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文化融合的歷史變遷及其特征

2024-04-23 04:36陳支平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文化認同海峽兩岸中華文化

陳支平

摘 要:從海峽兩岸歷史文化的形成發展歷程看,臺灣地區的社會文化深深受到中國大陸特別是福建沿海社會文化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臺灣地區的社會文化是福建沿海社會文化的復制版,所以從整體上看,我們稱臺灣地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還必須看到,移民社會及其過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與地域差異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一方面要認識到東南文化、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的淵源關系,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另一方面要看到臺灣地區特殊的歷史背景、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以及戰后美國及西方文化對臺灣的影響,這使得今日臺灣文化與東南文化存在某些差異。我們只有充分地認識到這種共通性和差異性,才能更好地推動海峽兩岸的文化融合。

關鍵詞:海峽兩岸;中華文化;文化認同

中圖分類號:C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21X(2024)02-0001-10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焙{兩岸人民同根同源,我們從文化形成與發展的視野來考察海峽兩岸的文化融合,對于我們今后進一步促進兩岸的融合發展,無疑深具意義。

一、海峽兩岸歷史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臺灣地區作為中華文化生態圈中的一個區域,其文化經濟的存在與發展當然也打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烙印。中華文化在民族的拓展過程中,以漢族為主導,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質,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在融合過程中,強化了境內各民族間的聯系紐帶,共同的民族文化日益發展,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主體內涵。但是,中國幅員遼闊,由于地域間的差異,不同區域社會群體的生活環境、發展歷史等因素不同,從而出現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東南文化等地方性文化既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具有獨特區域特質的文化。臺灣社會是從移民社會發展過來的,伴隨著東南沿海漢族民眾大量東渡,東南文化向臺灣傳播,臺灣逐步演變成與大陸內地閩粵十分相似的定居社會,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各地區融合的一個部分。臺灣文化則是東南文化的延伸與發展。

在東南沿海與臺灣間文化關系產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成為兩地文化關系形成的基礎。臺灣與東南沿海省份有著十分密切的地緣血緣關系,這是歷史事實形成的一個無可非議的結論。臺灣社會作為一個移民社會,其最早期人類來自何方?大陸人民如何遷移至臺灣?一直是學術界關心的重大問題。據考古出土的文物和史料證明,自古以來,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人類向臺灣的移民活動一直沒有停止過。正是這種移民活動,產生、創造和促進了臺灣島上的人類文明。許多學者認為臺灣地區土著先民主要來自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省份,特別是福建省,臺灣的史前文化源于福建等東南沿海。迄今為止,在臺灣臺南菜溪寮發現過“左鎮人”化石,臺東與花蓮一帶發現有“長濱文化”,在福建的周圍,廣東、江西、浙江和臺灣都發現了舊石器遺址或人類化石,福建是大陸住民移居臺灣最重要的跳板,臺灣的古人類是從福建過去的。

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是大陸東南沿海民眾,尤其是福建沿海居民移居臺灣的關鍵階段,大規模移民帶來了大規模的文化播遷,所以這階段也是兩地文化關系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語言文字是習慣性文化的標志,也是文化結合的重要基礎,在兩地文化關系形成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自東南沿海民眾移居臺灣以來,臺灣漢人社會使用的語言是和閩、粵兩省一樣的閩南話和客家話,一直延續到現在,臺灣民間交流使用的語言還是和大陸一樣的普通話(臺灣稱為國語)、閩南話和客家話。同樣的,臺灣使用的文字也是和大陸的主要文字一樣的方塊漢字。用共同的語言和文字進行思考、表達和溝通,這是共同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表現。

東南沿海與臺灣間的血緣關系集中表現在宗族家族關系的產生和發展,這是兩地血緣關系的延伸和擴展。中國人思想中蘊藏著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根,這使閩粵臺間宗族家族的交融成了必然的歷史現象。閩粵臺等地的宗族組織系統等大體相同。宗族組織形成之后,必然進行種種宗族活動,如建祠堂、祭祖、修祖墳、置族產以及編族譜等。臺灣各地種種宗族活動也基本上與閩粵等東南沿海地區相同。東南沿海地區與臺灣間的宗族聯系,使得兩地人民有著割舍不斷的血肉之情,為不使宗族關系阻斷,薪火失傳,只要有條件,臺移民就返鄉謁祖,續修族譜,尋根懷祖。這種種充滿真情的活動充分表現出兩地的血緣關系。

