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法治方式保障愛國主義教育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理論解讀

2024-04-26 08:08
教學考試(高考政治) 2024年1期
關鍵詞:教育法愛國主義弘揚

李 海

(黑龍江省綏化市綏棱縣第一中學)

【背景材料】

2023 年10 月24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 年1 月1 日起施行。這部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共5 章40 條,包括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標志、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方面。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并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分別作出相應規定。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近代以來,愛國主義精神激勵無數優秀中華兒女為救亡圖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英勇斗爭,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愛國熱情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和深刻的社會變革。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考點鏈接】

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角度分析

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通過愛國主義教育,用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三位一體,有機統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之中。

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吨腥A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三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應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3.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強動力。要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全面奏響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強音,合力推動“中國夢”的“巨輪”駛向更廣闊的遠方。

二、從《經濟與社會》的角度分析

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家是人民的國家,愛國主義教育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相關內容。因此,愛國主義教育要符合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利益與情感需求。

2.要弘揚勞動精神。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新時代的奮斗者,應當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將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深地融入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當中,在建設新時代中風雨無阻、勇敢前行。

3.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企業營銷無國界,企業家有祖國,愛國情懷是企業家應有的價值追求,愛國是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實踐證明,為國擔當、為國分憂的愛國精神,無論什么時候都是一個企業家贏得市場、創造事業輝煌不可或缺的前提。

4.企業活力是企業的創新和競爭力之源。增強愛國情懷,是企業發展與民族興盛互為支撐的堅實力量。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養愛國主義情懷,不但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發展內涵,更是增強企業活力體現,對于提升企業的創新和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三、從《政治與法治》的角度分析

1.我國的國家性質。我國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特征。熱愛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維護國家的統一,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等等,都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

2.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吨腥A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四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健全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3.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講人民性,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

4.政府職能?!吨腥A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中央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統籌協調。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第十二條規定,地方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本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統籌協調。

5.政府的宗旨和原則。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愛國主義教育擺上重要日程,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做愛國主義的堅定弘揚者,堅決同違背愛國主義的言行作斗爭,積極踐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四、從《哲學與文化》的角度分析

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愛國主義教育不能脫離實際,要聯系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通過學習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能讓我們看到國家取得的巨大進步,由此產生自豪感;通過身邊的感人事跡,能讓人真切地體會到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核。

2.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愛國主義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華民族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旗幟。

3.整體與部分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統一的整體,愛國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出發點和目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占據著中心地位,是整個價值觀的承接點和核心環節,是個人層面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和基本的價值標準。

4.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中,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部法律在明確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強調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并對針對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如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分別作出相應規定。

6.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愛國主義教育要處理好“點”與“面”的關系,兩者之間不僅存在數量上的不同,而且蘊含著質的差異。這里的“點”就是要突出重點,體現愛國主義教育的高度和深度;這里的“面”就是要顧及全局,體現愛國主義教育的廣度。

7.堅持矛盾分析法。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情與理的關系?!扒椤迸c“理”二者不可分割,相輔相成。在新時代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情理通融”,用真情感染人,用真理說服人,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牢牢扎根。

8.文化的社會作用。要按照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的主要內容、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結合具體實際認真施行,保障愛國主義教育常態化,讓愛國主義精神在人們心中牢牢扎根,把愛國熱情轉化為新時代的奮斗實踐。

9. 優秀文化塑造人生。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和社會主義道德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讓十四億多人的每一成員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的主體。

10.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吨腥A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住房城鄉建設、文物等部門應當加強對文物古跡、傳統村落、傳統技藝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發掘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

11.教育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基本途徑?!吨腥A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不僅在內容上涵蓋了思想政治、歷史文化、歷史文化遺產、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各個方面,而且對如何才能確保愛國主義教育更具實效、更有影響、更有效率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12.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

13.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導青年發展的根本價值準則,是促進青年健康成長的基本德性要求。引領青年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支持者和模范踐行者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題中之義和必然要求。

14.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要引導人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自覺延續文化基因,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從《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角度分析

