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2024-04-22 09:12董艷琳
云南教育·視界 2024年3期
關鍵詞:長聯昆明愛國主義

董艷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的文化等以及“初步形成誠實、勇敢、助人為樂等良好品德”。

幼教工作者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何激發孩子的愛國情懷?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播下愛國的種子?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同時也是對幼兒教師教學智慧和專業素養的考驗。

一、挖掘本土文化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吸引孩子們的大多是以戰爭題材為主的電影和英雄人物事跡,課外讀物中也多是團結友愛積極上進的內容,孩子們從小就在老師和長輩們的教導和耳濡目染中成長。那時候,大多數學生的理想就是成為軍人保家衛國,成為科學家、教師、工程師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在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下,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種子不知不覺中就深深植入了孩子們的心中,不可磨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孩子們迷上了游戲,學習榜樣變成了明星等,學校開展愛家鄉、愛祖國等活動也少了,學校和家長更重視孩子的分數,愛國主義教育和引導漸漸地被削弱了。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愛國主義這個概念就更加抽象和難以理解了。為此,我們也嘗試過一些方法啟蒙孩子的愛國情感。比如,和孩子講紅軍過草地的故事、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組織開展參觀博物館和紀念英雄等活動,結果經??吹降氖呛⒆觽兝Щ蟛唤獾难凵窈退贫嵌浅2桓信d趣的表情。而這種被動式接受,并不是幼兒教育想要的效果。

為了把愛國主義這個概念具體化,通過實踐,我們認為首先要讓孩子愛家人、愛家鄉,然后才是愛國。而在教育素材的選取方面,要多從孩子們熟知的、喜歡的事物入手,切入點要小而具體,容易操作。只有孩子能看到、能摸到或能切身感知、體驗到的東西,孩子們才能真切感受到事物的存在,才能與之產生共情。

經過反復論證和篩選,我們決定利用本土文化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學活動。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并不全是傳統文化,它是各種文化經過當地各民族習慣和思維方式沉淀的結晶后重新闡釋的文化,是當地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

但是,也不是所有本土資源都適合在幼兒園開展教育活動,我們要根據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等,經過調查研究,認真篩選甄別之后才可以利用其開展活動,否則適得其反。比如,我們抓住孩子們愛吃愛玩的年齡特點,從身邊的美食和旅游景點說起,讓孩子們在一起聊一聊自己喜歡吃什么、什么地方好玩等,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將地方本土文化植入到幼兒園一日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從小就能接觸到家鄉的風土人情,感受到家鄉文化的魅力。

二、充分利用活動由淺入深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綜合多方面因素,最后我們選擇了昆明大觀樓作為班本課程內容,以此為平臺滲透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1.利用碎片時間講故事

老師請家長積極配合,收集與大觀樓有關的照片等資料。在收集的資料中,有孩子和父母在大觀樓的合照,大觀樓周邊風景的老照片等,其中還不乏一些20世紀40年代前后老一輩人在大觀樓的留影等非常珍貴的資料。

家長參與收集資料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家園共育的契機。資料收集起來后,不是交到幼兒園看一看就完了,老師借此組織開展了“一張照片一個故事”活動,利用吃飯前10分鐘等碎片化時間,請照片的所有人給孩子們講一講照片里的小故事等。由于活動時間和內容安排比較靈活,孩子們還可以自由組合而深受歡迎,每個孩子都爭著講各自的故事,既鍛煉了孩子的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孩子對照片內容的印象,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興趣。

2.活動區角的游戲

在活動室中的各個區角,老師分期、分批投放相關材料,讓孩子們充分展示出他們眼中的大觀樓是什么樣子的。在建構區,老師可以用積木、紙杯、塑料管、紙盒等材料,指導孩子進行大觀樓的拼搭;在美工區,老師可以指導孩子開展用膠泥塑造大觀樓的外形,用水粉顏料畫出彩色大觀樓,用小木棍拼貼大觀樓等活動。

