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4-04-18 14:21楊俊杰
南方農業·下旬 2024年1期
關鍵詞:無害化處理

楊俊杰

摘 要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畜禽養殖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病死畜禽的數量也逐年增多,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成為有效防范動物疫病傳播的重要手段。為促進云南省個舊市畜牧業健康發展,保障當地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及公共衛生安全,對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現狀加以分析,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意識培養、完善無害化處理基礎設施配置、強化責任落實與扶持、推進無害化處理規范化建設及加大無害化處理監管力度等對策。

關鍵詞 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云南省個舊市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43

個舊市位于云南省紅河州,轄5個街道、4個鎮、2個鄉,當地畜禽養殖數量龐大,每年的病死畜禽數量也處于較高水平。為保障動物衛生安全與公共衛生安全,個舊市應積極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建設,保障當地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然而從當前的工作情況來看,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仍面臨一定現實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管理與管控,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成效。

1 現狀

截至2023年6月,個舊市雞街鎮和大屯街道分別設有無害化處理收集暫存點1個,但受成本投入及其他因素影響,目前雞街鎮收集暫存點已暫停使用。從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基礎設施配套情況來看,個舊市針對大、中型養殖場建設了5個18~50 m3的病死畜禽收集暫存冷庫,針對小型養殖場(戶)配備3個大型冷柜,同時包括2個在建及3個待建養殖場冷庫,投資總計約70萬元。目前,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覆蓋6個鄉鎮(街道),13個大、中、小型養殖場(戶)及90%的壩區養殖戶,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收集體系已初見成效。從個舊市畜禽養殖情況來看,2023年生豬存欄142 549頭,牛存欄21 367頭,羊存欄28 552只,家禽存欄123.21萬羽。但是,現投入使用的無害化處理設備和設施無法滿足當地病死家禽集中無害化處理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且病死畜禽收集、暫存、轉運、處理等環節仍存在不完善之處。

2 存在的問題

2.1 無害化處理意識淡薄

養殖戶積極參與是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關鍵。然而受知識水平較低、利益驅使等因素限制,個舊市部分養殖戶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意識淡薄,發生畜禽病死情況后向有關部門報告的意愿不強,普遍存在隨意丟棄病死畜禽的現象。根據規定,個舊市各鄉鎮或街道辦事處需要對城市公共場所、鄉村及水庫發現病死畜禽的有關信息進行收集記錄。云南省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系統于2021年覆蓋個舊市,2021—2023年上傳病死畜禽處理信息30 835條,保和鄉、賈沙鄉、蔓耗鎮無數據上傳。

2.2 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

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配套設施建設水平不高,病死畜禽收集存儲點規劃、建設滯后,部分地區甚至不具備專門的無害化處理設施,阻礙了無害化處理工作的推進。受維護成本、工人工資等因素的影響,個舊市只有1個無害化處理收集暫存點仍正常使用,當前針對各街道大、中、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戶建設的病死畜禽收集暫存冷庫尚不能滿足當地集中無害化處理需求。

2.3 補助資金撥付不到位

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財政扶持乏力,相關工作開展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具體表現在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撥付不到位。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紅河州北斗星環保有限公司收集處理個舊市病死畜禽30 836頭,按80元·頭-1的標準計算,政府補助費用應為246.684萬元,但目前僅撥付54.776萬元,占應付款的22.20%,限制了個舊市病死畜禽收集與集中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方面的預算資金有限,缺少優惠政策支持,存在項目實施難度大、財政補助撥付周期長等問題,當地處理中心運轉投入費用較高,且投資回報周期長、速度慢,給相關工作的長效發展造成阻礙。

2.4 無害化處理方式不當

個舊市養殖散戶在處理病死畜禽時,由于無害化處理意識淡薄、技術手段不達標等,出現選址不當、掩埋深度不夠、消毒不到位、焚燒不徹底等問題,難以真正達到集中無害化處理標準。例如,2019年個舊市因非洲豬瘟導致生豬大規模死亡,部分養殖戶在進行病死豬處理時,直接將其掩埋在豬場附近,對后續養殖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大多掩埋深度不足,無法達到無害化處理要求。