1.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積極倡導求同存異、交流互鑒、取長補短,促進不同國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實現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人講愛國主義,同時也是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胸懷的。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應具有國際胸懷,是與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相契合、與人民正在進行的奮斗相結合、與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相適應的。

3.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無產階級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統一,是從本國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的。愛國主義對國家和國家的關系起調節作用。一個愛國者既愛本國,也尊重國家間的共同利益,這正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跟蹤試題】

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據此回答1,2 題。

1.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求我們( )

①自覺踐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做新時代的建設者

②必須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③堅定共產主義共同理想,做時代精神的踐行者

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因為( )

①它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添時代內涵,引領文化的發展方向

②它能夠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理論依據

③它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具象化展現,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密碼

④它有助于人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在新征程上行穩致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規定,愛國主義教育應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這是因為 ( )

①意識對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動性

②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受特定條件的影響③人們可以在意識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

④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的局限性影響人的意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愛國主義教育主管部門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有指導、監督和統籌協調職責,同時規定了教育、文化和旅游、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網信、文物等部門的工作職責,并規定了支持愛國主義教育有效開展的保障措施。這是因為 ( )

①調整上層建筑的不合理環節有利于鞏固經濟基礎

②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

③社會意識總是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

④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取決于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中華民族發展史、中國共產黨史有力證明,祖國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材料告訴我們 ( )

①善于抓住本質是認識和利用事物之間聯系的前提

②事物之間的聯系因其“人化”的特點而具有主觀性

③要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聯系,把握其本質的聯系

④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對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三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應當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 ( )

A.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部理論成果

B.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C.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正確理論

D.指導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的正確理論

7.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強動力。要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全面奏響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強音,合力推動“中國夢”的“巨輪”駛向更廣闊的遠方。實現中國夢,需要廣大青年( )

①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

②為個人利益的實現不懈奮斗

③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夢想

④將個人的夢想置于民族的夢想之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國家是人民的國家,愛國主義教育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因此,愛國主義教育要符合國家發展和人民的利益需求。愛國主義教育要符合國家發展和人民的利益需求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是 ( )

①要重視發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促進作用

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貫徹群眾觀點

③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價值選擇

④要在正確價值選擇的基礎上進行價值判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新時代的奮斗者,應當將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深地融入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當中,在建設新時代中風雨無阻、勇敢前行。將勞動精神融入愛國主義教育中,是因為( )

①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

②勞動只能生產出物質財富

③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

④勞動是勞動者體力和腦力的支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四條規定,愛國主義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健全統一領導、齊抓共管、各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愛國主義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因為 ( )

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奮斗,解決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

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走向民富國強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入新時代,完成民族偉大復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統一的整體,愛國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出發點和目的,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占據著中心地位,是整個價值觀的承接點和核心環節,是個人層面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和基本的價值標準。這啟示我們 ( )

①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③應該樹立全局觀念,統籌全局

④重視關鍵部分甚至對整體的決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住房城鄉建設、文物等部門應當加強對文物古跡、傳統村落、傳統技藝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發掘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對文物古跡、傳統村落、傳統技藝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是因為它們 ( )

①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②具有深厚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價值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④承載中華文化基因,彰顯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我們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積極倡導求同存異、交流互鑒、取長補短,促進不同國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實現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之所以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因為它( )

①為世界各國對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據

②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是我國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

③符合當今時代主題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期盼

④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100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寫下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輝煌篇章。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這是由 ( )

①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決定的

②愛黨與愛社會主義的本質一致決定的

③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決定的

④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愛國主義教育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有關方面應將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形成推動法律正確有效實施的濃厚社會氛圍。要通過多種形式,用生動的事例,深入淺出地闡釋愛國主義的深刻內涵、重要意義,闡釋愛國主義教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任務要求和重要舉措,加深全社會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唱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主旋律。要加大組織指導力度,落實法律規定的職責任務和舉措,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廣泛深入開展,充分體現立法的效果。

材料二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標志、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方面。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并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分別作出相應規定。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1)結合材料一,運用文化的有關知識,分析推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文化價值。