東南沿海移居臺灣的民眾按照不同祖籍進行組合,形成地緣性明顯的社會群體,這種移民社會保持著家鄉的語言、民間信仰、民俗禮儀、戲劇等,因此這種隨閩粵移民播遷至臺灣的常民文化,在祖籍地相同的人群聚居社會環境中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堅韌性。隨著移民數量的增加和臺灣的開拓,中國大陸的家族制度、倫理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等意識形態也逐漸傳入臺灣。臺灣和閩粵兩省在衣、食、住、民間工藝等風格上相同,而且兩地有共同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如敬天思想、祖先祭祀、歲時習俗、婚喪禮俗等。兩地民眾還有共同的個性心理和生活方式,如重義氣、急相幫、樸實、吃苦耐勞以及敢冒風險的進取精神等等。在數百年的歷史變遷與社會磨合過程中,兩岸人民在民眾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化藝術、教育科技、道德觀等方面與閩粵有共同的文化特質。

兩岸學者在論述海峽兩岸的這種社會文化紐帶聯系時,往往歸納出地緣、血緣、物緣、商緣、文緣、神緣、俗緣的基本特征,這是很有見地的。文化現象加強了兩地間經濟等聯系,推動了臺灣的開發建設。臺灣與東南沿海地緣、血緣、神緣、文緣、物緣與商緣等聯系,進一步拉近了兩地間的距離,各種交往和互利協作的加強,必然促進兩地經濟的發展。對于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而言,在閩粵等東南沿海地少人多的環境下,向臺灣移民不但減輕了祖籍地的人口壓力,緩和地少人多的矛盾,而且有助于社會經濟的調整和經濟秩序安定,使祖籍地的民眾獲得相對更為寬松的生存、發展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為大陸手工業產品開拓了廣闊的市場,大陸沿海各地重要的商品均可在臺灣市場上看到。對于臺灣而言,移民及其傳播的東南文化,不僅為臺灣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大批優質勞力,而且大陸為臺灣農產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刺激和帶動了臺灣農業商品化生產。農商的緊密結合,使臺灣經濟處于良性循環狀態,同時進一步滿足臺灣人民生活的需要并促進臺灣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量由大陸運來的生活、生產用品進入臺灣市場,通過各種渠道、采用不同的交換方式流入臺灣人民手中,這不僅解決了臺灣人民生活、生產上的需要,而且促進了臺灣島內貿易的發展。特別在明清時期,正是日益增多的船只、商人、貨物進一步把臺灣卷入商品經濟的旋渦。

文化現象與經濟間的促進作用是相互的、雙向的,由于兩地經濟交往的不斷拓展,吸引更多大陸東南沿海民眾移居臺灣或前往進行政治、經濟、科技、文教等活動。推動了臺灣文風之昌盛。一批經商致富的閩粵籍移民在臺灣辦校興學,大大提高了臺灣的文化品味。伴隨著貿易往來和物緣關系的發展,兩地優良植物品種的相互移植,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相互推廣活動也非?;钴S。臺灣在短短的兩三百年間迅速形成漢化社會,兩岸間大規模、不間斷、互惠互利的貿易往來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文化現象與經濟間正是在這種相互作用下,推動著臺灣社會的發展,這種文化經濟上的聯系,把大陸東南沿海與臺灣間本已割不斷的鄉情親情紐帶拴得更緊。

福建與臺灣,從長遠的歷史發展歷程看,毫無疑問都帶有明顯的海洋性文化特征。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即十五、十六世紀之后,由于福建沿海居民不斷地向臺灣遷移,最終成了現今臺灣居民的主體。這就導致了人們對于臺灣與閩南區域的海洋文化特征,有著較為一致的看法。這種看法從整體上講,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臺灣與福建特別是閩南區域文化發展與演化的某些變遷的因素。正是這種兩岸文化的某些歷史變遷,使得臺灣與閩南區域的海洋性文化特征,出現了既同根同源的歷史形態,同時又經過明清以來的各自有所差異的演化,從而出現了某些文化的異化現象。顯然,臺灣與閩南區域海洋性文化的同根同源歷史形態及明清以來所出現的某些異化現象,形成了當今臺灣與閩南區域海洋性文化的基本現狀,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產生與發展受到經濟基礎、社會制度等的制約,同時文化結構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外部因素的影響等也對文化的發展產生影響。不可否認,中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各個地區一方面具有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往往由于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等方面原因,形成了地區文化的獨特性,這就是所謂的“地區性文化”或大文化內的“亞文化”。因此,臺灣與東南沿海在文化上存在一些不同點。臺灣文化現象多個方面帶有濃厚的移民活動留下的痕跡。臺灣文化的產生和發展,與臺灣移民史平行前進,臺灣文化既保留母體文化深刻的影響,又帶有移民社會的烙印,這種社會文化及其歷史烙印,勢必使當今兩岸文化的融合,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征。

