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心至上 使命如磐
——記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執行總工程師、董事長農興中

2024-04-16 12:26劉紅偉
中國勘察設計 2024年2期
關鍵詞:研究院廣州軌道交通

■ 本刊記者 劉紅偉

瀏覽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官網,一連串“第一”字眼映入《中國勘察設計》雜志記者眼簾:中國第一條最高時速120千米/小時地鐵線路、第一條直線電機牽引地鐵線路、第一條無人駕駛城市旅客自動運輸線路、第一條采用超級電容供電的現代有軌電車線路……

這些“第一”的背后,離不開廣州地鐵設計人31年來的奮斗和堅守,本文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談及個人成就與榮譽,他輕描淡寫、避而不談,只道:“職責所在,初心使然”;談及未來發展,他目光如炬、鏗鏘有力,坦言:“長路漫漫,信心滿滿”。

他就是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董事長、執行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農興中。

成長

對農興中的采訪,是從“廣州第一條地鐵”開始談起,那是廣州地鐵設計院的高光時刻,也是他畢生事業的重要起點。

1993年3月,國務院同意、原國家計委批準廣州地鐵一號線工程可行性報告。同年10月,廣州地鐵一號線正式動工。該線路全長達18.497公里,沿線共建16座地下車站,穿越芳村、荔灣、越秀、東山及天河5個主要城區,是中國內地第一條由地方政府自籌資金興建的地鐵,更首次引進了世界先進的盾構隧道施工法。

1994年3月,從清華大學畢業的農興中,來到了剛成立不久的廣州市地下鐵道設計院(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前身),投入到了廣州地鐵一號線的設計工作中。

當時,廣州地鐵一號線一期工程絕大多數站點由大型鐵道設計院主導勘察設計,農興中表示,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尚屬于“新生力量”,當時能夠承擔“三站兩區間”的勘察設計,“是靠努力爭取來的”?!皶r任設計院院長任佩珠主動請纓,立下‘軍令狀’,爭取來3座車站、2個區間隧道的設計任務;時任項目負責人的丁建隆等設計院技術骨干,帶著我們這幫年輕人加班加點干?!鞭r興中表示:大家當時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

時至今日,農興中回憶起廣州地鐵一號線的通車場景,仍然“歷歷在目”,難掩興奮之情?!拔覀兪窃诹憬涷灥幕A上建成地鐵一號線,現在回過頭來看,雖然受限當時的技術條件存有瑕疵,但仍然是一條技術可靠、運行安全的經典線路,更是廣州城市發展的注腳?!?/p>

從那時起,農興中便開始思考如何建設更安全、更便捷的軌道交通,建設人民滿意的地鐵。農興中告訴《中國勘察設計》雜志記者,自己心中一直藏有一個“地鐵夢”——秉持提升城市品質,推動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推動更多的地鐵線路高質量建成開通,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念,讓公共交通更全方位、更貼心、更智能化地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這也是農興中從事軌道交通設計的初心所在。

懷揣著這樣一個“地鐵夢”,農興中將個人理想與時代偉業融在一起,不忘初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誓把夢想變為現實。

在3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從未離開過軌道交通勘察設計一線。他先后主持完成20多項軌道交通大型工程設計和國家級重大課題攻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獎銀獎1項、優秀獎2項,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4項,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5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2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0余項,主(參)編國家和行業標準8項、廣東省地方標準3項,出版專著15部,發表SCI/EI論文6篇,其他核心期刊論文40余篇,為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2020年10月22日,清脆的鐘聲從深交所響起,A股市場迎來了新的“客人”。這一天,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正式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登陸A股的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這份榮耀和驕傲屬于全體廣州地鐵設計人,也包括農興中。

“取得這么多榮譽,您的動力來自哪里?”《中國勘察設計》雜志記者問道。農興中給出簡短又精辟的答案:“職責所在,初心使然!”

