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PBL模式實施初中數學教學

2024-04-22 19:12陳美娟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PBL模式運用策略初中數學

摘 要:PBL模式是一種圍繞問題解決而展開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于數學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親歷問題解決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诖?,文章以“二次函數中的最值問題”為例,具體闡述了PBL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以期實現PBL模式的實踐價值,推動初中數學教學提質增效。

關鍵詞:初中數學;PBL模式;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06-0083-0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是一種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解決為核心,重在引導學生親歷問題解決過程,使他們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從而實現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所以,教師可以巧妙運用PBL模式實施初中數學教學。

一、劃分小組,明確分工

PBL模式注重學生合作解決問題[1]。這意味著在正式實施教學之前,教師要先劃分小組,引導各組成員明確分工,進而合作解決問題。

在劃分小組時,教師可以借助自己的日常教學觀察、學生成長檔案等了解每個學生的數學成績、學習態度、個性特點等,據此將他們劃分為不同的層級(A、B、C),建立四人異質小組(一名A層級學生、兩名B層級學生、一名C層級學生)。教師可以選取A層級學生作為小組長,并鼓勵其引導其他成員一起探討彼此的特長,由此毛遂自薦地承擔相應任務。

二、創設情境,呈現問題

PBL模式重視真實情境,強調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2]。在組建好合作小組后,教師要靈活運用圖片、視頻、語言講述等方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同時提出具有思考性、探究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驅動學生走進問題解決活動中。

例如,在對“二次函數中的最值問題”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握校園開辟種植園地這一契機,創設問題情境:“學校為各個班級劃定了種植區,我們班的種植區是一處靠圍墻的矩形種植區(區域可分割)。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準備在種植區內種植西紅柿。老師為大家準備了50米長的護欄,希望大家在開辟種植園時將護欄用完。已知圍墻最大的可利用長度是20米,種植園中每平方米可以種植100株西紅柿苗。根據這些信息,大家可以如何設計種植園呢?”

此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探究興趣,主動地走進問題解決活動中,推動課堂教學的發展。

三、分析條件,提出問題

分析條件是學生梳理問題解決思路的直接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合作分析問題條件,從已知條件中提取出關鍵信息,并就此提出數學問題[3]。

在創設問題情境后,教師提出合作分析條件的任務:“請各組成員合作分析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思考: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哪些條件限制?可以根據問題情境提出什么最值問題?計時3分鐘?!痹谌蝿盏尿寗酉?,學生會先自主地分析題目并有所發現,進而主動走進合作小組中,積極分享彼此的發現,認真交流,

得到任務成果。3分鐘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一個小組,由小組代表展示本組確定的問題,并鼓勵其他小組進行評判。在集體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認真傾聽,總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如在種植園設計方案中,

當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時,種植園的面積最大?

通過該活動,學生可以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中鍛煉數學抽象能力、問題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升自身的課堂學習效果。

四、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在提出數學問題后,教師要引導各組進行討論探究。在討論探究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先自主梳理問題解決思路,之后與小組成員輪流展示彼此的探究成果。學生對展示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探究成果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主動分析,提出相關“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經過一番討論探究,大部分小組會達成統一認知,合作制訂出最佳解決方案。

在學生進行討論探究時,教師要走進每個小組中,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利用課堂提問法進行啟發,

切實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推動討論探究走向深處。

五、小組展示,解決問題

小組展示是學生呈現討論探究成果的直接方式,也是教師了解學情,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助力學生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一般情況下,教師要在學生討論探究后,提供結果展示平臺,并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指導。具體來說,在學生討論探究最值問題后,教師可以先隨機挑選一個小組,鼓勵其派出代表展示問題情境的探究成果。小組代表操作電子白板上的數學工具,畫出本組的設計圖(如圖1):

圖1

同時,小組代表進行表述:“按照設計圖,可以將矩形種植園的長設為x米,則寬為(50-x)/2米。根據

題意可以列出不等式組:0<x≤20,(50-x)/2>0。

將矩形種植園的面積設為S平方米,根據矩形面積公式列出算式:S=x·[(50-x)/2],化簡可得出二次函數方程S=-1/2x2+25x。當0<x≤20時,S隨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當x=20時,矩形面積最大,最大為300平方米。綜上,當矩形種植園的長為20米、寬為15米時,矩形種植園面積最大?!逼渌麑W生邊聽邊看邊思考,發現問題,踴躍提出并改正。同時,其他小組也踴躍展示不同的設計方案和結果,使課堂上出現了多樣的設計方案(如圖2)。

圖2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最值問題得以解決。教師可以把握時機,結合具體的題目闡述求解二次函數最值的方法,助力全體學生進一步地強化已有認知,豐富問題解決經驗。

六、歸納總結,建立聯系

運用PBL模式實施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單單是讓學生親歷問題解決過程,運用適宜的方法解決問題,更是要讓學生發現、掌握問題本質,建構出數學模型,并在新的問題情境中運用數學模型,高質量地解決問題[4]。

要想實現這一目的,教師需要在學生解決問題后,組織歸納總結活動,整理問題解決過程中運用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和思想方法。

例如,在“二次函數中的最值問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創設的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在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時,我們經歷了什么樣的過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回顧解決最值問題的全過程,認真分析、總結出解決最值問題的路徑和具體方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繪制樹形圖,用有關聯的框架展示出問題解決路徑和具體方法。同時,教師也可以操作電子白板中的數學工具來繪制樹形圖,展示解決二次函數最值問題的步驟和具體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已有認知[5]。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運用PBL模式實施初中數學教學可以使學生親歷問題解決過程,使之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體,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法等自主、合作地分析、解決問題,發展數學抽象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

最終增強數學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也能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赑BL模式的實踐價值,教師可以將其作為實施數學教學的“工具”,為數學教學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曾榮祖.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二次函數教學設計研究[D].太原:太原師范學院,2023.

鄧靜怡.PBL教學模式下初中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培養研究[D].黃岡:黃岡師范學院,2023.

任琴.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PBL教學設計與實施[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2(21):48-50.

蔡春艷.基于PBL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思考:“二次函數”第一課時課堂實錄與思考[J].中學數學,2022

(20):29-31.

李千雙.促進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PBL教學策略[J].教育界,2023(31):41-43.

作者簡介:陳美娟(1985.5-),女,福建晉江人,

任教于福建省晉江市安海中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PBL模式運用策略初中數學
基于PBL模式的高職《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實踐研究
PBL聯合情境模擬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合理情緒療法”在引導學生交往行為中的運用
漫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的重要意義
運用法治思維做好秘書工作
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