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創新視域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策略研究

2024-04-17 05:16高琳
參花(上) 2024年4期
關鍵詞:館藏數字化智慧

一、引言

高校圖書館是高等教育重要的信息資源中心,為教學與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智慧圖書館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效率,實現圖書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務的新型圖書館。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更好地滿足師生需求,人工智能逐漸受到高校圖書館的重視,高校圖書館逐漸加強智慧圖書館建設,將發展重點放在提高服務質量上,以便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職能。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水平將會得到顯著提高,進而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優化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因此,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方向,就是結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務,滿足其個性化的需求。在高校圖書館智慧化建設過程中,要真正立足于高校圖書館的實際情況,積極更新軟硬件設備等,通過自動化技術、數字化資源管理和智能化決策系統,不斷提高高校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合理運用人力和物力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推動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诖?,本文就技術創新視域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進行研究,以期為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二、高校圖書館智慧化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閱讀設備的應用與發展,高校圖書館在智慧化轉型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各種先進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其能通過深入挖掘館藏資源和用戶行為數據,使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大大提高,顯著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智慧化服務水平,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最終促進學術界的知識交流和合作。[1]但目前,高校圖書館在智慧化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技術應用

首先,高校圖書館中各種技術應用多為獨立系統,缺乏統一的數據交互與集成方式,降低了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其次,部分高校圖書館缺乏技術的更新換代,難以滿足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要求和用戶的服務需求。

(二)資源建設

在資源建設方面,存在數字化資源不夠完善的現象。部分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建設較為薄弱,缺乏與學科研究和教學需求相適應的數字化資源,而且對資源的開放共享程度不夠高,降低了用戶獲取和使用資源的便利性。

(三)服務升級

由于未能提供有效的個性化服務,缺乏對用戶興趣和需求的精準分析。雖然智能化服務已經得到應用,但部分高校圖書館在服務響應速度方面仍較慢,需要進一步提高。

總之,高校圖書館智慧化建設在技術應用、資源建設和服務升級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為了更好地推動高校圖書館智慧化建設,要綜合考慮上述問題,加強規劃與管理,并與新的技術和發展趨勢相結合,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智慧化水平,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三、技術創新視域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意義

(一)滿足用戶閱讀需求

首先,高校智慧圖書館通過智能化檢索系統,能夠使用戶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資料。這一系統可以根據用戶查詢自動匹配相關文獻資源,并提供詳細的檢索結果。其次,智能化檢索系統能夠根據讀者的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和了解讀者的閱讀歷史、閱讀興趣,為用戶推薦相關資源,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推薦、學科服務、研究支持等,從而提高用戶的閱讀滿意度。此外,智能化檢索系統還可以通過虛擬助手、在線咨詢等方式,為用戶提供實時、便捷的咨詢服務,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2]

(二)提升自身服務水平

首先,高校圖書館智能照明系統,可以根據室內光線自動調節亮度;智能空調系統可以根據室內情況自動調節溫度和濕度,形成更加舒適的閱讀環境。其次,高校智慧圖書館通過引入自助借還書機等設備,使用戶可以快速完成借還書等操作,無須排隊等待。最后,智慧圖書館還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為讀者帶來別樣的智慧化閱覽體驗。由此可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能夠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與水平。

(三)提高數字化資源管理與利用效率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化資源管理已成為高校圖書館智慧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高校智慧圖書館而言,數字化資源管理主要體現在自動化的館藏書籍分類與索引、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方面。

首先,自動化的館藏書籍分類與索引是數字化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傳統的高校圖書館采用手工編碼方式進行分類和目錄排序,難以適應數字化時代高校圖書館不斷增長的館藏量,采用自動化的館藏書籍分類與索引技術,可以將圖書資料更加精準地劃分,快速索引館藏書籍。數字化館藏書籍的分類和索引采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利用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智能分類、智能編碼以及智能檢索。其次,數字化資源管理與利用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數據挖掘和分析,要想充分發揮數字資源的潛在價值,就要利用數據分析挖掘有價值的信息。例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讀者的閱讀歷史與行為模式,進而進行圖書推薦和閱讀推廣等服務,另外,還可以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對館藏資源進行可視化的展示、對比和分析,從而進一步實現對館藏資源的了解和利用。[3]

四、技術創新視域下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策略

(一)重視提供智能化服務

1.圖書推薦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圖書推薦系統是高校智慧圖書館較為基礎的服務項目。該系統通過對用戶的閱讀習慣、閱讀偏好等方面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進而為用戶提供圖書推薦服務,以滿足其個性化需求。圖書推薦系統的設計與應用要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收集和整理數據。通過數據采集和整理,建立相關的數據庫,包括圖書目錄、圖書分類、書籍出版日期、用戶行為特點等,以提供參考。其次,優化推薦算法。高校圖書館要想更加精準地實現信息推薦服務,就要對推薦算法進行優化,比如可以采用基于協同過濾的推薦算法,通過對其評分矩陣進行分析和計算,運用機器學習等算法預測用戶喜好,實現個性化推薦。[4]最后,通過構建合理的模型,將推薦算法應用于實際推薦系統中。通過實時分析用戶在線行為,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建立個性化推薦模型,并提供推薦系統供用戶使用。