二、當今海峽兩岸文化融合的新特征

從海峽兩岸歷史文化的形成發展歷程看,臺灣的社會文化深深受到中國大陸特別是福建沿海社會文化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臺灣的社會文化是福建沿海社會文化的復制版,所以從整體上看,我們稱臺灣地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還必須看到,移民社會及其過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與地域差異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一方面要認識到東南文化、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的淵源關系,臺灣文化是和中華文化具有廣泛一致性的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分支。另一方面要看到臺灣特殊的歷史背景、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前述各歷史時期及戰后美國及西方文化對臺灣的影響。中國大陸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聯系及受影響控制的程度不同,這使得今日臺灣文化與大陸東南文化存在某些差異,臺灣文化是東南文化的特殊分布。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各歷史時期外來文化的影響有限,其沖擊不足以改變臺灣文化的基本內核,臺灣文化呈現的種種差異也不足以構成臺灣文化的核心和主體部分。各歷史時期臺灣人民都保存了中華文化傳統,臺灣文化的內核和文化特質仍然沒有改變,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礎之上的民族意識成為臺灣人民之間及臺灣與大陸聯系的精神紐帶。

20世紀下半葉,西方帝國主義刻意在全球之內推行他們的所謂“普世價值”,妄圖把全球范圍內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價值觀納入他們可以任意操控的勢力范圍之中。這種霸權的意圖及其行徑,對于當今臺灣的文化價值觀,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印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某些偏離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軌道的異端新特征。

就海峽西岸的情景而言,由于數十年來國家的有效治理與文化的不斷宣導,原有某些有異于中華文化核心區的文化表現形式,逐漸減弱消退。雖然說從上一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的政治體制一度注重階級斗爭和政治至上的社會價值觀,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沖擊和破壞。然而從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至今,黨和國家越來越注重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又提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戰略號召,如今全國上下戮力同心,立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福建區域文化乃至閩南區域文化,也不例外,地域文化有著趨同于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向心趨向,原本存在的某些地域文化差異性,逐漸有所削弱。而反觀海峽東岸的臺灣島內,其文化的地域差異性卻有所增強。

臺灣地區與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在文化上差異的原因受地理及政治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從臺灣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看,臺灣孤懸海上,受海島環境制約,其發展面臨著更為艱難而相對狹隘的自然地理環境。這樣東南文化播遷臺灣過程中,經歷了較為急速和劇烈的交融和改造,臺灣文化含有更明顯的海洋文化特色。當今臺灣文化帶有的特殊性,更主要是受其發展歷史特別是政治體制,以及外部世界的沖擊而造成的。在日本據臺的五十年里,臺灣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在社會性質和政治制度上都和祖國大陸有很大差別。在文化領域里,盡管大多數臺灣人民保持了強烈的中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保持中華文化。但是日本殖民者極力推行同化政策和“皇民化”政策,企圖將臺灣人民同化成為“畸形的日本人”。日本殖民者的政策,雖然摧毀不了傳統的中華文化,但卻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臺灣同胞十分珍視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獨立精神,破壞了臺胞世代相傳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同時,在少數臺灣同胞的意識中留下了始終不能平復的傷痕,在日本統治下,臺灣產生了以下幾種意識,認同于日本的“日本意識”,被遺棄、無力自救的“孤兒意識”,要求創造臺灣獨特文化的“臺灣意識”。造成一種“被殖民心態”,親日媚日,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日本化”的傾向,甚至少數臺籍知識分子老是依據日本人的觀點去看問題,去判定事物。日本在臺灣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在臺灣用語中造成影響,臺灣一些用語是日語譯音詞,還有一些與日語中的漢字單詞幾乎一樣。

