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方法研究與實踐

2024-04-18 04:19沐虹霞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4年9期
關鍵詞:應急實驗室師生

沐虹霞

[摘? ? ? ? ? ?要]? 高校實驗室作為支撐各類實驗教學和科研活動的重要平臺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不僅制約著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還威脅著師生生命安全,因此亟須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在高校的推廣與應用。結合多年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經驗,首先對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的基本情況進行簡單闡述,隨后分別從培訓對策和具體實踐兩方面入手,針對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在高校的推廣應用的構建路徑進行深入分析,以期通過構建安全至上的實驗室安全文化氛圍為高校實驗教學和科研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 ? 鍵? ?詞]? 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實踐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4)09-0089-04

高校實驗室面臨著人員多、體量大、分布散、項目雜以及危險源種類多等復雜嚴峻的安全形勢,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高校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實踐教學和科研項目,因此也承擔了效應累加的安全風險。高校教師和學生在發展教學和科研事業的同時,實驗室的安全教育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

一、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在高校推廣應用的概況簡析

(一)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1.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實際內容

高校實驗室承擔著實踐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重使命,隨著學科交叉的不斷加深,高校實驗規模、數量和種類也日趨完善,包含了特種設備、高溫高壓、危險化學等各類實驗器材,與此同時安全隱患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因此安全教育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傮w國家安全觀包含政治、國土、軍事等共16項安全內容,其中涉及很多方面都是與實驗室息息相關的,比如關于水、土地、大氣、生物等方面的生態安全實驗探究,涉及病原微生物、化學品、病理實驗的生物安全實驗等,都是總體國家安全觀中有關實驗室安全的具體內容。具體到地方高校實驗室而言,主要包含危險源辨識、實驗安全操作、事故應對處理以及急救措施等方面,比如化學實驗室涉及易燃易爆、易腐蝕、有毒有害等化學試劑的管理,高壓反應釜和篩板精餾塔的高危設備等都極易造成機械損傷或者燒傷燙傷,這就需要高校針對具體實驗室功能和設備對安全教育培訓進行深入推廣,比如開設安全教育課程、明確實驗室責任人、建立評價考核體系等,進一步完善高校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和體系,為師生構建更為安全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2.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要求

在總體國家安全觀念下,我國各個部門均陸續出臺了多項關于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的政策,教育部要求高校實驗室建立健全安全準入制度,符合一定條件才能準許進入教學科研實驗室,比如必要的安全技能、操作規范培訓等,進入實驗室的師生均需培訓合格方能進入實驗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關于高校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要求按照全員、全程和全方位的原則廣泛且持續地開展安全教育,針對教學計劃對安全培訓課程按需分類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當中??傊?,在當下“大安全觀”及數字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對高校實驗室的安全教育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通過規章制度和安全氛圍幫助師生養成實驗室操作安全意識和習慣,從根本上實現實驗室安全教育的目的。例如安全準入制度當中的實驗室準入考試,部分高校分別從安全注意事項、緊急避險、事故傷害處理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調查考核,逐步形成安全教育機制常態化運行模式,進一步保障高校實驗教學秩序的安全與穩定運作。再比如安全責任書、安全承諾書、分級分類管理體系等都是當下各種規范對高校實驗室提出的要求,通過各種規范要求和嚴格執行為實驗室從業人員的安全保駕護航。

3.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理念

這是個偉大的時代,我們崇尚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和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簡單來說,人民性是當下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特性,以民為本、以人為本是開展一切社會活動的基本前提。落實到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當中即是“以學生為本”,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發揮著主體地位,因此高校應當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思想下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部門齊抓共管和軟硬件保障的方式為學生構建安全的實驗環境。通過近幾年的各種安全事故可見大多是由于人為因素發生的,只有極少的一些事故是由于不可抗力和難以預見的因素引發的,簡單來說,人的不安全行為占比最大,比如疏于管理、操作不當、麻痹大意、實驗室沒人等都會釀成讓人后悔終生的生命事故,這些歸根結底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識欠缺造成的,安全無小事,關于安全理念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都不為過。比如南開大學構建的“以制度為底線、以服務促管理、以互聯網促改革”便是基于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上形成的安全教育培訓理念,首先在安全知識方面注重傳授安全知識培養應急處置的技能,其次通過宣傳和警示提高高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再次通過安全教育培養師生科學、嚴謹、安全的科學素養,最后幫助廣大師生形成綠色價值觀和安全發展理念,最終為國家培養具備安全意識和科學素養的高素質科研人才。

