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腰骶干聯合胸12 椎旁神經阻滯行髖關節置換術1 例報道

2024-04-17 03:28周慧燕賀茹依孫煥煥魯旭應海峰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椎旁髖部椎管

周慧燕 賀茹依 孫煥煥 魯旭 應海峰

髖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積極的外科治療通??梢愿纳祁A后。然而老年患者術前常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全身麻醉對此類患者全身系統影響較大,而椎管內麻醉由于術前抗凝、神經壓迫和腰椎退行性病變等實施存有風險。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目前在臨床應用廣泛,腰骶叢神經阻滯用于髖部骨折手術,可通過直接作用于神經根從而阻滯術側肢體,具有十分顯著的麻醉效果,同時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1]。本例患者采取超聲聯合神經刺激儀行腰骶干、胸12椎旁神經阻滯麻醉,效果確切,預后良好。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性,67 歲,因“外傷致左髖部疼痛、畸形、活動受限6 h”入院?;颊哂? h 前行走時不慎摔倒,臀部著地,當即感左髖部疼痛,呈持續性劇烈疼痛,難以忍受,移動肢體時疼痛明顯加劇,患肢局部畸形、活動受限,無法自主站立、行走,無趾端感覺麻木等,被家人送至我院就診?;颊呒韧小芭两鹕辈∈?年,口服卡左雙多巴緩釋片治療,現有口齒含糊,四肢肌力減弱,肌張力增高等相關癥狀;既往有“腰椎間盤突出”病史(具體不詳),自述平時有腰痛、向左下肢放射;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否認藥物及食物過敏史。體格檢查:身高158 cm,體重61 kg,體溫36.8 ℃,脈搏75 次/分,呼吸18 次/分,血壓175/86 mmHg,左髖呈屈曲內收、輕度外旋畸形,髖部略腫,左髖關節活動障礙,左下肢骨骼縱向叩擊痛(+),較對側短縮約2 cm;輔助檢查:X線骨盆正位(恥骨聯合為中心):左股骨頸骨折;腰椎MRI 平掃:腰4~骶1 椎間盤變性伴突出、腰4~5椎管內狹窄伴神經根受壓迫(見圖1、圖2);胸部CT:兩肺墜積性改變;血氣分析:氧分壓68 mmHg,二氧化碳分壓36 mmHg,氧合指數206 mmHg ;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心率為111 次/分;余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診斷:左股骨頸骨折。給予腰骶干聯合胸12椎旁神經阻滯下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圖1 腰椎磁共振矢狀位圖

圖2 腰椎磁共振水平位圖

患者入室后開放上肢靜脈通路,常規心電監護,無創血壓152/79 mmHg,心率90 次/分,氧飽和度96%,隨后予面罩吸氧5 L/min,輔助患者取右側臥位,在超聲引導聯合神經刺激器下進行腰骶干阻滯,神經刺激器的初始電流設置為1 mA,采用SonoSite 低頻凸陣超聲探頭,并對皮膚和超聲探頭進行消毒,低頻凸陣列探頭長軸平行放置于脊柱中線,縱向掃描,識別腰5~骶1 之間后,向外側橫向移動探頭,可見高回聲線性結構為腰骶韌帶,腰骶干即在腰骶韌帶深面、腰5 椎體橫突與骶骨翼的間隙里,開啟彩色多普勒,觀察血流信號,采用平面外穿刺技術,避開血管,直到穿刺針接近腰骶干,將神經刺激器連接到該神經上,以進行神經刺激,誘導下肢肌群收縮后,將電流調整至0.5 mA,回抽無血,緩慢注射20 mL 羅哌卡因(0.375%)并間斷回抽以避免靜脈注射。隨后將超聲探頭長軸放置于胸椎椎旁,識別胸12 棘突及橫突,向外側移動探頭,可見高回聲線性結構的胸膜,橫突和胸膜之間的楔形區域即為胸椎椎旁間隙,開啟彩色多普勒模式,觀察血流影像,采用平面外技術,穿刺針達到胸椎旁間隙,回抽無血無氣體,緩慢注射20 mL羅哌卡因(0.375%);阻滯完成后20 min 左右,運用針刺法測試阻滯范圍和阻滯程度,患者臀上神經支配的臀中肌、闊筋膜張肌區域、臀下神經支配的臀大肌區域、股神經和股外側皮神經支配的股前外側區域及坐骨神經、股后皮神經支配的大腿后側區域皮膚痛覺消失,提示麻醉起效后開始手術,歷時85 min,術中出血約200 mL,患者術中生命體征平穩,無訴疼痛及其他不適,術后予氫嗎啡酮12 mg+0.9%氯化鈉注射液300 mL 自控鎮痛泵鎮痛,手術完畢送復蘇室觀察20 min,無惡心嘔吐等不良并發癥,送回病房,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為0 分,術后4 d順利出院,無相關并發癥。

