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應用在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1)課程的效果分析

2024-04-18 07:08麥雪瓊鄧捷洪鄒嘉偉溫艷萍吳立揚陳翠玲張銳科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4年9期
關鍵詞:均值滿意度評分

麥雪瓊 鄧捷洪 鄒嘉偉 溫艷萍 吳立揚 陳翠玲 張銳科

[摘? ? ? ? ? ?要]? 目的: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1)課程教學的效果。方法:設計“康復物理治療(PT)專業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和“PT專業實操SOAP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廣州醫科大學2019級和2020級PT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實施翻轉課堂后的滿意度評分方面,問題7“總體上授課教師對課堂時間的把控合理”,學生滿意度較高,試驗組的評分均值高于對照組(P<0.05);在其余問題中,除了問題2“您對學時安排總體上滿意”的評分的平均值試驗組低于對照組,滿意度評分均值試驗組均大于對照組,但無統計學差異(P>0.05)。在實操SOAP評分方面,試驗組的OAP評分均值較對照組整體均有提升,但S評分均值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兩組SOAP評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翻轉課堂能整體提高PT專業學生的課堂滿意度和SOAP實操的滿意度,并有助于提升學生整體的專業實操技能。

[關? ? 鍵? ?詞]? 翻轉課堂;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滿意度;實操技能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4)09-0113-04

骨科疾病物理治療是PT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對于醫學知識理解的廣度、深度和臨床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該課程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強調臨床實踐、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1]。由于課程涵蓋多個學科領域,涉及骨骼肌肉系統的解剖、生理與病理和康復等學科,內容繁雜抽象,學生難以記憶和掌握。實際常規教學理論與實踐嚴重分離, 課堂仍以“教師講授和演示”為主,無法實現教學目標。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需要不斷進行改革探索以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數字化多媒體技術與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融合[2],翻轉課堂教學已然被認為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并且成為教育界研究與實踐熱點[3]。近年來,有關翻轉課堂在醫學教育領域應用研究的文獻逐步增多,比如物理治療學[4]、診斷學[5]。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翻轉課堂實現了師生角色互換,向學生提供了學習主動權,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換,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和教學效果[6]。研究發現,翻轉課堂在實訓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7],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臨床思維。

本研究旨在在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1)課程中引入翻轉課堂模式這一創新教學方法在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方面的潛力,希望在培養學生深層次理解和實際操作技能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將廣州醫科大學PT專業2019級和2020級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總人數為50人,2019級為24人,2020級26人。

(二)研究方法

2019級學生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作為對照組,2020級學生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試驗組。試驗課程為廣州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PT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骨科疾病物理治療學(1),且授課教師均為相同的PT教研室的教師。

1.翻轉課堂教學方法

(1)課前準備。教師準備:選擇匹配學生水平的病例進行教學;提前在學習平臺上傳學習資料和課件,提供拓展性和啟發性的書籍和文獻;預設教學環節,設計問題和任務,把控課堂教學進度;通知學生提前預習相關內容,分析病例完成SOAP。學生準備:通過學習平臺提前學習課程內容,根據SOAP進行查閱資料,并提出問題匯總。

(2)課堂教學。在理論講授課中,授課教師先對課程主體內容進行簡要梳理,隨后學生組分成不同的小組,共同討論、總結課前學習的問題。授課教師負責解答問題,并引導學生深度思考,鞏固和延展相關知識。

在實踐操作課中,授課教師在學生進行SOAP各個部分的實操展示之前,講述注意要點。在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后,按照SOAP各部分的順序,依次對每一部分實操演示。每部分操作結束后,教師對實操所遇到的困難進行引導以及針對存在的疑問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其他未實操的小組作出點評,補充內容或指出錯誤,并提出改進方法。

(3)課后反饋。在課后,學生對課堂的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通過微信、騰訊會議、學習通等,針對課堂的疑問點與同學相互討論。利用網絡交流工具,師生進行線上問答,教師針對答疑情況做出合適評價,在學生反饋的基礎上及時動態調整教學策略。

2.效果評價

問卷調查:自行設計“PT專業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和“PT專業實操SOAP滿意度調查問卷”。其中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20個問題,內容關于課程滿意度,課堂行為和意識行為改變等;實操SOAP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20個問題,內容主要分成四個維度S(主觀性檢查)、O(客觀性檢查)、A(評估)、P(康復計劃)。

(三)統計學分析

發放問卷共50份,回收有效問卷共50份,有效回收率100%。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的錄入、整理和分析,采用SPSS2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檢驗水準均為α=0.05。

二、結果

(一)課堂模式評價

從結果分析可知(見文末表1),總體上對照組和試驗組的滿意度均值在3.5~4.8分之間,在對小組學習形式滿意度的部分,學生滿意度評分對照組和試驗組差異并不大(P>0.05),兩組均值差值在0~0.16分之間,其中“增加了您的學習負擔和功課量”對照組和試驗組的評分均值較低,分別為3.58分和3.88分。對于提高團隊組織能力和愿意服從小組安排的學生滿意度評分,兩組均值不變(P>0.05)。實施翻轉課堂后,除了問題2“您對學時安排總體上滿意”的評分的平均值低于對照組,其余問題滿意度評分均值試驗組均大于對照組。問題7“總體上授課老師對課堂時間的把控合理”,學生滿意度較高,評分均在4分(滿意)以上,試驗組的評分均值高于對照組(P<0.05)。

