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04-24 17:54唐俠
教育教學論壇 2024年7期
關鍵詞:壯族思想政治教育

唐俠

[摘 要] 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倫理文化,將其融入廣西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承和弘揚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增強文化認同、提升文化自信以及傳承文化等方面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重要的價值意蘊,進一步夯實壯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和道德基礎,并從與課堂教學的有機嵌入、在社會實踐中體驗及在田野調查中融入等實踐方面探究運用路徑。

[關鍵詞] 壯族;倫理文化;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 2019年度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9LSZ032)

[作者簡介] 唐 俠(1989—),女,湖南邵陽人,碩士,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黨委宣傳部講師,主要從事民族倫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4)07-0181-04 [收稿日期] 2022-11-30

壯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絢爛的優秀傳統文化。壯族傳統倫理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豐富的倫理文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主渠道,挖掘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廣西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教育,在增強體育專業大學生文化認同、提升文化自信以及傳承文化等方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促進壯族地區的民族團結進步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內在邏輯: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闡釋

對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進行邏輯闡釋,須對“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的重要性”和“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與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處”等問題做出理論解釋。

(一)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的重要性

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有其特殊性,學生并不是被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說教的容器,他們積極好動、注重技能、關注體育賽事、理論課學習有待加強,有體育生自身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不同于其他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須要根據他們的特征和行為模式有針對性地融入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和活力。各民族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倫理道德文化,悠久的德育資源蘊藏在人們的生產勞動、風俗習慣、傳統節日、鄉規民約中,并對體育專業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壯族傳統倫理文化之所以要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生活,是因為倫理文化本身蘊含著道德教育,其所蘊含的倫理規范、道德信仰等價值精髓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發揮積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沖擊,部分體育專業大學生對傳統倫理文化的了解和認知不足,沒有深刻領會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深層含義,僅當作知識教育對待,忽視了其教育價值意義,教學效果并未深入學生內心。對此,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基準,將壯族傳統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維度強化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感染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二)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與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處

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與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內在契合性,二者有機結合具有可行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成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論素材,壯族傳統倫理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融入廣西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其所包含的倫理規范、價值觀念及教育目標有著契合之處,旨在達到“以文化人”目的。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是壯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有其價值引導力,蘊含文化的教化功能。同時,為了傳承和發揚壯族傳統倫理文化,將家庭倫理道德文化、社會倫理道德文化、生態倫理道德文化所蘊含的道德觀滲透于壯族人民心中,將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融入實踐生活,以實現壯族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由于體育專業大學生更重視技能的訓練和對體育賽事的關注,缺乏對壯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踐行的自覺性,難以領會傳統文化的價值。對此,要尊重體育專業大學生的特點,并結合他們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將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黏著力和滲透力,內化為體育大學生的道德信仰和情感認同,外化為其對行為準則的自覺性,推動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共融共生。

二、價值訴求:在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地區蘊含的豐富傳統倫理文化,是培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支點。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教育,在增強其文化認同、提升文化自信及傳承文化等方面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著重要的價值意蘊。

(一)以壯族傳統倫理文化增強體育專業大學生的文化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岀:“堅持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保?]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底蘊的民族,壯族人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傳統倫理文化,蘊含了孝敬長輩、和睦共處、男女平等、誠實勇敢、團結互助、熱情好客等傳統美德和道德觀念,并滲透到壯族人民的內心深處和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在壯族的節日文化、歌圩文化、風俗習慣中呈現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挖掘其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教育,讓他們深入了解壯族文化,提升文化認知并內化成自身價值體系,使體育專業大學生在文化認知的感召下形成強烈的情感認同,從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此外,壯族又是一個團結互助的民族,蘊含的“和諧”道德品質是其價值精髓,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守望相助、團結友愛的民族關系,推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例如,“壯族三月三”有著弘揚傳統文化和增強民族團結的意蘊,活動期間,多個民族參與其中,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打破隔閡,增強民族間的團結,和諧相處。積極引導學生作為志愿者參與“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在活動中加深他們對壯族文化的了解,促進對壯族文化的認同。同時,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厚情誼,厚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基礎。深入挖掘“壯族三月三”蘊含的民族團結意識、人際和諧觀念等,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對體育專業大學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引導學生深刻認識民族團結傳統文化,自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良好的現實基礎。

