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意與無意之間

2024-04-25 23:02李文欣
收藏與投資 2024年4期
關鍵詞:筆墨山水畫繪畫

摘要:縱觀古今中外畫壇有許多藝術家,不僅給我們留下許多偉大的藝術作品,還通過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藝術實踐的經驗提煉藝術美學思想,影響了一代追隨者,為中國畫的發展留下寶貴的財富。南齊謝赫《古畫品錄》中提出的“六法”,為后世提供了繪畫品評的標準,唐代畫家、理論家張彥遠提出的“意在筆先,畫盡意在”,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書畫同源”,現代畫家齊白石的“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的“可貴者膽,所要者魂”。這些寶貴的藝術理論指引了許多繪畫創作者去探索適合時代的創作方式。天津美術學院的花鳥畫大師,集畫家、書家、教育家等身份于一身的孫其峰先生提出“有意無意之間”的藝術創作理論,大膽融合中西,求新求變,提出“思理為妙,神與物游”的審美思想、“不似而似”與“物外得似”的意象觀、“離象而求”與“遺形取神”的形神論等,這些藝術理論值得后人學習與深入探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作作出了卓越貢獻。本文將從孫其峰先生所創立的“有意無意之間”的美學思想進行闡述,進而探析其由此形成的筆墨、構圖、意境的藝術特征。

關鍵詞:孫其峰;山水畫;有意;無意;美學思想

一、有意與無意的美學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來自儒、道兩家,這對中國畫的發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道家思想。遠溯到山水發展的始初晉宋時期,這一時期的畫家們的作品、思想中也蘊含著道家思想。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提出的“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等,王微提出的“神明降之”“擬太虛之體”等觀點,倪瓚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早已奠定了中國繪畫思想的基礎,特別是對之后文人畫的精神框架和創作思想有很大影響。畫家在創作中得到了精神自由馳騁的樂趣,而大千世界也成了他們感情投射的對象,從而在筆下營造出理想世界。這與西方追求寫實的繪畫思想正相反,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文人繪畫也更重視追求精神世界的營造。

孫其峰對“有意”與“無意”的辯證關系概括為:繪畫創作應該學習掌握法度并且要試圖突破法度的束縛。有法是在古人繪畫藝術基礎上深入學習,為繪畫打下堅實基礎,有力地指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創作實踐,無意則講的是要達到一任自然的得心應手和不期然而然的境界。孫其峰先生主張基于古人已經形成的繪畫法度,但又不能拘泥于師古人的界限,而是在古人的基礎上通過對時代的感悟、生活的觀察創造性發揮,自成一格,才能做到辯證地看待“有意”與“無意”的關系。先生認為“有意”是指在構思作品中安排、組織、刻畫畫面構圖的著意處,“無意”是指讓欣賞者感覺自然之美,畫面是渾然天成的美,而非人工故意營造的假山水。在臨紙運筆時不斷隨機應變,邊畫邊生發,情到深處自然流出,這也對我們提出創作的要求:在熟練掌握激發的基礎上對生活要有感悟、有激情、有真情實感的體現,摒棄刻意表現技巧高超,而是要達到“守拙”,隨心所欲、自然天成、無法而法的至高境界。

二、行草用筆,渾厚樸實

孫其峰先生寫意的山水畫技法體現在以草書入畫,在創作過程中重視畫中的筆墨,寫意的表達,把握重點“寫”的表達,勾勒山石樹木剛健自如?!皩憽钡乃枷氡憩F在用筆的輕重緩急,是整個寫意畫的關鍵所在。孫其峰先生的《山水畫稿》中,筆法或上或下,或順或逆,時正時反,忽往忽復。信手拈來,一氣呵成。孫其峰先生擅長“線皴”,或繁或簡,形成變化豐富的“線條美”。孫其峰先生的傳統山水畫技法非常嫻熟,擅長各種“皴法”,偏好使用“線皴”,主要包括披麻皴、亂麻皴、卷云皴、礬頭皴、解索皴、亂柴皴、牛毛皴,筆法蒼茫,在繪畫作品中“渾厚樸實”就是他的筆墨語言,也是他的筆墨特點。在南北風格取向上,孫其峰先生主張南北兼容的包容開放態度,他善于走“中間”道路。他非常重視臨摹古人作品,以此學習傳統筆墨和透視關系,大滌子的“一筆畫”理論,古人“遺貌取神,殊有言外風致”的觀念,他都通通“拿來”便用。北方畫派的粗獷大氣,南方畫派的細膩空靈,在他的筆下都能和諧相處。筆墨不分家,先生在用墨方面也大膽突破,先生在寫生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從他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他用筆利落、干脆,用墨大膽多變,筆墨融合并用,畫樹枝時用筆肯定,點葉有變化;畫石頭時筆鋒、墨色多變,用筆靈活生動。

