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

2024-04-21 19:06楊麗麗盧小芬羅衛云
旅游縱覽 2024年1期
關鍵詞:研學旅行廣西

楊麗麗 盧小芬 羅衛云

(崇左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廣西崇左 532200)

引言

2012 年,我國部分地區開始展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的試點工作,隨后在政府的主導下逐漸向全國推廣。近年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需求勢頭強勁。即便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中小學研學旅行業務在旅游業遭遇寒冬期間仍逆勢上漲。位于我國西南邊陲的廣西在中小學研學旅行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發展背景

(一)中央出臺政策,制定規范

2013 年2 月,《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4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中明確各地應“積極開展研學旅行”,并將活動納入中小學生的日常教育范疇[1]。2016 年11 月底,教育部等11 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第一次比較完善地構建了研學旅行的總體制度框架[2]。同年,《研學旅行服務規范》頒布實施,對研學旅行的安全性問題、服務流程進行了有效地規范。2017 年9 月,教育部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明確要求要將研學旅行納入教育學分系統。

(二)地方政府推進,加強建設

廣西人民政府于2015 年頒布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提升研學旅行水平”,分別建立小學、初中、高中等相應階段的研學旅行體系,為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指引發展方向。2019 年4 月,《自治區教育廳等12 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對研學旅行的組織管理進行了規范,明確要求中小學研學旅行要納入學校教育計劃,提出要加強研學旅行體系的建設、完善研學經費的籌措機制和建立研學安全責任體系,極大地推進了廣西研學實踐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三)地方制定標準,打造載體

2020 年6 月,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學會成立,成為廣西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各方整合運營的重要服務載體。2023 年年初,廣西創立的第一個研學旅行品牌“力行學堂”,推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和各類資源的有機整合。2023年11月,首屆廣西研學旅行大會在南寧成功召開,同年《廣西研學旅行發展白皮書》《廣西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評審標準》和《廣西研學旅行示范基地評審標準》等編制并發行,對廣西的研學旅行現狀進行了科學、系統的梳理。

二、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發展現狀

(一)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的發展現狀

廣西區教育廳公布第一批至第五批自治區級以上基(營)地共計311 個,其中國家級基地18 個,主要集中在南寧、桂林和崇左三個城市,桂林市和玉林市分別擁有一個國家級營地;自治區級基地有275 個,45%以上集中在南寧和桂林兩市,自治區級營地16 個,桂林和河池兩市相對較多[3]。研究數據來源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官網: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廣西第五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的公示[4]。

表1 廣西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統計表(自治區級以上)

2023 年《廣西研學旅行發展白皮書》顯示,廣西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有73%都是屬于旅游景區和文博場館類,學校等其他類型的基(營)地較少,種類不夠豐富[5]。

(二)廣西研學旅行人才儲備現狀

目前,研學旅行行業發展較好的地域主要為北京、上海、福建等為數不多的省市,主要研學旅行人才多由旅游行業、戶外拓展機構成員構成,其質量和水平參差不齊。廣西研學旅行人才的培養開展較晚,僅有三所高職院校開設有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當前行業人才儲備嚴重不足。

(三)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開展的現狀

自2019年廣西出臺《自治區教育廳等12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后,各地致力于本土研學旅行課程資源的開發。目前已推出55條精品研學旅行線路,協調各個行業組織和社會機構為中小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研學旅行服務環境,內容涵蓋紅色教育、科技教育、農業體驗等多個領域,極大地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研學需求。

教育部2023 年7 月5 日發布的《2022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廣西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校生752.05 萬人,參與主體市場基數大,研學市場巨大[6]。以南寧市為例,2023 年上半年,南寧市各研學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接待約研學人數接近5 萬人次,其中青秀山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接待1.7 萬人次,美麗南方勞動實踐研學基地接待1.6萬人次,第一批自治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古岳文化藝術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接待3 000人次。

