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孫子兵法》對中醫理法方藥的影響※

2024-04-26 01:17申金水王萌
中國民間療法 2024年6期
關鍵詞:戰法孫子兵法病機

申金水,王萌

(華北理工大學中醫學院,河北唐山 063210)

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與完善,在理法方藥理論指導下,以“君臣佐使”為配伍原則,中醫已積累了數不清的方劑。中醫方劑就像一支支目標明確、上下一心、體制嚴謹、紀律嚴格的軍隊。兵、醫兩家擁有共同的文化根源與思維內核,如儒道思想等[1-2],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也在持續交流與融通。兩家很多學術思想本質基本相同。中醫愛好者了解兵家學說,對完善和開闊中醫臨床思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筆者長期研究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兵家思想,認為發掘兵家智慧對中醫藥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不戰而屈人之兵”與治未病

筆者認為,《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勝是最高級的勝利?!秾O子兵法·謀攻》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睉鹎斑\用政治、經濟、外交等戰略手段和平解決敵我間的矛盾,不通過雙方軍隊兵刃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且能避免我方大量人員與財力的耗損。中醫強調治未病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薄督饏T要略》言:“若人能養慎……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笨梢?兵、醫兩家面對敵我矛盾時有共同的見解[3]。民間諺語中有“醫病如治民,防病如治軍”的說法,指出預防疾病如同管理軍隊一樣,必須從嚴,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疾病發生時,醫者應洞悉陰陽失衡之狀,搶占先機,盡早祛邪,避免邪正鏖戰,徒傷正氣,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币卟M行,要注意固護正氣,防止病毒入侵,降低感染率。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與治未病思想的重要體現。

2 “兵貴勝,不貴久”與邪宜速祛

《孫子兵法·作戰》云:“故兵貴勝,不貴久?!庇衷?“力屈,財殫,中原內虛于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十去其六?!北易鲬鹨怂賱?不宜久拖。軍需消耗較大,日久國家財物虧耗,民力不足,百姓貧困?!端貑枴嵴摗费?“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榮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薄皞蝗站揸柺苤?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痹撐年U述傷寒從巨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到厥陰的傳變,病邪可從衛表入肌肉、半表半里、臟腑(胃、腎、肺、肝),“一日”“六日”之類雖是虛數虛指,但形象地反映出外來之邪由表到里的傳變之快,故及時發現病邪侵入深淺部位有利于盡快阻斷邪氣的傳變。誤診、誤治會衍生各種變證,延長疾病療程,使正氣更無力祛邪外出,加重病情。正如《傷寒論》在描述風溫為病時,提到誤用下法、火療,延誤病情,最終“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督饏T要略》在百合地黃湯證后寫道:“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薄鞍俸喜】什火?瓜蔞牡蠣散主之?!薄鞍俸喜∽儼l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笨梢?病邪易傳變,醫者應速祛外邪,以免患者病情惡化,正氣匱乏?!氨F勝不貴久”與邪宜速祛有異曲同工之妙。臨證中,針對易生他變的邪氣,應當迅速明辨機要,謹守病機,靈活用方,使病邪速去。

3 制勝之道與治法方藥

3.1 奇正之道與治法方藥的守和變 《孫子兵法·勢篇》云:“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嬲嗌?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正即常規戰法,奇即正演變出的各種特殊戰法。常規戰法是基礎戰法,但戰爭態勢瞬息萬變,及時調整戰術,適應戰況的變化,才可取得勝利?!夺t學心悟》中的八法(即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是針對單一病機的基本治法。在臨床中,很多疾病病機復雜,治療時需多法并用,各有側重。如《金匱要略》中溫經湯證的病機為肝腎(沖任)虛寒,病機之“奇”體現在陽虛不能溫通經脈、固攝經血、生化陰血,氣血瘀滯進一步導致血不循經、積久化熱,可謂虛實夾雜、寒熱錯雜[8]。因此,在治療上應以溫經散寒為主,溫中寓通,溫中寓補,溫中寓清,并以祛瘀為輔。在藥物的加減上,同樣遵循“奇正”之道。關于藥味的增減變化,如果為“正”的主要病機沒變,而為“奇”的次要病機及兼癥改變,則應保持君藥不變,對臣、佐、使藥味進行增減。如果病機沒變,為“奇”的病情輕重改變,此時藥味均不變,應當針對病情偏重而加減藥物劑量。八法的拓展應用和方劑的藥物加減變化均體現了兵家的奇正思想,常規的治法與針對具體病機拓展的特殊治法相互配合,是中醫個體化治療的生動體現。