由于臺灣獨特的歷史遭遇,臺灣同胞民為擺脫殖民統治、反抗專制壓迫、實現自主的愿望,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斗爭,同時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形成復雜的心態。日本人的殖民占領,外來文化通過政權力量的強力灌輸,對臺灣本地文化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再者,自洋務運動開始,臺灣經濟逐漸展現它的領先性,臺灣民眾在接受現代化生產方式與現代科技上有較高的愿望,產生一些優越感。這些因素使得民眾頗為普遍地表露出來自大與自卑奇異結合的島民心理情結與文化特征。

針對日本文化對臺灣固有文化的侵蝕,許多臺灣人民進行了強有力的抵制與反抗。此時鄉土觀念和家族觀念,已含有愛國主義的內容。當時普及日語是日本在臺同化政策的主要措施,在日據初期,一些臺灣民眾抵制日式教育,堅持漢文漢字的普及和傳播、以保持和延續中華文化的根基。臺灣民眾繼續沿襲傳統的書房或私塾教育,學習漢字漢文,他們認為漢文的保存,乃是臺灣民族運動的一大眼目。一些臺灣學生在學校學習日文,在家中用閩南話交談。即使在皇民化運動期間,傳播漢學的書房依然存在,直到1943年才被總督府廢止。在日據時期,閩南方言仍是民間交流的主要語言工具,以至于進行同化任務的“皇民奉公會指定演劇挺身隊”在全島巡回演出皇民化劇目時,因觀眾許多聽不懂日語,不得不用閩南方言進行演出。還如成立于20世紀20年代的臺灣文化協會的采取一系列復興臺灣地區中華文化的活動,包括舉辦各種文紙講習會,啟迪民智,宣揚中華文化;創辦《臺灣民報》,利用各種合法場合向臺灣民眾廣泛宣傳中華傳統文化。日據時期臺灣人民利用這種種的措施保持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當時臺灣人民的中華意識,是一種以共同的中華文化為基礎的民族意識。1945年臺灣光復之后,國民政府也曾大力消除日本文化對于臺灣文化的影響,但是文化的嵌入相當頑強,尤其是屬于社會生活及文化思維的因素,要做到徹底地消除,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消磨的。遺憾的是,由于后來臺灣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日本經濟的強勢,臺灣社會對于日本文化元素的延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而近年來,隨著“臺獨”勢力的膨脹,日本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反而有某些增強的勢頭。

1949年蔣介石集團潰逃臺灣之后,國民黨政府全盤接收了臺灣的統治。一方面數以百萬計的蔣介石殘余軍隊及部屬遷入臺灣,這些軍隊和部屬來自全國各地,其所蘊涵的文化因素也是多地域的,這種多地域的文化元素給臺灣的原有文化,帶來了許多不同的元素。而蔣介石政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系的密切,也使得以美國為代表的文化意識滲透到臺灣的許多文化領域之中,這就使得臺灣的地方文化出現了多元化的特征,出現了某些追逐西方文化的價值觀的傾向。另一方面,蔣介石統治臺灣之后,鑒于在大陸的慘敗,采取高壓的“白色恐怖”政策,政治與文化的統制更加給原屬于邊陲地帶的臺灣文化增添了以自我為核心的專制色彩。離經叛道、唯我獨尊、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和受迫害恐懼癥同時并存于許多人的心里,這不能不對20世紀下半葉以來臺灣的文化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近30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為了維持他們在全球范圍內的霸權地位,大力向全球各地輸出他們的文化價值觀,標榜他們所謂的“民主、自由”理念,慫恿推行他們的政治制度與文化體制。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之下,一部分迷戀西方文化的狂妄自大而又數典忘祖的“臺獨分子”,極力推行他們的所謂“去中國化”,包括文化上的“去中國化”,最終達到“臺灣獨立”的險惡用心。這批頑固的“臺獨分子”雖然人數有限,但是他們對于臺灣傳統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破壞力是巨大的。我們在當今討論臺灣文化的時候,這種新涌現出來的文化特征,是十分值得引起共同注意的。