2 討論

髖關節置換術是髖部骨折有效且常用的外科治療方法。麻醉是外科手術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合理的麻醉方式對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患者預后至關重要。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和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大。本例患者術前氧合指數206 mmHg提示呼吸功能不全,全身麻醉有可能進一步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全。而椎管內麻醉能夠提供完善的鎮痛效果、減少術后肺部并發癥,但帕金森患者胸膝體位較難配合,且本例患者術前MRI 示腰4~骶1 椎間盤變性伴突出,腰4~5椎管內狹窄伴神經根受壓迫,椎管內穿刺為相對禁忌。因此,神經阻滯是替代全身麻醉和椎管內麻醉的合理選擇。超聲引導聯合神經刺激儀,使單純神經阻滯行髖關節置換術成為可能[2,3]。與全身麻醉和椎管內麻醉相比,神經阻滯對此類患者行髖關節手術優點有:能夠實現完全單側下肢阻滯且對呼吸、循環影響小,提供良好的圍術期鎮痛,減少圍手術期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長期預后[4]。

髖關節主要由腰骶叢(胸12~骶3)發出的神經支配,關節前后分別由閉孔神經和股神經、臀上神經和坐骨神經支配,而手術切口部位的皮膚受髂腹下神經、臀上皮神經和股外側皮神經等支配[5]。因此單純使用神經阻滯有兩個原則,一是以完善的腰叢+骶叢神經阻滯為主,二是覆蓋胸12、腰1皮區(可選擇椎旁/腰方肌阻滯等方法),或者聯合使用后外側切口上緣局部浸潤麻醉方法。傳統上,阻滯腰骶叢既可以采用從腰2 到骶1 的逐一椎旁神經阻滯,也可以采用雙阻滯技術——腰叢聯合骶叢阻滯,但這要求多點注射。Bendtsen 等[6]首先報道了超聲引導單次注射腰骶叢阻滯用于髖關節手術麻醉,并命名為骶上平移技術(suprasacral parallel shift block,SSPS),局部麻醉藥必須注射到骶骨前方、腰大肌后方腰骶干,閉孔神經和股神經所在的間隙里,因此命名為骶前-腰大肌后間隙阻滯。超聲引導行骶前腰大肌后間隙阻滯時,取健側臥位,使用凸陣低頻探頭(2~5 MHz)沿髂嵴向內側滑動,見到骶骨后行長軸旁正中掃描,在超聲圖像上識別腰5 橫突和骶骨及兩者之間的橫突間韌帶、腰骶韌帶;行平面外穿刺,針尖突破腰骶韌帶后,注入藥物。在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中發現,SSPS技術在腰叢末端神經阻滯方面至少與腰叢阻滯效果一致,而在腰骶干阻滯方面有明顯的優勢[7]。Strid 等[8]研究實時超聲/MRI結合與超聲引導應用于SSPS 技術,通過注射液擴散MRI 分析,觀察到注射液在腰肌旁腔室、腰肌后亞腔室、腹膜后腔室三個確定的腔室中的一個或兩個內擴散,必須將局麻藥注射到腰肌旁腔室和腰肌后亞腔室中,才能充分擴散到與髖關節麻醉相關的所有靶神經,從而具有較高的臨床成功率。

本例患者選擇了腰骶干聯合胸12 椎旁神經阻滯,操作時采用超聲聯合神經刺激儀,實現了精準定位,明顯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且降低了神經損傷、血管內注射等風險,減少了局麻藥的劑量并且起效更快[9]。這種阻滯方法的優點是,穿刺點由原來的兩點減少到一點,縮短了操作時間,減少了局麻藥的用量,且避免了骶叢阻滯進針的位置離手術切口較近增加感染的風險。缺點是阻滯位置較深,骨結構限制了目標位置的精細可視化,對操作者技術要求較高,且側臥位阻滯重力可促進局麻藥向內側擴散到硬膜外腔,需謹慎操作。

猜你喜歡
椎旁髖部椎管
定量CT與化學位移編碼磁共振成像測量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相關性研究
穴位電刺激聯合椎旁神經阻滯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神經痛療效觀察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高級篇)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初級篇)
居家運動——髖部練習(中級篇)
椎旁軟組織髓外漿細胞瘤1例
椎管內阻滯分娩鎮痛發展現狀
椎管內阻滯用于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
腘窩坐骨神經阻滯與椎管內麻醉在足部手術中的應用
椎管內原發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現(附4例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