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文化人才振興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2024-04-26 14:33尹澤昕張思喬
現代農村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人才建設文化

尹澤昕 張思喬

(山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以及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性戰略部署。2023 年1 月2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出臺,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產業要靠人才來發展,文化要靠人才來振興,生態要靠人才來美化,組織要靠人才來強健。鄉村文化人才是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力軍,也是推動鄉村振興和引領鄉村發展的重要支撐。

1 鄉村文化人才的作用及價值

1.1 鄉村文化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2]。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人才是決定性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3],深刻表明要將鄉村文化振興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2023 年2 月27 日《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發布,明確提出要“建設鄉村文化人才庫”。鄉村文化人才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關鍵一環,是鄉村文化建設的根本保障,更是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處在社會結構深刻變革、鄉村社會矛盾多發時期,更需要加大培育鄉村文化人才力度,增強鄉村文化人才思想品德水平和道德修養,夯實鄉村和諧穩定的思想基礎,使鄉村文化振興真正落地生根。

1.2 鄉村文化人才賦能鄉村振興“時代化”。鄉村文化人才在城市和鄉村文化中承擔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能夠實現鄉村文化和現代媒介有效銜接。城市中的主流文化、先進文化通常需要由鄉村文化人才宣傳到村,而鄉村文化人才在振興鄉村文化時需要通過深入挖掘與復原鄉村地域特色文化,挖掘鄉村的歷史文化底蘊,加大修復鄉村古建筑、文物古跡,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銷售文創產品,文媒融合發展,創新性地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將鄉土的內生智慧與創意設計相結合。鄉村文化人才能夠有效提升鄉村村民文化傳播積極性,改善鄉村地區傳統封建的思想觀念、落后愚昧的習俗,激發出鄉村文化潛力和服務效能,賦能鄉村振興“時代化”。

2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文化人才發展的現實困境

2.1 鄉村振興建設主體力量薄弱。進入新時代以來,各地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大力修建、復原各類文化場所設施,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追求利益最大化,對鄉村文化建設不重視,鄉村文化人才隊伍流失、后備隊伍不足。鄉村文化建設需要大量人員配備,僅靠各地政府、鄉村村民、為數不多的返鄉青年大學生難以滿足需要,鄉村文化振興發展嚴重受阻。部分地區政府及基層干部領導對鄉村振興文化建設不夠重視。隨著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鄉村村民對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部分領導和基層干部尚未意識到鄉村文化發展給社會政治和經濟帶來的推動作用,對鄉村文化振興不夠重視;部分鄉村基層干部及組織習慣于以經濟指標來評判鄉村振興工作,熱衷于易取得成效、政績的“硬件”方面建設,而忽視了鄉村文化發展這類“軟件”方面建設;各地區基層組織存在對鄉村文化建設調研不夠充分、鄉村文化建設規劃不具體、鄉村文化建設工作浮于表面等問題,鄉村文化人才發展嚴重受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中青年勞動力涌向城市,在適應城市快節奏生活后,更不愿意返回家鄉,鄉村出現老齡化、空心化的現象,傳統技藝傳承后繼乏人,鄉村傳統文化根基發生動搖;鄉村文化人才工資待遇低,晉升空間小,以致鄉村文化工作者積極性不高,多數本土民間藝人被迫轉行;大多數鄉村留守的婦女兒童勞動力不足,僅能維護日常簡單勞作、莊稼耕種所需,缺乏對鄉村文化的深刻認知,無暇顧及鄉村文化活動相關事宜,以致鄉村文化主體嚴重缺失。

2.2 現存鄉村文化人才教育水平較低。自改革開放以來,受到經濟社會發展與多元思想觀念的雙重影響,部分鄉村文化人才出現人際關系功利化、過度追求物質生活、精神世界匱乏等現象,價值觀念發生扭曲,這些消極思想的出現歸根結底在于鄉村文化人才教育水平不足。專職文化工作人員較為匱乏,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我國多數鄉村并未設置專職文化工作人員崗位,缺乏貫徹落實國家文化實施方案、組織文化活動等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鄉村文化建設只能由基層干部兼職;部分鄉村基層干部整體素質不高、思想觀念陳舊、理論素養整體偏低、缺乏艱苦奮斗精神;鄉村文化人才培養的資金和人員投入非常有限,一些鄉村基層文化隊伍、村內非遺傳承人專業知識薄弱,專業不對口,業務能力不足,缺乏后期系統性的培訓。鄉村文化建設投入不足,文化活動經費主要依靠政府購買、活動補助,存在文化產品不足、服務針對性不強等,嚴重制約了鄉村文化建設;沒有發揮村民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匱乏,部分設施建設存在隨意性、盲目性,以致多數文化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影響村民文化認知能力;鄉村文化活動內容形式單一,基層鄉村文化生活相對貧乏,不足以滿足鄉村村民文化需要,甚至存在一些封建迷信、低俗腐朽活動,制約鄉村文化建設。

