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管理中數智化管理邏輯探析

2024-04-17 05:16趙磊
參花(上) 2024年4期
關鍵詞:智化數智策展

人工智能技術近年來的普及應用,為博物館管理智能化、展覽多元化、觀眾體驗優越化提供了很大幫助。隨著ChatGPT的發展與推廣,博物館發展在數字智能技術引入及應用乃至具體項目開發上,已經并將會面臨諸多現實問題。本文在調研、探討以ChatGPT為代表的數智化技術在博物館中應用、使用、適用的基礎上,旨在重點發掘什么是博物館的數智化管理邏輯,在此基礎上其內涵覆蓋與未來發展外沿如何,以數智化管理邏輯調控數智化技術應用合理性、穩定性、適用性,更好地以數智化技術推動博物館高質量發展。

一、研究背景

數智化,即數字智能化的總稱,其通過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結合應用,將各種業務或者社會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用數字的方式進行表達、存儲、處理和呈現。數智化技術在博物館發展中已有多年,尤其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自動在線答疑、VR博物館、數字藏品管理服務、虛擬導覽、數字展覽等各種有針對性的數智化技術,已在各級博物館中普遍得到應用。2023年被譽為“中國ChatGPT的元年”,在本年度ChatGPT技術迭代升級,數字智能技術從起初的預設交互模版形式,躍升至 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語言處理)賦能增效,成為計算機科學領域與數字智能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博物館領域,ChatGPT主要適用場景為:對博物館藏品的系統管理、對涉及藏品藝術歷史文化研究成果、對應的相關檢測數據等進行辨析、整合和推理等,繼而根據用戶的需求和疑問,對用戶形成合理、準確、滿意的回復或者方案等。具體而言,在博物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過ChatGPT完成進出庫藏品的管理歸類,對每件(套)藝術品,形成研究成果的集納或者分析結果,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用戶需求對研究成果及分析歸類調用,還可以根據藏品和展覽需要,進行策展布局方案的提出,統計評測調查問卷及方案形成,還可以生成具體的應急處置預案防范化解風險、并介入博物館日常行政事務各方面。同時,博物館在接待觀眾的過程中,可以有效運用ChatGPT進行導覽講解,還可以結合3D渲染或虛擬現實技術,生成歷史模擬場景演繹,使講解內容得到更為豐富多彩的呈現。

伴隨技術應用及迭代,未來ChatGPT與博物館的“結合”,勢必將產生更多應用場景。例如語音服務技術升級,使導覽講解生成多種風格的個性化內容選擇,還可以根據觀眾需要生成多語種、多地區方言講解。目前,一些博物館已經開始嘗試應用和推廣數智虛擬人導覽技術。有了ChatGPT升級后的語音服務加持,虛擬人的語音、語調不再冰冷,其在多語種翻譯的基礎上,保持了講述者原始的語調語氣,使敘述表達更為符合觀眾聽覺感受。

二、ChatGPT的應用現狀

當前,ChatGPT在博物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能夠使博物館管理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轉變,但因其技術尚未完善,對其應用也凸顯了很多問題。

首先,ChatGPT生成的信息可能不夠準確。博物館中的展品和文化背景非常復雜,當前版本的ChatGPT難以完全正確解讀和傳達這些信息,特別是在處理具體細節和歷史事實方面,可能會出現錯誤或誤導性信息。其次,從目前的現狀看,博物館學對應的知識庫偏小、跨學科知識遷移能力仍待提高,在實踐應用中形成錯漏內容情況比較多,且針對錯漏情況,其欠缺自查自檢邏輯分析能力,以上均成為阻礙ChatGPT發展應用的瓶頸。從現實發展需要看,博物館應對ChatGPT適時干預,以人工干預約束算力運行原則,形成適用博物館的“數智化管理邏輯”,真正意義上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智化可控性及符合實際需要的適應性,有效提升其技術運用的穩定性。

三、博物館數智化管理邏輯辨析

(一)ChatGPT擅長學習型生成,而非準確性構成

根據前期調研相關產業及學科ChatGPT模型深度學習訓練現狀,大致的辦法為“投喂”,即目前通用的辦法是知識庫(圖書、研究成果等)拷貝存儲,根據算力、算法,尋求概率性高的解答方案。從這個角度看,ChatGPT在現階段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加強版搜索引擎。

具體到博物館領域,現階段ChatGPT內容生成包括:通過提供語音和文字接口,讓公眾可以通過智能型移動設備獲取展覽信息;提供涉藏品的多語言、語音版本,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可以針對陌生的藏品達成信息對稱,全面深入了解博物館的展覽內容,并以虛擬漫游方式了解展覽的全貌和詳情。同時,通過在線咨詢功能,對展覽中的疑問及時反饋,確保提高展覽的信息量。

