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方案研究

2024-04-25 15:00張鵬飛田佳禾
收藏與投資 2024年4期
關鍵詞:博物館

張鵬飛 田佳禾

摘要:對博物館而言,專題展廳是文物展陳的重要場域,而合理的布展方案則是充分發揮專題展廳價值的內在要求。文章基于此,以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專題展廳為例,從以人為本原則、宣傳教育原則、技術驅動原則三個方面提出了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原則,并圍繞合理規劃展廳單元、創新文物展陳方式、優化文本信息呈現、加強布展交互設計四個方面探討了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方案。

關鍵詞: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方案

博物館以文物為核心資源,以文物布展的形式來履行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責,而專題展廳則是博物館文物布展的主要形式。因為,博物館收藏的文物資源極為豐富,其中,不少文物可以歸類到某一專題中,專題展廳是提高博物館文物展陳效果的可靠依據[1]。當前,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面臨著不少問題,比如展廳單元劃分問題、文物展陳問題等,嚴重影響了專題展廳的布展效果。民族服飾展示館是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的專題展廳,以黔東南州少數民族服飾為展覽內容,主要通過民族服飾的展陳來呈現黔東南州民族服飾的精美性、多樣性,表現黔東南州民族文化的豐富性、多元性。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當前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方案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一、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的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

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的目的是通過科學的布展方案向觀眾展現文物,因此,以人為本成為專題展廳布展的基本原則。主題性是專題展廳的基本屬性,專題展廳內的文物均和展廳的主題緊密相關。相應的,布展中要緊扣展廳的主題,做好總體規劃,讓觀眾在觀賞文物的過程中,始終能夠感受到展廳的主題。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緊扣黔東南少數民族服飾的主題,依托“匠心錦繡”“銀裝霓裳”兩大篇章,展現黔東南各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地域性、民族性、生活性體現在展廳的各個方面。專題展廳布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對細節的把控,是體現以人為本原則的重點。以燈光設計為例,作為布展中的重要元素,燈光不僅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也能為觀眾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和情感體驗。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從文物的特性出發,依據文物面照度標準值對文物的光照進行分類設置,合理控制文物與周圍環境的照度比,使文物的光照亮度大于展廳內部背景光反射到觀眾眼中的亮度,從而降低了背景燈光的視覺干擾,提高觀眾的觀賞質量[2]。

(二)宣傳教育原則

博物館既是專業化的文物搜集、保存、研究機構,也是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在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開發、利用好文物資源,以布展的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則是博物館履行自身文化服務職能的基本路徑[3]。因此,宣傳教育原則成為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的重要原則。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載體,每一件文物均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收藏了大量的少數民族服飾,這些服飾既有獨特的工藝美,也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布展前,博物館組織專家、學者,從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等多個維度來深挖文物的文化內涵,將文物“吃透”,為文物宣教價值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文物的展陳中,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注重文物宣教的協同性,遵循以類相從的原則,將相似性高、關聯性強的文物排列在一起,讓觀眾對展廳主題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技術驅動原則

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現代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因而,技術驅動原則也就成為專題展廳布展的重要原則。確保文物安全是專題展廳布展的基本要求,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等在實時反映展廳內部情況中有顯著的作用。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的布展中,根據展廳空間布局,做好傳感器的安裝,并將傳感器采集的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送到集成化的管理平臺,動態把握展廳內的實際情況。數字技術在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中的應用,使得博物館每時每刻均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而傳統的數據技術則在海量數據的處理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利用大數據技術,做好數據的采集、分析、研判工作,充分發掘數據價值,助力布展方案的優化。

二、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方案的總體設計

(一)合理規劃展廳單元

當前,專題展廳的單元設計方式主要有以時間劃分、以文物類型劃分、以主題劃分三類[4]。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在單元劃分中,采用了主題劃分的模式,先從宏觀層面將展廳內少數民族服飾分為兩大主題:“匠心錦繡”“銀裝霓裳”。其中,“匠心錦繡”單元側重于展現黔東南少數民族服飾的工藝美,如精妙絕倫的紡織工藝、獨具特色的染色工藝、繁復精美的刺繡工藝等?!般y裝霓裳”單元側重展現黔東南少數民族服飾的文化底蘊,力圖通過紋飾紋案來呈現少數民族的發展歷史、生活方式。在二級單元的設計中,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以民族為劃分依據,依托苗鄉舞霓裳、侗寨披錦衣等單元,展現黔東南世居少數民族服飾。

(二)創新文物展陳方式

緊扣時代發展,推動文物展陳方式的創新是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的重點,但當前,不少博物館存在文物展陳方式陳舊的問題,最為典型的便是未能發揮好數字技術在輔助展陳中的作用。因此,依托數字技術,創新文化展陳方式,成為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的核心環節。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主要從兩個方面利用數字技術。

