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黨的領導干部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的三重路徑

2024-04-27 19:02韓繼偉
創造 2024年2期
關鍵詞:親民黨群黨的領導

◆韓繼偉 李 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領導干部要增強服務群眾的本領,帶頭擔當作為,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事業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領導干部更是關鍵之中的關鍵。因此,在群眾工作中,黨的領導干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注重發揚黨的群眾工作的優良傳統和實干作風,深入基層一線積極研究群眾工作新的特點和規律,時刻將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斷提高自身群眾工作能力,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基層實踐中關切民生小事、加強服務溝通、善用親民話語,使領導干部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一、關切民生小事,滿足群眾實際需求

關切民生是大事,但要從小事做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是領導干部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所謂“解決一個問題”不留“十個遺憾”。正如1934 年1 月毛澤東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明確提出的“對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群眾的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從革命、建設到改革,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一直將爭取普通民眾切身利益、改善群眾生活條件作為主要奮斗綱領,在發動工農群眾開展革命斗爭的進程中力主改善民生,發展公益事業、倡行民生保障,逐步樹立了自身“為民奮斗”的形象,使越來越多的民眾認可了中國共產黨。

“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绷暯皆凇吨抡Z》中談及“群眾利益無小事”,還把小事小節當作反映領導干部人品和作風的一面鏡子。在他看來,從小事小節中能夠看出一個黨員領導干部是否有黨性、是否有原則。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中就時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終關注并關心老百姓身邊的民生小事,這些事情看似尋常,卻是關系到國家穩定的大事。這種看上去是細小而瑣碎的事,做實做細做到人民的心坎上,恰恰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的使命擔當。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我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币虼?,新時代黨的領導干部提升自身的群眾工作能力,就需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聽取、積極采納人民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主動回應群眾關切,辦實辦好群眾的事情,真心對待人民群眾,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實際需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一論述既為我們指明了奮斗的方向,也為我們指出了實現的路徑。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又是依靠人民的共同富裕。在經歷40 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人民早已解決了溫飽的問題,邁入了全面小康的時代,因此,滿足人民的需要不僅僅是在物質上讓人民有獲得感,更重要的是要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建立現代化治理體系,促進社會朝著更加公平和均等的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黨必須站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牢牢秉承“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黨的領導干部要千方百計地去解決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多實行便民措施,及時滿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尤其是要注重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細節,在工作過程中努力貼近人民群眾,開展人性化關懷,采用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在就醫、就學、就業等方面提供幫助和服務,使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使黨的領導干部成為人民群眾的政策向導、生活顧問、學習益友和工作助手,提升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情感認同。

二、加強服務溝通,完善黨群溝通機制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指出,作為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必須對自己的黨員在政治、組織、思想和作風上提出一系列要求,才能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戰斗力。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的思路和策略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干部深入群眾,在領導群眾開展革命斗爭中準確了解了具體的社會環境和群眾的迫切要求,著力于提高群眾的覺悟程度和斗爭能力,運用為群眾所認可的斗爭手段,實際參加到斗爭中去幫助群眾取得勝利,以自身“為民請命”的形象取得了群眾的信任,團結廣大群眾參與到黨領導的革命事業中。不斷提升領導干部群眾工作能力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和革命傳統,并一直伴隨在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進程中。群眾工作的落腳點在于為人民群眾謀福利,黨的領導干部群眾工作能力的提升最為關鍵的就是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在這一過程中,為民要先知民,只有真正聽得進去群眾的呼聲,才能真正做到為民。黨的領導干部在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過程中,應當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聽取人民群眾真實想法和訴求的基礎上,及時反饋人民群眾的所想所慮和所憂所急,以實際工作爭取人民群眾情感上的信任和行動上的支持。

完善的黨群溝通機制是保持我們黨同人民群眾之間血肉聯系的根本性途徑?!昂捌粕ぷ硬蝗缢﹂_膀子”,黨是否為民往往取決于其能否與人民群眾進行真誠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新形勢下,傳統自上而下的黨群溝通模式開始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變化,衍生了黨群關系不和諧的一系列新問題。因此,我們黨在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交流時應該用情用心,真正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真正了解體察民情,建立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長效機制,改善黨群溝通的程序,創新黨群溝通的模式,建立科學有效的反饋機制,以制度化的方式保證黨始終密切聯系群眾,維護并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新媒體時代,網絡社交媒體改變了黨群溝通的傳統“場域”,黨群之間溝通的內容、話語和方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面臨著新媒體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挑戰。這就需要我們黨的領導干部在與群眾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適應新媒體,探索新思路,采取靈活的網絡溝通技巧,以完善的黨群溝通機制科學防范、有效應對在群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高效利用新媒體的過程中,黨的領導干部要“主動學網、觸網、用網”,不斷增強自身通過互聯網“組織、宣傳、引導、服務群眾的本領”,改革創新黨政服務的新型模式和辦事意識,更加注重“互聯網+”的政務實施理念,借助互聯網提升政務工作的服務性,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聯網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實現公共服務的個性化、針對性、實效性和便利性。在此過程中,還要努力構建為民的互聯網服務機制,促進黨政新媒體平臺建設,搭建一個網絡信息咨詢和互動服務的平臺,為人民群眾答疑解惑,著力幫民需、解民困、化民憤,有力地推進和諧黨群關系的構建,通過建立良性互動的利益調節機制,健全完善資源整合,有效協調黨群之間的相關利益,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讓人民群眾對黨真正產生感情,為黨的事業凝聚更多的力量。