2.3 缺乏有效的青年人才管理和評價機制。當前,國家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鄉村文化人才的培育力度越來越大,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鄉村文化人才的培育亟待實現創新性變革,以適應鄉村文化的一系列新變化新要求,而我國鄉村文化人才現存相關體系和保障制度缺失,管理機制、評價機制相對不健全,與鄉村振興發展新要求不匹配。鄉村文化人才的管理不當、體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青年人才管理機制。鄉村文化市場存在監管不到位、市場泛濫的現象,甚至部分基層干部將政府每年對鄉村文化建設投入的資金中飽私囊,造成鄉村文化建設進程緩慢;鄉村文化事業管理人才和經營人才缺失、綜合素質偏低,崇洋媚外思想及個人主義、金錢至上、享樂主義風氣在鄉村文化人才隊伍中泛濫;鄉村各基層部門缺乏統一的文化管理政策,花費大量時間在辦事程序上,在實際工作中責任主體不明確,鄉村文化活動無法有效開展。尚未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與鄉村文化建設相配套的考核獎懲機制不健全,考核因不與工資、晉升、任免掛鉤而往往不被重視,難以達到考核的預期目的,考核激勵效果差;評價機制缺乏導致上級機關下達的文化政策難以落實,對基層干部的政績考核重經濟輕文化,文化建設的考核標準過于形式化,以致村民文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鄉村文化建設內部人員流動性差、用人機制不靈活,且相關工作人員自身缺乏提升綜合素質的學習主動性,以致鄉村文化人才工作積極性不高,難以滿足本崗位技能基本需求。

3 推動鄉村文化人才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3.1 壯大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叭瞬拧笔亲罡举Y源,更是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關鍵要素所在,鄉村文化建設離不開鄉村文化人才。①實現鄉村文化振興,離不開基層文化工作隊伍,因此要深入挖掘鄉村本土文化人才,充分發揮鄉村文化人才示范作用。通過采取各種政策措施擴大鄉村文化人才的社會參與程度與范圍,激發鄉村本土村民的“鄉情鄉愁”,鼓勵鄉村本土青年就近就業,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及管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優秀鄉村文化建設的青年工作者;政府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積極引導年齡較大的文化藝人、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成為鄉村文化宣傳者,并為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場地等方面支持,加強對民間傳統手工藝、傳統文化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努力做到鄉村文化藝術來源于鄉村、服務于鄉村;各村舉辦多形式文化交流活動,鼓勵鄉村本土基層干部、基層組織、歷史文化能人、民俗文化傳承人拓寬眼界,增強業務能力,充分發揮自身在鄉村文化振興中優勢。②壯大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向社會招賢納才。大力挖掘社會人才,動員更多專業人員和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文化振興,選拔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具有良好道德素養、業務能力強的青年骨干攜帶資金、技術返鄉,積極投身于鄉村文化工作,成為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主力軍;充分運用高等院校平臺和資源,增強青年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及鄉土文化教育,建立文化人才隊伍,實現各層次、各類別人才多元發展,同時與高校簽訂就業培養單位協議,定向輸送青年人才;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通過制定激勵政策,完善服務平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廣大社會志愿者深入基層,參與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3.2 提升鄉村文化人才專業素養。提升鄉村文化人才專業素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面、全方位共同作用。政府及相關單位應意識到本土鄉村人才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主體地位,統籌謀劃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內外部共同培育鄉村文化人才,促進鄉村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①內部加強鄉村文化人才培訓力度,優化鄉村教師隊伍。充分考慮城鄉差異,深刻把握鄉村村民實際需求,進一步推進鄉村文化中心、圖書館、博物館等建設,營造出風清氣正的鄉村思想文化環境,搭好鄉村文化服務平臺,重視培育鄉村文化人才專業素養,定期組織鄉村文化人才外出培訓學習,引導其意識到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激發鄉村文化人才對主流文化熱情,引導其樹立新時代社會主義新鄉村文化建設的自覺與自信,通過自主學習增強自身知識與文化技能,運用所學知識,就本土鄉村實際情況對鄉村振興提出建設性意見,為鄉村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合理分配鄉村教師資源,提高教育者自我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開展專門的鄉村文化人才培訓班,將振興鄉村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推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傳承與創新。②外部加大鄉村文化建設扶持力度,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投入精準度。各地區、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將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貫徹落實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進一步建立健全鄉村文化發展政策和機制,有序推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加大鄉村文化建設財政資金投入,設立文化建設專項資金、文化人才專項基金,優化鄉村文化供給,切實為補充完善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水平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著力完善文化設施及文化服務市場化機制,引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到鄉村文化基礎建設、開發地方特色文化產業等領域,多渠道籌集資金,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多元化格局,滿足鄉村文化人才培育需要。