在20世紀之前,臺灣與祖籍地福建、廣東等地的歷史傳統基本相似,血緣聯系密切,文化傳統在臺灣各地得到真實的移植,兩岸的民間往來也是割裂不斷的。但是從20世紀以來,由于國際環境和海峽兩岸社會政治環境的變化,臺灣與福建、廣東等海峽兩岸的文化發展歷程,開始了某些不同的走向,呈現出某些不盡相同的文化特征。這些不同的文化發展走向與新的時代特征,對于海峽兩岸社會政治與一般民眾的交往,不能不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我們只有正視這種不同的分歧,才能更有效地推進海峽兩岸人民的溝通與交流,從而使得原本屬于同一個地域文化圈即所謂“閩臺文化圈”的空間之中,出現更為和諧的文化互通局面。

三、我們應該如何堅持和實踐海峽兩岸的社會文化融合發展

自近代以來海峽兩岸文化所出現的某些不同走向,這是歷史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沒有必要視而不見,重要的是如果求同存異,在新的歷史時期里以更高的層次來融合海峽兩岸的文化互通,這才是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優秀文化傳統的現代文明所應秉持的文化包容心態。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6月2日舉行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文明所歸納出來的五個突出特征,即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為我們今天開展和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指明了正確道路。

近20年來,廈門大學、閩南師范大學等作為坐落海峽兩岸前沿的重要高校,一直秉持黨中央關于和平祖國統一的政策方針,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關于臺灣問題的重要論述,努力開展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各項社會文化工作,取得了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成果?,F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于今年9月12日發布了“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這為我們今后進一步開展和探索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祖國的完全統一,提出了更為明確的時代任務和奮進的指南。那么,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更加進一步有效地開展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各項工作?我們認為,推進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融合發展,應該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堅持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性。閩臺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和發展,既是中華文化所孕育出來的一枝重要分支,同時也為中華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它的存在,使得中華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容光煥發。正因為如此,我們今天要促進海峽兩岸文化的互通融合,首先應該堅守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道德價值觀,或者說是核心價值觀。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國文明是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了。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創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究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他們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讓中國人具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們的祖輩們,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堅守,才能使我們的文化歷久彌新。先賢們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予以堅守,予以繼承和發揚。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民族與國家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新時代道德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是我們新一代中國人所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當然,我們現今所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于時代的不同,我們已經無法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地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下去,隨著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們還應該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為我所用。我們的前輩們正是吸收了諸多外來的文化因素,如印度的佛教等等,充實了我們自己的文化內涵,從而使得我們延續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生命常新。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融互鑒而形成的文明 。

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道德價值觀,是構建海峽兩岸文化共通和諧的基石。假如缺乏這一基石,那么文化的共通和諧就是一種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有了這一基石,我們才能更加有效地、與時俱進地建構海峽兩岸在新時期里的共通和諧文化。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應該充分地認識到近代以來海峽兩岸文化發展歷程中所出現的某些不同走向,以及對于道德價值觀的某些歧義,并且相互包容這些不同的分歧,求大同、存小異,充分發揮臺灣與福建、廣東等沿海區域的文化優勢,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譬如,海洋文化因素,是“閩臺文化”有別于大陸其他區域文化的一項突出因素,也是海峽兩岸“閩臺文化圈”得以發展的一項重要優勢。我們應當在堅守文化核心道德價值觀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包容各自的文化差異性,最大程度上發揮臺灣與福建地區這一區位優勢和文化優勢,共同創造全新的“閩臺文化圈”,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這種愿景的實現,無疑是我們所有閩臺人的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

(二)弘揚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特征,著力推進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包容性。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于2023年9月12日發布了“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的“總體要求”中明確指出,“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這一“總體要求”,核心在于“踐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而這一理念,毫無疑問就是建立在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之上。如前所述,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是建立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歷程中,由此所形成的地緣、血緣、物緣、商緣、文緣、俗緣、神緣的多方面的文化傳承和契合的共性,是我們今天“踐行兩岸一家親”的最堅實的社會基礎和文化保障。