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現狀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研學基地建設逐步完善,活動形式多樣,師資力量不斷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提高專業人員水平、加強基地區域分布的推廣和普及等。

三、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層面

廣西關于發展中小學研學旅行的相關配套政策出臺延遲,如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是2016 年出臺的,廣西正式發文推進該項工作卻是2019年。

按照自治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自治區在政府層面成立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協調小組,也明確指出涉及該項工作的各相關部門要共同推進研學旅行工作的開展,但沒有明確政府各部門在工作中的職責和分工,使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多個環節存在監管漏洞[7]。

(二)學校層面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的主體是青少年,活動的開展關系到學生、教師、學校、研學機構,也關系著學生安全、學生課業、教師備課、教務調課等多方面的問題。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大多數學校主辦方功能缺失,直接將研學旅行管理委托給校外機構,未能很好地參與研學旅行產品設計,直接采用機構的方案,整體活動缺乏教育意義。

研學旅行的隨隊教師因自身在校內承擔著較重的教學任務,對研學旅行缺乏足夠的重視。在校外研學的過程中,師生面臨著比校內更加復雜的環境,潛在危險和突發情況增多,這對隨隊的研學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行業層面

按照國家出臺的《研學旅行服務規范》要求,中小學研學旅行應該由依法注冊、具有相關資質,且“連續三年內無重大質量投訴、不良誠信記錄、經濟糾紛及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旅行社來承辦,并對相關資質作了規定[8]。廣西出臺的相關文件中只提出學校如果采取委托開展研學旅行,應與委托企業或機構合作,并沒有明確要求必須由專業的旅行社來承辦,從業門檻偏低,專業能力良莠不齊。

廣西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如喀斯特地貌、海濱風光、紅色文化等,但資源并未被充分利用,55 條精品路線遠遠滿足不了多樣化研學旅行的需要,針對性產品開發不夠深入、質量不高,有待進一步完善。研學旅行是注重研和學共同推進、需要結合教育內容開展研學活動,基(營)地研學旅行課程設置不合理,“重旅輕學”“只旅不學”的現象嚴重。

四、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發展的建議

(一)制訂明確方案,劃清主體責任

在政府層面,相關部門要對研學旅行施行更加合理、規范的管理方式、方法,如優化相關條例在研學旅行中的使用,增加或補充與研學相關的條例、標準等,以明確政府、企業、學校在其中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同時,還應積極探索制定“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職業資格標準,制定定期培養規劃,規范資質的獲取途徑。政府方面還需要補足研學人才短缺、研學基礎設施不足、行業企業經驗不足、資金障礙等延伸產生的問題。

(二)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師研學水平

學校在知識傳授上比校外機構更具有專業性,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處于主導地位。教育主管部門應響應國家號召,加強對學校的強化和宣傳,將研學旅行標準、人才培養標準與研學活動所需知識緊密結合。如定期開展集中學習和培訓,增加隨隊老師對研學和旅游相關知識的認識,及時地掌握最新資訊,提高他們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充分地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加深學生研學體驗,建立健全研學體系。

(三)加強研學企業監督和培訓,增加研學產品供應

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行業監管力度,引導研學旅行企業提供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研學企業要針對中小學目標群體,結合本地資源特色,加強基(營)地建設和課程研發,提供富有特色、多層次的研學旅游產品以滿足不同年齡青少年的需要,集中各方資源升級配套設施,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研學旅行服務的附加值。

五、結語

綜上,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行業趨勢向好,但起步相對較晚,人才儲備不足、從業人員質量不高、行業考評標準未統一、政策法規未健全,未來應快速推進研學旅行相關標準建立健全和普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持續致力于“文旅+教育”深度融合發展,在推進廣西的文旅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也讓研學旅行真正成為提升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

猜你喜歡
研學旅行廣西
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學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學從省內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國外
研學之旅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廣西廣西
廣西尼的呀
夏日旅行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