3.了解大觀樓長聯,嘗試背誦

說到大觀樓,就不得不提由清代名士孫髯翁所作的具有“古今第一長聯”之稱的大觀樓對聯。大觀樓的上聯描寫滇池風光,下聯寫云南歷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堪稱千古佳作。孩子們觀看了有關宣傳大觀樓的紀錄片后,從他們的眼神里可以看到難以言表的自豪感。

大觀樓長聯譽滿神州大地,180字的長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并不算太難,但是老師要求大家背長聯的目的是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去背就會容易很多。背誦時間為一個學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容的不斷疊加和深入,大觀樓長聯背起來也就不是那么難了。為了激發孩子們背誦長聯的積極性,老師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些鼓勵措施,如家長可以將背誦視頻發在班級群展示,最早能背完整的孩子在班級上展示,并且可以得到一枚小勛章等。

4.親子社會實踐,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了解風土人情

大觀樓長聯中描述到的五百里滇池周邊地區都各有特色,雖然同處一個城市但每個區域的飲食、語言、風俗習慣等又各有不同,值得孩子們深入了解。

親身體驗是幼兒獲取信息、了解更多本土生活特色,累積生活經驗最好的方法。其實很多時候集體出行的制約因素很多,因此幼兒園鼓勵家長周末帶孩子到昆明周邊游玩。比如參觀昆明陸軍講武堂、聶耳故居、朱德舊居、游滇池、登西山龍門、去古漁村感受鄉間田園風光、品嘗小吃等。為此,幼兒園特別安排一定時間,每逢周一就讓小朋友們湊在一起談論周末外出的見聞和感受,通過交流,讓孩子相互講述親身體驗的本土文化,使幼兒對家鄉文化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5.學中玩,玩中學,傳承方言文化

昆明每個區的人說話時發音都各不相同,而且昆明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所以昆明方言也很有特色。比如“東寺街西寺巷”“小乖乖”“城門城門幾丈高”“揍揍包”“編花籃”等童謠是傳唱了幾代人的經典。

昆明本地的很多童謠和百玩不膩的民間游戲,都需要一代代昆明人傳承下去。為此,我們充分利用戶外時間,開展一系列民間游戲活動,在邊唱邊跳的氛圍中,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很多技能和特色方言,真正體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6.通過環境創設實現與幼兒對話

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讓環境和幼兒進行對話,更容易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在本土文化教育中,我們以大觀樓為主,將其周邊有代表性的景點(龍門、西山、滇池、古漁村)用油畫的繪畫方式體現出來,作為班級的背景墻,再讓孩子們在主題墻上用材料拼搭起一個逼真的大觀樓外形。面對自己親手參與布置的環境,孩子們都非常歡喜,有的孩子還結伴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讓老師幫忙留影,有的孩子主動充當小導游為大家講解主題墻上展示的內容。家長的評價則是“就像走進了縮小版大觀樓”。孩子們看到的、摸到的是大家熟悉的畫面,有一種親切感,很溫馨,不由得感嘆“原來我們昆明的大觀樓有這么美!”

每次開展一個新的活動內容,老師和孩子會一起動手將大家的作品或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以后,展現在主題墻上。由此,活動室內經常會有三五成群圍在一起不愿外出的孩子,他們圍繞著某一張圖片七嘴八舌談論著、探討著……

圍繞大觀樓,我們開展了豐富的活動,而且形式多樣,通過看、聽、說、玩的各種方式帶孩子全方位深度了解大觀樓,它不僅僅是一座古建筑,也是昆明本土文化的一個縮影、一張名片。利用好身邊的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愛國主義教育不再枯燥乏味,讓孩子們愛上自己的家鄉,引導他們做一個自信和陽光的孩子。

猜你喜歡
長聯昆明愛國主義
山川錦繡,贊以長聯
雪中昆明 一夢千年
書法作品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昆明美
??(昆明)? ??????? ??? ??
東莞長聯
作品望江樓長聯、桃花源長聯、甲秀樓長聯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