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教學視角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設計與實踐

2024-04-22 20:35廖林春
家長·下 2024年3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本閱讀教學

廖林春

高中語文教學重點莫過于閱讀、習作及口語交際。新統編教材打破了單課壁壘,從“高站位”集合各要素,指向整體開發,與傳統教法不同。該如何力促大單元閱讀教學設計?如何讓語文課堂提質增效?身處高考陣地,作為“統帥”,教師要用“大觀念”進行內容統攝,聚焦“大情境、大任務”,以素養為綱開啟深度研讀,穩扎穩打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文解析了大單元概念、應用優勢、設計要點,提出了高中語文大單元與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隨著新課程、新教材的普及,大單元教學形式逐步推廣且得到各學科的關注。傳統高中語文閱讀往往是分篇章、分文體,一課一得,關聯度差,教學碎片化?;诖?,從全局視角出發,轉向課程目標與內容整合,將讀、思、寫、說貫通,以系統化任務引導學生深度探究、厘清知識關系,了解個性、把握共性,建構更完整、更清晰的結構脈絡,為核心素養發展夯實根基。

一、大單元概念解讀

(一)內涵

大單元究竟指什么?顧名思義,根據單元多篇文本共性或單篇文本個性,確定教學內容、課時安排,使其構成一個完整學習模塊。換言之,是基于核心素養、課程標準和學生需求的授課模式,以單元為根本,圍繞某一主題或活動(大概念、大任務、大項目)對課程內容進行整體思考、設計和組織實施的教學流程。具體分為四小步:設計統整性教學內容、確定集成式學習目標、排布流程化課程任務、落實多元化評價舉措。

(二)特征

從學習材料看,大單元將分散的文本看作一個整體,以統整的方法實現多文本的跨越交流、要素集合、內容關聯,是深度分析后的“再建構”。從課程知識看,以“大概念”去統攝、凝練、概括,使離散的知識點、技能點組合。從教學方式看,重指導輕灌輸,以真實或擬真情境任務為引導,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課程資源看,打破教材和課堂的壁壘,用多樣、鮮活的資源輔助學習任務的完成 。

二、傳統閱讀與大單元閱讀對比

傳統閱讀僅僅局限于單篇課文,空間狹窄,而大單元閱讀整合了多篇文本,制定了明確的課程目標及系統的教學任務,旨在擴展學生知識面,讓其遷移應用、學會舉一反三,一步步強化閱讀素質。單篇教學不容易觀察階段性的學習效果,效率低下,而大單元閱讀依照班級學情二次研讀教材、查閱資料,設計大單元計劃,以結構化閱讀指導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為語文課堂提質增效固基。

三、高中語文大單元閱讀教學設計要點

大單元是新課標倡導的課程實施方式,追求深度學習,主動積極地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牢牢抓住中心點,站在整個單元的高度來“處理”本單元的幾篇“選文”,讓選文為完成“單元學習任務”而服務;按照學生實際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有層次、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提升思辨能力;從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和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發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引領其深度探究。除了“大概念”“大任務”之外,教師還要關注“大評價”這個要點,從文本、目標、語言、活動出發一步步前進,實施自評、互評、師評,發揮評價的引領、指導、監控作用,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和改進方向,不斷地總結經驗、發揮優勢、彌補不足。

四、高中語文大單元閱讀教學設計現況

(一)盲目整合文本

整合是大單元教學的關鍵。整合思維要求將零散知識點進行統整梳理,使其變為相互關聯、連貫有序的有機體,完成教學的自然進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師急于求成,沒有真正領悟大單元內涵,甚至只從字面理解,認為單元內容要多、量度要大。在這種思想影響下,一些教師一味追求數量,盲目地組織安排,一下子選擇五六篇文本,學習就像趕進度,不給學生探究和反思的時間。最終,造成主次不明,學生很難抓住重點,長此以往,師生都感到身心疲倦。

(二)目標制定混亂

教學目標是大單元教學設計的依托,決定著整節課教學方向。由于部分教師對大單元認識不夠透徹,目標擬定常常出現問題。

第一,沒有嚴格依照學科核心素養標準,目標缺乏針對性。第二,只重目標數量的疊加,堆積超量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以突顯“大”。第三,固守傳統教法,在確立目標時,沒有貼合實情,沒有將課程知識、學生特點、教學方法三者系統結合起來,缺少整體規劃意識,目標多但重點模糊、不突出,以至于學生無法習得關鍵知識與能力。第四,照搬單元導語。統編版語文教材每單元都會有單元任務、學習提示,出于趕課時或其他因素,部分教師經常依賴于教材導語,沒有自主研思與整合,用傳統的目標范本開啟教學。

(三)過程缺少思維

大單元教學是一種新概念、新方法,設計實施要有自己的思維和創新,具備流程化、系統性框架。但是,課堂閱讀中,“教”與“學”常常分離,甚至出現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情況。另外,在設計學習任務群時,部分教師只會“老一套”,沒有將大單元閱讀進行延展。

(四)評測形態單一

評價貫穿大單元閱讀始終,是整合思維的過程,即將閱讀材料內化于心,如果只用分數衡量是不妥當的。不少語文教師以課堂問答、課后習題、語句語段背誦的標準答案為基準做出判斷評價,這讓閱讀成果缺少了科學推測評判,無法指引學生正確學習。整個評價過程由教師主導,學生無法參與進來,鮮有聽見學生自己的聲音,最終,閱讀課堂缺少了一份“熱氣”、少了一份激情。

五、基于大單元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

(一)精準選材,靈活組織單元

大單元并非容量越多越好,而在于精煉、連貫,語文閱讀教學擇取適宜的閱讀材料非常重要。一個大單元應包含多個相關聯的文本且具有難度、深度,能給予學生閱讀挑戰,便于學生超越表層信息深入解析文本,找尋共通之處,抓住聯系點,靈活組織,做到高瞻遠矚、運籌帷幄。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二單元收錄了《竇娥冤(節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文本閱讀教學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