(二)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現狀

1.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的必要性

高校實驗室涉及眾多實驗器材、試劑和實驗反應,相比較中學而言,從演示性實驗為主轉變為更多的動手操作實驗,導致各種風險性因素驟然變大,一旦出現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缺陷極易造成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因此亟須高校采取各種措施從人為因素的角度有效控制和降低事故發生幾率,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推廣和應用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對于高校實驗室來說面臨室內危險化學品的使用風險、實驗過程的操作風險、室內水電氣使用風險以及師生安全知識儲備不足等現象,在做實驗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會給師生帶來嚴重的健康乃至生命危害。據統計,實驗室安全事故有70%起源于危險化學品,比如丙酮、甲醛和苯等有機試劑都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不當會引發濕疹、皮炎和腎臟功能減弱等一系列病癥。再比如2010年寧波一大學實驗室由于學生忽視了石蠟受熱會形成石蠟蒸汽易燃燒這一實驗要點,在實驗中途離開實驗室從而引發火災。這些都是由于安全培訓工作不到位,導致師生安全意識淡薄、實驗技能基礎薄弱,因此需要高校多措并舉不斷加強安全教育,營造安全至上的安全氛圍,確保為師生職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2.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基本方法

目前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主要包括基礎安全培訓、專業類安全培訓、專項培訓和安全管理培訓四種類型。(1)需要對師生進行水電、消防、治安、措施、急救和警示標識等常識性內容的基礎安全培訓;(2)針對實驗室特有的輻射安全、危廢物處置安全、?;钒踩蜋C電設備安全等專業安全操作流程與規范,開展專業類的安全培訓;(3)對于一些特種設備設施而言需要對實驗對象進行專項培訓取得準入資格證書后方可入內進行實驗;(4)在安全教育培訓中關于安全管理的培訓也至關重要,包括風險隱患排查、安全檢查規范以及安全管理方法等,提升相關責任人的水平能力能夠有效保障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谝陨纤念惓R姷呐嘤栴愋?,高校通常會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采取講授法、視聽法、研討法、小組討論法、案例法、自學法和網絡培訓法等不同方法進行培訓,方法不同、場合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比如最常見的講授法雖然運用方便,但是由于教師單向信息傳遞導致反饋效果差。還有網絡培訓法是新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培訓方式,也是未來培訓發展的新趨勢,不僅具備新知識傳遞的明顯優勢,而且信息量大、使用靈活,最為符合當下高校師生的學習需求,但是初期課程建設的投入較大。另外,還有案例法教學引用校園鮮活的案例可以讓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更具代入感和臨場感,同時安排淋眼裝置、噴淋裝置等現場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培訓對象的警惕性和應對危機能力。

3.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問題剖析

在總體國家安全觀背景下高校已然增加了對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投入,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難免存在重視程度和實施方式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實驗室安全水平。目前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中主要存在著安全生產觀念落后、教育體系不夠完善、硬件條件受限、安全教育缺乏針對性、內容偏于籠統和缺乏長效機制等問題。比如部分高校過于注重教學與科研并未將本職工作切實融入安全生產的位置,從觀念意識上就將自己置于思想誤區,受到地方院校辦學特點和發展定位影響仍然將重心放在保障實驗室正常運轉方面,學校的整體安全意識處在薄弱層面是引發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對于一些二級院系而言,大多安全教育責任體系不夠完善,比如定期安全培訓機制、實驗室準入機制、安全責任人監管力度等都導致難以有效評估實驗室風險,同時二級單位與各實驗室在安全教育針對性和實用性方面也有所欠缺,仍然只是通過簡單的常識教育完成安全培訓,并未針對實驗項目內容和學科特點開展培訓和演練,這些問題從根本上制約著學生掌握事故應對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得高校實驗室缺乏安全保障。