“這些榮譽是對我個人和團隊多年來在地鐵設計和研究領域的努力和創新的認可,也是對我個人和團隊繼續前行的鞭策和動力?!痹谝幌盗许椖康臍v練和榮譽的激勵下,農興中也完成了從助理工程師、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總設計師、首席專家的成長,相繼擔任部長、副院長、院長、董事長、執行總工程師、技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可謂是深諳技術和管理雙重“武藝”,逐步成為勘察設計行業知名“技術+管理”專家。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上市儀式

談及身兼“技術”和“管理”兩個身份的感悟與體會,農興中表示,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都需要不斷學習,注重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技術、現代管理理念和實踐經驗,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行業趨勢;無論是技術還是管理,都需要具備全局思維和系統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戰略規劃、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更好地掌握公司的技術發展方向和趨勢。

堅守初心,54歲的農興中說:“從加入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那一天起,我就已經做好了為軌道交通建設奮斗的準備。無論是搞技術還是搞管理,為軌道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而奮斗的初心,始終沒有變!”

創新

地鐵是高密度、特大型、綜合性軌道交通運輸系統,涉及40多個技術專業,建地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憑借不斷的創新、堅毅的努力,農興中從眾多青年技術人員中脫穎而出。

農興中介紹,廣州地鐵的建設和運營,在起步階段曾以香港地鐵為對標藍本。為學習先進經驗,那時,廣州地鐵專門選派地鐵設計研究院兩三批十幾人,前往香港地鐵培訓學習,農興中有幸成為第一批人選。

在香港,農興中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談及這段經歷,農興中表示:“經歷很寶貴,也很難得,香港地鐵的設計和建設理念,對我們幫助很大?!?/p>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農興中等人學習培訓歸來不久,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迎來了廣州地鐵2號線的設計總體總包任務。在主持該線路首期工程土建工程設計時,農興中與團隊成員一切從零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在國內首次提出“大跨度無柱地鐵車站設計”理念,并形成技術標準。

在廣州地鐵一、二號線“跟跑”之后,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開始逐步甩掉“洋拐杖”,自主牽頭開展廣州地鐵線路的設計研究工作。而最令農興中印象深刻的,是他主持完成了廣州地鐵三號線的總體設計工作。

廣州地鐵3號線是國內第一條時速達120千米/小時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與常規的地鐵線路相比,其技術上有許多不同特點,從設計到建設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與突破,解決了車輛、隧道限界、長區間通風與疏散、信號、供電、空氣動力學等方面的一系列技術難點。

“廣州地鐵3號線的定位是南北快線,120千米/小時的速度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遭到很多專家的質疑?!泵鎸[在面前的質疑與挑戰,農興中帶領團隊頂住壓力,通過科學的測算證實了提速的可能性,最后這個方案最終獲得通過。正是這種排除萬難的魄力及嚴密的專業能力,促使了廣州地鐵3號線的誕生,為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快線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其中很多創新技術還被納入了設計規范。

農興中在廣花城際軌道交通工地現場

手握金剛鉆,敢攬瓷器活兒。此后,農興中又陸續主持完成了眾多地鐵大型工程設計,在巖溶地區軌道交通建設、隧道近距穿越軌道交通、軌道交通上蓋建筑減振降噪、軌道交通綠色建造技術等領域實現了突破;牽頭完成了10余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并取得多項關鍵技術。

作為技術負責人,他帶領設計團隊主持完成廣西第一條地鐵線路——南寧地鐵1號線,攻克了富水圓礫層地鐵深基坑設計施工關鍵技術;主持完成廣州地鐵6號線首期工程,在“先隧后站暗挖工法”“復雜溶洞土洞和全斷面砂層盾構設計”方面取得了重大創新;主持完成中國第一條實現地鐵服務水平的160千米/小時全地下市域快線——廣州地鐵18號線,設計中采用大量創新,實現多項“國內首創”……

其中,在廣州地鐵18號線設計中,由于沒有可借鑒的先例、技術難度大、工期緊張,農興中密切關注項目進展,關鍵環節親自抓,帶領設計人員深入施工現場踏勘,科學調研,科學決策,不斷優化設計,并在設計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滿足工程需要,有效保證了地鐵工程施工進度。線路僅歷時3年10個月,便如期高質量開通,創下廣州地鐵建設速度新紀錄,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廣州地鐵2號線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廣州地鐵3號線填補了國內市域快線的空白,南寧地鐵1號線、廣州地鐵6號線首期工程項目獲得全國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廣州地鐵18號線項目成為國家級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示范線性線路……

