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中正骨手法治療腰肌勞損的體會※

2024-04-26 01:17王夢潔王軒薛淵王秀明李健敏黃麗柳鴻林
中國民間療法 2024年6期
關鍵詞:隴中筋骨正骨

王夢潔,王軒,薛淵,王秀明,李健敏,黃麗,柳鴻林

(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太原 030024)

腰肌勞損與中醫“腰背痛”相似,是指因各種環境因素導致腰部關節組織缺血、缺氧,形成粘連,腰肌長久牽拉致肌肉慢性勞損,患者常感腰部及周圍筋肉腫、脹、酸、麻,嚴重者甚至出現腰部活動障礙[1]。目前,腰痛已成為世界上導致患者就醫的第二大原因[2]。調查顯示,中國慢性腰背痛患病率達27.60%左右,患病率較高的省份如山西省、江西省、海南省、福建省等,多數患者年齡段集中在19~49歲,男性疼痛發生率(29.65%)高于女性(25.86%)[3]。腰肌勞損患者眾多,但往往在就診時的影像學檢查未提示腰部發生病變,故無法得出明確的醫學診斷?;诖?對腰肌勞損這一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

隴中正骨手法流派在郭均甫、李盛華先生等一眾帶領下,遍訪中醫骨傷經典,不斷對傳統手法進行繼承、借鑒與探索,形成較完整的治療理念,在治療腰肌勞損疾病時,運用特色手法能緩解腰痛,提高療效。

1 病因病機

腰肌勞損屬于中醫“腰痛”“痹證”等范疇,古籍中也多次對其命名,如“腰尻痛”“腿股風”。腰痛的病因病機古今有很多記載,總體概括不外乎“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端貑枴け哉摗吩?“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绷爸信c疼痛有關的邪氣主要為風、寒、濕邪,當邪氣侵犯腰府時,易致腰部及腰旁肌肉氣血不通,不通則痛?!吨T病源候論·腰背痛諸候》認為,腰痛與腎關系密切,腎虛是發病之本,并對急慢性腰痛進行分類?!端貑枴っ}要精微論》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笨梢?慢性腰痛與腎虛關系密切。臟腑化精生血,濡養肌肉筋骨,腰府得養,筋骨壯盛?!案沃鹘睢薄澳I主骨”“肝腎同源”等理論佐證了肝腎兩臟與筋骨的緊密關聯性?!夺t宗必讀》云:“有寒有濕,有風熱,有挫傷,有瘀血,有滯氣,有積痰,皆標也,腎虛其本也?!庇纱丝芍?慢性腰痛與腎關系緊密,加之六淫邪氣,故有“勞損于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擊搏,故腰痛也?!币虼?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脈絡不通,筋骨失養。

隴中正骨流派認為,六淫邪氣侵犯人體肌表,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氣血運行和陰陽失調,腰府經絡氣血不通,運行不暢,引起腰部肌肉攣縮或弛緩無力,活動功能障礙,腰痛日久難愈,逐漸轉為慢性腰痛。腰痛患者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氣血虧虛,肝腎虛損,過度勞逸則肝腎難以化生精血,進而不能濡養腰府及筋骨,引發疼痛。長久處之,稍有勞累或姿勢不當,即感筋骨酸痛。

