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淑芳的藝術生涯及其花鳥畫藝術風格探究

2024-04-25 15:49王寶強姬坤玉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藝術風格花鳥畫

王寶強 姬坤玉

摘 要:蕭淑芳,這位在藝術領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杰出畫家和教育家,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入人心的作品,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她的花卉畫作更是令人陶醉,不僅在形式上秉持傳統,更融入當代審美觀念,展現出她對生命、自然的獨到見解。在這個中西文化交融、審美多元的時代,蕭淑芳的藝術作品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詩意美感,引起了廣泛關注。

關鍵詞:蕭淑芳;藝術生涯;花鳥畫;藝術風格

蕭淑芳的藝術風格在中西文化融合的時代中脫穎而出,其花卉畫作在東西方藝術潮流中散發著獨特的詩意美感。蕭淑芳的藝術作品如同她的品德一樣,充滿著端莊、典雅和高貴,同時又展現出平淡和素潔。她以寫實而生動的手法描繪花卉,不僅表達了真實性,更體現了對花卉內在特質的深刻領悟。在她的作品中,強調人心與物象的感通,恰如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特色。通過觀賞她的畫作,不僅可以看到花卉的形象,更能體驗到一種與生命共鳴的情感。這種感通的藝術表達會喚起觀者內心深處的某種微妙情思和深刻體驗。當觀者感受她作品中花卉形象的真實性時,“善”與“美”也悄然影響著觀者的精神生活。她的藝術作品不僅僅是形象的再現,更是一場精神上的啟迪,讓觀者在欣賞中感受到生命之美。

一、蕭淑芳的藝術生涯

蕭淑芳的藝術生涯始于一個充滿文化底蘊的家庭,她的藝術道路上充滿了探索與發現。1911年8月她出生于廣東省中山市,自幼就展現出對繪畫和藝術的濃厚興趣,培養了對傳統文化的獨特眼光。她早年在北平國立藝專學習西畫,1929年至1930年在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徐悲鴻,這不僅為她打下了扎實的素描和油畫的造型基礎,同時,也使她深受中國傳統繪畫、書法和詩詞的深刻影響,這為她后來的藝術追求奠定了堅實基礎。隨后1930年至1933年,她孤身一人來到北京跟隨齊白石、湯定之等大師深入學習中國畫,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她尤其擅長水墨畫,作品《墨荷》《松屏圖》等都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1937年至1939年,她選擇赴瑞士和英國繼續深造,這成為她藝術道路上的又一重要篇章。在歐洲留學期間,她深入接觸了西方藝術思想和技法,不拘一格地學習與融合,在油畫、木刻、雕塑等領域都有了更深的造詣。這對她的藝術觀念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她形成了獨特多元的藝術視角和審美觀。她打破傳統邊界,將不同藝術元素融入自己的創作中,展現了豐富的創作潛力。她在倫敦開辦個人中國畫展,引起關注。1948年,她與吳作人結婚,正式開啟了藝術與家庭的雙重幸福生活。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她不僅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副教授,教授水彩和彩墨畫課程,致力于教學工作,同時,還積極參與各種藝術團體活動,為北京美術作家協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1984年退休后,她專心從事創作,為中國畫壇注入更多新的活力。20世紀80年代初,她與吳作人先后訪問多國,進行講學和文化交流,為中外藝術交流搭建了橋梁。她在花鳥畫的選題上獨具匠心,不拘泥于前人,作品涵蓋了扶桑、紫鳶、百合、杜鵑、郁金香、君子蘭等當代人熟悉且喜聞樂見的花卉,展現了對豐富多彩的自然界的獨特關注。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她對花卉的獨到見解。

蕭淑芳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深受生活、自然和文學的啟發,通過對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的深入思考,賦予作品更為豐富的內涵,在繪畫、雕塑、裝置等多領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不斷探索與創新成為她藝術探索的主旋律。深信藝術與時代相結合,傳達思想和情感,是蕭淑芳藝術追求的核心。她認為藝術應當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成為超越時空的對話。她的創作深沉而富有思考,傳遞著對人性、生命和社會的獨特見解。

二、蕭淑芳花鳥畫的藝術特點

(一)“百花之神”繪百花

蕭淑芳被譽為“百花之神”,她的畫作仿佛是花神在人間留下的印記。通過她的筆觸,花卉在畫布上如詩如畫,以獨特的藝術語言演繹了一幅幅生動的花卉畫卷。她所創作的花卉作品不僅僅是靜態的圖像,更是一場與自然和諧共舞的音樂會,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在她的畫筆下變得生動而有靈性。蕭淑芳的作品總是以簡潔、質樸和清新之感著稱,正如她本人一樣,謙遜而不失雅致,溫婉而不失端莊。蕭淑芳的作品滲透著其人品一樣的端莊和高雅格調。無論是盆栽還是瓶花,花的枝葉都是刪繁就簡,注意取舍,體現出花卉本身自然之美。

