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探賾

2024-04-25 05:05傅羿超張自慧
隴東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名實參照系辯題

傅羿超,張自慧

(上海師范大學 哲學與法政學院,上海 200234)

先秦名家是中國哲學史上較為特殊的學派(1)其特殊性體現在關注邏輯思辨上。馮天瑜先生指出,中國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中國哲學作為中國文化的特殊表現形式,它以關注現實的人倫秩序為中心,較少關注抽象的概念思辨問題,而后者正是先秦名家的核心論域。該學派以惠施、公孫龍等人為代表。。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記載于《莊子·天下》篇,與其余二十個辯題統稱為“辯者二十一事”。但是歷代學者對該辯題的解釋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它代表了道家“守靜”的思想[1]146,有學者認為它是公孫龍“離堅白”派的思想[2]14,有學者認為它是詭辯[3]。但是這些說法似乎與該辯題的本質內涵有一定差距?;诖?文章將從辯題的提出背景、基本內涵及價值三部分對其作出澄清,以供學界參考。

一、名實相亂: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的提出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王綱解紐,貫穿三代的基本社會秩序遭到空前破壞。此時,以儒、墨、道、法等學派為代表的中國思想界開始對這種混亂的社會現狀進行反思,分別從不同的方向提出化“彝倫攸斁”為“彝倫攸敘”(2)“彝倫攸斁”及“彝倫攸敘”均出自《尚書·洪范》。宋蔡沉在《書集傳》中指出:“彝,常;倫,理也,所謂‘秉彝人倫’也?!币蛡惥褪浅5?、常理,主要指人倫關系?!耙蛡愗鼣尽笔侨藗愱P系失序的狀態,而“彝倫攸敘”是人倫關系有序的狀態。的治世方案,名實之辯便產生于這一社會背景之下。具體來說,名實之辯包括“以名制實”與“以名舉實”兩個方面?!耙悦茖崱敝竿ㄟ^訂立名分,使具體的“實”符合某一“名”,如孔子的“正名”思想,主要以解決具體的現實問題為旨歸;“以名舉實”則指使用概念來對事物、對象進行指稱,如后期墨家和名家的思想,主要以解決抽象的理論問題為旨歸??梢哉f,前者是“一階”的名實之辯,后者是“二階”的名實之辯。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就是“以名舉實”的一個實例。

(一)“上以明貴賤”:“以名制實”的現實要求

名實之辯是先秦思想家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根本目的是解決混亂的社會關系。春秋戰國時期,新事物和新的社會關系逐漸形成,對長久以來占據統治地位的思想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名實關系問題上升為學術界最主要、最受人們關注的大問題,“幾乎任何一家思想都談‘名’、重‘名’”[5]。儒家的“正名”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性的,它要求人們遵循周禮的名分進行活動,屬于“以名制實”,即通過確立名分對對象進行限制。無論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還是“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都表達了極其強烈的現實關懷。作為處于人倫關系之中的個體來說,不同位置承擔著不同的道德責任,而人倫就是通過各種稱呼體現出來的。如果稱呼(名)與自己所處的人倫地位(實)不相符,便會造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論語·顏淵》)的混亂局面,從而導致社會失序、禮崩樂壞。孟子關于“天爵”與“人爵”的區分同樣表現了他對“以名制實”的關注。他從社會地位(人爵)與道德水平(天爵)兩方面對“正名”思想進行闡釋。他指出,社會秩序的理想狀態是天爵與人爵相統一,而所謂“天爵”就是指“仁義忠信,樂善不倦”(《孟子·告子上》),即具有道德理性的君子;“人爵”則指如“公卿大夫”處于高位的官吏。從而他主張“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孟子·告子上》)。以孔孟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鮮明體現了“上以明貴賤”的現實關懷。