3.3 加快鄉村文化產業發展。①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發展,文化反作用于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是推動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夠促進鄉村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僅僅依靠文化難以走向長遠,必須實現鄉村經濟發展與文化振興整體謀劃、同步推進,才能譜寫鄉村文化振興新篇章。深入挖掘、充分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其時代性。鄉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和城市文化的根基[4],不同地區、不同村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均有其自身獨特的歷史沉淀和地域特色,加快鄉村文化產業發展,要在保護和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礎上,依托地方特色,合理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開展鄉村文化建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讓活態的鄉土文化傳下去,深入挖掘民間藝術、戲曲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5]。振興鄉村文化,要重視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間傳統藝術,系統梳理鄉村歷史文化脈絡,并對珍貴歷史文史資料詳細記錄;加快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必須依據不同地區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特點,延伸文化產品,發展地方特色文化產業。②守正創新,文化與旅游相結合,創新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業態。要根據地區特色與資源,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將地域特色和鄉村文化要素與旅游業相融合,打造特色鄉村文化旅游模式,開展新興文化旅游產業,實現鄉村文化向產業化轉移;充分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及互聯網平臺,推進鄉村文化旅游信息平臺一體化建設,展示鄉村文化魅力,賦予鄉村本土文化時代性,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村落,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重點開發鄉村歷史建筑、傳統特色,重點扶持鄉村傳統民間藝術,挖掘地區民俗文化項目,打造特色生態游、農家樂等,發展鄉村文化旅游。

3.4 完善鄉村文化人才管理和評價機制。挖掘鄉村文化人才不僅需要關注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更需要健全人才的管理和評價機制。解決當前鄉村文化人才青黃不接、人才奇缺等鄉村文化振興困境,建立起一支扎根鄉村、服務民眾的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必須要加強監督監管力度,完善鄉村文化人才管理和評價機制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①創新鄉村文化人才管理機制,實現鄉村文化人才良性互動。各政府要將鄉村文化振興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健全鄉村文化管理體制,發揮鄉村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崗位規范,重視培養鄉村文化事業管理人才和經營人才,建設一支專業化的鄉村文化管理工作隊伍,促進鄉村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各級執法部門應實現鄉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優良黨風帶動民風,嚴格要求自身,杜絕出現在編不在崗、在崗不在編的現象;建立監測體系,及時跟蹤了解鄉村文化工作者實際現狀,針對性地解決鄉村基層文化管理工作者工資低、待遇差等問題,為鄉村專業化人才給予住房、醫療等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全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②出臺長效機制工作制度考核辦法,創新鄉村文化人才評價機制。注重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建立其以“知識、能力、奉獻”為主要指標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估制度,開展“鄉村光榮榜”、“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大力弘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以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鄉村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政府將鄉村文化建設納入基層工作者工作內容、年終考核標準中,采取統一招考、統一考核的管理方式,切實提高對鄉村基層工作者要求;建立相應的監督評價體制,完善獎懲機制,對于能力強、水平高的鄉村文化人才優先提拔任用并予以表彰宣傳,對于未如期完成工作的鄉村文化工作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杜絕鄉村文化建設工作隨意性。

猜你喜歡
人才建設文化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誰遠誰近?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