2 中醫藥治療方法

中醫藥治療腰肌勞損的方式多樣。近年來,針灸、小針刀、推拿按摩、穴位埋線等治療腰肌勞損已取得良好療效。針灸是目前治療腰肌勞損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刺激腰背部近端或遠端腧穴,促進經絡運行,松解肌肉筋膜,恢復正常生理功能[4]。針灸治療還可作用于神經傳導組織,通過刺激腧穴降低痛覺敏感度,擴張局部血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腰肌勞損。小針刀具有操作便捷、痛苦小、療效好的優點,近年來受到許多臨床醫生的青睞,能通順筋脈、經絡,通暢氣血。經小針刀剝離粘連,腰肌勞損患者腰部筋肉酸痛、痙攣不適感得到緩解[5]。推拿按摩通過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體軟組織,用分筋、揉筋配合理筋的方式,起到放松肌肉、松解粘連、調整人體軟組織功能狀態等作用[6]。通過推拿按摩可舒緩腰肌勞損患者腰部軟組織,疏通小關節,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穴位埋線由經絡穴位療法發展而來,在穴位處埋入可吸收線體持續刺激腧穴,傳導經氣,達到強身保健、治療疾病的效果[7]。該方法能有效緩解腰肌勞損患者筋肉疼痛,操作方便,不良反應少,對于因個人原因不能及時復診的患者,能更好地延長治療有效量。

3 隴中正骨流派辨治特色

3.1 隴中正骨流派簡介 隴中正骨流派創始人郭均甫先生認為骨傷科臨證應以氣血陰陽為綱,氣血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與物質基礎,氣血的變化不僅影響經絡的走行,同時也決定筋骨的變化。歷經后代傳承,隴中正骨流派發展壯大,在原有正骨手法的基礎上,形成以“整體論治、筋骨并重”為原則的隴中正骨手法。隴中正骨手法可通過手法實現調和氣血,柔和筋脈,流利關節,平衡筋骨動靜狀態,已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隴中正骨流派還將疾病的病因病機與甘肅道地藥材結合起來,研發出一套獨特的治療用藥,針對不同骨傷疾病的特點和治療規律,分別選取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筋接骨等功效的藥物,以及膠囊、丸劑、散劑、顆粒劑等劑型??傮w認為,初期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為主,中期以和營生新為主,后期以補益肝腎為主[8]。

3.2 辨治特色 脊柱是人體軀干的支柱,也是人體軀干的中軸,維持著人體的自由活動。脊柱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5 個部分,當一個部分發生病變后,常會繼發其他部分病變[9]。單純腰痛治腰、頸痛治頸會影響患者的康復,甚至失治誤治。隴中正骨流派在治療脊柱疾病時,首先強調“天人合一”,協調人與自然之氣的關系,順應四時節氣變化,及時調整生活習慣和飲食、穿著,如腰部要注意保暖,防止接觸寒濕,均體現了人與自然的整體性。其次強調脊柱的整體平衡性,因脊柱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在治療時不能將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單獨割裂,當腰椎出現病變時,要加強對頸椎、胸椎的處理,如脊柱其他部位出現問題時也可用此法。最后強調要重視“筋骨并重”的傳統思想,《素問·五臟生成》言:“諸筋者,皆屬于節?!苯钜栏皆诠巧?骨為筋附著提供位點,筋骨相互依存,互根互用。骨傷必筋傷,筋傷也可影響骨的功能。由此可得出,必須“筋骨并重”,才能促進脊柱疾病的痊愈。

