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滲濾液處理及資源回收技術研究進展

2024-04-26 23:24
安徽農學通報 2024年6期
關鍵詞:濾液去除率污染物

吳 迪

(蕪湖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安徽 蕪湖 241000)

垃圾填埋是較常用的固體廢物處理方法之一,滲濾液是垃圾填埋的主要副產品之一[1]。居民生活垃圾滲濾液的成分較復雜,含有大量有機物和營養鹽,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可能帶來不利影響,故有效的處理技術是垃圾滲濾液處理與資源回收利用的關鍵。目前,垃圾滲濾液常用的處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生物降解、化學氧化以及膜法處理等。近年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從單純去除污染物轉向同時回收可利用資源。本文對垃圾滲濾液處理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分析了目前垃圾滲濾液處理面臨的挑戰,對垃圾滲濾液的不同處理技術、工藝路線進行了歸納總結。同時從單純去除污染物向資源利用轉變的角度,分析了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資源,為采用新技術或聯合工藝路線有效且低成本處理垃圾滲濾液提供參考。

1 垃圾滲濾液處理現狀分析

垃圾滲濾液中含有有機化合物(如脂肪酸、有機碳等)、無機化合物(如硝酸鹽、氯化物和磷酸鹽等)及重金屬離子(如銅、鉛、汞和鋅等)等,較普通廢水成分更為復雜[2]。隨著分析技術的進步,在垃圾滲濾液中發現了許多新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不易被生物處理,對現有的處理方法提出了挑戰。比如,含氮污染物中,難溶性有機氮(rDON)很難進行生物處理,而且會干擾消毒處理效果[3]。紫外猝滅物質(UVQS)主要由腐殖酸(HA)、黃腐酸(FA)和親水性有機物(HPI)組成,其紫外線猝滅特性降低了廢水的紫外線透射率,進而影響處理效果[4]。垃圾滲濾液中某些無法被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會進入自然水體,最終影響飲水安全。因此,亟須探索更多有關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技術與聯合協同處理技術。

2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研究進展分析

2.1 物理吸附工藝

吸附是一個傳質過程,工業上常利用沸石、活性炭和活性氧化鋁等進行吸附處理。艾曉艷等[5]以黏土作為吸附劑,使用單因素優化法,探討了用土量、pH和反應時間等因素對垃圾滲濾液中氨氮(NH3-N去除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用土量50 g/L,pH值8.0條件下,靜置24 h 后,黏土對垃圾滲濾液中NH3-N的去除率達到23.97%,單位黏土的NH3-N 吸附率為7.14 mg/g。吳海霞等[6]以黏土和粉煤灰吸附垃圾滲濾液,研究吸附劑投加量、初始pH 值和反應時間等因素對試驗效果的影響,綜合考慮吸附效果、經濟成本及現實可操作性,選擇吸附劑投加量50 g/L、反應時間180 min且滲濾液初始pH值7.5~8.0作為實際運行條件,黏土對生活垃圾滲濾液中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氮(TN)和總磷(TP)的去除率分別為25.58%、14.87%、41.63%和62.25%。王文泰[7]采用粉末活性炭對垃圾滲濾液進行深度處理,并通過過硫酸鹽(PDS)高級氧化法實現活性炭的再生,并在最佳吸附效果條件下研究了不同因素對活性炭再生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為0.34 g/L,吸附過程需持續48 h 以上,投加的PDS 與吸附的COD 質量之比為5,pH 值為10 時,可獲得最佳再生效果,投加藥劑費用低至2.17元/m3。