3.2 “備多則戰寡”與分殺病邪 《孫子兵法·勢篇》云:“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睅П鲬鹨Х滤鞯谋芨呲叺椭?戰前做好“制勝之形”,使敵不知所守,分散兵力,能大幅提高勝率,此即《孫子兵法·虛實》云:“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碧幏接盟帟r,面對多種邪氣共同侵犯機體的情況,要兼顧表里、寒熱、虛實、陰陽等,根據各自致病特點分別運用相應的治法,則病速愈[4]。表里雙解劑適用于治療表證未解,兼有里證、急證的疾病?!秱摗分械母鸶诉B湯用于治療外感表證未解、邪熱傳里的協熱利,其中葛根辛涼解肌以祛表邪,清陽明熱,黃芩、黃連清熱燥濕、厚腸止瀉,以清內邪,三藥針對表里邪氣并存的情況分而治之,最終表解里清,疾病向愈[5]。病邪共存日久相互作用,易變生新邪,則病機更加復雜。及時分邪論治,逐個擊破,有利于疾病早日向愈。

3.3 九地不同戰法與三焦異治 《孫子兵法·九地》根據士兵心理、戰略地位、交通建設、地形地勢、敵國位置、外交環境、敵我實力對比和敵我相對位置等方面把軍事地形分成9種,即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泛地、圍地和死地;針對九地給予不同戰法,即“散地而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泛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這表明作戰過程中需要時刻根據周邊自然或社會環境制定適應當地環境的戰法。清·吳鞠通在繼承《黃帝內經》以五臟辨治熱病的思想及劉完素三焦熱論的基礎上,根據三焦病位不同而致病特點有異這一現象,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非重不沉”的三焦異治原則[6]。上焦包括心肺,邪氣多由口鼻而入侵上焦肺經,多見表熱證或表濕熱證,治宜辛涼發散、輕宣透表,用藥多以輕清上浮之品為主;中焦包括脾胃,多見里熱證、里實證或里實熱證,如中焦氣分大熱,陽明腑實,熱入營血等,治宜祛除邪氣、調和臟腑升降平衡,用藥則不沉不降,恰入中焦;下焦屬肝、腎,肝腎精血耗傷,易生虛風內動之里虛證,治宜滋陰潛陽息風,用藥多為質重潛鎮、滋陰填髓之品[7-9]。此外,醫家還針對疾病的不同病位特點選擇對應的藥物,如不同臟腑病變運用歸其本經的藥物,高低病位分別使用升降浮沉的引經藥,引藥力直達病所,如性浮之桔梗是引藥力上行的常用藥??梢?三焦異治與“九地”不同戰法有相同的思想。