在這樣的文化共性之下,我們開展和擴大社會人文交流合作,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廣泛群眾基礎。在這一基礎之上,我們支持閩臺兩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鼓勵符合條件的臺灣民間組織在閩設立辦事機構。與臺灣各類智庫交流合作。辦好海峽論壇等兩岸重大交流活動。實施閩臺歷史展示溯源工程,開展閩臺族譜對接、尋根謁祖等活動。發揮媽祖等民間信仰精神紐帶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信俗交流活動。鼓勵臺灣宗教界和其他社會人士來閩短期學修。支持閩臺佛教、道教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平臺企業促進閩臺人文交流的激勵機制。而這一系列的社會人文交流合作活動,正是這些年來我們所必須努力予以踐行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臺胞社會參與意愿,繼續支持臺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支持臺胞深度參與福建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支持臺胞加入相關行業性、學術性、專業性社會團體。開展臺胞擔任在閩非宗教社會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試點。支持臺胞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評各級榮譽和獎項。鼓勵臺胞擔任仲裁員、調解員、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檢察聯絡員及司法輔助人員等,參與福建法治建設。讓廣大臺灣同胞追隨先祖們的足跡,把海峽兩岸的各種社會事務,當作自己的事務來共同推進。

(三)充分發揮福建等內地高校在學術、科學研究、人才教育上的優勢,一如既往地開展和推進海峽兩岸的學術融合、科學研究融合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融合發展。在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踐行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意見,應當具備比較良好的工作優勢。例如,“意見”中所要求的“促進臺生來閩求學研習。對臺胞子女在閩中小學和公立幼兒園就讀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的政策。支持福建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多種方式擴大招收臺灣學生規模。支持兩岸高校在閩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與多元化合作,支持臺灣優勢特色產業企業以多種形式在閩參與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制辦學。建立一批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翱梢栽谝酝〉贸晒徒涷灥幕A上,比較高站位地推廣這一工作。再如,鼓勵青少年交流交往。支持閩臺各領域各行業青年團體建立常態化交流渠道。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臺建設,助力臺灣青年來閩追夢、筑夢、圓夢。支持閩臺兩地中小學校加強校際交流,開展棒壘球等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合作。利用新媒體、流行文化、互聯網廣泛開展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交流活動,不斷擴大閩臺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業圈”。鼓勵臺胞來閩就業。支持在閩各類企業特別是臺企聘用更多臺灣員工。加大在閩職業學校招聘臺灣教師力度。進一步擴大直接采認臺灣職業資格范圍。臺灣地區醫師按規定在閩執業。逐步擴大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臺灣居民在閩從事律師職業的執業范圍。大力發展包括臺資機構在內的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這些工作,應該也是高校等文化教育部門責無旁貸的分內事務,可以繼續推進發展。

福建及內地等高校在學術和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優勢,十分有利開展和發展海峽兩岸的相關領域的合作與融合。加強科技創新合作,鼓勵閩臺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在閩臺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閩臺人才集聚平臺。打造海峽兩岸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支持臺胞臺企參與綠色經濟發展。這種合作和融合,足以擴展到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打造更多文化產業合作平臺,鼓勵臺灣文化業者投資入駐。支持閩臺合作項目通過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對外展示。試點允許臺灣業者在閩投資設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公司。引導閩臺業界合作制作影視精品。匯聚兩岸文化娛樂資源,打造兩岸流行文化中心。繼續開展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鼓勵臺胞申請福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支持閩臺媽祖宮廟聯合開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媽祖信俗”保護行動,共享保護成果。推進兩岸閩南紅磚建筑、媽祖文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實施“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項目。支持臺企申請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臺灣專業機構和人員參與福建省內考古項目。高校在學術和科學研究上的優勢,可以為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大道上做出許多精彩的亮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中強調:“充分發揮福建對臺獨特優勢和先行示范作用,善用各方資源,深化融合發展;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制度;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先行先試,擴大授權賦能,持續推進政策和制度創新;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持續推進、久久為功,因時因地制宜,支持條件好、優勢突出的地區率先試點、以點帶面,引導其他地區找準定位、協同增效?!边@種意見精神應用于高校等文化教育部門,同樣也應該秉持發揮優勢和敢于先行先試的創新精神,立足于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特征,包容臺灣社會文化中的某些異化特征,堅決反對妄圖分離祖國的“臺獨去中國化”文化傾向,與廣大的臺灣同胞攜手前行,融合發展,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創造出更多的成效和經驗,為祖國的完全統一貢獻出我們所應有、特有的高等學校力量。

[責任編輯:吳才茂]

猜你喜歡
文化認同海峽兩岸中華文化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海峽兩岸
《外婆的日用家當》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問題
試論香港電影中的“九七情結”
文化認同對京津冀地區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影響分析
海峽兩岸
美國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認同焦慮
海峽兩岸
海峽兩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