2.2 生物處理工藝

生物處理是垃圾滲濾液綜合處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是處理廢水中高濃度有機污染物的首選方法。垃圾滲濾液中富含難降解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單一處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物處理可以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主要作用是脫氮,其可以作為其他處理方式的預處理或后處理技術以減少處理負荷。劉寧等[8]以垃圾滲濾液膜濃縮液為研究對象,通過優化調控碳源種類、水力停留時間(HRT)和碳氮比(C/N)等運行條件,探究了微生物處理機理,結果表明,碳源種類對微生物群落結構影響較大,穩定運行期間主要優勢反硝化脫氮菌為弧菌屬、海桿菌屬、鹽單胞菌屬、副球菌屬和紅環菌科等。張小寒等[9]采用提高氮濃度和縮短水力停留時間的方式實現厭氧氨氧化菌的快速富集,并通過逐步提高垃圾滲濾液含量的方式,實現厭氧氨氧化菌對垃圾滲濾液的適應,在無外加有機碳源的情況下,實現高效自養脫氮,脫氮負荷穩定在0.67 kgN/(m3·d),脫氮效率在80%以上。Song等[10]制作了由1 個反硝化反應器和4 個曝氣池組成的新型復合生物系統來處理垃圾滲濾液,采用梯度曝氣方式,可以去除85.65% COD和84.00% TN。馬壯等[11]采用AO4微氧曝氣生物反應器處理垃圾滲濾液,探究反應器的脫氮原理,結果表明,微氧曝氣單元溶解氧濃度控制在0~0.60 mg/L,亞硝化率可達到90%,COD、銨態氮(NH+4-N)和TN 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5%、99%和87%。

2.3 化學處理工藝

在垃圾滲濾液高級氧化法處理中,芬頓氧化法較為有效,然而,由于其試劑購買和污泥處理成本較高,目前該方法大規模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尚不夠成熟。Li 等[12]成功地突破了芬頓氧化法的局限性,可去除垃圾滲濾液中99% NH3-N。近年來,垃圾滲濾液電化學處理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對垃圾滲濾液中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較好。由于垃圾滲濾液中氯含量較高,電氧化過程中產生的氯離子有助于污染物的間接氧化。王小鐸等[13]采用電芬頓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系統考察了電流密度、n(H2O2):n(Fe2+)及pH等工藝參數對垃圾滲濾液中COD 的去除性能,運用響應曲面法推算最優工藝條件,電芬頓處理滲濾液納濾濃縮液的最優工藝參數:反應時間2 h,電流密度6.471 mA/cm2,n(H2O2):n(Fe2+)=12,pH值3.78,COD去除率可達到80.7%。電氧化處理技術與其他處理技術相結合,作為生物或者高級氧化處理的后續處理技術,在中試規模上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電化學反應器的一系列改進,提高了其反應性能。Deng等[14]采用組合電化學系統處理預處理過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成本較低,可去除90.9%~94.6% COD 和90.2%~98.3% TN。通過利用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與其他處理方式協同,可以有效降低處理成本。Li等[15]研究了垃圾滲濾液電解過程中氯和氫的回收情況,以及氯在染料廢水脫色中的應用。

2.4 膜法處理工藝

膜法處理垃圾滲濾液具有較大潛力。其中,反滲透技術(RO)由于在新型和常規污染物去除方面性能優越,在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反滲透和其他膜技術應用于處理垃圾滲濾液,需要減少膜污染和維持合理的水通量。涂樂樂[16]研究了“MBR+納濾系統+反滲透系統”工藝處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垃圾滲濾液,濃縮液由均質池進入MBR系統與滲濾液進行生物化學協同處理,COD的平均去除率為96.77%,NH3-N 的平均去除率為96.93%,TN 的平均去除率為99.23%,協同處理后月運營費用僅增加5.2%。Cingolani等[17]在一項中試規模研究中通過三級反滲透裝置處理垃圾滲濾液,主要污染物處理效率達到93.4%,垃圾滲濾液處理成本為3.06 美元/m3。孫建義等[18]以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站為例,介紹了該處理站根據垃圾填埋場滲濾液中污染物濃度高、水質水量多變的特點,建設了防滲工程和導排系統,以阻止垃圾滲濾液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并選擇MBR+膜法(NF/RO)組合工藝對垃圾滲濾液進行處理,最終實現出水達標排放。