法家的“正名”思想同樣具有很強的政治性,但與儒家不同,其主張“一斷于法”(《史記·太史公自序》)。韓非基于“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韓非子·難勢》)的思想指出,作為臣子,需要時刻保持對君王的忠誠,君臣雖然處于不同的位置,但他們的目的都是通過法使社會有序運行。

可見,無論是主張以“禮治”為理想的儒家還是主張以“法治”為目標的法家,均將“正名”作為解決社會失序問題的前提與手段。這種“明貴賤”的思想正體現了“以名制實”的現實要求。

(二)“下以辨同異”:“以名舉實”的理論要求

與儒、墨、法等學派不同,名家與后期墨家更多地表現出“以名舉實”的理論關懷。所謂“以名舉實”,即通過使用概念以指稱或反映對象,不同于儒、法等學派的“以名制實”。名實之辯之所以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向,一方面與學術思想的發展程度有關,另一方面與不同學派的立場差異有關。就前者而言,現實的社會問題造成了諸子對名實關系的討論,但隨著討論的繼續深入、概念的使用也愈加復雜。此時便需要對作為討論核心的“名”“實”諸概念進行界定,逐漸從現實政治中抽離出來,上升為較為抽象的理論思考。就后者而言,儒家、法家等學派具有較為濃厚的貴族氣質,但名家和后期墨家與之不同,一部分是從事商業的小市民(如鄧析),另一部分是從事手工業的小生產者(如后期墨家),還有一部分是貴族的門客(如惠施、公孫龍)。因此關注點更為具體,如“名”“實”等基本概念的內涵與自然現象等。嵇文甫先生指出:“名家學說是市民思想的反映,是從商業都市中孕育出來的?!盵6]商業活動需要靈活的思維和流利的口才,門客則要效忠主公,建言獻策,沒有衣食住行的后顧之憂,有較為充足的閑暇時間,具有所謂哲學思辨產生的基本條件。

名家的發展與齊國稷下學宮也有著密切的關聯。稷下學宮的學術風氣十分自由,而尹文、田巴與兒說三位稷下先生作為名家先驅都在其中做出突出的貢獻。錢穆指出,學宮代表了戰國中后期學術思想的最高水平:“扶植戰國學術,使臻昌隆盛遂之境者,初推魏文,既則齊之稷下?!盵7]是時,諸子百家中幾乎所有學派均在稷下學宮進行學術論辯,風氣十分自由開放。這一時期的名家在理論層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對后期名家的思想具有啟發意義?!梆⑾旅q思潮所表現出來的種種詭辯學說,幾乎都被惠施、公孫龍接受下來,經過一番加工改造,變成他們用以構筑其詭辯理論體系的東西;反過來說,在惠施、公孫龍那里,幾乎每一詭辯命題,都可以在稷下名辯思潮中找到其胚芽形式?!盵3]實際上,將惠施、公孫龍的思想一概視為詭辯,是值得商榷的,但毫無疑問,稷下學宮這種思想自由的風氣促進了名家的發展。

總而言之,“以名舉實”的理論需要,一方面產生于“以名制實”的現實關注之后,另一方面又與名家和后期墨家小生產者、小市民與貴族門客的立場有關,且受戰國時期齊國稷下學宮思想自由之風氣所影響。作為名家的一個重要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體現的正是這種“以名舉實”的理論關懷。

二、同一與生滅: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的內涵

“飛鳥之景,未嘗動也”是戰國時期名家辯者提出的一個辯題,出自《莊子·天下》篇的“辯者二十一事”。景,影也;未嘗,不曾也,是說在空中飛翔的小鳥,影子不曾運動。該辯題有兩種解釋維度,分別是同一關系與生滅—動靜關系。

(一)“鳥影非鳥”:鳥影與鳥的同一性關系

第一種解釋維度說明的是飛鳥與鳥影的同一性關系。一般認為,飛鳥的影子是隨著飛鳥時刻運動的,因此不能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但是名家“以名舉實”的理論基礎重視概念與對象之間的對應關系,此處的鳥影不動正體現了“以名舉實”的理論要求。為了使邏輯更加清晰,故將此辯題放到兩個參照系中:

第一個參照系:飛鳥從左向右勻速飛行。由于太陽光是平行光線,故地上的影子也在勻速“運動”(3)實際上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影子的變遷屬于生滅變化,并不能算作“運動”。,鳥(1)與影(1)、鳥(2)與影(2)、鳥(3)與影(3)…組成的光線可以視為一組平行光線,因此鳥影與飛鳥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相對靜止關系,即飛鳥相對于鳥影靜止。另外,從運動的主動與被動方來說,飛鳥是施動者,鳥影是受動者,鳥影是隨著飛鳥的運動而“動”的,但是鳥影相對于飛鳥來說還是處于一種靜止狀態。顧實說:“鳥影嘗隨鳥而生;鳥動而影隨鳥,固未嘗動?!盵1]70從這一點來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成立。

第二個參照系:站在地上的人并未跟隨飛鳥做勻速運動,故在他的視野中影(1)、影(2)、影(3)…與他的距離時刻在發生變化,根據直觀必然得出鳥影在運動的結論。從這一點來說,“飛鳥之景,未嘗動也”不成立。

從上述對兩個參照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結論:第一個參照系體現的是飛鳥與鳥影這一對“實”與“未嘗動”這一個“名”之間的對應關系,符合光學與邏輯同一性的理論要求,體現了名家“以名舉實”的思想。第二個參照系體現的是常識思維對鳥影的認識,并不是名家的理論立場。

(二)“說在改為”:鳥影是生滅變化而非動靜關系

第二種解釋維度說明的是“動靜”與“生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可將二者相混淆。這也是一種反常識的解釋,源于后期墨家的著作《墨子·經下》:“景不徙,說在改為?!边@是說,飛鳥的影子之所以不動,是因為它是時刻改換的,而改換并不是運動?!赌印そ浾f下》作為《墨子·經下》的注釋,也對此問題作出說明:“景:光至,景亡;若在,盡古息?!边@是通過說明影子產生的原理指出影子的改換并不是運動。對于影子來說,如果光線照射到的地方它就不會產生;如果光線一直存在,照射的地方就始終不會產生影子。這就是說,飛鳥的影子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飛鳥遮擋了太陽光,在地上投射出來一片影子。

具體來說,這一種解釋維度也涉及兩個參照系:

第一個參照系:就影子來說,它是生滅變化而非動靜關系。由于每一片影子都是光線被遮擋所致,所以影(1)與影(1)之后1秒的影(*)已不是同一個影子,而是飛鳥在運動的過程中遮擋了不同的光線所產生的不同的影子。當影(*)產生的時候,影(1)早已消失,其余影(2)、影(3)…亦是如此。當到鳥(5)的時候,它的影子就只是影(5),其余無數個影子都隨著被飛鳥遮擋光線的產生而消失了,由此便得出“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的結論。郭湛波援引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說:“如看活動寫真,雖見人物生動,其實都是片片不動之影片也。影已改為,前影仍在原處,故曰盡古息?!盵8]胡適還以照相機為例說:“若用照相快鏡一步一步的照下來,便知前影與后影都不曾動?!盵9]實際上,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因為即使前影的位置并未改變,但由于光線的照射,影子早已消失,并不能認為它“仍在原處”。

第二個參照系:就飛鳥來說,它是動靜關系而非生滅變化。飛鳥作為運動的主體,它與作為由于主體遮擋光線而產生的影子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存在。運動的主體不會由于受到光線的遮擋而時刻生滅,相反,它是產生影子的必要條件。因此鳥(1)與鳥(2)、鳥(3)等都是同一只飛鳥,所不同的只是位置的變化,不同于隨時生滅的影(1)、影(2)。

從上述對兩個參照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結論:第一個參照系體現的是鳥影生滅而“未嘗動”的“實”質,是名家“以名舉實”思想的具體反映,第二個參照系體現的則是飛鳥運動變化的“實”質。二者都是對客觀現象的科學反映。