這是對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創新成果的褒獎,也是對農興中匠心堅守的認可?!拔覀冏龉こ痰娜?,雖然很辛苦,但是看到親手設計的地鐵線路變為現實,看到地鐵能夠為市民出行真正提供便利,心里那種成就感總是滿滿的?!鞭r興中如是說。

感悟

在躬耕軌道交通設計研究的同時,農興中還有另外多重身份。

2022年8月,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公布“第二屆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名單”,農興中名列其中。

作為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技術委員會主任,農興中對自己奮斗多年的設計領域感悟頗深: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靈魂”“先導”,事關工程質量和品質,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

“設計是工程建設項目的奠基和根本所在,要嚴守質量和安全兩條‘原則紅線’?!鞭r興中指出,這里的質量不僅指設計成果文件的質量,還包括設計管理的質量和水平。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科學確定發展思路,以“事前指導、過程控制、事后提升”的思路,開展設計質量提升工作;針對過去的設計質量問題與不足,要善于總結,充分汲取經驗,組織各專業從管理辦法、標準文件、專業技術指引等多方面、多維度提升設計質量。

農興中(中)在廣花城際軌道交通工地現場工作

農興中表示,工程設計要秉承持續創新、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積極推動工程設計行業的發展進步,提升城市建設品質,構筑幸福美好未來。要以現有的知識儲備扎根基礎,廣泛學習各地知識經驗,勇于突破傳統思維限制,持續做好創新工作,用“適度超前”的理念進行設計?!肮こ淘O計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產品,最終還是要服務于廣大的使用者,設計口碑的好壞直接取決于用戶的體驗感和滿意度?!?/p>

“要做細、做好、做強工程設計項目,不僅要有洞察需求,敏捷響應的能力,還需要有不斷學習、奮斗進取的能力,更需要有團隊協作、多專業融合的綜合技術能力。工程設計作為一個服務性行業,要始終把客戶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在日常與客戶的溝通協調中,要及時洞察對方的需求,敏捷響應,及時調整設計思路,持續優化設計方案,時刻關注客戶的體驗感和滿意度,為對方提供優質的設計成果和高標準的設計服務?!鞭r興中說。

農興中同時指出,工程設計項目作為一個系統性的綜合工程,涉專業多、影響范圍廣、各專業間和內外部接口復雜,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可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變成了多專業的綜合性問題?!斑@就要求設計人員要有團隊協作的意識,具備多專業融合的綜合技術能力,要抽絲剝繭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聯合各專業深入研究探討,以團隊力量和創新思維攻克一道道難關?!?/p>

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企業參與競爭、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討不來的?!币恢币詠?,農興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尤其是擔任董事長、院技術委員會主任以來,更是將其作為引領公司轉型發展升級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農興中介紹,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圍繞“設計+數字科技”,強化科研上層引領機制,根據戰略規劃,提出科研工作“1244”框架,明確了科研工作的戰略目標、產業化重點方向和戰略落地關鍵任務;圍繞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重大需求,該院針對亟須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應用基礎理論、共性關鍵技術、核心裝備與系統的創新研發。

“勘察設計的精髓在于‘人’,調動員工積極投身科研創新尤為重要。在忙碌的設計工作及創新工作中,取平衡,互推進,實現創新推動設計的最大化作用,是重要的一環?!鞭r興中說,近年來,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持續提升該院科研組織管理模式,持續優化科研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并行的雙模式管理機制,搭建并運行科研、專利管理系統,使科研管理更合理、更快速、更人性化。

此外,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還堅持“人盡其才、共享成長”的人才觀,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搭建企業人才梯隊,打造科技創新與高端人才培育的成長平臺,倡導樂于分享的工作氛圍,發揮“傳幫帶”作用,在工作實踐中傳承知識經驗與文化精神,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成長。