3 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中的資源回收探析

3.1 垃圾滲濾液中的主要營養元素

在垃圾滲濾液回收方面受到廣泛重視的主要營養物質是六水合磷酸鎂銨(MgNH4PO4·6H2O),其由鎂、銨和磷酸鹽組成,可以作為肥料,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陶瓊等[19]通過向不同鉀鈉濃度的模擬和實際垃圾滲濾液RO 濃縮液中投加鎂鹽、磷酸鹽促使其形成磷酸鎂銨結晶,測定結晶前后溶液中氨氮、磷酸鹽及鉀鈉離子濃度。結果表明,隨著鉀離子濃度增加,氨氮回收率由96.5%降至83.0%,結晶產物中鉀離子質量分數由2.4%升至6.4%;考慮到鉀離子的競爭,鎂鹽、氨氮與磷酸鹽的投加比例為1.8∶1.0∶1.5 時即可保證氨氮的回收率,同時還能回收鉀離子作為肥料組分。商平等[20]研究了磷酸鎂銨結晶法對經混凝預處理后的垃圾滲濾液中NH+4-N 的去除效果,研究了不同因素對去除效果的影響,生成的沉淀符合典型磷酸鎂銨晶體結構,且沒有氰化物、酚類等有害物質檢出,技術上存在可行性。

3.2 垃圾滲濾液中的電能和沼氣資源

自生物電化學系統(BES)研發以來,研究人員就一直在探究利用生物電化學系統從垃圾滲濾液中回收電能。該應用的理論基礎是垃圾滲濾液的高導電性有助于促進電子傳遞,但垃圾滲濾液成分的不穩定性會對高靈敏度的生物電化學系統產生較大影響。使用生物電化學系統處理垃圾滲濾液,發電量很小。相反,簡單的厭氧處理可以作為有機物去除的預處理方法。垃圾滲濾液厭氧處理可以產生沼氣,滲濾液中可利用資源的回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滲濾液的可生物降解性。Oz 等[21]研究表明,經低頻超聲預處理的滲濾液在厭氧消化過程中,超聲處理后可溶性COD 增加,其產生的沼氣量比未處理的滲濾液多40%。董建新等[22]研究了厭氧序批式反應器(ASBR)處理垃圾滲濾液的效能與機制,依次研究了不同進水濃度下ASBR運行過程中有機物的去除效率、甲烷轉化率和污泥特性。當進水COD 為13 000 mg/L,運行周期為12 h時,COD 去除率穩定在90%以上,甲烷轉化率達0.352 L/g COD。

3.3 垃圾滲濾液中的揮發性脂肪酸

目前,研究人員正致力于從厭氧消化處理過程中回收除沼氣之外的增值產品。垃圾滲濾液還含有乙酸、丁酸和己酸等揮發性脂肪酸(VFA)。VFA可以生產各種醇類、酯類和生物塑料等。從垃圾滲濾液中回收VFA 的主要挑戰是經濟成本過高。吸附和萃取是目前從垃圾滲濾液中回收VFA 的主要途徑。然而,考慮到垃圾滲濾液中VFA 濃度較高,一個合理的回收方法可以使這一過程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可從垃圾滲濾液中回收87.4%的乙酸和94.1%的丁酸,而使用石油醚的液液萃取法只能提取到28.1%的乙酸和88.8%的丁酸[23]。

4 結語

實踐中,每種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案和技術均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局限性。其中物理吸附一般可以用在預處理過程。低成本的生物處理可以有效去除垃圾滲濾液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高級氧化方法由于成本較高,大規模運用尚存在困難。膜法處理垃圾滲濾液具有很大潛力,是多種工藝協同處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除了污染物外,垃圾滲濾液還含有氨、磷和揮發性脂肪酸等有價值的資源。以資源回收為目的的處理方法促進了現有處理技術的創新和與多種技術的整合協同,但資源回收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和環境影響問題尚待進一步解決。因此,開發能夠全面應用并且可以回收可利用資源,具有成本效益的協同處理技術至關重要。本文對垃圾滲濾液的不同處理技術、工藝路線進行了歸納總結,分析了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中可以回收利用的資源,為采用新技術或聯合工藝路線有效且低成本處理垃圾滲濾液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濾液去除率污染物
菌株出馬讓畜禽污染物變廢為寶
長填齡滲濾液MBR+NF組合工藝各處理單元的DOM化學多樣性
環境科學研究(2021年6期)2021-06-23
環境科學研究(2021年4期)2021-04-25
你能找出污染物嗎?
不同溫度下彈性填料對ABR處理生活污水的影響
某滲濾液收集池底部防滲層鼓包的分析與治理
進水pH對MBR處理垃圾滲濾液效果的影響
基于遺傳BP神經網絡的內圓磨削ZTA陶瓷材料去除率預測
金剛石多線切割材料去除率對SiC晶片翹曲度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