一是以虛擬現實技術復原文物。文物形成的時間,距今少則數十上百年,多則數百上千年,不少文物出土時破敗不堪,僅有部分形態??山柚摂M現實技術,對文物進行復原,向觀眾呈現文物的全貌。在一些破損服飾的呈現中,黔東南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服飾進行三維建模,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將服飾的完整面貌呈現出來,使觀眾得以一窺文物的全貌。

二是展示虛擬文物。單個博物館的文物是有限的,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文物數據化,也為不同博物館共享數字文物提供了條件。對和展覽主題相關,但未由本博物館收藏,或因各種因素難以實物呈現的文物,可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向觀眾展示虛擬文物。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以虛擬文物來豐富專題展廳的文物資源,更好地滿足觀眾的觀覽需求[5]。

(三)優化文本信息呈現

當前,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中面臨文本信息呈現不佳的問題。從呈現內容的角度而言,文物文本存在模板化、套路化的問題,僅簡單地介紹了文物的基本情況,如長、寬、高以及年代、出土時間等,且充斥著大量學術性的語言,難以激發觀眾的閱讀興趣。同時,文物文本也未能考慮不同受眾群體的差異性,難以滿足觀眾個性化的需求。從呈現形式的角度而言,文物介紹仍以展示牌為主,缺乏多樣化的選擇。因此,優化文本信息呈現就成為博物館專題展廳布展的內在要求。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在保證真實性的基礎上,以深入淺出的通俗化語言來重新撰寫文本信息,確保沒有相關知識基礎的觀眾也能通過文物文本,對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在“匠心錦繡”單元中,通過排列貫首服、交襟衣、對襟衣、左衽衣、右衽衣、琵琶襟衣等服飾,讓觀眾感受黔東南少數民族服飾的獨特工藝,并配上相應的文字解說,闡明不同服飾的功能、特點及其文化底蘊。同時,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多維創新文本信息的呈現方式,比如將文本內容上傳到自主講解器中,觀眾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文本內容。又如,在文物周圍附上二維碼,觀眾以掃碼的方式獲得文本信息。多樣化的文本信息呈現方式能夠更好地發揮文本在文物介紹與宣教中的作用。

(四)加強布展交互設計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物為中心的展陳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因此,加強展廳交互設計、增強文物與觀眾的互動,就成為專題展廳布展的內在要求。但在實踐層面,不少博物館專題展廳面臨交互設計不足的問題,既未能通過實景創設來強化觀眾的體驗,也未能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交互中的作用。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加強布展交互設計。首先,依托實體場景進行交互。任何文物均誕生于特定的歷史情境,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結合文物的誕生背景,搭建實體場景,讓觀眾有親臨現場之感。比如在苗鄉舞霓裳、侗寨披錦衣、黔彩秀華裝等單元中,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通過以壁畫、道具等搭建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生活的實體場景,為觀眾營造真實的歷史文化氛圍,使觀眾從被動的文物觀賞者轉變為主動的歷史文化體驗者。其次,依托行為進行交互。黔東南州博物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館通過“魔墻”、虛擬試衣鏡、刺繡填色互動激光雷達等多媒體設備來增強觀眾與文物的互動。比如在虛擬試衣鏡中,觀眾站到虛擬試衣鏡前,鏡中便會呈現觀眾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情景,這極大地強化了觀眾與文物間的交互性,使觀眾對展廳內的文物有更為深刻的體驗。

三、結語

當前,博物館專題展廳的布展方案并不完善,面臨著多個方面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專題展廳的布展以及宣教效果。對此,要從合理規劃展廳單元、創新文物展陳方式、優化文本信息呈現、加強布展交互設計四個方面優化布展方案,提高布展效果。

基金項目

2024年大連外國語大學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文旅融合下博物館文創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410172B009)。

作者簡介

張鵬飛,男,漢族,山東濱州人,研究方向為博物館展覽設計。田佳禾,女,漢族,遼寧遼中人,研究方向為美術學。

參考文獻

[1]張威.博物館建筑設計中展陳空間的營造[J].藝術評論,2009(3):92-94.

[2]鄭立華.博物館展陳燈光改造提升策略—以南漢二陵博物館為例[J].光源與照明,2023(9):26-28.

[3]陳嘉文.淺談如何更好地開展博物館宣教工作—以佛山市祖廟博物館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6):92-94.

[4]潘曉慶,葛海洋.滕州博物館青銅器專題展廳陳列空間設計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7):53-56.

[5]閆明娣.論博物館展覽設計與布展流程中的AR技術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21.

猜你喜歡
博物館
開啟博物館奇妙之旅
去博物館shopping
博物館里的“潮應用”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館
『博物館之城』如何建?
博物館里的“虎”
博物館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館
去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