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地理作業設計創新研究

2024-04-22 19:12汪太金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高中地理新課標

摘 要:作業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合理、有效的作業能夠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深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有積極作用。同時,通過觀察學生作業完成情況,教師還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梢哉f,作業設計效果可對教學效果產生明顯影響。然而,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作業設計情況仍然不容樂觀,作業形式單一、內容缺乏差異性、評價片面等情況仍然非常常見,阻礙了作業價值的充分發揮。為此,文章立足教學實踐經驗,對高中地理作業設計現狀進行了簡單分析,提出了新課標下高中地理作業設計的創新策略,旨在提升該學科作業布置的科學性,促進該學科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標;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06-0062-03

教學是由課前備課、課堂授課、課后作業布置及批改等一系列環節組成的綜合性活動。想要提升教學成效,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大意。備課、上課固然十分重要,但課后作業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作為教學信息反饋的有效方式,作業可以幫助教師檢驗教學效果、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反饋情況,對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所以,教師需要對作業的價值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同時在進行學科作業設計時,應從學科情況出發,提升作業設計的合理性,使作業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高中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及實踐性。在進行高中地理作業設計時,教師應以符合課程特點的方式來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充分發揮作業的價值,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高中作業設計現狀分析

教學改革的推進以及“雙減”的落實,使社會各界對學生作業問題的關注度不斷增加。對于高中地理學科而言,作業在提升教學質量、夯實學生對知識掌握及應用情況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1]。但實際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想要提升作業設計質量就需要先了解傳統作業設計的不足,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具體來說,高中地理作業設計問題表現如下:

第一,作業設計形式單一。雖然近年來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進,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很多教師的教育理念及認知,但不能否認的是,當前部分教師的認知理念仍然較為落后,他們認為“題海戰術”是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必要手段,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練習才能充分掌握知識點,才能提升考試成績。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往往會更傾向于書面化作業,關注對知識點的考查,所設計的作業通常具有作業量大、作業形式單一的特點,重視了“量”,卻忽視了“質”,不僅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還可能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第二,作業設計缺乏差異。傳統高中地理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通常是將注意力聚焦于作業上,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缺乏對學生差異性的考慮,只是一味地按照“一刀切”的方式,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進而導致有的學生認為作業太難,完成壓力大,影響了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而有的學生則認為作業過于簡單,缺乏探究性,不利于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這也是阻礙作業價值發揮及地理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地理作業設計的創新策略

(一)更新作業觀念,提升教師作業管理意識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教學行為,對于作業設計來說同樣如此。教師自身的作業觀念也會對作業設計情況產生直接影響。所以,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的作業觀念,提高自身的作業管理意識。在具體實踐中,

教師應從下述兩個方面努力:

第一,正確處理作業“量”與“質”的關系。在傳統理念下,很多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都存在過于關注“量”而忽略“質”的現象,這也是導致“題海戰術”盛行的重要原因。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學科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打破常規書面作業的局限,在對高中生各方面情況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對作業形式、作業量進行調整,實現作業“量”與“質”的平衡,保證設計的作業既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又不會給學生帶來較大負擔[2]。例如,在作業構成上采用“必做題+選做題”的構成方式。其中,必做題應以基礎題、典型題為主;選擇題則可適當增加難度,讓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靈活選擇,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重視作業設計形式的多樣化。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僅蘊含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涉及很多具有實踐價值的內容。因此,在進行地理作業設計時,教師就需要注意結合地理學科特點,提升作業設計形式的靈活性、多樣性,如書面化作業、實踐性作業、生活化作業等,從而在提升學科特色的同時,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完成多樣化作業的過程中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創新作業形式,充分發揮作業設計的價值

1.設計趣味性作業

傳統地理作業設計方式都以書面化作業為主,雖然這種作業設計方式對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有一定積極作用,但非??菰?,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新作業設計方式,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3]。例如,

在講解了抽象的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結合內容為學生布置“趣味化實驗作業”,讓學生通過做實驗的方式獲得動腦、動手的機會,從而幫助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鞏固知識。

例如,在講授完人教版地理必修1“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后,教師可將“趣味實驗”作為載體進行作業設計,引導學生課后用紙箱、熱水、冰塊、蚊香等材料自主開展實驗操作,如可以將紙箱的前面掏空,將點燃的蚊香放入紙箱內部,并以塑料薄膜密封,

之后將一盆熱水和一盆冰塊分別置于紙箱兩側,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還可以調整蚊香的位置,將它分別置于熱水旁、冰塊旁,觀察記錄實驗現象;最后,通過對比觀察總結空氣運動規律。這樣的作業設計打破了傳統書面設計的局限性,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能夠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觀察大氣運動情況,并自主歸納總結相關規律。相較于機械化記憶知識,這樣的作業設計方式不僅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還可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2.設計生活化作業

