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世界品牌500強:中國居第三 需警惕三風險

2024-04-22 07:04胡燕妮劉光浩
中國經濟報告 2024年1期
關鍵詞:領域能源企業

胡燕妮 劉光浩

提 要: 2023年12月13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我國共48個品牌上榜,首次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三,成為大型經濟體中唯一逆勢上升的國家。但仍需警惕我國先進科技“硬實力”面臨短板,美西方打壓對我互聯網品牌聲譽損害,“雙反”調查對我能源品牌出海沖擊。建議密切關注國際化運營的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品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鼓勵企業加快全球化布局,做大做強中國品牌。

一、美國保持品牌第一強國位置,我國首次躍居全球第三

從全球表現看,美國上榜品牌減少但仍蟬聯榜首。2023年,美國占據世界品牌500強中的193席,較2019年疫情前大幅減少15家,但依然以較大優勢占據并保持世界品牌第一強國位置,且前三名的微軟、蘋果、亞馬遜均屬美國。法國入選品牌49個,排名全球第二。細分領域中,疫情暴發以來,全球消費重心向居家消費轉移,食品與飲料業強勢復蘇,本年度共35個品牌上榜,較2019年增加2個,位居榜首;汽車與零件業依然穩健,共32個品牌上榜,位列第二;零售業同步回暖,共28個品牌上榜,排名第三;歐洲能源危機引發連鎖反應,傳統能源行業重回上升趨勢,本年度共28個品牌上榜,較2019年增加6個,排名并列第三;ICT相關領域發展迅猛(含電信、互聯網、軟件、計算機與通訊領域),上榜品牌數量從2019年的71個增加至本年度的77個,其中美國37個,中國10個,中美之和占比超過六成。

從中國表現看,上榜品牌逆勢增長躍居全球第三。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我國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上榜品牌數量逆勢增長的國家,上榜數量創歷史新高。2023年,我國品牌上榜48個,較2019年疫情前增加8家,首次超越日本(43個),躍居全球第三,國家電網、騰訊、海爾在中國品牌中位列前三。與此同時,美國、法國、日本和英國等發達經濟體的品牌上榜總量較2019年均有所下降。2023年新增的25個品牌中,我國占據6席(美國5家),分別是保利、抖音、中國華電、通威、中國航油和波司登。細分領域中,ICT相關領域品牌上榜數量最多,達到10個,占我國總量的20.8%,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15.4%。盡管我國品牌上榜數量大幅增加,但頭部品牌與美仍存較大差距,我國在前十名頭部品牌中仍為空白,而美國占據8位;前100名中我國僅入圍10個,而美國占據半數(50家)。

二、我國品牌影響力躍升的主要原因及潛在風險

(一)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在先進科技“硬實力”方面仍落后美國。從計算機與通訊領域看,2023年我國企業上榜4家,分別是華為(第55)、臺積電(第99)、聯想(第126)、小米(第392)。與2019年相比,新增小米公司;臺積電上升384位;華為、聯想排名分別下滑4位和27位。一方面,雖受到美國實體清單、出口管制、“清潔網絡”等排華措施影響,但我品牌仍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2023年8月,搭載麒麟芯片9000s的華為手機Mate 60 Pro的成功推出,標志著我國在邁向科技自立自強道路上取得了關鍵勝利。榜單顯示,自2019年以來,華為品牌一直保持在50名左右。另一方面,在系統軟件、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核心技術方面,我品牌優勢明顯不足。榜單顯示,軟件領域7家企業均屬美國,包括微軟、甲骨文、奧多比(Adobe)等,且這個領域自2019以來一直由美企獨占;人工智能領域只有美國企業OpenAI上榜。雖然我國在計算機與通訊領域中占據4席,但主要優勢集中在手機、電腦等終端制造,反觀美企有11家,包含英特爾、英偉達、高通、博通、超威半導體等5家先進芯片設計與制造企業。

