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其防治

2024-04-26 23:24陳敬華
安徽農學通報 2024年6期
關鍵詞:卷葉蛾黑點食心蟲

陳敬華

(遼寧省建昌縣林業和草原發展保障中心,遼寧 建昌 125300)

葫蘆島地處環渤海區域,是主要的蘋果產區之一,栽植面積超過4.67 萬hm2,蘋果樹總量達到2 200萬株,種植品種主要有紅富士、寒富和金帥等,每年新鮮蘋果產量超過40萬t。當地所產蘋果個體大,果形正,色澤紅潤,外表細膩光滑,口感質地細膩,果實含糖量達到16.4%,鋅、錳和鐵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等含量豐富,廣受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葫蘆島等北方地區的蘋果種植面積呈增加趨勢,在滿足消費者對蘋果的大量需求的同時不斷注重品質的提升。受降水、溫度等氣候條件以及果園內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響,果園內病蟲害發生較頻繁,對蘋果的優質豐產造成較大的威脅[1]。因此,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及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科學防治至關重要。本文結合蘋果生產實踐,總結了蘋果園內常發的腐爛病、白粉病、早期落葉病、銹病、黑點病、桃小食心蟲和小卷葉蛾等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分析了其發生原因,并提出具體的防治措施,為蘋果的優質豐產提供參考。

1 蘋果常見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分析

1.1 腐爛病

腐爛病,又稱爛皮病,主要發生在蘋果樹的主干分叉處,影響枝干的生長。腐爛病在蘋果樹上發生初期,病枝干的顏色為紅褐色,有酒糟味的水漬滲出。隨著病情的發展,后期枝干中水分大量流失致使發病枝干硬化,從而使發病部位與未發病部位易裂開,重發時可導致蘋果樹整株樹勢衰弱,枯萎死亡,甚至大片枯死,造成一定經濟損失[2]。

凍害是蘋果樹發生腐爛病的主要外界因素之一。此外,樹體養分不足、果園管理粗放、樹體密度過大及采收過晚等因素也易導致腐爛病發生。蘋果樹上腐爛病病原菌一般在3 月底開始活動,借助風雨傳播擴散,4月中旬開始出現病癥,發病高峰期集中在4—5 月,6 月后病情逐漸減輕,7 月后樹體發病較少,9 月中旬出現第2 個發病高峰,10 月后不再發病。

1.2 白粉病

白粉病在北方地區蘋果產區內發生較為普遍。白粉病可在不同程度上危害蘋果樹的幼芽、果實和葉片。蘋果樹感染白粉病后,樹芽尖瘦干癟,發病樹梢節間變短,新發葉片較正常葉片明顯變硬,細長,葉片背面及正面布滿白色粉狀物。重發時,發病葉片從尖端或者邊緣部位開始逐漸轉為褐色,最終導致整葉枯萎死亡?;ㄑ勘磺秩景l病后,可導致其變形、萎縮。幼果被侵染發病后,萼洼處覆一層白粉。越冬病原菌在第二年蘋果樹萌芽時借助氣流的作用傳播擴散,一般盛發期集中在4—6月[3]。

1.3 早期落葉病

蘋果樹在同時發生圓斑病、灰斑病等多種病害時,可導致早期落葉病。當病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造成葉片大量早脫[3],使蘋果樹長勢逐漸衰弱,影響蘋果的正常成熟。早期落葉病不僅會對當年蘋果的產量及品質造成不利影響,還會較大程度地影響來年的蘋果產量,降低果實的品質等級。不同品種的蘋果樹,發生該病害的概率不同,一般花紅、紅海棠和扁海棠等品種易發早期落葉病。另外,雨水多的年份,該病害在粗放式管理的果園內重發。早期落葉病病原菌集中在脫落的葉片上越冬,次年5 月下旬在雨水、風的作用下傳播擴散,7 月下旬逐漸表現出病癥,8 月中下旬為發病高峰期,9月上旬樹體上葉片開始脫落。

1.4 銹病

蘋果銹病又稱赤星病,是典型的轉主寄主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蘋果葉片,也能危害嫩枝、幼果和果柄,往往造成早期落葉,樹體衰弱[4]。發病初期,葉片先出現油亮的橙黃色小斑點,隨病斑逐漸擴大,中央顏色漸深并長出小黑點(性孢子器),溢出透明液滴(性孢子液)。后期病部變厚變硬,葉背隆起,長出許多黃褐色毛狀銹孢子器,內含大量銹孢子。葉柄、果柄和新梢發病,病部呈紡錘形,上附生性孢子器及銹孢子器,后期新梢病部凹陷、皸裂,易折斷。果實發病時,多在萼洼附近產生圓形橙色斑點,直徑1 cm左右,后期病斑變褐色,果實停止生長,病部堅硬,多形成畸形果。