三、突破程式,構圖寓奇

謝赫的“六法”論中就提到構圖——“經營位置”。寫意畫構圖看似隨意,不同于工筆畫的嚴謹,其實需要畫家對生活有充分的感受,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以及對前人經驗的繼承。國畫最講究畫面的意境和留白之美,因此,構圖顯得極為重要。別看畫面上的意象貌似隨意自然而置,實則都是畫家反復推敲的結果。孫其峰先生的作品,常用“之”字形、“S”形的全景式構圖來展現山水畫的動態感和景色的巍峨壯觀。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中,全景式構圖比較少見。孫其峰先生吸收西方繪畫的平面構圖方法,將這些生活中的景色重新排列組合,在似與不似之間融合創新,從而創造了構圖方法。關于寫生創作的構圖,孫其峰先生不是完全對現實景色照搬照抄得來的,而是通過對生活的觀察,不斷地累積和寫生,做到內化于心,隨機應變,通過多次深入寫生的積累,做到了對繪畫構圖素材信手拈來。

從孫其峰先生的作品《夏山圖》的構圖特點就能看出,他的作品意象從不故弄玄虛、彰顯技法,而是處處含有自然情趣。他在構圖過程中,經過提煉取舍,對現實生活進行布局,擺脫了完全固定的傳統文人畫構圖程式。從畫面的構圖中,可以感受到傳統構圖和西方的構圖程式的氣息,但又有個性化的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完全超脫了古代文人畫的構圖范式。

四、賦色明麗,雅致溫和

孫其峰先生的設色觀汲取傳統色彩的特點,辯證地把西方色彩和傳統色彩融合,接受西方色彩的理念,設色靠近現實,色彩明度高,接近物象的本色,以突出物象的質感。但是色彩藝術不是簡單還原現實本色,而是要根據自身繪畫理念和對生活觀察的內化于心的色彩觀決定,對現實色彩進行改造,根據季節環境的變化和物象種類的不同作出調整。孫其峰先生的山水作品題材豐富,先生根據題材需要設色,題材大致分為飛鳥、鴉歸山林、暮色中的秋色以及江村小景,時而描繪北方雪景題材。孫其峰先生的作品《秋趣》表現了北方秋冬時節的秋山叢林,而且以枯樹點紅為重要表現內容,在秋色中平添暖意,表現山水的同時也點綴了飛鳥歸林的意趣。隨著先生創作題材的增多,在賦色方面孫其峰先生跳出傳統文人山水畫多為淺降或者單色的創作限域,在山水畫中結合花鳥畫的色彩冷暖、對比辯證思維在顏色的搭配上大膽創新,使用顏色去表現山水,用色彩去表達審美情感,豐富了山水畫的表現力和表現形式,在傳統文人畫的基礎上平添了溫潤雅致的意境,使原來注重表達文人思想的孤傲文人畫變得溫暖明麗、多姿多彩。

五、結語

孫其峰先堅持在藝術上不斷創新與超越,在繪畫藝術觀念上和技法上融合中西進行不斷創新。在觀念上,堅持有意與無意之間的創作觀念,在石濤的“有法”與“無法”的基礎上運用辯證思維重新審視繪畫的意義,擺脫傳統文人繪畫上審美思想的束縛,以自然天成、無法而法的“無意”之境去發掘自然之美;在技法上書畫同源,以書法入畫,加強畫面的張力與筆墨趣味,與西方繪畫巧妙融合,形成獨特的繪畫藝術理念,孫其峰先生的繪畫美學思想中充滿了對立統一的哲學思維。本文僅從他關于繪畫創作的美學思想、筆墨、構圖、設色技法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深入理解孫其峰先生的“有意無意之間”的繪畫思想。在孫其峰先生繪畫美學思想的影響下,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天津美術學院杰出國畫家。直到現在,在美術教育發展中,還有很多高校以孫其峰作品手稿作為教學范本,進行深入解讀和教育,推動了我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在孫先生的教育和影響之下,那些優秀的畫家們有的繼承孫其峰先生探索的精神,繼續對中國傳統筆墨文脈的繼承與現代寫生相融合,有的大膽融合中西,探索當代實驗水墨的創新與拓展。孫其峰先生的藝術體現了一種精神,一種激勵畫家對藝術追本溯源的巨大動力,在時代的洪流中不斷求新求變。

作者簡介

李文欣,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畫山水。

參考文獻

[1]劉玉睿.大美至和 大家其峰—淺議孫其峰先生山水畫[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14(3):70-72.

[2]吳亞妮. 孫其峰花鳥畫藝術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3]劉應軍,覃麗紅.論孫其峰花鳥畫的藝術特征[J].美與時代,2016(11):63-64.

[4]吳守明.孫其峰先生和他的書畫藝術[J].北方美術,2000(1):46-47,72-73,75,85.

[5]劉應軍,覃麗紅.論孫其峰花鳥畫的藝術特征[J].美與時代(中),2016(11):63-64.

[6]孫其峰書畫語錄[N].中國書法報,2023-03-21(04).

[7]三桂.孫其峰《千巖萬壑》書法[J].中國文藝評論,2018(12):137.

猜你喜歡
筆墨山水畫繪畫
我來打開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筆墨童年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筆墨廚神
筆墨廚神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