(二)實操SOAP評價

數據分析可知,試驗組的滿意度評分均值較對照組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試驗組在O、A、P三個維度的評分均值都有提升,兩組的均值差值在0.56~1.04分之間,但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總體平均值比較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然而,在S維度中,對照組的均值大于試驗組,差值為0.36分,但兩組均值差異大小無統計學差異(P>0.05)??偡譃樗膫€維度相加所得,對照組評分均值為83.33分,翻轉課堂干預后的試驗組評分均值為85.46分,差值為2.13分,試驗組較對照組在總分上有相應的提升,但無統計學意義(P=0.588)。具體分析結果見表2。

說明:1為對照組,2為試驗組。

三、討論

(一)翻轉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翻轉課堂是一種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創新的教學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學習時間,將課堂留給學生[8],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地參與實際問題解決和合作學習[7]。從“課堂模式是否使您學習充滿動力”的評分中可知,試驗組的評分大于對照組,說明學生在翻轉課堂學習中更有熱情和動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在知識傳遞上有所突破[5],而且對學生學習動力也呈現出積極的影響[9]。同時該教學模式通過提供更靈活的學習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10]。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被動接受知識,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能靈活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更好地適應個體差異。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學習的自主性,從而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動力[4]。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通常是知識的主要傳遞者,而學生更多是被動接受者。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在課前學習相關知識,進入課堂后將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促進互動與交流,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同步激發學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11]。

(二)翻轉課堂使學生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和成就

本研究顯示,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看法總體上滿意。在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與同學交流觀點、討論問題,在實踐中運用和思考,深入細致地理解學習內容,形成互動式的學習課堂。翻轉課堂的互動性質使得教學可以更好地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調整。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速度、理解程度選擇參與課堂討論的深度和廣度,從而形成更符合個體差異的學習模式。

(三)翻轉課堂多樣化的教學設計

在翻轉課堂內容選擇和教學設計方面,國內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構想。沈燕等人探索改良型“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設計了基于“半”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實施流程,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學生學習特點,為教師、學生分別制定課程目標[12]。并且在課程內容構建上注重知識體系完整性和自主探究深廣度的平衡。一篇系統綜述研究顯示,教師在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時,課前采用視頻講座授課,將小組活動作為翻轉課堂形式,包括實驗室、討論、問題和案例研究[13]。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多元,如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經驗、班級規模和設備等。因此,在實施不同的課程教學時,翻轉課堂應用的最佳形式應根據學生學情和課程特點進行合理規劃。本研究通過課前、課中、課后多形式開展與課程教學特點—實踐教學深度融合,使學生能在康復臨床診療SOAP思維中進行翻轉課堂,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臨床思維和專業實踐技能。

四、總結

通過本研究,翻轉課堂模式為PT學生提供了更加靈活、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度理解和實踐應用。學生在預習階段能更主動地參與學習,并進行師生深入討論和實際操作。通過對學生課堂滿意度和實操SOAP滿意度的分析,我們發現翻轉課堂在PT教學的應用具有積極影響,能提高教學效果,培養PT學生的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曦,郭聲敏.康復醫學教學中教學手段的合理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92-93.

[2]何克抗.21世紀以來的新興信息技術對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影響[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3):5-12.

[3]錢紅,黃民江,劉理靜.微課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診斷學教學中的初步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2):1674-1675,1680.

[4]桂裕昌,李敏,許建文,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物理治療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5):49-51.

[5]劉志勇,孟毅,常學輝,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診斷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2):11-13.

[6]高瑞,林濤,潘碧波,等.利用“互聯網+”實現翻轉課堂在脊柱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15-17.

[7]李馨,謝俊,胡昭端,等.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在肌肉骨骼康復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湖北中醫雜志,2022,44(10):59-62.

[8]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46-51.

[9]朱桂萍,于歆杰.基于翻轉課堂的主動學習促進策略[J].中國大學教學,2018(5):29-32.

[10]唐波,張琳景,楊敏,等.翻轉課堂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重慶醫學,2019,48(22):3942-3945.

[11]何芬,曾得明,古柱亮,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骨科康復臨床教學中的研究探討[J].黑龍江醫藥,2020,33(3):528-530.

[12]沈燕,王軍,梁姣,等.“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醫學寄生蟲學》課程教學的路徑探索[J].醫學動物防制,2023,39(2):202-205.

[13]鄒文晨,何宇,韓小釵,等.物理治療翻轉課堂教學應用效果的系統綜述[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22,28(4):490-496.

猜你喜歡
均值滿意度評分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我給爸爸評分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均值不等式失效時的解決方法
均值與方差在生活中的應用
關于均值有界變差函數的重要不等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