二、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在高校推廣應用的路徑

(一)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對策

1.思想高度重視,樹立安全第一意識

人的思維意識決定行為習慣,筆者以為在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過程中思想教育是首當其沖的,只有從思想意識上引起高度重視才能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在此基礎上所有的安全準入制度、安全教育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大多數培訓對象存在麻痹僥幸的心理,但是各種實驗室安全事故教訓告訴我們正是由于安全意識淡薄,心存僥幸才釀成大禍。因此,實驗室安全教育必須首先從思想上對師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與滲透,時時刻刻講安全,確?!鞍踩谝?、預防為主”的理念入腦入心。比如在高校開展實驗室安全宣傳月、宣傳周或者宣傳日成常態化活動,通過大會宣講、張貼標語、宣傳畫、專家講座、警示視頻、展板等方式進行安全知識宣傳,同時開展安全知識競賽、主題演講、壓力容器專項檢查、實驗室安全評獎評優等實踐舉措對安全生產法、生物安全法、關鍵時間節點等進行宣貫學習。在全員覆蓋的要求下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不僅普及了實驗室安全常識和急救技能,而且能夠幫助全體師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

2.抓好上層設計,構建安全教育機制

在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中抓好上層設計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制定完善的實驗室安全教育規章制度、安全管理辦法、安全環保獎懲辦法等校級制度體系對學校、學院、實驗室和實驗者四級的具體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劃分,為全體師生的各種不安全行為進行科學規范、指導和約束,有助于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有依據,從而落地生根,取得實效。在很多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單打獨斗”“各管一段”的狹隘思維,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安全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實現,因此高校首先應當從整體角度出發進行總體謀劃,從全校性的制度建設到部門間的工作協調以及安全教育課程設置都需要全面考慮,比如從橫向角度來看學校的校內設備處、保衛處、教務科、二級學院和安全教育監管部門層層壓實責任,實行追責問責制度,以系統化視角構建邊界明晰、分工合理的教育體系,進一步提升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工作水平。再比如在高校師生中設置安全員、安全組長、安全輔導員的隊伍,如此就有了責任主體和技術主體,對于實驗室的安全常識、安全規則和運行規則非常熟悉,他們不僅熟練安全這方面的業務,還能作為神經中樞將這些規則傳遞給一年又一年一屆又一屆的新老師和新同學,為實驗室的安全工作保駕護航。

3.開展針對性培訓,優化方法增強實效

很多高校在實驗室安全教育方面仍然采取不分專業、不分年級的粗放式模式,從根本上導致學生對于安全知識、緊急情況處理方案和常見損傷應對方法的能力有限。比如根據有關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實驗室急救措施方面對于強酸性試劑引起的皮膚腐蝕有七成學生會選擇直接用大量清水沖洗,只有三成學生會選擇先用堿液中和再清洗的正確方法,在危險源辨識方面學生對于化學試劑、高壓鋼瓶等的取用正確率雖高,但對于化工設備用電安全方面正確率卻極低,這就需要高校采取“通識+專業”的安全教育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對于安全環保、法律法規、高溫高壓、廢物處理等安全常識設置一定比例的通識課程,在此基礎上針對各專業模塊開設針對性的課程,比如化學物中毒預防、燒傷灼傷、緊急噴淋器、洗眼器、氣瓶防爆和實驗室三廢處理等使用規程必須通過專業模塊進行強調和深入學習。另外在安全教育方法上也要在傳統方法上加以改進,以往的知識競賽、專家講座、宣傳海報等方式繼續延用的基礎上還應該根據高校學生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培訓方法,比如抖音短視頻、互聯網站、VR虛擬仿真、游戲動畫等方式,在契合學生年齡、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上開展各種體驗式安全教學,如此能夠讓高校學生對安全事故、急救措施和現場處置等知識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印象深刻。