1.5 黑點病

目前,生產上蘋果種植普遍應用套袋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實黑點病的發生概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套袋后內部空氣流通不暢、相對濕度較高,易被病原菌侵染[5]。北方地區蘋果園內黑點病一般發生在6—7 月,發病初期,果實萼洼位置可見針狀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針狀黑點逐漸擴大,后期連成片。冬季儲藏期也可能出現黑點病,此時外界溫度低,一般病情相對較輕。

1.6 桃小食心蟲

桃小食心蟲是蘋果園內常發害蟲之一。其幼蟲進入果實內部,對果肉進行蛀食,待幼蟲長大后即可對果心產生危害,導致果實畸形。當蘋果樹上發生桃小食心蟲危害時,果實表面出現黑褐色小孔。當果實內有幼蟲蛀入后,小孔上會有果膠流出,干燥后形成一層蠟質膜。桃小食心蟲一般每年可發生1~2 代,集中在5—6 月發生。越冬幼蟲出土時間為5 月中旬左右,一直持續到7 月上中旬,6 月中旬到7 月下旬可見成蟲。90%的蟲卵集中在果實的梗洼部位。桃小食心蟲在蘋果內的危害可持續20 d左右[6]。

1.7 小卷葉蛾

小卷葉蛾屬于鱗翅目卷葉蛾科,主要危害蘋果的幼芽、花、果實和葉。幼蟲在葉片邊緣啃食后可使葉片卷曲,之后幼蟲吐絲藏匿于卷葉中[1]。大齡幼蟲啃食葉片后可見明顯的缺刻損傷,啃食果實后可見形狀不規則的小坑洼。北方地區的果園內,蘋果小卷葉蛾每年可發生3 代,初齡幼蟲越冬多藏匿于枯萎葉片、樹體粗皮縫隙內[6]。

2 蘋果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病蟲害預測方面

每年降水、溫度等外部氣候條件的差異,可能會對蘋果樹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部分種植戶病蟲害預防意識不強,對病蟲害預測預報重視程度不足,通常是在病蟲害重發后才開始采取措施。此時防治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6]。

2.2 防治措施方面

在蘋果樹管理期間,部分農戶未充分結合實際情況來不斷地完善相應的管理措施,病蟲害的防治依賴于農藥防治,防治方式較單一,缺乏綜合的防治措施。當病蟲害大發生時,農藥的大范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果品中的農藥殘留風險,且過度依賴農藥可能會導致病蟲的抗藥性增加,此時再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治措施,難以在短期內見效。因此,可能會造成病蟲害的暴發,進而導致經濟損失[4]。

2.3 自身長勢方面

蘋果樹若自身長勢弱,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低,易被病蟲害侵染,導致樹勢快速衰弱,影響果實的產量及品質。蘋果園建設初期,如果在選址、選苗等方面考慮不充分,可能會存在品種及苗木不適應當地氣候,以及園址內土壤肥力和供水不足等問題,影響蘋果樹栽植后的健康生長。

3 蘋果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3.1 腐爛病防治

針對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首先,加強對果園的管理,提高果樹的長勢。結合蘋果樹品種的特點以及樹體實際長勢,控制果實負載合理、均勻分布,營造利于新葉、嫩芽萌發的條件,降低生長期間因負荷過大而導致的減產。其次,科學施肥,通過無機肥、有機肥等科學搭配,改善果園內土壤肥力,維持較好的土壤環境條件,促進蘋果樹健壯生長,提高其抗病蟲害的能力。最后,每年3—4 月,選擇石硫合劑等低毒、低殘留藥劑對準樹體進行全面噴灑,或者涂抹樹干,可有效防控腐爛病的發生。

3.2 白粉病防治

對于蘋果樹白粉病的防治,首先,應該科學做好果園內病源的清理,如冬季清園時對果園內的枝葉開展全面修剪。發現病枝葉,及時剪除并運出果園外并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病原菌擴散到健康樹體上導致病害大面積發生[7]。部分蘋果樹攜帶病原菌數量較高,需要連續多年加重修剪。對于蘋果樹上的病斑,可在清除后選擇福美砷、硫酸銅等藥劑涂抹防治。其次,果樹生長發育階段須勤消毒,可對準樹體噴灑70%甲基硫菌靈等,改變粗放式管理,采取精細化管理。最后,合理控制果園內栽植密度,結合蘋果樹生長需求、土壤含水量及降水情況進行科學灌溉;施肥期間,科學配比磷鉀肥,促使果樹樹勢持續增加,打好優質高產基礎[8]。

3.3 早期落葉病防治

在早期落葉病的防治上,首先,及時清潔果園,將地面上的落葉、枯枝等雜物清理干凈,并運輸到園區外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發病葉片及時剪除和消毒處理。夏季雨水較多時,雨后及時排水,確保果園土壤水分適宜,避免發生漬害。其次,蘋果樹病害集中在4—7 月發病,可在開花后7 d 左右噴藥,每10~15 d 噴藥1 次。在萌芽前、開花后及幼果膨大期結合灌水追施氮磷鉀肥,部分缺鐵、鋅等元素的果園,可及時選擇鋅鐵肥或者氨基酸微肥200倍液等對準樹體、葉片噴施[9]。

