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傳統文化在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的應用

2024-04-25 15:49盛海波吳萍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版畫教學

盛海波 吳萍

摘 要:以四川傳統文化中綿竹木版年畫為例,探討四川傳統文化在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的研究與應用。通過對綿竹木版年畫的歷史淵源、技法特點和題材特點的分析,結合藝術高校版畫教學的特點和目標,提出在版畫教學與創作中應用綿竹木版年畫的具體方法。研究表明,綿竹木版年畫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形式,有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力,可以為藝術高校版畫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創作靈感,同時也有助于傳承和弘揚四川傳統文化。

關鍵詞:四川傳統文化;版畫教學;綿竹木版年畫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青少年美育研究中心2022年度資助項目“四川傳統文化在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的研究與應用——以綿竹木版年畫為例”(SCQM202226)研究成果。

四川傳統文化在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藝術資源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綿竹木版年畫作為四川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歷史非常悠久,并且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民族特色,對于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也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本文將首先介紹四川傳統文化的概況,隨后重點探討綿竹木版年畫的歷史淵源、技法特點和題材特點。接著結合藝術高校版畫教學的特點和目標,探討四川傳統文化在版畫教學和創作中的應用,以此傳承和弘揚四川傳統文化。最后,從傳統技法的學習、融合創新元素、傳承與創新的結合、跨學科合作等方面,探討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對綿竹木版年畫的具體應用。

本文的研究旨在為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提供借鑒和啟示,同時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

一、四川傳統文化概述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為四川傳統文化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四川人民性格豪放熱情,這種性格特點也貫穿于四川傳統文化中。其中四川的綿竹木版年畫久負盛名,主要是在木板上雕刻出輪廓,再進行印刷和填色。四川綿竹木版年畫與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齊名,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素有“四川三寶”“綿竹三絕”之一的美譽。綿竹木版年畫也是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重要傳統技藝。除了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外,四川還有著獨特的民俗文化,四川民俗文化以其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獨特的民間藝術著稱于世。這些傳統文化代代相傳,成為四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地處山水之間,自然環境對四川傳統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四川的山水詩、山水畫等藝術形式都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

二、綿竹木版年畫的歷史淵源、技法特點和

題材特點

(一)綿竹木版年畫的歷史淵源

綿竹木版年畫是四川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綿竹木版年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當時,綿竹地區的民間藝人開始利用木板雕刻的技法制作年畫,用于慶祝春節和傳遞吉祥祝福。隨著時間的推移,綿竹木版年畫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并在四川乃至全國范圍內享有盛譽。

(二)綿竹木版年畫的技法特點

1.木板雕刻

綿竹木版年畫的制作過程中,首先需要選取堅硬的木板作為材料,然后利用雕刻刀具將圖案和紋飾刻在木板上。這種雕刻技法使得年畫的線條清晰、立體感強,同時也能夠表現出細膩的紋理和質感。

2.水墨繪制

綿竹木版年畫在雕刻完成后,需要進行水墨繪制。藝人使用墨汁和毛筆,將墨汁涂抹在雕刻好的木板上,然后將紙貼在木板上,用手或刷子輕輕按壓,使墨汁轉移到紙上,形成圖案。這種水墨繪制的技法使得年畫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繪畫風格,同時也提升了年畫的藝術價值。

3.色彩填充

綿竹木版年畫在水墨繪制完成后,需要進行色彩填充。藝人使用彩色顏料將不同的顏色填充到年畫的各個部分,使圖案更加鮮艷、生動。色彩填充的技法使得年畫具有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增加了觀賞的樂趣。

(三)綿竹木版年畫的題材特點

綿竹木版年畫的題材豐富多樣,主要包括民俗風情、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動植物等。

一是民俗風情。綿竹木版年畫常常以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嫁習俗、農耕生活等為題材,展現了四川地區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這些年畫作品生動地描繪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體現了四川人民的習俗和風情。

二是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綿竹木版年畫中常常描繪神話傳說的故事情節,如《白蛇傳》《西游記》等。通過繪制神話傳說的圖案,年畫傳遞了人們對神話故事的崇拜和向往,同時也展示了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綿竹木版年畫也常以歷史故事為題材,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這些年畫作品通過繪制歷史人物和事件,展現四川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傳遞出對文化的敬仰和熱愛。

三是動植物。綿竹木版年畫的題材還包括各種動物和植物,如鳥、魚、花卉等。這些年畫作品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繪展示了四川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綿竹木版年畫的題材豐富多樣,既展示了四川地區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底蘊,又體現出對自然界的熱愛和崇拜。這些題材的選擇使得綿竹木版年畫具有廣泛的觀賞群體和較強的藝術表現力。

三、四川傳統文化應用于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

創作的必要性

(一)四川傳統文化在版畫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第一,豐富教學內容。四川傳統文化豐富多樣,包括川劇、綿竹木版年畫、蜀錦等。教師可以將四川傳統文化融入版畫教學。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可以為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提供豐富的靈感和創作素材,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學生通過學習和研究綿竹木版年畫等傳統藝術形式,不僅可以了解四川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技法特點和題材特點,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還可以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將其融入版畫創作中,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和文化內涵的作品。

第二,傳承與創新技法。四川傳統文化中的木板雕刻和水墨繪制技法對于版畫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學習和應用這些技法,學生可以傳承和發展傳統的版畫制作技藝,同時也可以在創作中進行創新和實驗,將傳統技法與現代藝術手法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

