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腸出血綜合征的診治

2024-04-26 14:33段曉林
現代農村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豬腸豬體豬群

段曉林

(鄲城縣農業農村局 河南 鄲城 477150)

豬腸出血綜合征是一種突發性疾病,它是由豬的腸道大量出血引起的,其發病過程短、致死率高。生豬發病前有明顯的腹瀉癥狀,在糞便中伴有血液或血塊。若不能及時發現病癥,血液大量從體內流失,患病豬呈現皮膚蒼白、發育不良、嚴重貧血癥狀。

目前,隨著生豬養殖規模的擴大,部分豬場引種環節不夠嚴謹,對引入的豬群沒有規范檢疫和隔離觀察,是豬體自身攜帶疫病未經檢測進入豬場,造成豬腸道出血疾病頻頻發生。該病發生后若不能立即采取措施治療,將錯失最佳治療時機,造成生豬接連死亡。養殖戶將遭受重大經濟損失。豬腸道出血病,無特殊性致病原,不同日齡生豬都有發病的可能。危害相對較大的是青壯年豬,養殖戶應定期觀察,時刻警惕,隨時關注豬糞顏色和因應激因素給豬體帶來的變化和癥狀,從而判斷豬體是否健康,是否患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最大限度降低患病誘因,確保豬體安全健康。

1 發病過程

2019 年3 月13 日,商丘某育肥養豬場發現一例因出血性腹瀉死亡的案例,此案例發病過程初期為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糞便灰黃色且較軟,體溫40 ℃以上,24 h 后糞便有血斑黏液,弓背,脫水,隨后消瘦,由于該養殖場為“自繁自養”模式,平時疫苗接種也較為嚴格,并未發現豬群有疫病現象,所以最初根據發燒癥狀誤診為一般腸炎,48 h 后部分豬癥狀加重出現死亡。經進一步觀察檢測發現,該養殖場自然環境和衛生條件質量低下,且養殖擁擠,密度過大,濕度超過正常范圍等眾多應激因素,引起生豬腸道出血疾病發生。

2 臨床表現

豬腸出血綜合征主要發生在青壯年豬群當中,其他年齡段的豬群發病較少。該病分為急性和慢性,慢性屬于細菌性傳染,發病過程較長,如果治療不及時容易引起腹瀉,導致壞死性腸炎或出血性腸炎。急性特征為發病前沒有任何臨床表現,日常采食、運動、休息無任何變化,一旦體溫下降在排泄物中發現血液就會突然死亡,所以說突然死亡是豬腸道出血綜合典型的一個臨床癥狀。有的病豬會出現吐血、便血、腹痛、貧血等癥狀。吐血是血液經過胃部腸道進入口腔,便血是血液隨食物進入腸道,刺激腸黏膜所致;腹疼是血液對胃部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后,胃腸道蠕動加快所致,貧血是大量出血所導致。臨床解剖發現,由于大量出血豬體表皮膚呈現蒼白,另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血塊并伴有惡臭難聞異常的氣味。小腸內有大量血液,從回腸擴展到小腸與大腸,但腸道組織表面沒有發現有出血的痕跡;個別豬體腸壁增厚,即增生性血性腸病。

3 診斷方法

豬腸道出血的診斷可通過糞便、實驗室、內鏡、X 線和放射等檢測方法。首先糞便檢測,用化學實驗做糞便潛血檢測,查看消化道是否出血,紅細胞是否遭受破壞,糞便是否正常,是否含有微量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如果糞便潛血實驗為陽性,消化道在此時每日出血4 ~5 ml 以上積于胃內,當胃內積血達到22 ~25 ml 時可引起黑便,大于200 ml 時可引起嘔血。其次做臨床檢查,從腹部和肛門觸診,判斷腸道是否患有疾??;第三,結腸鏡、胃鏡和X 線檢測,直接觀察腸道內是否有息肉、腫瘤、潰瘍和病變,同時進行活檢查看是否病變。最后也可通過血常規、放射、X 光平片和腹部CT 檢測,確診腸道出血部位和出血的嚴重程度,從而判斷了解生豬的健康狀況。

4 防治措施

豬腸出血綜合征無具體的致病性病原,在治療的過程中主要依據患病豬臨床表現進行對癥治療。首先藥物預防,養殖戶可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250 mg 呋喃唑酮,或泰勒菌素200 mg,連續7 ~10 d,進行藥物預防;對于急性發病豬可用維生素E、皮質類固醇和抗生素聯合進行藥物治療;養殖戶平時要密切關注豬群健康狀況,加強飼養管理,把控飼料新鮮品質和飼養密度,保持豬舍通風透氣,衛生清潔,定期消毒和防疫,減少病原體傳播,增強豬體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時建立檔案,對豬群的健康狀況進行記錄和分析,加強豬群健康動態的實時監督,提高豬群的健康水平。

猜你喜歡
豬腸豬體豬群
夏季養豬要做好防暑降溫
豬群咳嗽多發季 養豬人如何應對
豬腸氣泡病
基于單視角點云鏡像的豬只體尺測量方法
學會8招夏季養豬增膘等4則
賣豬腸粉的女人
豬群發生傳染病時的控制措施
豬腸碌你吃過沒
豬群亞健康
夏季養豬增膘九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