(三)“唯乎其彼此”:公孫龍思想的具體體現

名家雖然強調“以名舉實”,但其內部也有分歧(4)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狹義的名家可以分為惠施的“合同異”派和公孫龍的“離堅白”派,而廣義的名家則包括后期墨家。后期墨家雖無明確的代表人物,但有著作流傳,即現存《墨子》的第四十至四十五篇——《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與《小取》。這六篇集中展現了這一學派的名辯思想。?!昂贤悺迸芍匾暿挛镏g的同一性,如其辯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莊子·天下》)就體現出對天地、山澤等處于兩種不同位置的事物同一性的追求;“離堅白”派則強調同類概念之間的差異性,如堅白石之辨認為人要么只能通過觸覺認識到堅石,要么只能通過視覺認識到白石,但無法既通過視覺又通過觸覺認識到“堅白石”。因為“事物諸屬性之間不存在必然性聯系,人們只能通過不同的感覺功能分別感知它們?!盵10]后期墨家則結合當時科學的發展對上述名家爭論的問題做出初步回應,如指出“離堅白”夸大了同一事物不同屬性的差異,與事實不符,應改為“盈堅白”:“無(撫)堅得白,必相盈也”(《墨子·經說下》);惠施的“合同異”思想則夸大了事物之間的同一性,因為“夫物有以同而不率遂同?!?《墨子·小取》)而作為“辯者二十一事”之一的“飛鳥之景,未嘗動也”則應解為“說在改也”(《墨子·經下》)。

該辯題就思想內涵來說屬于公孫龍“唯乎其彼此”的思想?!读凶印ぶ倌帷穼⑵湟暈椤肮珜O龍七說”[2]14之一,它對“有影不移”的解釋是“影不移,說在改也”,與《墨子·經下》的說法一致。公孫龍的思想除“白馬論”“堅白論”之外,還有明確提出“唯乎其彼此”的“名實論”。他指出:“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公孫龍子·名實論》)這是說,對于對象和概念之間的關系來說,一個對象應對應與之相應的概念,如果將不同的對象使用相同的概念指稱,就會造成混亂。對于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來說,鳥動與影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影“改”與影動的內涵也不同,如果認為“飛鳥之景,動也”或“飛鳥未嘗動也”就會陷入“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公孫龍子·名實論》)的謬誤之中,既與“唯乎其彼此”的思想相違背,又與“以名舉實”的理論要求相沖突。

總之,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體現的是名家“以名舉實”的理論要旨,與公孫龍“唯乎其彼此”之說一致。

(四)名實相副:對詭辯論誤解的澄清

詭辯是指一種運用錯誤或虛假的根據歪曲客觀事實的論證方式。黑格爾指出:“詭辯這個詞通常意味著以任意的方式,憑借虛假的根據,或者將一個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動搖了;或者將一個虛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動聽,好像真的一樣?!盵11]如芝諾的“飛矢不動”命題便屬于詭辯。他通過劃分時間的連續性與間斷性得出“如果每件東西在占據一個與它本身相等的空間時是靜止的,而移動位置的東西在任何一個霎間總是占據這樣的一個時間,那么飛著的箭就是不動的了”[12]這一錯誤結論。事實上,在空中飛行的矢不可能處于靜止狀態。

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并不屬于詭辯。通過分析得出,鳥影不動一方面體現的是飛鳥與鳥影的同一性關系,另一方面體現的是鳥影生滅變化的光學現象,二者都建立在名家“以名舉實”和公孫龍“唯乎其彼此”思想的基礎之上,符合科學與邏輯規律。

因此,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說明了鳥影與飛鳥的同一性關系與鳥影生滅變化的實質,是公孫龍“唯乎其彼此”思想的具體體現,符合名家“以名舉實”的理論要求,并不屬于詭辯。