對于策展人而言,ChatGPT提供了大數據分析,對觀眾的興趣和偏好等進行詳細分析和總結,并根據結論對應創建詳細的文本描述和動態趨勢圖,優于之前單一的數字和圖表分析。不難發現,ChatGPT實際上仿照人類進行學習,模擬人類的腦部神經元系統,對外界作出相應反饋。

但是其中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首先,ChatGPT基于語料和數據進行“海量學習”,一旦“投喂量”不足,在反饋中出現錯漏的可能性仍舊存在;其次,多語言翻譯的技術水平與人工翻譯相比,從表述上仍然存在一定差異,對應生成的文書內容,存在一定偏差或者錯誤,特別是在多語種譯本同時“投喂”相同或者類似內容時,生成內容也會有所偏差。

從現實情況看,現階段ChatGPT的結果生成經常會出現隨意性和任意性,經常會對一些問題產生“不了解,正在學習”的答復,與需求大相徑庭。更有些ChatGPT的“投喂”屬于“放養”,不加分辨地集納海量網絡知識?!叭涡詫W習”的結果是,歷史內容有可能經過ChatGPT整合生成演化為杜撰乃至戲說,特別是生成的不實或者虛構內容一旦經由網絡無序散播,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負面輿情。

由此可以認識到,ChatGPT生成是學習的結果,而非準確構成的內容?,F有階段,這就需要專人事先介入,即在訓練ChatGPT的過程中,以指令對其進行引導和干涉,將事后的管理細化并前置,成為對應的ChatGPT “飼養員”。相應的“飼養員”即學習程序設計團隊,其中不僅需要計算機互聯網領域的專門人才,還需要精通博物館學、歷史學、考古學等的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相關人員要根據博物館的實際展覽和日常工作開展,對ChatGPT學習任務的設定合理介入,協力完成,及時跟蹤并做學習訓練調整,使其更符合博物館實際場景應用的不同需求。同時,根據人工審核需要設定預檢程序,防止錯誤信息生成。

(二)ChatGPT是人類行為的輔助,而非人類行為的主導

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迅速,博物館行業正從傳統的展覽活動、文物保護為主,向教育和文化旅游輻射,以滿足更多觀眾的需求。更多的博物館正在探索和利用數智科技,呈現新型的展覽形式和創新的博物館服務,以期更好地為游客服務。在這一形勢下,隨著技術的發展,ChatGPT在算力算法上尋求突破,邏輯設計逐漸趨近于人類,在博物館管理和工作中,能夠越來越深入廣泛地應用。但是博物館工作者應當認識到,對ChatGPT的應用必須適度,其是參與人類行為活動,提效輔助完成工作的輔助性技術和工具,而不能由其決定自身的行為。簡而言之,在實際工作中,ChatGPT只是一種輔助性工具,博物館工作者不能過度依賴這一工具,完全以ChatGPT為主進行日常工作,這也就是博物館管理和工作中應當遵循的“技術應用輔助”邏輯。

一方面,ChatGPT這項技術萌發的最初目的,是應用于教育領域。從這個方向看,其與博物館的美育功能可以很好地契合。但在博物館各項活動開展方面,也對ChatGPT的應用提出了更為審慎的標準及要求。近年來,博物館展覽的舉辦越發頻繁。各地真跡原創展覽遍地開花的同時,結合數智技術開展的以視聽化展品構建的“數字分身”沉浸式光影展同樣層出不窮。一些策展機構特別強調沉浸式光影展,并在展覽過程特別是在前期宣傳中,越來越多地利用ChatGPT技術生成圖片和文字,與觀眾交互。這一過程中,部分以ChatGPT生成的宣傳材料沒有起到強化宣傳和展覽效果的作用,反而因內容的偏差對觀眾形成了誤導。究其原因,就是一些策展人員完全以ChatGPT為主開展宣傳,以其生成的方案、圖片、文字執行,而沒有進行人工審核和校正。

另一方面,光影藝術展取代“畫框式”傳統藝術呈現模式,為ChatGPT技術展示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但是博物館工作者應注意到,ChatGPT固然照顧到觀眾休閑娛樂放松的情緒價值,然而這種交互本身忽略了需求價值,很難達到精神和思想層面的啟發與交流,而大眾美育的達成,最終需要回歸藝術原作本身。藝術真跡可以讓觀眾直接感受作品整體呈現的空間感、年代感,也可以細細揣摩作品細節。藝術真跡值得反復觀賞,因為每次面對或許都有不一樣的體悟,都能帶來藝術認知上的提升。從美育的本質看,事物所載信息在原載體上,不可復制、真實而唯一,這是藝術珍品的魅力所在,也是驅動人們不斷走進博物館的持久動力。ChatGPT的優勢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博物館陳列展覽的知識邊界及范圍,對于觀眾而言,提升了吸引力。