地理學科和實際生活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地理學科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理論知識應對考試,而是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4]。同時新課標也指出,地理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為學生設置生活化作業,將地理學習從課堂延伸到生活之中,在拓展學生地理學習空間的同時,使他們認識到地理知識的價值,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為地理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5]。

例如,在講授“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這部分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一周內的天氣情況,制作一份天氣表格,并在表格中對每日天氣情況、產生此類天氣的原因進行分析。讓學生以實際生活為切入點,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分析生活實際現象,既能使作業不再枯燥,又能實現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又如,在講授了人教版地理必修2“人口遷移”這部分知識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讓學生以所學知識為基礎,以“大學生就業意向(留在小城市或者前往大城市)的利弊”展開分析。在實際完成作業時,學生要以本校學生為例,展開隨機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記錄。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渠道查詢相關的“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報告,對大學生離開家鄉、外出工作的原因進行了解,然后再結合所學內容對人口遷移因素進行總結。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作業設計,既能實現地理知識和生活實際的關聯,又能讓學生在調查、分析中加深對“區域聯系”“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人口遷入地和遷出地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知識的了解,幫助學生對“人地關系”產生正確認知。在完成生活化作業之后,教師需及時給予學生作業指導分析,并對“人口遷移”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全面的講解,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設計層次化作業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是客觀的事實。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地理作業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以層次化作業的方式為學生布置作業,真正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6]。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地理選擇性必修1“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這部分內容之后,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層次化作業。其中,核心作業為圍繞本章節內容制作一幅思維導圖,需在思維導圖中體現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西藏地區四個章節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各層次學生的情況,給出不同的作業要求:對于地理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進行思維導圖設計時可以將教材內容作為重點,對各區域的典型特點進行整理,保證知識的詳細性、正確性;對于地理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在設計思維導圖時,要在整理歸納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如南方地區的主要河流、喜馬拉雅山脈的植被分布特點等。這樣的層次化作業設計可兼顧各層次學生情況,促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從完成基礎作業的過程中獲得學習信心,同時讓地理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進一步獲得能力提升,真正讓學生“吃得了、吃得飽”,同時減輕學生心理上的負擔。

(三)完善作業評價,強化作業設計價值發揮

作業批閱及評價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批閱作業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有效的評價則能讓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情況產生更客觀、全面的了解。但在以往作業評價中,教師的評價多以結果為依據,以分數、對錯為最主要的參考標準,評價依據較為片面,對于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的關注度較低,忽視了對學生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查,這就使作業評價的價值無法得到有效發揮。為此,評價一直是地理教學改革的重點,這也要求地理教師不僅要關注如何創新作業設計形式、優化作業內容,同時還要加強對作業批閱及評價的重視,使作業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具體批閱及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改變結果性評價模式,重視過程性評價,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作業完成情況實施動態評價管理。例如,針對“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這部分內容布置的“思維導圖制作作業”,教師可以在進行批閱及評價前,先讓學生進行自我批閱及評價,然后讓學生之間相互批閱,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了解自己知識體系中的漏洞,并在相互批閱評價中獲得思維碰撞,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針對學生的作業情況展開批閱及評價,同時在評價學生思維導圖內容準確性、完整性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作業完成度、反饋的薄弱知識點分布等情況,

并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多元全面的批閱評價,可以充分發揮作業評價的反饋、獎勵、診斷功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和提升。

三、結束語

作業是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幫助學生鞏固地理基礎知識、鍛煉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學科教師應深刻認識到地理作業設計的重要性,改變自身的作業觀念,在平衡作業“量”與“質”的同時,積極創新作業方式,完善作業評價,不斷提升作業設計效果,推動地理學科教學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張麗花,董玉芝.新課標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作業系統發展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為例[J].科學咨詢,2020(15):78.

余小靈,陳實.基于系統理論的地理作業系統內涵重構: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書為例[J].地理教學,

2022(15):18-23.

張曼麗.高中生地理圖像信息解讀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石河子R中學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9.

梅培茹.新課標下高中人文地理“問題式教學”的實踐探索:以“農業區位因素”為例[J].地理教學,

2018(17):54-56.

李波宏.淺析新課標理念下推動高中地理教學創新的有效措施[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引文版)教育科學,2017(1):222.

翟軍.基于學業質量標準的高中地理作業分層設計: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9):20-23.

作者簡介:汪太金(1985.5-),男,福建建寧人,

任教于建寧縣第一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高中地理新課標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