腰椎長期處于病變狀態,經絡氣血運行不暢,腰部肌肉痙攣收縮,腰痛纏綿難愈,久之發展為腰肌勞損。在治療腰肌勞損時,既要注重腰椎狀態,也要重視腰部肌肉功能。從解剖學角度看,腰椎間盤為腰部本身的內結構,腰肌為腰部的外結構,二者為腰部結構穩定的基礎。從動力學角度來看,腰部承上啟下,能將作用在人體間的多種作用力優良傳遞。從肌肉功能角度看,深層肌群(主要為多裂肌)與淺層肌群(主要為束脊肌)共同配合,維持腰部外在穩定[10]。當腰部椎體及肌肉出現一系列退行性病變后,常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不僅如此,當脊柱出現退行性病變時,也會影響到腰部病變,往往是從腰部曲度開始改變,影響腰椎小關節分布狀態和功能,進而小關節也開始發生退變,刺激神經產生炎癥,引起臨床癥狀。長時間的疼痛刺激導致腰椎活動受限,關節痿廢失用,腰部肌肉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和失衡,致使腰肌勞損。隴中正骨流派認為,對于腰部病變,手法干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且越早治療收效越好。早期通過手法作用于腰旁肌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緩解痙攣疼痛;后期通過手法如隴中正骨手術中的拍法、抖法等恢復腰椎小關節功能,增加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韌性,改善關節病變狀態。隴中正骨流派獨創的整脊手法即脊柱調理法,包含頸椎整脊手法、胸椎整脊手法、腰椎整脊手法、骶髂部整脊手法,其中較為突出的是腰椎整脊手法中的“三步三位九法”,在臨床上受到很好的反響?!叭健笔侵笢蕚?、治療、結束3個步驟,“三位”是指俯臥位、側臥位、仰臥位3個體位,“九法”是指腰部拔伸按壓手法、按腰后伸扳腿手法、腰部斜扳手法、推腰扳腿手法、屈膝屈髖施壓外旋外展伸腿手法、直腿抬高足背屈手法、屈髖屈膝旋腰手法、屈髖屈膝蹬足手法及對抗牽引牽抖手法等[11]。

4 隴中正骨手法治療腰肌勞損的體會

隴中正骨流派遵循“骨錯縫,筋出槽”等理論[12],在臨床治療腰椎疾病時不斷總結經驗,認為腰部肌腱、韌帶、關節脫離正常位置為腰痛的關鍵病機,治療核心是理筋正骨。腰椎斜扳法是推拿科常用的正骨手法,也是治療腰腿痛的關鍵手法之一,尤其適用于急慢性腰痛患者。隴中正骨流派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同時考慮臨床安全性和療效性,創新性提出旋扳手法。在實施過程中,首先將腰椎旋轉達到最大程度,該程度雖低于解剖限度,但須高于生理限度,當患者在此狀態下,施術者對腰椎小關節施加一個輕柔和緩的爆發力,聽到“咔”聲即為成功[13]。在操作時,按照“放松、鎖定、復位”等原則,結合患者本身解剖結構與力量,采用隴中正骨手法治療臨床腰肌勞損患者時,取得良好的療效。

長時間的彎腰及久坐等生活不良習慣導致腰部的功能鍛煉不足,椎旁肌肉等活動量大幅度減少,加之肌肉長期處于缺血、缺氧的高壓狀態,逐漸萎縮不用,出現腰肌勞損,故治療時應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增強相關肌肉的抗疲勞能力,使腰椎重建新的平衡。腰背肌功能鍛煉要以鍛煉豎脊肌為主,具體操作如下:囑患者取坐位,醫生使用右手從患者的右腋向前伸入,協助按扶患者左肩,保持體前屈40°~60°,將患者身體向右旋轉,旋轉角度在45°左右,與此同時左手緩慢在腰肌旁進行推捏,到達棘突時會聽見“咔”聲,提示治療完成[14]。在平時習慣改善方面,囑患者俯臥在床上,用一軟枕頭墊在患者上腹部,使腰骶部位懸空,放松腰骶部骨肉,也可平素臥硬板床,逐步加強腰背肌力量。

5 小結

隴中正骨手法被廣泛應用于創傷、骨病、筋傷等疾病治療中,堅持“天人合一”“整體觀念”“筋骨并重”等治療理念,臨床運用“三步三位九法”、旋扳法等治療腰肌勞損,能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與借鑒。

猜你喜歡
隴中筋骨正骨
《天臺山道家功夫正骨真傳》讀評
你的筋骨為什么那么容易受傷?
筋骨 道德 溫度
隴中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狀況調查探究
講述正骨人的故事
政府助推區域特色文化產業
筋骨并重理論在骨折康復中的應用思考
平樂正骨手法源流淺述
岳陽張氏正骨氣血理論之以氣為先
淺議隴中民間剪紙藝術及保護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