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4-04-25 02:04梁玉
新聞研究導刊 2024年6期
關鍵詞:傳播策略融媒體思政教育

摘要: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融媒體的興起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方式,同時也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容。文章旨在探討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傳播策略的創新和教育途徑的改進,有效傳播傳統文化,并將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

文章認為,傳統文化的傳播需要與時俱進。利用融媒體平臺,可以擴大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通過社交媒體、網絡視頻等形式,使傳統文化傳播能夠迅速覆蓋更廣泛的受眾。同時,創新傳播方式,如通過故事化、游戲化的內容,提高傳統文化的吸引力,使之不僅限于傳統的講座和展覽。此外,結合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現代媒體技術的包裝,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環境中煥發新生。

文章提出,對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融入傳統文化是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徑。創新傳統文化教學內容與形式,開發利用融媒體資源,如視頻、動畫、VR等,可以使傳統文化的展現更加生動有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將傳統文化與思政課程內容相結合,不僅能增強課程的吸引力,還能提高教育的實際效果。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與傳統文化活動,如舉辦傳統文化節、講座、展覽等,可以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創建傳統文化體驗區或文化創意工作坊,提供給學生實踐學習的機會,這樣的互動式學習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融媒體;傳統文化;傳播策略;思政教育;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204-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立項“基于大數據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治理研究”成果, 項目編號:TJQLT21-02

一、融媒體時代的背景與特點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結果,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進步,推進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這一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網絡化傾向增強,信息流動即時性空前增強,媒體形態越來越多樣,傳播手段與平臺越來越豐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網絡平臺、社交媒體以及直播平臺等新媒體相互交融,構成一個嶄新的傳播生態系統[1]。

融媒體時代,信息的生產、編輯、分發過程變得更加去中心化,用戶不再是被動接收信息的對象,而是能夠主動參與到信息的發布和評論過程中,甚至可以自己生成內容。這一雙向互動性質使媒體影響力與用戶參與度發生質變。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快速。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到全球的各個角落,使公眾對信息的獲取變得更加即時、便捷。

與此同時,媒體內容表現出高度個性化與定制化傾向。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興趣選擇接收對應的資訊與消息,這些資訊與消息不僅會改變人們的接收方式,而且會影響到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另外,融媒體還具有內容的多樣化和豐富性這一特征[2]。不同種類與形態的內容被呈現于多個平臺中,視頻、圖片、音頻以及文字等多種表現形式都能夠互相融合,為用戶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

二、融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傳播策略

(一)利用融媒體平臺,擴大傳統文化傳播范圍

在融媒體環境下,傳統文化的傳播應充分利用各平臺特點,實現多平臺聯動,擴大傳播范圍。例如,社交網絡、在線視頻、博客、微博等不同的媒體形式可同步推廣,以適應不同的用戶群體。

同時,應用數據分析工具了解用戶行為,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提升用戶參與度和傳播效率。融媒體平臺的互動性也是傳播傳統文化的優勢[3]。通過在線問答、討論組、投票和比賽等互動形式,鼓勵用戶共創內容,加深對文化的認識和認同。

另外,跨文化交流是重要戰略。通過多語言翻譯和文化適配,將傳統文化推廣至國際舞臺,促進世界文化交流,提高本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增強外部世界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尊重[4]。

(二)創新傳播方式,提高傳統文化的吸引力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傳播方式對于提高傳統文化的吸引力至關重要。

其一,故事化、情境化的傳播方式是一個有效途徑。將文化元素轉化成生動的故事,并通過短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加以呈現,可以增強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力[5]。

其二,互動體驗式傳播也是關鍵。如利用AR和VR技術,創造沉浸式的文化體驗空間,讓用戶深刻感受文化的魅力。其中,要加強對社交網絡的利用,借助KOL和網紅的影響力在微博、微信等平臺傳播文化,擴大其社會認同度和影響力。還要重視游戲元素的融入,通過在線游戲和移動應用中的歷史文化元素,拓寬傳統文化受眾,提高傳播效率[6]。

其三,跨界合作也是一種重要策略。將文化與時尚、科技、旅游等領域結合,創造新的文化生命力,如結合現代設計的民族特色時尚產品,或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科技產品[7]。這些創新傳播方式有助于提高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吸引力和傳播效率。

(三)結合現代審美,創新表達傳統文化內容

內容創新仍是關鍵。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下,提高文化自信是保持文化多樣性、推動文化傳承之關鍵。這要求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精華,并在創新基礎上融入現代傳播方式,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8]。

首先,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如孔子的仁愛思想、老子的自然哲學思想,提煉其核心價值以貼合現代價值觀,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播,提升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自信。

其次,創新性表達傳統文化,利用數字動畫、網絡劇、互動展覽等現代技術和藝術形式,展現傳統文化故事和知識。同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文化相結合,并結合現代審美和受眾接受習慣,創造有創意、有吸引力的產品,如創造融合傳統元素的現代音樂、舞蹈、時裝等,使傳統文化更加生動、易于接受。

另外,培養傳統文化傳承人與傳播者,乃長久之計。通過教育和文化機構的培訓課程,鼓勵年輕人學習傳統文化,同時支持研究者、藝術家和工匠通過實踐活動和作品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9]。