3.4 “君能知軍”與調控藥物功效發揮方向 《孫子兵法·謀攻》論述“君患于軍者三”道:“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位之難至矣?!睂洸涣私廛娗檐姍C,一味主觀臆斷,胡亂指揮,士兵就很難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士兵之間也不能良好地配合作戰,最終君軍離心,軍隊渙散,一擊則潰。醫者正如將帥,若干單味藥就是其麾下的軍士。醫者如果不深諳每味藥物的功效,不熟悉藥物配伍之用,不懂得藥量、炮制方法、煎服法、劑型選擇對功效的影響,盲目堆疊藥物,非但不能發揮好方劑的功效,甚至可能引起藥物毒副反應[10]。例如,麻黃湯中麻黃辛溫能開腠理、迫汗出,加入桂枝能解營郁,可增強發汗之力,疏解營衛之郁,這是藥對配伍協同增效的典型范例。某些藥物隨著劑量的改變,功效會發生變化。如小劑量薄荷可以疏肝解郁,大劑量薄荷則能辛涼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炮制方法對藥物功效有影響。如石膏生用能清氣分大熱、除煩止渴,煅用能收濕斂瘡、生肌止血。左金丸中用吳茱萸治療肝胃不和時,稍佐苦寒之黃連,而后冷服其藥,往往效果顯著,否則患者極易加重胸悶、頭昏、嘔惡等原有癥狀,原理即寒病用熱藥治療,配以冷服,防止藥病格拒[5,11]。不同劑型對藥物功效發揮有影響。如九味羌活湯以湯劑入藥時主治風寒濕邪外感而內有蘊熱證,以丸劑入藥時主治內傷雜病之痹證。上述種種,是中醫靈活高效用方的秘訣?!秾O子兵法·九地》曰:“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贬t者用藥不在于多,而在于全面立體地了解用藥法則和規律,使方劑療效最大化。

3.5 “用間而知彼”與反治法 孫子兵法的核心要訣在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中知彼之道集中體現在《孫子兵法·用間》,其言:“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眱绍妱菥?其中一方想要獲勝,離不開前期間諜對敵方情報系統高效采集與掌握。中醫的反治就是另辟蹊徑,順從疾病假象而治,從而取得顯效的治法,包括寒熱反佐法、引經報使、上病下取等[3,12]?!秱摗け嫔訇幉∶}證并治》記載陰盛戴陽證:“下利,脈微者,白通湯主之;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标幨⒋麝栕C表現為真寒假熱,若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法投以溫熱的白通湯后反而會加重癥狀,出現藥病格拒的現象。這是因為,寒熱相搏,溫熱藥力難入,反而激惹寒邪,加重病情。此時,原方不變,另加咸寒的豬膽汁和人尿作為“間諜”,伺機祛除假熱,使溫熱藥藥力直抵病所,徹底祛除寒邪,溫復陽氣[13]。再如,銀翹散中辛溫發散之荊芥和豆豉,合溫邪病邪之性,用之占據衛分肌表,為方中辛涼藥力開啟溫邪郁閉之大門也體現反治之理??傊?熟練掌握寒中佐熱、熱中佐寒的反佐法則可防止藥病格拒[14]。此外,引經藥引藥直抵病所,如柴胡、黃芩是引藥入少陽的常用藥;病位在上,取下部穴位以奏奇效,如涌泉穴貼敷吳茱萸可以治療氣血上逆導致的頭暈目眩、頭痛失眠等。這些都體現了用間思想,提示醫家診治疾病時詳辨虛實,或正治,或反治,靈活用藥。

4 小結

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兵家學說和中醫學術思想都深受道家、儒家傳統文化影響,二者相互交融,有許多相互借鑒的點。除上述幾點外,還有諸如“兵非益多也,唯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說的是對經方用藥精短效悍的影響;“歸師勿遏,圍師勿闕,窮師勿迫”對給邪以出路的啟發;“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思想對無形與有形之邪相互裹挾時,先攻有形之邪,則無形之邪失于依附自然消失的經方思想的影響等。中醫研習與實踐者若能深入研究并運用兵家智慧,臨證會更有謀略,辨證用藥更加靈活,得心應手。

猜你喜歡
戰法孫子兵法病機
雪域高原,行軍千里練戰法
《孫子兵法》組歌
老年癡呆病中醫病因病機及治療
高血壓病中醫病機探討
氣虛發熱病機探析
代謝綜合征中醫病機探討
談對《孫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臧紆青和他的“伏勇散戰法”
略論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法的創新
涌入日本的《孫子兵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