(二)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具體實踐

1.面向需求專項培訓,入腦入心安全教育

高校應當根據教師、學生和安全管理員等不同人員需求開展安全專項培訓,如此才能保證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從而促進本質安全的實現。實驗室的主要成員包括具體操作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對于操作人員而言,需要參加特種設備作業安全、?;钒踩c防護、危險源等專業培訓,對于管理人員而言,則需要掌握安全政策法規解讀、安全檢查指標剖析、安全檢查規范化等專業培訓,另外還有一些應急救護、應急處置、應急逃生和應急救援培訓則是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均需要參加的實用性培訓。比如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人員、輻射從業人員和特種設備從業人員都需要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取得合格證,保留培訓檔案,還需要邀請資深培訓師對心肺復蘇、骨折固定、擔架搬運等急救技能進行培訓講解,所有人員需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救護員證書。以南開大學為例開設了安全實訓基地,培訓師會針對實驗室的各種危險源、安全隱患、應急物資使用方法、防護用品以及防爆相關知識等集中開展專項培訓,全體師生通過參加實訓答題,大大增強了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隨著安全教育的入腦入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實驗室文化,有了嚴謹的實驗室文化,安全就有了保障。

2.智慧教室三位一體,提升安全教育成效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需要依托“互聯網+”打造一種新型學習環境,不僅能夠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創新的教學形式也符合學生學習個性化特點,最大程度上實現學生學習自主化,同時對于一些薄弱知識點也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當下的智慧教室相比原有的網絡教學而言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特別是對于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而言,可以通過多屏顯示、VR虛擬演示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事故現場和應急救援操作流程,全面實現現場演示、應急演練、游戲互動和實踐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在無形中加深學生關于安全知識的學習印象。再比如智慧教室還能夠上線“課程—學習—考試”三位一體的實驗室網絡課程和考試系統,是提升高校實驗室安全成效的重要手段。

3.安全聯合應急演練,強化應急聯動能力

應急演練是有效降低和避免實驗室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活動中應當強化各職能部門間的應急聯動能力,一旦事故發生在初起時方能有效引導實驗人員按照正確流程開展應急處置,最大化降低事故傷害。應急演練首先需要災情設定,根據突發事件初起判斷是否可以自行處置,在事態可控的情況下上報本單位,事態失控的情況下則需要及時撥打120或119,請求政府職能部門應急救援,隨后判斷事故級別啟動預案。高??梢愿鶕鲗I實驗室情況將應急處置流程用簡潔醒目的方式實現制度上墻,不僅能夠起到日常宣傳提示作用,也能有效提高師生面臨各類事故的安全應急技能。比如2019年津南消防?;窇毖菥?、2020年消防及實驗室安全應急演練、2021年危險化學品泄露應急演練等都是保障高校實驗室安全運行的重要實踐舉措。

三、總結

“生命大于天”,高校實驗室安全是一個常談常新、永不過時的話題,在任何一起事故發生之前都會有些許征兆顯現出來,這就需要加強對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的應用和推廣,確保我們實驗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具備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的能力來妥善處理,從而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師生在一個安全和諧的氛圍中去完成學業。

參考文獻:

[1]楊曉燕.高校虛實結合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的新模式探索[J].知識文庫,2023(12):168-171.

[2]李濤,徐大乾,張慧芳,等.地方高?;嶒炇野踩逃龑嵭а芯浚跩].科教導刊,2023(12):37-39.

[3]劉成武.高校應急管理之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機制研究[J].大學教育,2023(6):1-3.

[4]胡舒.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的對策分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2,40(11):41-43.

編輯 王亞青

猜你喜歡
應急實驗室師生
多維深入復盤 促進應急搶險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國際新應急標準《核或輻射應急的準備與響應》的釋疑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