(二)互聯網模式創新引領全球,需警惕美西方打壓致使我品牌聲譽受損。從互聯網領域看,2023年我國企業上榜4家,較2019年增加1個,分別為騰訊(第34)、阿里巴巴(第120)、百度(第309)和抖音(TikTok,第342)。其中,抖音首次上榜且成為榜單中最年輕的品牌。與2019年相比,騰訊排名上升2位;阿里巴巴與百度分別大幅下降45位和86位。一方面,以TikTok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出海勢頭強勁,中國品牌的中國模式已引發各國企業跟隨效仿。據Sensor Tower統計,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TikTok已連續第12個季度位列全球下載量榜首(Instagram第二、臉書第三),表現出中國品牌在移動應用市場中無法撼動的領導地位。尤其是TikTok憑借創造性的算法推薦技術,引發全球頭部社交媒體平臺邁向“短視頻時代”。如Meta(臉書母公司)推出同類短視頻應用Lasso;YouTube發展短視頻模塊Shorts;臉書和Instagram上線短視頻新功能Reels。但這些新應用新功能在用戶規模、下載量和使用時長等方面尚無法與TikTok相提并論。另一方面,美為維護其互聯網領域霸主地位,不斷對我出海經營設置障礙,嚴重影響我企業形象與品牌聲譽。如鼓吹TikTok威脅美國數據安全與國家安全,要求政府設備不得使用和下載,甚至提出全面封禁中國社交媒體應用(含騰訊旗下WeChat);污蔑我跨境電商(含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強迫勞動、偷稅漏稅;謊稱我國云服務商(含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存在安全隱患,計劃對我實施制裁。

(三)“一帶一路”拓展能源企業市場發展新空間,需高度關注美西方“雙反”調查對我造成的負面影響。2023年上榜的28個能源品牌中,我國占據四分之一(7個),超越美國成為占比最高的國家。相較2019年新增的6個能源品牌中,我國品牌貢獻半數(中國海油、中國華電、中國航油)。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一帶一路”倡議助力能源品牌開拓國際市場。十年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日趨緊密,能源領域累計投資額約占我國對沿線國家總投資額的40%,其中電力部分占能源投資一半左右,為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等能源企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業務板塊成為傳統企業新的增長點。全球能源轉型進入攻堅期,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傳統企業加快布局新能源領域,逐步向“油氣熱電氫”綜合性能源公司轉型。2022年,中國石油開工建設47個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新能源新業務方面投資76.7億元,同比增幅252%。但是美西方“雙反”調查愈發頻繁,恐將限制我能源品牌海外拓展。近年來,美歐等國不斷針對我國光伏等新能源行業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數次加征關稅。同時,歐盟也正在考慮對中國風電機組啟動反補貼調查,恐將進一步筑高我能源產業國際市場準入門檻,對我能源領域品牌出海造成沖擊。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品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我國自主品牌培育發展。加大對半導體首臺套裝備、集成電路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關鍵軟件產品的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專項基金、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多種工具,給予高科技領域龍頭企業以全方位支持。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強研發能力和品牌建設,充分發揮其對技術創新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二)鼓勵企業加快全球化布局,做大做強中國品牌。加快推進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談判進程。依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加強與東盟、日韓等國在人工智能、半導體、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領域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強化與共建國家在跨境電商、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深度合作,為我企業海外拓展、打造全球化一流品牌提供有力保障。加強品牌對外宣傳,持續通過中國品牌博覽會、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等活動,展示中國品牌形象,講好中國品牌故事。

(三)警惕國際化運營的地緣政治風險,妥善應對美西方無理打壓。密切跟蹤美西方國家對我企業打壓態勢,建立政府牽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與重點企業參與的協同聯動機制,協助相關企業做好風險預警與評估,并向其提供專業的法律援助和政策指導。針對企業面臨的歧視性措施和政治性打壓,可利用我超大規模市場對各國經濟的杠桿作用進行適當制衡。

(作者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猜你喜歡
領域能源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領域·對峙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新常態下推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與質疑:“慕課”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