2.智能問答與學術咨詢系統的構建

智能問答和學術咨詢系統能夠通過與用戶進行交互,快速解答其提出的問題,提供有效的學術咨詢服務,是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服務項目之一。智能問答和學術咨詢系統的構建要遵循以下幾點。

一是數據采集和整理。通過對多種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統計和存儲高校圖書館的學術文獻咨詢、學者問答等相關資源,為智能問答和學術咨詢系統提供有用的信息。二是構建問答和咨詢模型。采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智能算法等技術構建智能問答和學術咨詢模型,在應用中實現對用戶的問題分類、分析、智能補全等功能,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三是進行系統整合。將智能問答和學術咨詢服務系統嵌入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平臺中,與其他服務模塊進行整合,進而提升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水平。

(二)實現自動化分類與管理

1.館藏書籍的自動化分類與編目

傳統的高校圖書館需要人工分類和編目,但隨著館藏量的不斷增加,傳統的手動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引入自動化分類與編目技術能夠提高效率和準確性??梢酝ㄟ^數字化技術掃描書籍,并通過OCR技術將文字信息轉化為電子文件,建立圖書的數字化數據庫,再在數據庫中利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圖書進行自動分類,提高分類的精確性和效率。另外,還可以通過自動識別和索引技術,自動提取書籍的關鍵信息,包括書名、作者、出版日期等,并將其整合到高校圖書館的目錄系統中,簡化編目過程。[5]

2.圖書資源的智能化管理與利用

圖書資源的智能化管理與利用旨在提高資源的管理效率和利用價值。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通過大數據技術對館藏資源進行分析和挖掘,進而為高校智慧圖書館對館藏資源的管理和更新提供參考。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將館藏資源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示給用戶,進而為其提供豐富的圖書推廣活動,讓用戶更加靈活地使用圖書資源。另外,在智能算法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對學術文獻進行自動化管理和利用,提供翻譯、提取關鍵信息、相似文獻檢索等功能,提升學術資源的利用率,并通過數字版權管理技術,保護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確保其合法使用,并提供合理的訪問和下載權限控制。

(三)加強數據挖掘與分析

1.基于大數據進行資源共享與閱讀推廣

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讀者借閱信息、閱讀行為等進行數據采集和整理,形成完整的資源和讀者數據庫,然后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挖掘數據中的關聯規律、趨勢、用戶興趣等信息,為資源共享和閱讀推廣提供決策支持和方向。另外,還要建立基于大數據的資源共享平臺,整合校內外的高校圖書館資源,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和智能算法,提供個性化的圖書推薦和讀者服務,同時,還可以依據數據分析結果,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推出具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進而提高讀者對高校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6]

2.利用數據分析提升高校圖書館的運營效率

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內部運營流程和服務質量進行數據分析,改進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數據分析結果為高校圖書館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再通過數據分析,預測館藏資源的需求和讀者借閱趨勢,為高校圖書館的資源采購、布局規劃等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7]另外,還可以通過對設備運行數據的監測和分析,合理安排設備的維護和維修,提高高校圖書館的設備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

(四)提供專業人才支持

專業人才保障旨在為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提供專業化、高素質的人才支持,以適應和推動高校智慧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首先,要重視人才引進,應結合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的要求,引進有相關專業背景和豐富經驗的專業人才,提升高校圖書館的專業化水平,比如可以通過校內外招聘、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進具有先進高校圖書館管理理念和專業技術的人才。要注重引進有創新能力和研究潛力的人才,以促進高校圖書館的創新發展,為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科研支持。其次,要強化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完善高校圖書館相關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對高校圖書館學專業學生的培養,注重知識體系和技能的培訓,以培養出專業素養高、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高實踐能力的高校圖書館人才。再次,鼓勵高校圖書館從業人員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其在技術創新與應用、服務模式創新等方面的專業能力。最后,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比如根據人才能力和貢獻給予相應的薪酬激勵,提高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再如鼓勵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及學術研究,提供晉升渠道和機會,激發人才的成長動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要基于用戶需求與體驗、數字化資源管理與利用等方面進行落實。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做好智能化服務、自動化加工與管理、數據挖掘與分析、專業人才保障等工作,不斷優化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感和滿意度,進而推動學術研究和知識創新,為高校圖書館智慧化轉型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建新.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3,7(20):113-117.

[2]吳素云.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實踐模式[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3,25(02):162-165.

[3]候淑香.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22,20(08):184-186.

[4]曲麗娜.智慧服務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讀者隱私保護的有效對策探析[J].傳播與版權,2021(08):73-75.

[5]謝曉惠.AI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模式構建[J].蘭臺世界,2021(01):123-126.

[6]林曦,趙大志,李立冬.高校圖書館人工智能新服務模式探索與思考[J].圖書館研究,2020,50(05):103-109.

[7]晁陽.數智融合視域下高校圖書館智慧化建設探析[J].參花(上),2023(05):98-100.

(作者簡介:高琳,女,碩士研究生,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

(責任編輯 張云逸)

猜你喜歡
館藏數字化智慧
館藏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博物館的生存之道:館藏能否變賣?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知還印館藏印選——古印篇
數字化制勝
介紹兩件館藏青銅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