2.5 無害化監管力量欠缺

個舊市養殖戶整體分布相對分散,特別是南部鄉鎮農村地區,養殖戶數量多、分布分散、養殖規模小且標準化程度低的特點更明顯,導致病死畜禽處理難度更大。個舊市當前相關監管部門執法力量薄弱,具體表現在2個方面。1)監管主體欠缺。目前,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主體以動物衛生監督所和各級獸醫站工作人員為主,由于人員、資金方面的不足,難以保證監管工作的及時、全面開展。2)機制保障不力。病死畜禽信息上報及監督管理機制不完善,難以針對各養殖戶進行直接監管,以及及時獲取病死畜禽信息。例如,目前賈沙鄉生豬存欄1.67萬頭、牛存欄0.15萬頭、羊存欄0.20萬只、家禽存欄4.95萬羽,存欄量較大,日常的鄉鎮中心工作量較大,但賈沙鄉僅配備了1名獸醫,難以有效開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數據獲取及相關補助落實工作。

3 對策

面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推進期間存在的現實問題,個舊市應逐漸建立完善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長效機制,為養殖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個舊市應嚴格遵循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積極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統籌規劃,兼顧政府監管與市場運作、財政補助與保險支持,并實現集中處理與自行處理的有機結合[1]。預計至2025年,個舊市將基本建立科學、高效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覆蓋畜禽養殖、屠宰、銷售、運輸等各環節,最大限度確保病死畜禽處理的及時性、環保性與合理性,進而有效控制病死畜禽處理不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及疾病傳播等事件。

3.1 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意識培養

針對農民意識不強、參與積極性差等問題,個舊市應積極開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宣傳工作,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多種手段,結合生產實際與未來發展,加強對養殖戶及相關人員的宣傳教育。在此過程中,可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標語等形式,讓養殖戶加強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方法、相關政策法規及疫病防控技術的了解,獲取當地收集中心、轉運點、處理中心的聯系方式,不斷強化養殖戶的環保意識與法治意識,引導其自覺主動參與病死畜禽規范化處理[2]。

同時,個舊市應加強基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提升其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有效落實屬地監管責任,為提高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質量提供保障。例如,個舊市可根據紅河州關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有關通知,積極組織9個鄉鎮(街道)獸醫站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培訓,通過課件學習、發放資料、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系統的學習,提高其系統操作運用水平。通過培訓,相關工作人員可進一步對養殖戶病死畜禽處理及申報流程進行指導,規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行為,逐漸達到規范流程、及時監管、精準補貼的目標。

3.2 完善無害化處理基礎設施配置

為滿足個舊市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需求,當地應加大力度進行無害化處理基礎設施建設。

1)結合當地養殖場(戶)分布情況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如養殖場配備冷庫、屠宰場配備冷庫、養殖大戶配備冷柜及專門的病死畜禽專業運輸車等。同時,針對各鄉鎮管轄范圍設置病死畜禽收集點與病死畜禽轉運中心。

2)優化病死畜禽集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①根據城鎮規劃及防疫要求,集中處理中心應遠離城鎮和居民區。②選擇合理的無害化處理方式。綜合對比掩埋、焚燒、發酵等方法,發酵法在操作簡便性、空間利用及清潔環保等方面更具優勢,因此可作為大規模集中無害化處理方式。③完善病死畜禽集收運體系。根據各鄉鎮養殖量及無害化處理中心距離確定收集點及運輸路線方案,養殖戶將病死畜禽運送到收集點后,工作人員應及時拍照登記,再由無害化處理中心進行運轉[3]。

3)建立健全無害化集中處理體系。完善無害化集中處理場所,包括改造原有房屋設施,配備水電管網及排污設施,配置完善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備等;政府部門應加大病死畜禽收運網絡建設補助力度,針對個舊市各收集點配置冷庫設施與辦公場所;通過政府采購平臺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服務外包,包括病死畜禽運輸、無害化處理等流程,對企業資質及服務質量進行審查,完善當地無害化處理體系。

