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社會演化的敘事:認識革命與科技革命

2024-04-19 11:59鄧宇
財經 2024年8期
關鍵詞:秩序建構革命

鄧宇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著

林俊宏 譯

中信出版社

2017年3月

“人類命運三部曲”是21世紀以來為數不多的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巨大而深刻影響的著作,這三部著作分別從人類的歷史、現在和未來討論了一系列重大的人類命運議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人類簡史》,而這部書也已經出版超過十年時間,影響力有增無減。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在此前并未有比較知名的著作出版或發行,因而在三部曲問世后,迅速積累了知名度,成為暢銷書作家。作者這樣寫道,這本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滿足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需求,為大家講述了一個關于人類歷史的最新科學發現的故事。顯然,這部書所描述的許多人類故事摻雜了最新的證據發現、不同學者的論述及作者個人的思考,而書中的內核卻令人耳目一新。需要思考的是,科技革命是否促進人類社會進步?技術在其中到底起到了何種作用?

早期狩獵采集社會與認知革命

初讀《人類簡史》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疑惑。本書所講述的故事和描繪的圖景一部分來自現實證據,屬于非虛構內容,一部分則來自作者在現有史學資料上的想象力拓展,將歷史的宏大敘事滲透到了眾多有趣的人類進化史中,提出了令人啟發的觀點,也從某些層面打破了常規思維,甚至有顛覆性的論述。但正如作者所言,沒有故事,人類社會就無法運作。歸根結底,這些故事不過是我們為了幫助人而創造出來的工具。本書的第一部分我們就發現了標題的玄機——“認知革命”,給整本書的論述奠定了語言基調,其風格就更加獨樹一幟。

在作者看來,人類在進化中逐漸獲得了“思考”的能力。這要從兩個層面來分析:一是人類的誕生雖然仍是未知之謎,但早期與其他動物有著極其相似的習性、特征以及缺陷,在工具使用、手腳的解放以及獲取食物等生存方式的選擇上遵循了自然規律,經歷了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二是經過漫長的進化后,人類開始謀求新的生存技能,如直立行走解放了人類的手腳,能夠生存和使用更加復雜的工具,而且有了超凡的學習能力,以及復雜的社會結構。

農業革命是人類社會從早期的狩獵采集時代步入到農業社會的關鍵。人類自從占據了食物鏈頂端后就開始了征服的進程,包括馴化動物、培育植物等,這一時期在作者看來是關于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農業革命。史學證明,農業社會最早誕生于中東、中國以及中美洲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更適宜動植物的生存,而其他地域不具備動植物馴化的自然條件,因而這些地方成為農業革命的起源地。

到了農業文明時期,人類逐漸安定下來,但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質疑,如農業革命中人類所發揮的作用以及關于動植物馴化的故事的真實性。以小麥為例,人類的身體結構和消化系統并不適應以谷物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不足、難以消化,還對牙齒和牙齦有損害,而且小麥等食物的生長條件比較嚴格,缺乏穩定的產量,容易遭受自然災害或病蟲害的破壞。但在農業文明中,人類也獲得了比較穩定的環境,辯證來看:一方面,狩獵采集的時代人類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能夠自由遷徙,而不受到所種植的谷物或建立的居住環境限制,可以隨時對外部的環境變化作出回應;另一方面,農業社會的益處也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而顯現的,隨著人類住進永久村落、糧食供給增加,人口出現增長,但隨之而來的負擔也在增加。

發達農業文明促成的社會秩序

人類之所以出現比較規范的社會秩序以及完備的社會制度體系,與農業革命所引領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緊密的聯系。當然,在人類社會網絡走向復雜化和日?;倪^程中,部落或城鎮的人口規模在迅速擴大,土地以及依附于土地之上的資源也在擴張,這就可能產生一些沖突或者矛盾,如何進行有序管理和運作這些網絡成為了部落群體關注的重點。

作者稱之為“由想象所建構的秩序”,作者在書中列舉了比較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和美國《獨立宣言》。誕生于公元前1776年的《漢謨拉比法典》匯集了各類律法和判例,作為古巴比倫王國的法律體系的基礎,以此巴比倫的社會秩序得以建立起來,等級結構和家庭的等級制度也得到了確立,在當時而言成為國家正常運轉的基石。

辯證來看,這些社會秩序是人類所依據長期的生存進化而總結出來的規范,其中的部分思想觀念得到了部族的普遍認同,例如平等、自由和公正等,只是在不同的統治階級和文明社會有不同的表現,有些可能也存在虛構的成分,但卻是控制暴力、維系社會運作的積極因素。

