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性視域下書法傳統問題探討

2024-04-25 15:49黃浩龍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書法藝術漢字

摘 要: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以漢字為載體的一種古老的藝術。隨著西方現代藝術思潮的涌入,中國現代書法藝術漸漸變為一種繪畫行為或是觀念藝術。書法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在現代需要尋求自身的創新與發展,但是現代書法不應與傳統割裂,而應作為傳統書法的延續而發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即是中國書法無論如何發展都應該以“寫漢字”為基礎?;诂F代書法亂象,探討現代性視域下的書法傳統問題。

關鍵詞:書法藝術;現代書法;漢字

一、書論的宗旨

書法家沈尹默認為,“凡是學書之人,首先要知道前人的法度,時代的精神,加上個人的特性,三者必須使它結合起來方始成功”。這一句話即已明晰學書之法的第一步——了解書法的規則。書法的書寫法則是由古人創造的。自第一部書論著作東漢崔瑗所著《草書勢》的誕生起,關于如何學習書法的文章、著作層出不窮。雖然各派論說未必完全一致,但發展到現在,關于初學者如何正確學習書法在很多方面已達成共識,例如五指執筆法、使腕懸肘等等。

歷朝歷代這些林林總總學習書法的文章與著作無論是誰寫的,總歸是圍繞如何“寫好漢字”而闡發的。原因即在于中國的漢字形體就決定了它能成為一門優秀的藝術。這些較為復雜的漢字結構對于書法藝術而言是優點,那一個個如精密儀器構造般的漢字,就是書法藝術存在的基礎。學者楊煉在一次關于中國文化傳統與當代藝術關聯問題的對話中指出,“離開了漢字,就沒有了中國古典文化”。筆者是比較認同這個觀點的。中國多種文學藝術形式就是從漢字語言系統中生發而來。西方現代藝術思想偏好解構,譬如把書法漢字解構成橫、撇、折、捺的筆畫,亦有看作是墨跡留下的點、線、面。而這種邏輯研究方式,對于中國書法藝術而言未必合適。研究中國的書法應把書寫的漢字看作整體。古代典籍中眾多的名家書論大多是探討寫字,并不討論解構出來的線條,況且中文的語言性質與西方語言性質截然不同。楊煉還指出,“西方的語言是有時態的,隨著動作發生的時間,它們的動詞形態都有變化,而漢字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不僅是漢字,中國的傳統繪畫亦是如此。研究中國傳統山水畫,《筆法記》《林泉高致集》等畫論著作都不容小覷;研究中國的書法,《九勢》《筆意贊》《藝舟雙楫》等書論文章、著作即是重要的參考。正因為這些書論并未拋棄以漢字為核心的基本原則,書法藝術才免于誤入歧途。藝術之理亦莫不如此。知曉了這個前提,對于書法藝術的學習與探索才是合理并有章可循的。

二、漢字——書法之基

論及書法的本意,通俗地講即是用毛筆在宣紙上如何寫好漢字的一種方法。這短短的一句話已明確無誤地指明了書寫的對象——中國漢字。漢字影響了國人的思維方式與情感表達,亦是中國書法藝術作為一項傳承了如此之久的古老而傳統的藝術所具有的強大推動力與生命力。如果有人嘗試用毛筆書寫他國語言,這種情感表達是受阻的。如欣賞徐冰的名作《天書》,很難產生與欣賞傳統書法一致的情感共鳴。這種類似于現代書法的作品之所以具有書法的感覺,除了其中的符號借鑒中國漢字的獨特結體外,還在于把這些英文字母用寫書法的專用工具——毛筆,書寫出漢字獨有的鉤、撇、捺等特征。外形上這已似中國的“漢字”,不像西方的英文。然而,中國的書法藝術不僅涉及字形,還有這些字所構成的涵義,因為書法藝術本是一種多層次的結合體?!短鞎分械倪@些“漢字”空有其形,缺少其義。這件作品在觀念構思方面堪稱匠心獨具,但絕不是中國書法藝術在現當代的出路。他的這件作品反而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書法就應當以漢字為基礎。

