排放權、水權、林權等市場化交易機制,加快實現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統籌、縱向補償與橫向補償并重、激勵與約束協同。首先,完善生態系統監測體系,為生態保護補償提供科學精準的監測數據。其次,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探索“碳匯+生態司法(林業行政處罰執行)”,統一規范全省生態司法碳匯計量標準和方法,完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和定價賠償機制。再次,完善赤水河等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科學測算國家層面和地方層面保護區與受益區生態產品價值權衡補償標準。最后,加大生態產品宣傳推介力度,對社會公眾、團體以及企業公益性購買碳匯實行免稅政策,探索開展火電企業排放二氧化碳與森林碳匯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引導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其他自愿減排企業購買林業碳匯,履行義務減排等社會責任。

(四)健全綠色金融支持體系,賦能“兩山”轉換

創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金融支撐,不斷完善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租賃等金融工具,使生態資源真正實現生態價值,變為生態資本。一是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新和豐富類似“林下貸”“林權抵押貸”“古屋貸”等多種形式的綠色金融產品,參與林業碳票存儲、流轉、融資,依法合規設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專項基金,持續提升碳金融專業服務能力。二是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鄉村建設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適時推出長期限、低利率貸款。探索使用農村碳匯收益作為還款來源、碳排放權作為權益擔保的可行性金融模式,加快推進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三是創新綠色金融保險服務,建立涵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農林產品收益保險、綠色產品質量安全保險等綠色保險險種。四是探索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將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使生態環保治理價值內部化,實現項目整體收益自平衡,重點解決公益類、純政府付費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總體投入不足的問題。五是推進生態信用體系建設,完善生態信用評價正負面清單和生態信用積分計量辦法,探索將生態信用評定結果作為貸款額度、利率等金融優惠政策的參考依據。

(五)探索發揮數字技術助推作用

依托貴州大數據產業,充分運用數字技術,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各環節賦能。一是加強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數字化。綜合運用智慧模型與技術方法核算生態產品價值,逐步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智能化。二是深化生態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高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在生態產業、生態經濟體系中的貢獻率,提升生態經濟數字化水平。三是賦能生態產品經營開發。對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可充分發揮數字電商平臺的資源和渠道優勢,實現與消費市場的直接對接,創新互聯網傳播手段,加強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和保護。對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可搭建數字交易市場和平臺實現供需精準對接。對文化服務類生態產品,可以通過加大對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數字化開發,提升文化服務價值,實現更大經濟效益。比如利用數字技術盤活各種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服務的供給;通過反映地方傳統文化、自然風景、地域風貌的優秀短視頻創作,催生文化服務新內容;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互動投影等技術開發文化旅游新場景,積極拓展生態文旅數字化發展模式,增強文化服務新體驗;挖掘生態產品的文化資源,打造數字內容產業鏈,培育數字文創產業。

(作者系中共貴州省委黨校經濟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陳文蘭 李 慧

猜你喜歡
核算價值生態
2020年河北省國民經濟核算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2014年GDP首破60萬億
生態
對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