最后,促進文化交流。通過國際文化節和相關展覽向世界展示我國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國際理解和認可,同時也要借鑒他國保護和傳播傳統文化的成功經驗,豐富和發展本國文化傳播戰略。

三、融媒體時代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徑

(一)創新傳統文化教學內容與形式

1.開發融媒體資源,結合視頻、動畫、VR等多媒體技術生動展現傳統文化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文化的教學方法應當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創新,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強其文化自信。開發融媒體資源,通過結合視頻、動畫、虛擬現實(VR)等多媒體技術,可以極大地提升傳統文化的展現形式[10]。這種方法不僅使得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加符合現代學生的接受習慣,而且能夠通過生動的視覺和聽覺效果,使學生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深度[11]。

例如,利用VR技術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地體驗古代文化和生活,或通過動畫形式講述歷史故事和傳統節日的由來,既增加了知識的傳遞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興趣。

2.課程內容融合,將傳統文化與思政課程內容相結合

融媒體時代,將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成為一種創新的教學策略,旨在通過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來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通過課程內容的融合,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歷史智慧與思政課程的現代教育需求相結合,創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教育效果的課程內容[12]。

例如,結合傳統節日、歷史事件、文學作品和哲學思想,讓學生在學習思政理論的同時,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價值。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認識,還能在他們心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3]。通過實例分析、案例討論、角色扮演等多種互動形式,讓學生在探討和體驗中感悟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聯系,實現傳統文化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育他們成為具有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感的現代公民。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與傳統文化活動

1.舉辦傳統文化節、講座和展覽,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

通過舉辦傳統文化節、講座和展覽,能極大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興趣。這類活動不僅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還為他們提供了與文化專家直接交流的機會。

例如,傳統文化節可以展示茶藝、書法、國畫等中國傳統藝術,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講座則可以邀請歷史學家、文化學者等,深入淺出地講解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和現代價值,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14]。展覽則通過展出各類傳統藝術品和手工藝,讓學生直觀了解傳統技藝的精細與美學。

2.創建傳統文化體驗區或文化創意工作坊,提供實踐學習機會

促進高校與文化機構、媒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發教學資源和項目,是實現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共享和創新的有效途徑。這種跨界合作能夠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資源,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材料和實踐平臺[15]。文化機構的參與可以帶來專業的傳統文化內容和資源,如博物館的藏品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場教學等,而媒體機構的技術支持可以幫助這些內容以更加生動、互動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例如,可以共同開發線上虛擬展覽、互動式教學應用或制作微電影等。

這些項目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其通過現代技術進行文化創造和傳播的能力[16]。此外,這種合作還能促進學術界與文化產業的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的機會,同時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開辟新的路徑。

四、結語

融媒體時代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思政教育需把握時代脈搏,采取創新策略,通過課程設置、文化活動和教師隊伍建設等手段,促進傳統文化與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未來研究應進一步探索融媒體環境下的新型傳播策略,更有效地推進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文化自信自強。

參考文獻:

[1] 應騰.融媒體時代文博報道的創新實踐[J].西部廣播電視,2023,44(13):16-18.

[2] 黃威,王湘霖,薄海珠,等.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提升的機遇、挑戰與路徑[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95-98.

[3] 龔小莞.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如何助推文化自信[J].中國報業,2023(5):116-117.

[4] 陳超芳.融媒體時代傳統優秀文化提升高校學生文化自信的路徑[J].文化學刊,2023(1):164-167.

[5] 渠孟璟.融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育人服務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3(1):74-76.

[6] 鄭穎.新媒體時代高職學生文化自信提升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2(31):9-11.

[7] 鄒萍,張敬丹.《城市公共空間藝術與人文景觀設計研究》:融媒體時代空間設計專業學生的文化自信培育[J].建筑學報,2022(6):122.

[8] 劉晨茜,張芳芳,孟悌清.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1):113-116.

[9] 張書瑜,顏竹,王瑤,等.淺析文化自信重要性和新媒體時代下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下).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2.

[10] 諸琦睿.新媒體時代堅定大學生文化自信的三重邏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36):28-32.

[11] 張文元,范青.融媒體時代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路徑研究[J].理論月刊,2021(9):95-103.

[12] 黃璇.全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1,36(4):10-13.

[13] 梁建偉.融媒體時代,文化新聞報道如何精準策劃[J].傳媒評論,2021(7):43-45.

[14] 汪孟夏,劉鳳.融媒體時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研究[J].傳媒論壇,2021,4(12):41-42.

[15] 陳譽文,李欣如,莫濤,等.融媒體視域下高校新媒體思想引領工作創新探究[J].傳媒論壇,2019,2(21):4-6.

[16] 陳龍.媒體融合背景下媒介文化發展的國家意志和邏輯[J].傳媒觀察,2019(5):5-14,2.

作者簡介 梁玉,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學生社團管理、高校青年志愿者引領、志愿服務組織工作(扶殘助弱、大型賽會)。

猜你喜歡
傳播策略融媒體思政教育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傳播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試論全媒體時代兒童災難新聞的審美
探析公益節目《等著我》的傳播策略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地方歷史文化開發的媒介策略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