西方人即便產生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興致,往往也是出于對這種變化萬千的墨跡線條的好奇,他們缺乏中國的文化語境。曾經不就鬧出了一位西洋愛好書法者將書法作品倒懸于墻上并未察覺其字結體怪異的笑話么?他們將這些筆墨、線條納入西方藝術思想的語境中去品味,漢字倒懸與否是不重要的。這亦是《天書》在國外受歡迎的原因所在。但筆者相信,真正愛好、癡迷書法的人是不能認同漢字在書法中的缺位的。中國的書法和文化一脈相承,漢字對于書法而言,既是書寫的對象,也是書寫的內容。漢字的重要性就像足球比賽中踢的只能是足球,籃球比賽中打的只能是籃球,是不能替換的。拋棄漢字發展中國書法藝術,此藝術已不能稱為中國書法藝術,而是其他藝術形式了。

三、歷史語境下的書法

學者龔鵬程認為,書法之所以成為一門藝術,不在于它寫了什么字,而是由于它的形勢姿態、線條組織,這才是書法作為一門藝術的本質。筆者認為龔鵬程的定義有其局限性。誠然,一筆一畫是否美觀的確是書法作為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中國書法作為一門帶有民族特性的藝術,并且這門藝術之所以能屹立于民族藝術之林,恰恰在于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的。

且看古代曲籍中“書”字及含有“書”字詞匯涵義的諸多解釋??鬃印墩撜Z·先進》言:“何必讀書,然后為學?”“書”的涵義是書籍、著作。戰國《戰國策·齊策》言:“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薄皶钡暮x是奏章、文書。西漢戴圣編《禮記》言:“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睍嬛浮傲嚒敝辛鶗艛抵畬W。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言:“著于竹帛謂之書?!币馑际且允殖止P,將漢字寫在竹、帛之上。南北朝《木蘭詩》中言:“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避姇刚鞅奈臅?。唐代李賀詩歌《感諷》言:“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边@里的“書”指征稅的通知。杜甫《春望》中言:“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奔視感偶?、信函?!睹魇贰费裕骸胺惨辉麻g明綸善政,固大書特書?!贝髸貢复髮懱貙憽,F代亦仍然常用“大書特書”這一詞匯。像《樂毅報燕惠王書》《諫逐客書》《報劉一丈書》這些文章題目中的“書”指的是一種文體名。說書、評書即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

歷代古文典籍中含有“書”字以及帶“書”字的詞語的例子非常之多,可以看出,不同的時代,無論“書”字還是含有“書”字的詞語涵義,都是圍繞中國漢字進行衍生與變化的,例如書籍、書信、文書、文體等等。包括書法中的“書”字,這里的“書”的涵義依舊解釋為是圍繞漢字的書寫才是恰當的。隸書、楷書、草書,都是不同的漢字書寫風格。因此,書法是一種書寫漢字的規則與法度。無論中國書法在未來如何發展,寫漢字這一基礎是不能也不應該改變的。

四、書以人傳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這話固然不應做膠柱鼓瑟的理解,但一個人寫出的字確實會受到此人文化修養的影響。而一個人的文化修養與此人的“修行”程度不無關系。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在一定程度上會在人的面貌五官中得以表現,那么一個人的書法特征也會間接表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功夫不僅在詩外,亦在書外。有些人閉門苦練書法,雖在技藝上有所長進,但總覺與大師之間有所差距,這種差距恰恰是人的修為與經歷之不同造成的。譬如世俗之人所寫的字與僧人道士寫的字做比較,總覺少有方外蕭散之氣。

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大家所熟知的顏真卿。顏真卿,京兆萬年人,字清臣,開元進士,著名的書法大家和軍事家。安史之亂,他起兵堅守,抗賊有功。德宗時李希烈叛亂,顏真卿剛烈拒賊,終被縊殺?!杜f唐書》曾言:“器質天資,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鳖侓敼目瑫梢哉f是至今流傳最廣、研習者最多的書法之一。原因之一是顏真卿的楷書大氣磅礴,并且外形飽滿、方正雄渾,書法境界極高,這些較為明顯的風格特征使得學習者較為容易入手學習;另一重要原因是顏真卿是一個正義凜然、剛直不阿、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書家,至死都忠貞如一。正是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后來無數習書者喜愛他、崇拜他。當我們欣賞他的書法時,就會想到他的為人;了解了他的為人,再審視他的書法,這些剛勁獨立的漢字不僅生動,還仿佛被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它們是顏真卿的書法,亦是顏真卿精神的化身。這些漢字正是顏真卿高尚人格的體現。在今天看來,顏真卿無疑是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五、現代書法亦需要漢字

基于現代書法不重視漢字這一事實,探索現代書法的一些工作者們認為,現代書法領域要求觀念介入,因為在價值多元的文化語境里,人們有賴于思想的定位來確定某一事物的屬性,然后加以價值判斷。