三、善用親民話語,塑造黨新的形象

無產階級政黨團結群眾和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有效的宣傳動員。在無產階級革命進程中,如何不斷壯大共產黨和工人階級的力量,一直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中的首要問題。他們運用無產階級革命國際主義的思想,喊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革命口號,讓全世界最底層的人民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找到了可以參與的組織,找到了可以追逐的夢想。為了最廣泛地取得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的進程中,也非常注重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主要意圖路線告訴廣大人民群眾。在他看來,讓普通民眾接受馬克思主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俗化,因此,共產黨的宣傳教育“應當善于用簡單、明了、群眾易懂的語言”。事實證明,只有運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傳動員,才能將更多的群眾凝聚在黨的周圍,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奮斗。中國共產黨在廣泛動員民眾參與革命斗爭的過程中就始終力求貼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雖然當時的環境極為艱苦,物質條件也比較匱乏,但中國共產黨卻能夠在沒有更加先進可用的動員工具的情況下,基于動員的受眾是以農民為主、其文化知識程度不高的實際狀況,在開展動員工作中采用了切合民眾自身實際利益需求的動員口號、直白通俗的動員話語和合宜多樣的動員形式,令廣大民眾真實地感受到了我們黨對他們利益的重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宣傳效果,使越來越多的民眾團結在黨的周圍。

話語特征是中國共產黨形象建設的核心要素,善用親民話語,貼近群眾日常開展宣傳教育,是黨的領導干部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毛澤東非常重視運用符合中國普通老百姓語言習慣的話語開展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針對廣大農民群眾少文化、不識字、覺悟低的特點,他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大量采用非常直白的百姓語言和“大白話”號召農民組織起來開展農村革命。在黨的歷史上,親民、接地氣的話語不斷出現在中國最高級別的會議上,出現在領導人的講話里,出現在權威的主流意識形態新聞語言中。這些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富有趣味的話語彰顯的就是一種親民的姿態,其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并掌握的關鍵就在于其親民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經常用一些近乎嘮嗑、拉家常似的聊天和普通民眾話家常、談生活,這些談心式的親民話語觸及了人們的心靈,形成了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習式語言風范”,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敬佩與愛戴,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廣泛支持。

善用親民的話語指的就是用樸實的大白話和真切的大實話等話語形式,發乎內心,具足誠意,以真我面對人民群眾,以真情感染人民群眾,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話語方式介紹和傳播政策、亮明態度、表達情感。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民意所向。如此,才能消除人民群眾的疑慮,并為良好的政治生態營造健康的輿論和社會環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下,廣大人民群眾愈來愈關注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政治話語。在此背景下,行文呆板、缺乏趣味的政治話語無法吸引人民群眾,也不會對他們的現實需求形成回應。我們黨的領導干部處在黨群關系的重要位置和第一線,只有及時準確地將黨的方針政策耐心細致地傳播解釋給人民群眾,才能讓人民群眾真正了解和熟悉,從而增強黨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匯聚在黨的周圍,形成堅實的群眾基礎。

此外,新媒體技術更新換代迅速,信息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使得普通百姓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和表達渠道。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如何在新媒體環境提升領導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就成為一個很緊迫、很現實的課題。如果說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之前,中國共產黨主要是通過大規模的綱領傳布、宏大的話語敘事、龐大的黨員隊伍和嚴密的組織規范來實現政治意志的傳遞,那么在新媒體時代,中國共產黨越來越需要在各類新媒體中作為主角走到前臺亮相,建設自身良好的執政形象,直接面對社會大眾,以尋求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鞏固執政的社會基礎。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黨的領導干部時刻關注人民群眾的輿情變化,及時關心他們諸如吃穿用住、上學就業這些身邊的事情,與他們共情,并提供政策支持,解決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新媒體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新渠道,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塑造黨的新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一個黨員,如果與群眾的距離遠了,就與黨拉開了距離;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黨員?!彼冀K要求我們黨的領導干部要增強公仆意識,在親民為民的服務中身體力行,身先士卒,這無疑為我們黨的領導干部提升自身的群眾工作能力提供了方向指引。因此,黨的領導干部要認真分析新時代對群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把握新變化,采用親民、近民的話語和方式,夯實群眾工作基礎,提高群眾工作水平,扎扎實實做到“為人民服務”,擴大我們黨的號召力,提升群眾黏性,讓群眾自覺向黨靠攏,以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力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猜你喜歡
親民黨群黨的領導
最親民的海王 靜態體驗瑪莎拉蒂Grecale
堅持黨的領導
隊旗在黨群服務中心飄揚
學習百年黨史 堅持黨的領導
黨群工作
親民之官 以廉為基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黨群宣傳工作
黨群工作
履職盡責 主動作為 在堅持黨的領導下發揮人大作用
廉價親民黑鳥單車BB10 GPS碼表評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