在花卉的藝術創作中,蕭淑芳通過對色彩的巧妙運用,勾勒出了令人陶醉的畫面。她以大膽而豐富的色彩搭配,營造出花朵艷麗多姿的氛圍。紅艷的玫瑰、嬌艷的牡丹、清新的茉莉,在畫布上跳動著生命的旋律。這種色彩的絢爛讓人仿佛能夠聞到花香彌漫在空氣中的清新。她的花卉畫作中既融入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華,又融合了西方繪畫的現代元素。這種巧妙的融合讓她的作品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游走,展現出一種別樣的藝術魅力。她的筆觸婉約而精致,透過畫作,觀者仿佛能夠聽到花葉在微風中的輕輕搖曳聲,感受到自然之美?;ɑ茉谒漠嫴忌喜辉僦皇庆o態的存在,而是一種與畫家心靈共鳴的生命之音。蕭淑芳的花卉畫作中還透露出一種對傳統的突破和創新。她敢于嘗試新的色彩搭配和形式表達,使得她的作品在傳統花鳥畫的基礎上呈現出全新的藝術風貌。這種大膽的創新精神讓觀者在欣賞她的作品時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藝術沖擊。

蕭淑芳的花卉畫作是對自然之美的贊歌,是她對生命、對藝術的獨特詮釋。通過她的畫筆,花卉不再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一種藝術的表達、一種情感的傳遞。觀者走近她的畫卷,仿佛也融入了這場百花之神的饕餮盛宴,感受到一場與花卉共舞的精彩演出。通過她的花卉畫作,觀者能夠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象的藝術美感。她通過對花卉的精心描繪,將自然之美與藝術之美巧妙融合,使得觀者在欣賞畫作時能夠超越視覺,感受到一種靈性的愉悅。

(二)中西融合創新風

蕭淑芳的花鳥畫風格顯著地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這在她的作品中表現得十分明顯。首先,蕭淑芳在色彩運用上打破傳統水墨限制,融入西方繪畫色彩元素,以瀟灑寫意的色彩賦予花鳥畫生動表現力。她對色彩理念的深入思考,形成獨立且富有個性的藝術語言,大膽鮮艷的色彩表達為觀眾帶來充滿活力的感受,凸顯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其次,在取材方面,她不受傳統花鳥畫題材的局限,而是在大自然中捕捉不同花卉的審美意象,她既描繪了枝葉繁茂的映山紅,也呈現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山花。這展現了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新穎題材的不懈追求。她對花卉形態的真實“寫照”,實則是在為大自然“傳神”。她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激發靈感,以獨特視角和藝術語言展現花卉的生命力和審美意象。她將生機勃勃的自然花卉形象轉化為意蘊深刻的藝術形象,這種轉化不僅是形式上的再現,更是對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也是她的人生境界的審美表達。

這種表達方式不僅體現了畫家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獨到見解,更凸顯了她對藝術的獨立思考。蕭淑芳的花鳥畫作品,不僅是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更是她情感與思想的抒發,傳遞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深刻理解。這種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使她的作品在花鳥畫領域中獨樹一幟,賦予觀者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

(三)借物抒情呈意趣

借物抒情是中國傳統花鳥畫的表達方法和審美意趣,蕭淑芳始終秉持著這種審美表達方式,并在大自然中“格物致知”、感悟人生,探尋花鳥藝術的精神境界。觀者從她的花鳥畫作品中不難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律動,這不僅是她對自然生命力的贊美與敬意,也是她對生活和人生深刻感悟的藝術呈現。

她的水彩畫《丁香》(圖1)以靜物畫的形式和西方繪畫的色彩語言,表現出斑斕多姿的丁香花的勃勃生機,雖只有簡單的一束丁香花,卻展現出柔美倔強的精神品格。丁香花作為傳統繪畫題材,因其堅韌的特性而廣受喜愛。蕭淑芳通過繪畫藝術語言表達了自己堅韌不拔、柔中帶剛的個性,賦予作品深厚的精神情感。

她在國畫作品《展翅》(圖2)中,運用傳統水墨語言和水彩技巧融合,以女性藝術家特有的敏感和細膩表現了鳶尾怒放時的高貴和典雅的氣質。她巧妙運用彩墨技法,將疏密有致的花葉用濃墨寫出,用紫色重彩點出多姿的花瓣,從而表現出仿佛在逆光中閃爍的斑斕花枝,呈現出一種清新優雅的美感,也能讓人感受到畫家清醇溫雅的個性和高潔典雅的審美情感。這幅作品不僅是對鳶尾的生動描繪,更是畫家自身情感和審美體驗的完美呈現。這種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不僅具有深刻的審美意蘊,而且能夠感染每一位觀者。