逐夢

農興中還有一個重要身份,那就是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的“掌門人”。

2013年2月,農興中出任廣州地鐵設計院法人代表、執行董事兼院長。從此,“謀劃發展戰略,擘畫發展藍圖”,成為農興中的另一大工作重點。他坦言:對自己而言,這重身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加之近年來受國內外地緣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勘察設計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之后,正進入低速增長的非常時期。大變局時代,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呈現出眾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

“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長路漫漫但也要充滿信心?!鞭r興中表示,面對眾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難題,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將結合自身實際,創新發展思維,制定發展戰略,明晰發展方向,尋求發展路徑,在更高層次上展現工程建設“龍頭”應有作為,占領發展新高地,誓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其中,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數字化轉型是該院“規劃圖”中的重要板塊。

“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勢在必行,這既順應了市場需求的大勢,也是國際通行的做法?!鞭r興中介紹,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主動拓寬產業鏈,聯合上下游企業,積極開展工程總承包、產品制造、運營改造等全產業鏈業務,帶動行業上下游一起發展。

為“搶灘”工程總承包市場、培育新增長點,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專門制定了“開拓設計牽頭的工程總承包業務發展”的方針,于2020年成立了工程總承包管理中心,建立全過程項目管理制度體系,打造以項目管理為核心的工程總承包信息化平臺,目前工程總承包業務包含土建、市政、機電、人防、節能改造等多個行業,足跡遍布全國,累計項目合同金額超過22億元。

“盡管我院工程總承包板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鞭r興中表示,未來在推進工程總承包業務發展方面,還將繼續加強以下兩項工作:一是鼓勵創新和研發在工程建設中落地;二是增強企業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數字時代,如何搶抓數字化變革發展新機遇,全方位、系統性推進數字化轉型,打造面向未來的發展新引擎,成為勘察設計企業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農興中表示,未來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將貫徹落實“設計+數字科技”戰略,圍繞BIM+GIS技術,研發軌道交通勘察設計、施工建設、運維管理等全過程應用,并形成一系列核心產品;開展生產、管理數據資產建設工作,形成一系列數據標準化生產流程;開發基于AI的BIM施工圖智能審查平臺,形成將BIM設計進行知識圖譜化的全系列生產、應用過程……

逐夢路上,廣州地鐵設計人的“動作”遠不僅如此,他們還有更大的目標和規劃:以“提升城市品質、設計美好未來”為使命,以廣州地鐵集團公司為平臺資源保障,以設計業務為主業根基,構建“設計+數字科技”發展模式,實施“12433”發展戰略,致力于成為“軌道交通、綜合技術服務領跑者”。

做優“1”核心,以軌道交通業務為中心,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做優做強軌道交通設計核心業務;拓展“2”業務,拓展軌道交通上蓋開發(TOD)、市政基礎設施及地下空間設計業務;培育“4”技術,培育以BIM 為基礎的工程數字科技、基于5G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智慧地鐵科技、軌道交通節能環??萍?、軌道交通智慧建造技術(預制裝配式等);打造“3”實力,打造前期規劃研究、總體總包管理和投資控制競爭實力;提升“3”能力,提升創新研發、技術融合和投資并購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薄霸谯`行國家戰略的過程中,工程建設領域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勘察設計業務??辈煸O計行業處于工程建設與開發的前端,是建設低碳建筑的思路源頭?!鞭r興中表示,廣州地鐵設計人未來將牢記總書記囑托,勇擔歷史使命,以綠色低碳為主線,加快發展理念、角色定位轉變,從全生命周期視角開展正向設計,以技術創新引領全產業鏈“低碳”發展,真正從“淺綠”走向“深綠”,為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書寫責任與擔當。

初心至上,使命如磐?!皶鴮懾熑闻c擔當”,30多年來,農興中心中堅守的信念一直沒有改變。在他心底,讓夢想變為現實,才是自己最高的追求和目標!

猜你喜歡
研究院廣州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產品CE認證論述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
沒有叫停!廣州舊改,還在穩步推進……
工程技術研究院簡介
從心所欲不逾矩——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搗亂!
117平、4房、7飄窗,光大來驚艷廣州了!
高速軌道交通發展趨勢
9000萬平!超20家房企廝殺! 2020年上半年,廣州“舊改王”花落誰家?
多彩廣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