3.3 強化責任落實與扶持

為保障當地動物產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與生態環境安全,個舊市積極響應國家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有關要求,推動工作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在此過程中,應建立區域部門聯防聯動機制,為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落實保障條件;根據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有關規定,對養殖及經營人員病死畜禽無害化第一責任人的身份加以明確;對養殖場(戶)、屠宰場、無害化收集中心及轉運點等單位的責任進行細化,通過完整明確的責任落實為相關工作的推進提供保障。

與此同時,個舊市政府部門應做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補助工作,具體可從4個方面入手。1)落實優惠政策。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逐步降低項目審批難度,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項目在土地規劃、用水用電、稅收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支持。2)擴大財政補助覆蓋面。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病死畜禽在財政補助政策上進行細化,并確立對應的補助標準。3)簡化補助申報、撥付流程。例如,將財政補助形式由年度撥付轉變為月度撥付或季度撥付。4)推行保險聯動支持機制。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納入保險公司理賠范疇,提升養殖場(戶)參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4 推進無害化處理規范化建設

推進無害化處理規范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提高無害化處理技術含量,逐漸代替掩埋、焚燒等傳統工藝,加速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發展。結合個舊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推進情況,可在當地建設專門的病死動物掩埋場,通過鐵絲網圈出掩埋區域,規避養殖戶就近、隨意掩埋病死畜禽的情況。同時,政府部門可以投資構建容積約為49 m3、使用年限為3~5年的發酵化尸池,其具有投資少、易操作、生態環保等優勢,可有效滿足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要求。此外,可以引進生物發酵技術,通過無害化處理提煉生物油和有機肥核心料,避免病死動物對土地環境造成污染,提高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附加值。

3.5 加大無害化處理監管力度

個舊市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應提升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的重視程度,由政府部門、動物衛生監督所及獸醫站相關人員組成專門的監管隊伍,定期開展檢查巡查、處置工作,將無害化處理監管落到實處[4]。1)規范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流程,推動申報、勘驗、核查、處理環節的落實。2)加大監督執法力度,明確落實養殖、流通、屠宰等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關鍵環節的風險評估與管理原則,充分發揮衛生檢查站職能,檢查運輸車輛;嚴厲打擊隨意丟棄、加工、銷售病死畜禽的行為,加大對相關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政府部門還應委派負責人員定期對病死畜禽掩埋點進行巡視檢查,針對違規行為與現象進行查處。3)個舊市應針對當地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構建長效機制,把控監管工作漏洞與薄弱環節,不斷對病死畜禽收集運輸體系及相應的補貼政策加以完善,全面提高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效率和監管成效[5]。

4 結語

開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與經濟發展、公眾健康與社會穩定息息相關,既可以控制動物疫病的傳播和流行,又可以為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提供保障。個舊市積極應對當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無害化處理技術優化升級,做好養殖戶的宣傳指導工作并組織專門的監管隊伍,保證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 寶志娜.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運作機制[J].中國畜牧業,2023(15):81-82.

[2] 李敏.動物衛生監督工作中無害化處理重要性分析及發展建議[J].吉林畜牧獸醫,2023,44(6):161-162.

[3] 吳惠娟,楊維慶,馬飛.泗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模式與成效[J].基層農技推廣,2023,11(9):

120-122.

[4] 張鳳艷.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的風險對策[J].吉林畜牧獸醫,2023,44(6):153-154.

[5] 林娟.大田縣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現狀?問題及建議[J].福建畜牧獸醫,2023,45(4):78-79.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無害化處理
新平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思考
韓國SMS技術在吉林省無害化處理畜禽養殖糞污及資源化利用中的應用
不同有機物料對灘涂土壤重金屬含量及有效性的影響
豆清液綜合利用研究進展
水生動物的無害化處理方法初探
污油泥處理研究現狀及進展
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措施探討
含油污泥處理技術綜述
鄂州市動物無害化處理做法及成效
天門市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