當蘋果樹開始發生早期落葉病時,可選擇丙森鋅、波爾多液、戊唑醇及腈菌唑等藥劑進行防治;8 月開始選擇40%氟硅唑2 000倍液、0.004%蕓薹素內酯水劑2 000 倍液以及磷酸二氫鉀600 倍液混合后全園噴灑1 次,對水量要求3 t/hm2以上,7 d 后再用77%硫酸銅鈣400倍液噴施1次[2,10]。

3.4 銹病防治

針對蘋果銹病的防治,需要優化果園周邊的環境,如附近的道路等綠化植物盡量不選擇柏科類;及時關注氣候變化,降水前須全園進行一次殺菌。在蘋果樹開始展葉時,每10~15 d選擇保護性殺菌劑噴施1 次,連續噴2~3 次,可起到保護葉片,降低銹病侵染概率的作用。選擇適合的保護性殺菌劑,如以代森錳鋅為有效成分的藥劑。4—5 月,如果降水時間持續12 h、降水量在5 mm 以上時,可在雨后5 d 內噴施殺菌劑1 次。當蘋果樹葉片上始見針尖狀紅點時,可選擇內吸性殺菌劑噴藥防治,常見的有12.5%腈菌唑水乳劑2 000 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及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 500倍液等[11]。

3.5 黑點病防治

對于黑點病的防治,需要合理修剪,讓交叉枝條合理分布,使樹體膛內通風性、透光性良好。套袋時果袋要求選擇防水透氣、柔軟細韌及遮光效果好的雙層袋,用72%甲基硫菌靈800~1 200倍液噴施果園1 次,2 d 后再進行套袋。套袋時充分擴大果袋內的空間,避免果袋直接接觸到果實。果袋底部的排水口保持開放狀態,封緊封口位置,以免害蟲侵入果袋內部。噴施藥劑時,噴頭距離果實的距離應控制在30 cm 以上。此外,加強對果園內的水肥管理,控制磷鉀肥的合理施入,降低氮肥施入比例,雨季及時排除積水,避免果園內空氣濕度過高。黑點病發生后,可選擇內吸治療劑+70%甲基硫菌靈800 倍液+10%苯醚甲環唑1 500 倍液混合后進行噴施防治,可取得良好的防效[12]。

3.6 桃小食心蟲防治

在桃小食心蟲的防治上,可提前采取性誘劑誘捕法、調查卵果率等方法,對害蟲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一旦卵果率在1%~2%時及時噴藥防治,每日噴藥1 次,連續噴7 d,之后再調查卵果率1 次,如卵果率仍在1%以上,則要繼續噴藥。冬季時對果園土壤進行深翻,深度約為30 cm,并在蘋果樹樹盤周圍1.5 m 范圍內覆蓋一層地膜,充分壓實膜邊緣,防止被翻入土壤中越冬的幼蟲鉆出危害果樹。防治藥劑可選擇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 倍液等。

3.7 小卷葉蛾防治

蘋果小卷葉蛾的防治,可在其點片發生時進行人工捕殺,萌芽前將樹干上的老皮刮除,將傷口周圍的死皮等清除干凈。4 月中下旬至9 月中旬及時摘除果園內的卷葉蟲苞,以降低果園內蟲口基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在果園內2.4 m 左右高度懸掛殺蟲燈,可對害蟲起到較好的誘殺效果。小卷葉蛾在蘋果園內開始發生時,可選擇52.5%毒氯1 000~1 500 倍液或者22%比本勝乳油1 000 倍液等進行防治;發生后期,可在蘋果樹開花后到套袋前,選擇40%藍靈可溶性粉劑1 000倍液噴施,套袋后選擇2.5%立功1 000 倍液+52.25%毒氯1 000~1 500倍液防治。

4 結語

本文結合蘋果生產實際,總結了蘋果園內常發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分析了其發生原因,并針對具體病蟲害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針對蘋果種植中的常發病蟲害,需要結合當地實際開展綜合防治,針對性地選擇低毒、高效藥劑,并做到各藥劑輪換應用。在此基礎上加大人工防控、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等綠色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為果農增收、減少環境污染提供技術保障。

猜你喜歡
卷葉蛾黑點食心蟲
白菜長黑點還能吃嗎?
茄子四種『黑點子』病巧防治
臨猗縣:及時防治蘋小卷葉蛾
氣溫和降水對銀杏超小卷葉蛾發生的影響及預測模型構建
救命的黑點
桃小食心蟲對桃樹的危害及無公害防治
果蔬上長了黑點還能吃嗎
茶卷葉蛾發育起點溫度與有效積溫的研究
梨小食心蟲性信息素在測報和防治上的應用
性誘劑在梨小食心蟲和蘋果蠹蛾測報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