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向精準施策助推優質均衡

2024-04-26 03:22秦皇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肖鳳利
河北教育(綜合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優質學校教育

○ 秦皇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肖鳳利

近年來,秦皇島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堅持改革創新,擴增優質資源,改善辦學條件,均衡師資配置,解決發展瓶頸,促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高位統籌,擘畫優質均衡藍圖

義務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最核心內容,與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和訴求緊密相關。我市將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大戰略工程并列入政府年度工作報告重點落實。黨政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推動全市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性舉措,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多次專題研究教育工作,做到頂層部署明確方向。各縣區黨委、政府依法履行主體責任,細節謀劃狠抓落實,強化教育經費投入、資源優化配置、師資均衡配備、提升教育質量的全方位保障,城鄉二元結構壁壘基本消除,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二、夯實基礎,補齊教育發展短板

回應人民群眾“學有優教”的熱切期盼,聚焦“城鎮擠”“鄉村弱”的突出問題,通過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工程、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和能力提升項目的雙擎驅動,通過規劃優化新建一批、資源整合一批、改擴建一批等措施,拓展城區人口密集區域的辦學空間,改善薄弱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鞏固消除大班額成果,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區域、校際間差距明顯縮小。近三年,共新改擴建中小學23 所,總投資近14 億元,建筑面積超過23 萬平方米,增加學位1.7 萬個。

三、創新舉措,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將集團化辦學作為擴大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重要舉措,以最快速度、高起點地實現教育公平與效率的雙贏。采取市級統籌推進、縣區組織開展、龍頭校為主管理的實施方式,探索出“組建名校教育集團”“組建學校發展共同體”“委托名校管理新建?!钡饶J?。目前,已組建22 個教育集團(辦學共同體、聯合校等),海港區和青龍滿族自治縣實現跨縣區學校合作。集團內搭建跨校備研、主題教研平臺,建立品牌引領、干部交流、教師互派、走教幫扶等制度,促使新優質學??焖俪砷L。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助力教育質量提升,市教育局與北京市房山區教委簽訂教育合作框架協議,圍繞課程教學改革、評價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

四、抓住關鍵,推進師資配置均衡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和人才支撐。市教育局與編制部門協同配合,于2021 年對各縣區中小學教職工編制進行了統籌調整,有效緩解教師編制結構矛盾。近三年,通過公開招聘、特崗教師、公費師范生培養等方式,補充1791 名專任教師。搭建多樣化師資培訓平臺,每年培訓鄉村教師1.2 萬余人,占參訓教師40%以上。在實施教師“縣管校聘”基礎上,逐年開展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僅2023 年就交流1893 人。實施“三區”人才支教計劃和“銀齡講學計劃”,近三年選派111 名退休專家和骨干教師到青龍滿族自治縣鄉村學校支教。自2021 年起,組織全市1579 名骨干教師開展“牽手鄉村教育”送教下鄉活動,組織名師工作室開展集中定點送教、長期幫扶學校等活動,累計送課近4000 節。

五、多向發力,實現減負提質增效

在“雙減”基礎上,重點實施“育人為中心”教學模式構建、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行動,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指導、教學質量動態監測。抓好學校作業設計,通過學科主題觀摩、專題研討交流、作業設計展評等活動,提升教師作業設計水平。持續開展課后服務,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在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學生全覆蓋的基礎上,通過豐富課程資源、拓展服務渠道等措施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數字化賦能教育質量提升,依托“互聯網+”教育開展“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建設,建立15 個聯校網教共同體、覆蓋165 所學校,提高農村及薄弱學校教師專業素養。建設全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以信息化應用推動學生評價改革。

六、“五育”并舉,搭建多元育人平臺

義務教育鎖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重在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堅持以德為先,將革命文化、傳統文化、生態文明、本土文化、生命健康、法治教育、國防教育、研學教育等融入德育工作,與高校合作成立“秦皇島市大中小學一體化研究中心”。堅持“以體為重”,通過課程幫助學生養成健身意識和鍛煉習慣,通過重點項目帶動學生運動興趣,通過競賽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打造“一校一品”特色發展格局,推出“體育選項走班制”“體育趣味課課練”等一系列體育教學模式,形成校園足球、冰雪、帆船、輪滑等省內有影響力的體育特色品牌。堅持以美為貴,豐富美育實踐活動,市、縣、校三級常態化舉辦藝術展演、校園文化活動,各學校開設書法、合唱、舞蹈、篆刻、手工藝等藝術社團,全市首屆學生合唱活動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媒體報道。堅持以勞為基,遵循“典型引路—片區實驗—全面鋪開”的思路,確定勞動教育實施重點,各學校充分挖掘本土自然和社會資源,開發了葡萄酒釀造、工藝品制作、長城環境保護等特色勞動實踐課程。

七、兜牢底線,保障教育民生福祉

堅持義務教育階段“一個都不能少”的底線目標,在確保適齡兒童零失學輟學的基礎上,將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平等入學、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權利作為招生工作重心。各縣區制訂隨遷子女入學實施細則并對外公布,隨遷子女直接到居住地對應的公辦學校報名入學,學位不能滿足需求的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調劑到周邊其他公辦學校,實現了凡是有公辦就讀需求的隨遷子女均能在公辦學校入學。建立了“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教學校為支撐、送教上門為補充”的多元化殘疾兒童教育模式,確保凡是有受教育能力的學生均能按需入學。堅持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三融合”,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和中小學校結對共建,實施“校企聯動”殘疾學生職業教育,通過“體育運動+康復訓練”,發掘殘疾兒童潛能。

今后,我們要將“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轉化為秦皇島教育的自覺行動,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強化系統思維,探索創新舉措,努力開創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局面,為培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優質學校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題解教育『三問』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