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幼醫院新生兒醫院細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危險因素分析

2024-04-17 03:28盧李群姜慧萍麻曉敏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銅綠單胞菌病原菌

盧李群 姜慧萍 麻曉敏

新生兒由于身體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是醫院感染易感對象[1]。近年來各種醫療器械和抗菌藥物廣泛使用,增加了醫院感染的防控難度。醫院感染延長了患兒住院時間,加重經濟負擔,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目前,國內針對新生兒感染危險因素的研究,由于不同研究的地區、對象、納入因素的差異,結果不盡相同。本次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新生兒主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探討新生兒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為制定新生兒醫院感染的預防措施,減少醫院感染發生提供可靠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醫院感染監測系統,收集2020年1 月至2022年12 月期間湖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999 例住院新生兒臨床資料,其中男性513 例、女性324 例,日齡(12.80±0.53)d;出生平均體重(2.45±0.16)kg。診斷標準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衛生部,2001版》中的定義:在住院期間發生或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不包括住院前或住院時已發生的感染被診斷為醫院感染。

1.2 細菌培養與鑒定 通過無菌方式采集新生兒氣道分泌物、血液、尿液等標本進行微生物培養。將收集的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培養基上(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37 ℃培養24 h,挑取陽性菌落采用VITEK-2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進行菌株鑒定。同時采用標準菌株作為相應質量控制。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新生兒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方法分析。設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院感染率及部位 999 例新生兒中共有79 例發生了醫院感染,感染率為7.91%,其主要感染部位為上、下呼吸道,分別占26.58%和20.25%,其次為胃腸道(15.19%)、血液系統(12.66%)、泌尿系統(10.13%)、口腔(7.60%)、皮膚(5.06%)、其它(2.53%)。

2.2 感染病原菌分布 79 例發生醫院感染的新生兒中共檢出85 株病原菌,革蘭陰性菌53 株,占62.35%;革蘭陽性菌29 株,占34.12%;真菌3 株,占3.53%。革蘭陰性菌中檢出大腸埃希菌(21.17%)、銅綠假單胞菌(14.12%)、肺炎克雷伯菌(9.41%)、流感嗜血菌(7.06%)、鮑氏不動桿菌(4.71%)、陰溝腸桿菌(2.35%)、沙雷菌(2.35%)、嗜麥芽窄食單胞菌(1.18%);革蘭陽性菌中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17.65%)、表皮葡萄球菌(11.77%)、溶血葡萄球菌(3.52%)、肺炎鏈球菌(1.18%);真菌中檢出酵母樣真菌(2.35%)、絲狀真菌(1.18%)。

2.3 新生兒醫院感染單因素分析見表1

表1 新生兒醫院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由表1 可見,單因素分析顯示剖宮產、出生體重<2.5 kg、住院天數>7 d、胎齡<37 周、使用抗生素與新生兒發生醫院感染有關(χ2分別=7.23、17.30、19.32、5.72、4.34,P均<0.05)。不同性別、不同喂養方式、是否使用暖箱、有無侵入操作、是否羊水污染等因素的醫院感染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分別=0.33、0.06、0.92、0.21、0.08,P均>0.05)。

2.4 新生兒醫院感染的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見表2

表2 新生兒醫院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由表2可見,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使用抗生素、住院天數>7 d、出生體重<2.5 kg、剖宮產、胎齡<37 周均是新生兒發生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OR分別=5.09、3.02、2.22、1.98、1.46,P均<0.05)。

3 討論

新生兒由于免疫系統發育未成熟,免疫功能相對較低下,對各種病原體抵御能力弱,容易遭受致病菌的入侵而引起醫院感染[2]。文獻報道新生兒發生醫院感染率是6%~11%[3],本次研究999 例新生兒中共有79 例發生醫院感染,總體感染率為7.91%。主要感染部位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其次是胃腸道,與其它地區醫院的調查結果相似[4,5]。79 例醫院感染患兒共分離出85 株病原菌,以革蘭陰性菌和革蘭陽性菌為主,分別占62.35% 和34.12%。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21.17%)和銅綠假單胞菌(14.12%)多見;革蘭陽性菌中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17.65%)和表皮葡萄球菌(11.77%)多見。本次研究發現銅綠假單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有所增長,提示隨著感染時間推移感染的病原菌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值得臨床引起重視。新生兒感染中革蘭陰性菌以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見,而本次研究中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比例不容小覷。目前報道其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性日益增加,這不僅會對抗生素治療銅綠假單胞菌療效產生影響,還會對其他β-內酰胺類藥物耐藥,這種耐藥譜的擴大可能與碳青霉烯類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患者的病情惡化有關[6]。因此,臨床上需注意醫療設備和環境的清潔與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手衛生以及患兒隔離等防控措施來預防醫院感染發生。

本次研究多因素分析顯示,住院天數>7 d、胎齡<37 周、出生體重<2.5 kg、剖宮產、使用抗生素等是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均<0.05)。有文獻報道小于胎齡、早產、低體重等新生兒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人群[7]。新生兒病房要加強對體弱新生兒的監控與護理,控制探視時間與次數,必要時選擇視頻方式進行探視,以減少人員的進出,盡可能減少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研究表明新生兒住院時間越長,醫護人員與新生兒醫院接觸機會增多,病原菌感染概率增多,容易導致醫院感染發生[8,9]。住院天數是引起新生兒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值得臨床關注。因此,盡可能控制住院時間,嚴格執行病房消毒隔離措施和手衛生,做到無菌操作??股厥褂檬切律鷥横t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因此,應該對患兒進行病原學鑒定和藥敏試驗,然后根據結果來選擇藥物,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時也縮短抗生素使用時間,從而降低耐藥菌感染或二重感染的發生。侵入性操作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10,11],而本次研究未發現侵入性操作與醫院感染的相關性,可能與我院減少侵入性操作,盡可能使用一次性醫用耗材從而降低患兒醫院感染風險有關。針對以上分析結果,我院對新生兒醫院感染采取針對性防控措施。首先,院內感染管理小組對醫護人員進行定期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內容應包括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的識別、設備監測、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并進行案例分析和模擬演示教學[12]。其次,應根據新生兒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特點制定相關評估量表,對高?;純横槍π约訌娽t院感染防控措施[12]。再次,院內感染管理小組每月監測新生兒醫院感染情況并反饋給科室,進一步分析原因,針對性進行持續改進。

本次研究數據來源于湖州市唯一一家大型三甲兒童醫院的數據,結論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一,由于是單中心研究,并未納入湖州地區其他醫院的兒科病房的數據進行分析,其結論和外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需要更多地區多中心的資料進一步加以研究驗證。第二,本次研究納入文獻中研究較多的醫院感染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是否還存在其他混雜因素和新的因素值得進一步探討。

綜上所述,住院新生兒是醫院感染高危群體,當前銅綠假單胞菌在新生兒醫院感染中比例有所增長,住院時長和抗生素使用是新生兒醫院感染重要風險因素。需要加強新生兒醫院感染監測,及時針對不同的危險因素調整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從而更有效地減少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發生。

猜你喜歡
銅綠單胞菌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力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銅綠假單胞菌肺感染
MALDI-TOF MS直接鑒定血培養陽性標本中的病原菌
持續性根尖周炎中牙齦卟啉單胞菌的分離與鑒定
共代謝基質促進銅綠假單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銅綠假單胞菌金屬酶及整合酶的檢測
殼聚糖對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體外抑制作用
齊口裂腹魚腸道氣單胞菌的分離鑒定
雜交羔羊腹瀉病原菌的分離鑒定與防治
銅綠假單胞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