(2)結合材料二,運用文化的有關知識,說明新時代應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求我們必須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②④符合題意;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新,①錯誤;共產主義是最高理想,而不是共同理想,③錯誤。故答案選C。

2.D【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因為它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具象化展現,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密碼,有助于人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在新征程上行穩致遠,③④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的發展方向,①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理論依據,②錯誤。故答案選D。

3.B【解析】本題考查意識的特點和作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這是因為意識對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動性,人們可以在意識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①③符合題意;②④與題目無因果關系,排除。故答案選B。

4.A【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社會意識的作用。愛國主義教育法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明確規定,體現了對上層建筑的不合理環節的調整,有利于鞏固經濟基礎,①符合題意;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支持愛國主義教育有效開展的保障措施,表明對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視,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發展,②符合題意;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有時會先于社會存在變化發展,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變化發展,③錯誤;④顛倒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錯誤。故答案選A。

5.D【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祖國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告訴我們要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聯系,把握其本質的聯系,并善于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這對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③④符合題意;尊重聯系的客觀性、尊重客觀規律是認識和利用事物之間聯系的前提,①錯誤;聯系具有客觀性,②錯誤。故答案選D。

6.B【解析】本題考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B 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A 錯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理論,C,D 錯誤。故答案選B。

7.B【解析】本題考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國夢,需要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夢想,①③符合題意;應堅持國家利益至上,②④觀點錯誤,排除。故答案選B。

8.C【解析】本題考查群眾觀點、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愛國主義教育要符合國家發展和人民的利益需求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深入貫徹群眾觀點的體現,是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的價值選擇,②③符合題意;先進的社會意識才會對社會存在起促進作用,①錯誤;我們應該在正確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價值選擇,④錯誤。故答案選C。

9.A【解析】本題考查勞動精神。勞動精神離不開勞動和勞動者,將勞動精神融入愛國主義教育中,是因為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勞動者是生產過程的主體,①③符合題意;勞動不僅能生產出物質財富,也能生產出精神財富,②錯誤;④與題目無因果關系,排除。故答案選A。

10.C【解析】本題考查黨的領導。愛國主義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走向民富國強,②③符合題意;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變化發展的,不能說解決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①錯誤;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入新時代,但尚未完成民族偉大復興,④錯誤。故答案選C。

11.C【解析】本題考查整體與部分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統一的整體,愛國是整個價值觀的承接點和核心環節,要求我們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重視關鍵部分甚至對整體的決定作用,②④符合題意;當部分以有序的合理結構構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①錯誤;材料著重強調部分的重要性,③排除。故答案選C。

12.C【解析】本題考查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加強對文物古跡、傳統村落、傳統技藝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是因為它們具有深厚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價值,承載中華文化基因,彰顯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②④符合題意;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①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③錯誤。故答案選C。

13.D【解析】本題考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所以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因為它符合當今時代主題與世界各國人民的期盼,有助于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③④符合題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法理依據,①錯誤;②與題目無因果關系,排除。故答案選D。

14.B【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知識。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這是由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和根本宗旨決定的,①④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與②③無決定與被決定關系,排除。故答案選B。

15.(1)①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弘揚主旋律,對社會產生積極作用。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戰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文化自信。

(2)①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各自的崗位上學習和工作,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②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熱愛學習,崇尚勞動,向英雄模范先進人物學習,走學習成才、知識報國之路。③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銳意改革,自主創新,努力成長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

【解析】本題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為背景,以推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素材,從文化的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等。第(1)問屬于意義型文化主觀題。解答時,應著重從弘揚主旋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文化自信等角度進行分析。第(2)問屬于措施型文化主觀題。解答時應著重從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向英雄模范先進人物學習、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等知識進行分析作答。

猜你喜歡
教育法愛國主義弘揚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激勵教育法在農村學校教學工作中的應用
弘揚雷鋒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愛國主義教育
弘揚“最美” 打造精神家園
《職業教育法》重要問題修訂意見的調查
愛國主義教育
我國加緊修訂(職業教育法)健全完善相關制度
陶行知的賞識教育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