(二)以壯族傳統倫理文化傳承體育專業大學生文化

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文化根脈。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是民族道德情操的傳承,蘊含著艱苦奮斗、尊老愛幼、熱情好客、勤奮勇敢等道德品質,這些民族精神基因孕養著民族的道德情操、行為習慣和心理品質。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蘊含豐富的倫理思想和社會道德規范,向人們提供了人格修養和道德形塑的途徑,挖掘其道德觀和倫理規范,通過口口相傳等方式傳承、內化,使人們在內心深處和實踐活動中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壯族家庭倫理道德文化提倡的孝敬長輩、和睦共處、男女平等等家庭道德觀;社會倫理道德文化蘊含的誠實勇敢、團結互助、熱情好客等社會公德觀;生態倫理道德文化蘊含的人與自然相互依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傳統價值觀受到一些沖擊,難免出現道德滑坡的社會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壯族地區的團結和穩定。面對此種境遇,傳承和弘揚壯族優秀倫理道德傳統,并將其融入廣西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壯族倫理文化的認同感,增強他們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顯得尤為重要。體育專業大學生更重視技能的訓練,在弘揚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時,激發其傳承傳統文化的內生動力,強化共同體意識,助力體育專業大學生道德文化素養的培養,增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有我”的意識,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三)以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提升體育專業大學生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體育專業大學生作為民族地區建設的重要成員,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主要力量,堅定文化自信能夠使他們在多元文化中明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立場,阻止不良文化的滲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是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培育體育專業大學生的文化自信,進而提高他們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判斷力,領會文化的深刻內涵和獨特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并不斷實現創新性發展。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實踐活動,通過參與課外實踐、參觀革命老區和歷史遺跡,了解壯族傳統倫理文化,在反復重溫和體驗中潛移默化地理解和接受壯族文化,在加深民族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的了解中,增強其群體意識,使其堅定文化自信。通過對壯族傳統文化的傳承,進一步加深壯族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堅定本民族的文化自信,進而產生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讓學生在長期的體驗、實踐和感知中堅定文化自信。同時,文化自信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劑,在民族地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深入持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挖掘壯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素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例如,瓦氏夫人統領壯族子弟兵赴浙江一代抗擊倭寇侵略的大義壯舉,儂智高帶領的抗擊交趾的斗爭,愛國將領劉永福、馮子材英勇抗法取得鎮南關大捷,鄧小平、韋拔群等同志領導的百色起義等,在口耳傳承中培育體育專業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深入挖掘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精華,讓學生了解壯族文化的發展歷程,感悟壯族文化的深厚歷史底蘊,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鑄牢民族地區學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實踐指向: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一)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有機嵌入課堂教育,夯實體育專業大學生文化基石

壯族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豐富的倫理道德觀,將其融入思想政治課堂,是壯族優秀傳統文化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徑。(1)愛國主義教育。在課堂上列舉我國抗擊侵略的斗爭,厚植體育專業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民族凝聚力。(2)道德規范教育?!秱鲹P歌》蘊含豐富的倫理思想和社會道德規范,如歌中:“說千言萬語,勤勞是頭條”倡導勤勞致富觀,“出門交朋友,相敬不相擾”蘊含禮貌待人之道,“莫忘父母恩,辛苦養成人”的孝道觀,“一家兩夫妻,相敬不相吵”的夫妻和睦觀,等等。通過寓德于歌的講授方式,體育專業大學生在歌聲中接受壯族文化的熏陶,強化他們對民族傳統倫理文化的認知。(3)生態文明教育。壯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蘊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平衡關系,成為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壯族人民謹記“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糧”的古訓,將森林和水源視為人民的生存之基,珍視大自然的生態環境,是壯族人民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真實寫照。將壯族傳統倫理文化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道德規范教育、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體育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結合時代價值,兼顧他們的心理特征和差異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契合性,使其內容更具吸引力和親和力,夯實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傳統倫理文化基石。

(二)在社會實踐中體驗壯族傳統倫理文化,增強體育專業大學生的文化認同

開展實踐性教學,有利于提高廣西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對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認知和興趣。壯族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這些節日蘊含豐富的壯族傳統倫理道德文化,讓體育專業大學生參與其中,進一步增強實踐教學的感染力。第一,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的參與式實踐。利用“體育+”及暑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壯族的“三月三”、花炮節,讓學生在壯族節日活動中參與和感悟。通過歷史溯源、傳統重溫、現代融入,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歷史的認同?;ㄅ诠澨N含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學生在參與的同時,將這種精神潛移默化地內化為自己的內在品質和行為方式,使其體驗效果更佳,避免只在課堂上接受理論灌輸。第二,以參觀考察為主的體驗式實踐。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歷史遺跡、博物館等,組織學生深入壯族地區進行參觀考察體驗,如韋拔群紀念館、靖西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丹洲古鎮歷史文化遺址等,通過“人物—地點—案例”的生動銜接,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和感受壯族傳統倫理文化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懷,并結合課堂的理論知識,觀看紅色影片,體會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精神,感受傳統文化的力量。

(三)在田野調查中融入壯族傳統倫理文化,強化體育專業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田野調查是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新項目,通過“課題式”“項目式”引導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并在田野調查中融入壯族傳統倫理文化,促進體育專業大學生增強民族認同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利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課題,使學生成為課題調查問卷組成員,設計調研主題、制訂調研計劃,在教師指導下分組撰寫實地調研報告。帶領學生深入壯鄉走訪民間,與壯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采取田野調查方法,通過參與觀察和人物訪談的方式,探尋壯族民間傳說,了解壯族的民間風俗,感受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獨特魅力,加深對壯族文化習俗的了解,進一步挖掘文化習俗中蘊含的道德倫理觀,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內在品質,使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學習與實踐、學習與調研有機結合,形成社會實踐與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相輔相成的模式。同時,在田野調查中增強學生對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認同感,以豐富多彩的調研報告和研究成果,提升廣西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對壯族傳統倫理文化的認知,有效實現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2-10-25)[2022-11-05].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EB/OL].(2019-09-27)[2022-11-0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377574.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A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Zhuang 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College Students

TANG Xia

(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Department, Guangxi College of Sports Education, Nanning,

Guangxi 530012,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 of the Zhuang nation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contains rich ethical culture. We should integrate i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herit and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culture of the Zhuang nationality, and explore 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 terms of enhancing cultural identity, enhanc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inheriting culture, it has important value implic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further consolid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n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path from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organic embedding with classroom education, experience in social practice and integration in field investigation.

Key words: the Zhuang nationality; ethic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猜你喜歡
壯族思想政治教育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壯族山歌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