作者轉而論述了想象建構的秩序得到了普遍承認,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這有三大原因:一是想象建構的秩序與真實世界緊密結合。無論是建筑結構還是日常的生活生存秩序中,這些規則和規范都無不以各種形式得以存在,從而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就讓人們堅信個體的價值是建立在由其所在的社會等級以及他人的看法而定。二是想象建構的秩序塑造了人類的欲望。浪漫主義和消費主義等各種文化引導人們去按照這些價值理念去生活,例如浪漫主義所倡導的人們應盡量發揮潛力去累積不同的經驗,學會享受美食、生活以及度假等,而消費主義則激發人們去體驗不同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人們對生活的欲望。作者認為鼓勵多元多樣的浪漫主義與消費主義的融合催生了販賣各種“體驗”的市場。三是想象建構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間思想的連接。所有存在于人們腦海里的價值理念都受到想象建構的秩序的深刻影響,而獨立的個體是無法撼動的,意味著要改變這現有的秩序,就必須通過另一套秩序進行替代??偠灾?,農業文明時代的這些秩序經過了文字的記載和歷史的記憶,比較完整地保存并延續了下來,共同構成了歷史的敘事。

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在人類融合統一時代,這也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重要歷史時期。前述分析了農業社會人類所建構的秩序,因為生活方式和自然環境的差異,文化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作者認為文化雖然是難以改變,卻存在一個不斷走向融合的過程,而且文化內部也會形成一股改變的動力。

作者列舉了中世紀歐洲的天主教和騎士精神,以及現代政治秩序中的自由和平等的沖突,這些矛盾促成人們思考、批評和重新評價這些矛盾。作者由此認為,人類文化的流動變化遵循了歷史的大方向,即數千年來,規模小而簡單的各種文化逐漸融入到較大、較復雜的文明中,文化融合成為了趨勢。早期的人類社會分布在各個區域,但隨著交通運輸方式的革命,自然環境的改變也促使人們發生了遷徙,帝國的疆域不斷擴張,各類文明開始被納入到帝國范疇。以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德國為例,這些歐洲國家起初并非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多個自治區域構成。貿易、宗教文化和戰爭等因素促成了人類文明的交流融合。當然,走向融合和統一的時代也出現比較血腥的宗教戰爭和其他各類戰爭沖突。因此,人類社會走向融合和統一并非一帆風順。

科技革命是否真正帶來了進步

工業革命時代之前,人類社會總體上還生存在比較傳統的社會體系,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狀態,比如農業社會的耕種、簡單的貿易以及初步的文明交流等,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條件,并未出現明顯的躍進。但工業革命時代,科技的發展給人類社會的進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茖W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認知,增強了人類生產的能力。

作者認為,大約1500年前,全球人類還不相信在醫療、軍事和經濟方面有突破,直到科技革命的出現,人們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了科學研究。作者進一步分析指出,現代科學與過去的知識體系有三點不同:一是人類愿意承認自己的無知?,F代科學是建立在人類承認自身無知的基礎之上的,過去所信賴的概念和想法等并非神圣不可挑戰。二是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F代科學通過收集各種觀察值,再用數學工具整理連接,形成全面的理論。三是取得新能力。人類在獲得科學知識后希望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發展新的科技。在資本主義制度和工業革命出現后,科學、產業和軍事科技等產生了水乳交融的關系。

早期的帝國時代,科技文明成果被用以開辟全球航線,成為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家崛起的驅動力。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模式不可逆轉,在歷史的巨輪下,資本主義生產所需的能源、原材料以及勞動力都需要擴大全球生產,于是催生了龐大的殖民體系,并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在科技革命時代,不僅社會秩序完全改變,政治、日常生活和人類心理也徹底改觀。

本書提出了長期被忽視的論題:科技革命是否讓人類過上了幸??鞓返娜兆??大多數歷史研究承認科技革命推動力歷史進步,人類的能力也不斷增加,但是否科技革命帶來了真正的進步?本書反思了最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包括現代醫學、腦機雙向接口以及仿生科技等,這些科技可能產生新的生命倫理問題,也可能制造不平等。而科技的進化既帶來了進步,也產生了許多的破壞。作者寫道,如果我們不謹慎地選擇自己所相信的東西,很可能會被幼稚的烏托邦幻想誤導,陷入技術地域之中無路可退。

(作者為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本文謹代表個人觀點;編輯:許瑤)

猜你喜歡
秩序建構革命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秩序與自由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孤獨與秩序
建構游戲玩不夠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遏制違約頻發 重建藥采秩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