《萬紫千紅》(圖3)展現出一種溫暖輕松的美感。畫面聚焦于幾枝盛開的繡球花和一只飛舞的彩蝶,色彩飽和、對比強烈但不失高雅,繡球花用紅色、藍色以沒骨法點出,葉子用水墨意筆寫出,形成色墨和諧的色彩變化和審美韻致。畫面布局疏密得當,注重節奏和韻律,整體形式感強烈,生動變化之中展現著花與蝶的呼應和景與情的交融。作品透露出暖意融融、輕松愉悅的氛圍,展示了靈動秀麗之美,表達了畫家對大自然的深刻熱愛,也傳達了她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在《多彩》(圖4)這幅作品中,蕭淑芳運用絢麗的色彩,以冷暖色的巧妙對比展現出郁金香的嫵媚之美。通過巧妙融入水彩畫的意趣,創造出了色彩繽紛而又不失典雅的審美意境。尤其是在描繪紅色花朵時,她巧妙地調配曙紅、朱紅和水彩色的黃色,組成和諧有序的暖色變化,用紫色和白色花朵進行對比,再加之變化的墨葉陪襯,使綻放的郁金香更顯得清新明麗,不同形態的花朵疏密有致地排列,如同有節奏的音符在畫面上跳躍流淌,使畫面呈現出節奏清新、生機盎然的氣息,給人以心曠神怡、歡愉暢達的情感共鳴。這種形式語言的對比構建了畫面的情感層次,賦予了作品更為豐富的意蘊。

蕭淑芳在花卉藝術領域中的創新突破,是一種用“心”感悟自然、用“情”激發靈感、用“意”驅使筆墨的探索實踐。這些作品不僅是對自然花卉的描繪,更是藝術家對自己內心深處情感的詮釋,以及對個人獨特審美意趣的表達。這樣的藝術創作,超越了形式美,是一場深沉而寧靜的情感共鳴。

三、結語

蕭淑芳的花鳥畫堪稱她藝術生涯中的一大亮點。她的花卉作品不僅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精髓,同時巧妙地融入了西方的繪畫技巧和審美觀念,展現出中西合璧的獨特魅力。她的作品畫面簡潔而不失雅致,色彩運用豐富而和諧,手法細膩且富有創新。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仿佛擁有自己的故事,引人深思。她的花卉畫作不僅是對自然的贊美,更是對生命獨特見解的深刻表達。在她的作品中,觀眾不僅可以感受到對情感和人格修養的深刻理解,還可以領略到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她以畫筆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為平凡的事物賦予了不平凡的意義。蕭淑芳的花卉作品豐富多彩,既有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繼承,又有西方水彩技法的巧妙融入,成為中西繪畫結合的典范。在技法運用上,她既有對自然形態的深入觀察和細致描繪,又注重傳神達意,使作品在形似與神似之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她的作品既符合時代精神,又保持了本民族的審美特質。在這一過程中,蕭淑芳的努力和探索對于現代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蕭淑芳的繪畫作品是對藝術傳統的深刻繼承與創新實踐的完美結合,展現了她在藝術領域中的深厚造詣與獨到見解。其作品必將在未來的藝術歷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為花鳥畫的發展持續做出獨特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文娟.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水彩畫教學思想探析[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王彥力.藝術人生:淺析蕭淑芳的花鳥畫藝術及其風格的形成與發展[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3]朱青生,吳寧.時光遺韻中的透明:蕭淑芳的水彩畫研究[J].榮寶齋(當代藝術版),2011(3):36-61.

[4]王三友,葛全明.著手成春:蕭淑芳和她的花鳥畫[J].中州今古,2001(6):68-69.

[5]韓建紅.吳作人和蕭淑芳:執手同道的藝術人生[J].東方收藏,2021(17):32-38.

作者簡介:

王寶強,西京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畫。

姬坤玉,西京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

猜你喜歡
藝術風格花鳥畫
淺談“太和壺”的藝術風格
淺談“長青壺”的藝術風格
畫學叢談·花鳥畫(下)
吳國良花鳥畫選
工筆花鳥畫
寧靜以致遠——簡評張峻民的花鳥畫
院體花鳥畫是怎樣來的?
古意流轉——評改琦《紅樓夢》畫的藝術風格
卓爾不群——顧光明花鳥畫欣賞
淺析《拜月亭記》中所體現的“南戲”藝術風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