三、思辨理性與求知精神:“飛鳥之景,未嘗動也”辯爭的價值

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產生于名實相亂的春秋戰國時期,既受關注社會政治問題的“以名制實”大傳統思想的影響,又開創了“以名舉實”“唯乎其彼此”的思想小傳統,并通過對自然現象的關注激發出關注萬物的求知精神,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包容性。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注重名實一致,繼承了大傳統的理論關切。中國哲學的大傳統是對經驗世界與人生的關注。先秦名家繼承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的儒、墨、道、法諸子與“六經”古學,在后者“以名制實”的現實關注之后提出了“以名舉實”的理論構想?!帮w鳥之景,未嘗動也”作為名家辯題之一,雖然體現的是對以名副實的理論問題的關注,但深層次的關懷則是試圖通過對“名”(概念)與“實”(對象)含義的探討進而推進名實之辯。

第二,關注概念分析,促進了思辨理性的發展。名家與其他諸子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概念與思辨的關注上,而處于大傳統之中的儒、墨、道、法等諸子均以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為鵠的,即使在名實之辯中也較少關注概念本身的內涵與意義。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通過討論“飛鳥”“鳥影”“動”“改”等概念的異同,得出鳥影不動是因為“說在改也”之實,顛覆了常識的朦朧認識,促進了思辨理性的發展。

第三,聚焦自然現象,激發了關注萬物的求知精神。名家的理論建構與其余諸子不同,他們主要通過對自然現象的反思性解釋展開,如惠施“歷物十事”就有通過討論天地與山澤的位置(5)指“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等論證“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的“合同異”思想;“辯者二十一事”中的“卵有毛”“郢有天下”“火不熱”“龜長于蛇”“飛鳥之景,未嘗動也”(《莊子·天下》)等辯題亦鮮明反映了辯者對自然現象的關注。

第四,展現多元一體,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包容性。中國哲學在誕生之初便以注重現實性、實踐性和實用性為特征,無論是作為濫觴的“六經”還是作為“六經之支與流裔”(《漢書·藝文志》)的先秦諸子大傳統,都體現了對生活世界的關注,在名實之辯方面提倡“以名制實”。與之相反,以惠施、公孫龍以及后期墨家為代表的廣義的名家卻將視角轉到“名”與“實”本身,提出“以名舉實”的研究方法。以“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為代表的名家諸辯題引起了學界的廣泛討論,形成了關注概念分析的小傳統。作為早期中國哲學的先秦諸子大小傳統并存,體現了中國哲學多元一體的特征及其包容性。

先秦名家的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名實相亂的思想與時代背景之下,在名實之辯的學術氛圍中繼承并發展了六經古學與儒、墨、道、法諸子“以名制實”的思想,提出“以名舉實”的理論構想,對名實之辯做出了理論推進。該辯題的思想內涵和解釋維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鳥影與飛鳥的同一性關系證明“飛鳥之景,未嘗動也”,二是從鳥影改換、生滅與“運動”的差異證明“飛鳥之景,未嘗動也”。由于它符合公孫龍“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的“唯乎其彼此”思想,應屬于公孫龍派。它追求名實相副,符合科學與邏輯的規律,故將其視為詭辯并不符合事實。辯題“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體現了對大傳統的繼承與超越,其基于追求名實一致的大傳統,從關注概念分析入手對名實之辯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促進了思辨理性的發展;其體現出名家對自然現象的關注,激發了關注萬物的求知精神,亦豐富并擴展了先秦哲學的廣度,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巨大包容性。

猜你喜歡
名實參照系辯題
人生要選好參照系
論“廣東音樂”的名實之變
“髦(貓、毛)兒戲”名實之辨
從2017中國辯論公開賽辯題看英國議會制辯論賽的備賽培訓
動能定理在不同參照系中的應用
借“題”發揮,煥發精彩!
辯論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試析公孫龍子《名實論》
翻譯學名實詰難與學理定位
英國議會制辯論對大學生的能力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