隨著大眾審美需求的日益增長,人們逐漸不滿足于沉浸式光影藝術展所提供的單純身體感知,而傾向于精神和思想層面的啟發與交流。這是ChatGPT無法替代的美育本質。當然,這并不是完全否定ChatGPT,這一數智化工具應用于光影藝術展對藝術認知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不失為滿足觀眾觀展需求、提升美育意識的輔助方式,但這不應成為博物館工作者策展、陳展的主要路徑。實踐中,目前國內外有博物館在真跡展覽的基礎上,利用ChatGPT技術輔助性地探索互動性教育環節,普及繪畫相關背景以及畫中物品的設計常識。這一舉措對數智化技術形成了制約,從而改善了以其為主、過度濫用形成的問題。

(三)ChatGPT缺乏個性化信息支持,需要人工介入

就博物館而言,傳統的策展往往需要長期籌備及大量查閱資料等,且經實地踏勘方可完成,耗時耗力。ChatGPT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減輕上述負擔,通過布展要求形成設計指令,特別是關鍵詞設定生成相應策展大綱,還可以設置測評模式,在策展、布展的同時完成模擬沙盤推演,依據參考結果完善展覽建議。

但是在實踐中,ChatGPT并不具備人類審美觀點的積淀,僅僅是針對展覽提出相應方案,而不少展覽特別是自主策展主題有較強的獨創性及專業性,ChatGPT形成的策展方案并不足以覆蓋這些重要內容。簡而言之,ChatGPT僅僅能提供一個粗獷的框架式策劃案模板,具體的策劃內容還需要策展人員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完成。

文創設計方面,ChatGPT可以協同快速生成藏品信息、歷史故事等,從而成為信息支持的保障,繼而為文創產品開發創新提供依據。但是,目前其設計能力和創作能力僅僅限于信息積累的鋪陳,缺乏人工設計的靈動性,難以滿足個性化要求,更無法滿足最終的品控需要。因此,要在策展和展品相關的文化產品開發層面達到兼顧創意和品質的水平,則需要人工保障。

當前,ChatGPT研發依然在不斷推進,ChatGPT對中文的識別和認知程度相對之前版本有了很大進步。在這一過程中,博物館要遵循“適應性學習”邏輯,在應用ChatGPT時,加強與其交流互動,以更精準的概念、關鍵詞、構思方向反復對ChatGPT加強訓練,培養其接近人工智慧的策劃和文創開發思路。另外,諸如ChatGPT形成的內容傳播過程是否構成侵權等問題,也應強調必要的人工介入,特別是針對未授權的相關內容設定具體的識別清單,在學習中有效設定其適用規則和權限范圍,才能“邊界清晰”,不“越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博物館等文物管理保護機構提供包含但不限于展覽陳設、考古收藏、科學研究、社會教育等在內的公共服務,在滿足廣大群眾審美和文化需求的同時,也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推進中國當代文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巨大助力。隨著數智化技術的發展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形成,在博物館管理和工作中,ChatGPT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深入,這就需要博物館工作者充分了解ChatGPT的特點,在使用中善于發現其應用瓶頸,同時發掘其更大的效用。同時必須認識到,數智化管理能夠提高效能,但無法完全替代人工本身。博物館工作者在實踐中要探尋新的方向,摸索技術應用的規律,利用ChatGPT技術完善交叉學科的應用,守正創新,真正做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參考文獻:

[1]魏軍.數智技術在博物館應對大客流情況下的應用實踐研究——以大連自然博物館為例[J].產業科技創新,2023(05):78-80.

[2]徐寶軍.數智技術助力博物館高質量發展[N].中國文物報,2023-10-13(003).

[3]夏夢.ChatGPT在文博數字化領域的應用探討[J].辦公自動化,2023,28(22):4-8+18.

[4]張小朋,張晨旖.人工智能于博物館應用芻論[J].博物院,2023(03):6-13.

(作者簡介:趙磊,男,本科,上海博物館,研究方向:發展規劃)

(責任編輯 張云逸)

猜你喜歡
智化數智策展
“數智”視域中蘇南蒲岸村微濕地公園公共設施情感化設計研究
路安炎:按下中國造紙業“數智轉型”啟動鍵
叉車數智化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電子證照重構山西道路數智化體系
網安天下擔使命數智引領向未來"雙引擎"驅動現代警務創新人才培養(計信系攝影報道)
鄉鄉鎮鎮通5G”建設助力山西“數智”轉型
沙冒智化的詩
沙冒智化的詩
關于策展
2017 藝術策展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