(二)四川傳統文化在版畫創作中的應用價值

第一,豐富題材選擇。藝術家可以選擇四川傳統文化中的題材進行創作,例如綿竹木版年畫中的民俗風情題材、神話傳說題材、動植物景觀題材等。通過將傳統題材的裝飾紋樣與現代藝術點、線、面的構成語言相結合,藝術家可以創作出具有獨特風格和豐富文化內涵的版畫作品。

第二,創新藝術表現手法。四川傳統文化中的技法特點可以為版畫創作提供參考和借鑒。藝術家可以借鑒并運用傳統綿竹木版年畫中的木板雕刻、水墨繪制等傳統技法,將其融入自身版畫創作的過程中,并結合當代藝術語言的表現風格和審美要求,取長補短,互融互助,創造出獨特的藝術效果。同時,藝術家也可以通過色彩填充等手法,提升作品的視覺效果和表現力。

(三)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一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是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重要途徑之一。將四川傳統文化納入版畫教學和創作中,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學生和藝術家通過學習和應用傳統技法、研究傳統題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傳承四川傳統文化的精髓,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在文化意識和審美觀念方面,學生通過學習和研究四川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和理解,提高對傳統文化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這有助于學生在版畫創作中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鑒賞能力。

二是傳統文化的創新。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藝術家可以進行創新和實驗,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和個人風格的作品。這種創新不僅可以豐富版畫創作的形式和內容,還可以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學生在學習和創作中,不僅能夠了解和尊重傳統文化,還能夠通過自己的創作實踐,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時代內涵。

綜上所述,四川傳統文化在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以及獨特的技法和表現手法,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審美觀念,并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四、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對綿竹木版年畫的具體應用

(一)傳統技法的學習

綿竹木版年畫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有獨特的技法和表現手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藝術高校版畫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綿竹木版年畫的傳統技法,如線描、填色、刻畫和傳統印刷方法等,來提高自己的版畫創作技巧和表現能力。對傳統技法的學習和了解可以讓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此同時,對這些傳統技法的學習,也可使學生對傳統技藝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通過創新與實踐,讓其與現代藝術語言相結合,創造出新穎獨特的藝術效果。

(二)融合創新元素

藝術高校版畫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藝術表達能力。在創作中,學生可以將綿竹木版年畫的元素與現代藝術語言相結合,通過對傳統綿竹木版年畫的分析研究,總結出傳統綿竹木版年畫的造型特點、色彩規律,并運用該規律,以當代藝術表現手法與形式創造出獨特的作品。例如,可以運用版畫的特點,將綿竹木版年畫的裝飾圖案轉化為版畫的線條和色塊,利用現代設計構成形式與當代藝術語言特點,結合當代社會語境,運用點、線、面的構成關系,進行層次感和質感的表現,賦予作品更多的藝術張力。

(三)傳承與創新的結合

綿竹木版年畫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形式,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民俗特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藝術創作的強大支撐,藝術高校版畫教學可以從中汲取眾多的營養,通過對綿竹木版年畫的研究和創作,對該民間藝術形式進行傳承和弘揚。這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內容,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且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在創作中加入當代社會和個人的觀念,使作品更具現代感和個性化。學生在學習和創作中,不僅能夠全面了解傳統文化,還能夠通過自己的創作實踐,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時代內涵。

(四)跨學科合作

藝術高校版畫教學通常與其他藝術學科進行跨學科合作。在版畫教學與創作中運用綿竹木版年畫,可以與設計、文化研究、數字媒體等學科進行合作探究。版畫本身屬于繪畫范疇,因此學生需要具備相應的造型能力、創作方法,以綿竹木版年畫為研究對象,對其造型特點、色彩特點進行規律性的分析和總結。除圖像語言外,還應對其產生背景、文化內涵展開理論梳理。最終作品的呈現除傳統的版畫形式外,還要鼓勵學生運用聲、光、電進行作品空間化、立體化的探索。因此,以綿竹木版年畫為主題的版畫教學應是跨學科的合作,共同探索綿竹木版年畫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通過跨學科合作,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夠豐富他們的藝術創作思路,使他們的創作路徑更多樣,更寬廣。

綜上所述,四川傳統文化在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將綿竹木版年畫等傳統藝術形式納入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傳承和發展傳統的版畫制作技藝,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在版畫創作中應用四川傳統文化的題材和技法,可以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豐富作品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此外,四川傳統文化的應用還可以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因此,研究和應用四川傳統文化在藝術高校版畫教學與創作中的方法和策略,對豐富藝術教育的內容、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宋冬梅,郭慶文.淺談版畫基礎課創新與版畫工作室建設[J].美與時代(中),2011(5):54-55.

[2]劉紅紅.應用型本科美術教學模式創新探索[J].中國教育報,2021-05-26(12).

[3]馮驥才.中國木版年畫集成:綿竹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9.

[4]馬惠芳,魏東.淺談四川綿竹木版年畫的藝術特征及保護利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4):220-222.

[5]楊雙.綿竹年畫特征及其在新時期的發展[J].藝術大觀,2021(4):21-22.

作者簡介:

盛海波,碩士,成都藝術職業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基礎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藝術教育、版畫創作。

吳萍,碩士,成都藝術職業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教育、版畫創作。

猜你喜歡
版畫教學
論版畫教學與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幼兒園大班版畫教學方法探究
卓越教師人才培養下的版畫教學改革
版畫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審美啟智文化內涵
淺析大學版畫教學中綜合材料的運用
美術教育的新出路
微課技術在版畫校本課程中的應用探析
重建藝術夢想
淺析“半開放”式工作室對版畫教學以及社會文化交流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