筆者并不反對現代書法重觀念、講求線條與“有意味的形式”的主張,但筆者認為書法藝術自古即是一門觀念性極強的藝術,這種觀念根植于時代與文化風氣之中,只是研究與認識還遠遠不夠。譬如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這些簡約的概括,是根據流傳下的書法作品,通過對漢字及各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結論。

現代書法否定漢字,好比否定米開朗基羅是以人的軀體為本來展現力量與和諧。書法藝術的發展先是建立在漢字的基礎上,然后再是審美。也許有人會說,現代的人們學習及工作,誰還在用毛筆書寫執行呢?所以“現代不寫漢字書法”是順應時代潮流。對于此類看法,筆者認為頗為偏激。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漢字用毛筆書寫,寫字的藝術性就得到了保證;其次,學好了毛筆字是可以加快日常書寫的速度的,并且對于以其他筆書寫的美觀程度亦是有一定增強的,這是較為實用的一面。不寫漢字的現代書法是順應時代之潮流本身這一命題就不成立,傳統書法藝術不能變成類似波洛克的行動繪畫。中國書法藝術流傳至今,未曾斷絕,正是因為有漢字作為良好的基礎。所謂的不寫漢字的現代書法已經是無書亦無法了。

現代書法之發展也需要重新審視漢字。文字作為書法藝術的筋骨,點畫之間萬千變化的表現是承載于漢字的基礎之上的。筆畫給人以視覺的直接刺激;而一篇書法中的所有漢字所表達的內容是給人以思維的刺激,總體而言是一種精神的傳達。

在思想方面,現代書法要求觀念介入;在視覺方面,現代書法則追求巨幅大字,理由是空曠的展廳需要巨幅大字作品。巨幅作品是藝術家內心創作沖動的訴求與需要,不是作秀,是創作欲到了強烈的階段,不寫巨幅大字不足以表現藝術家創作作品的激情。對于這種表現,筆者亦持保留意見,巨幅大作不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感習慣。中國人崇尚內斂,喜愛詩意的、含蓄的表達。中國書法里亦包含著中國傳統的中庸思想。中庸指的是一種節制與適當。正所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因為古人早已明白任何事物發展到了一個頂點,那么接下來必然會走向衰落,萬物的生長莫不如此,大自然的規律是難以改變的,但是智慧的古人提煉出了“中庸”思想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而書法藝術運筆中的“中鋒”是很重要的法度。這與中庸思想不謀而合。

六、結語

隨著時代的向前,科技在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但文化藝術的發展不能與科技的發展一概而論。很多學者也意識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在新時代正面臨著如何繼承與發展的難題,例如中國畫如何改良,舊體詩歌在白話新詩歌的沖擊下將何去何從等等。這些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依舊有大批藝術愛好者對唐代的人物畫、宋代的花鳥畫情有獨鐘;對于詩歌而言,魏晉南北朝與唐代的古詩與律詩依舊有眾多的愛好者與模仿學習者。四川美術學院名教授倪志云在一次講座《唐詩的聲音之道——從〈唐詩三百首〉說起》曾言:“新文化運動中的新文學家,后來幾乎都恢復了舊體詩的寫作,如魯迅,一直保持了舊體詩的寫作。以白話詩出名的郭沫若,后來更多的是寫舊體詩?!边@足以說明古典文學藝術的魅力與巨大潛力。這些不會因為時代變化而改變。再看看現在各類文化類節目中,古代漢語以及唐詩宋詞的生命活力至今不衰,依舊有大量的愛好者。例如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典籍里的中國》等,這些節目收視率都較高即是明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為有中華文化強有力的支撐。而書法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更應該受到重視與保護。重視、保護書法就應該找出書法在現代發展的合適道路。而這條道路的路基即在于書寫的中國漢字。只有以漢字為基礎,再以此思索在現代的發展道路,這一民族藝術形式才能在現代以至未來走得更踏實與穩定。

參考文獻:

[1]沈尹默.沈尹默論書叢稿[M].馬國權,編.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81.

[2]曾來德,王民德.書法的立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龔鵬程.書藝叢談[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4]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王冬齡.王冬齡談現代書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黃浩龍,碩士,甘孜職業學院助教,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研究方向:美術學。

猜你喜歡
書法藝術漢字
張紅春書法藝術欣賞
梁世剛和他的書法藝術
馬偉書法藝術欣賞
張天德書法藝術欣賞
所謂書法藝術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漢字這樣記
雄強飄逸的書法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