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課堂導入的教學策略研究

2024-04-22 19:12陳曉徽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課堂導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課程,在學生人生成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產生消極的情緒。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保障。為了解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缺乏導入環節、導入教學內容與實際脫軌等問題,文章著重提出了增強導入教學意識、整合教學資源、靈活應用導入方法等建議,以期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06-0091-03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那么如何發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教學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呢?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導入教學意識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部分教師并不具備導入教學意識,認為只要上好課、講好教材內容即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教學時間,往往直接進行新課的講授,而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和課堂導入。這一教學模式雖然可以提升課堂時間的利用率,但是容易使學生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況。課堂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從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中脫離而出,做好上課的準備[1]。因此,課堂導入很有必要。沒有導入環節的課堂教學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實現高效教學。

(二)導入內容與實際脫軌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密切聯系,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課程。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

融入與實際有關的內容,讓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中提升綜合素質與學習能力,以此實現高質量教育的目的。但是在實際的導入環節中,部分教師雖然引進了一些能夠拓展學生思維的教學資源,但是因為與學生具體學情脫離,與教材知識、實際生活脫離,無法為學生學習教材知識提供動力,影響了理論知識的教學效果。此外,部分教師選擇的導入素材不具備代表性、時效性,無法與教材內容銜接,不能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

(三)導入方法落后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靈活多樣的導入方法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通過對當前課堂導入方法的分析,我們發現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的復習方法進行導入教學,這種導入方法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舊知識,但是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學習疲勞,無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問題需要得到教師的認識與重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導入,在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促使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四)教學反思不足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教學中,教學反思活動的開展可以使教師認識到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積累教學實踐經驗,為高效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經驗支持。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發現部分教師不具備教學反思的意識,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上課、備課上,認為上完課就完成了教學活動,缺少教學反思活動[2]。因此,教師應意識到,有效的教學反思能夠幫助教師查漏補缺,助力高質量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課堂導入的策略

(一)增強導入教學意識,提高導入教學質量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道德品質,教師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加強對課堂導入教學的重視,借助導入教學活動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材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3]。教師的教學理念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需要掌握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內容,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課堂導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課堂活動中,從而高質量地達成教學目標。

在導入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了解新知識的教學目的,結合學生實際需求,設計符合學生學情的導入環節,以此提高導入教學的質量。需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

教師一定要控制好導入環節的時間,不宜過長,避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理論知識的學習效果。若想實現素質教育目的,提高課堂導入教學的質量,教師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為高效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在日常工作中,教師需要不斷汲取新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為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

(二)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導入質量

在課堂導入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本知識、學生學習基礎及生活實際,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素材,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形成積極主動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應用不同教學資源進行導入教學時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結合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素材,以此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4]。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做“有心人”,

從不同的途徑獲取與教材知識有關的內容,如互聯網、圖書館、學生生活等,加強導入環節與課堂教學的聯系,為學生學好文化知識做好鋪墊。

例如,在講授“法律在我們身邊”相關內容時,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為學生呈現與初中生有關的新聞案例,讓學生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激發學生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意識,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新聞分享給學生,如校園欺凌、網絡沉迷、禁毒防毒、掃黑除惡、校園侵權、學生安全等,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在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的應用案例呈現出來,使學生在真實案例中了解法律存在的意義,并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比如,教師可以針對初中生常見的校園霸凌,將近幾年在網絡中引起熱議的事件作為入手點,并將事件的發生過程、處罰方式分享給學生,使學生了解違法行為與法律的作用。

展示新聞案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自己曾經看過的相關新聞,接著拋出設問,并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校園霸凌,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學生討論比較熱烈的時候,教師可以直接引出課本知識,讓學生了解我們身邊的法律知識,以真實的案例激發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提供助力。

(三)靈活應用導入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使學生在導入環節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同的導入教學方法呈現出的導入教學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方法開展導入活動,以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一,教師可利用視頻、音頻進行導入教學,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或者音頻,將此作為導入教學活動開展的載體,使學生在外界因素的烘托下產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例如,在講授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第二節“敬畏生命”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救助流浪動物的視頻,設計一系列情境問題作為導入內容,如“為什么有很多人參與流浪動物的救助?生命是否是平等的?應該如何對待與我們不同的生命?”等,從而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體驗、感知,并主動學習,順利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第二,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課堂導入內容。例如,在講授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二課第一節“男生女生”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早戀”

這一話題作為導入的素材,圍繞青春期的特點設計情境問題,依次圍繞著什么是早戀,早戀的原因及危害,

如何正確處理異性之間朦朧的情感,男生女生應該如何恰當交往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進而達成教學目標。

第三,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互動、新聞播報、角色扮演等方法進行課堂導入。例如,在講授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八課第二節“敬畏生命”時,

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互動來導入,讓學生將生命、家庭、榮譽、事業、金錢進行排序,參與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互動中感悟生命的至高無上。在講授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一節“家的意味”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學生的家庭親情照片,引導學生參與“猜一猜”的游戲,猜猜分別是哪位同學的家庭親情照片,使學生在游戲互動中感受親情的溫暖。在講授統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八課第二節“堅持國家利益至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臺進行新聞時事的播報,播報戍邊戰士陳祥榕的英雄事跡,以此為導入,并啟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在講授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二節“師生交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選擇一位最了解的任課教師,把師生平時交往中的點點滴滴以情景劇場的形式表演出來,并以此為導入,引導學生認識在師生交往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感知,從而更快速地使學生融入新知的學習中。

(四)做好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教學反思工作,從中積累經驗與方法,并在未來教學中熟練運用,為高質量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對課堂導入環節進行分析,包括導入環節是否銜接教學目標,是否對達成教學目標有幫助[5]。第二,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分析課堂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問題,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基礎知識,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第三,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學生是否全身心參與學習活動,然后將此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為針對性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提高綜合素質,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促進高質量教學工作的開展。在日常編寫教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最后預留教學反思環節,在每一課時授課完成后,及時地對教學的導入環節、新課學習環節、當堂訓練環節等進行反思總結,并記錄下來,反思不足之處,總結亮點之處,這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積累經驗與方法,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課堂導入的意識,強化自身的業務能力,整合導入教學的資源,選擇適合的內容進行導入教學。同時,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導入方法,讓學生在不同的導入教學中體驗、感知,提升學習興趣,探索知識,推動高質量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優化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李敏.課堂導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4):52-54.

張石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導入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287-288.

白愛梅.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33):

73-75.

孫巧霞.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9):279.

羅建國.新課標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的探

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6):272.

作者簡介:陳曉徽(1982.12-),女,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實驗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獲2019年莆田市優質課評選市級二等獎。

猜你喜歡
課堂導入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基于課程標準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創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