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干部開展調查研究的“四忌”與“四要”

2024-04-27 19:02郭德欽秦山龍
創造 2024年2期
關鍵詞:青年干部總書記群眾

◆郭德欽 秦山龍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對于新時代青年干部擺脫調查研究能力的“貧困”,做好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調查研究“四忌”

(一)忌急于求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許多青年干部“新官上任三把火”,認為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就可以“燒火”了,結果在情況不明、心中無數的前提下,求成心切,操之過急,作出錯誤決策?!叭鸦稹痹摬辉摕?,什么時候燒適宜,都要通過詳細而周密的調查研究來決定。一是明確目的。帶著問題下到基層,有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抓住主要矛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緊扣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注重問題在調查研究中的重要性,強調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圍繞問題展開分析和研究,牢牢將調查研究的主動權把握在手中,做到明問題。三是分析問題。占有材料只是前提,對材料的分析研究才是調查研究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做好調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這要求青年干部要對現場獲得的第一手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化粗淺為深刻、化零散為系統,抓住對解決問題有用的材料、線索重點研究分析,抓住本質規律,以點帶面,實現整體突破。四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調查研究的最終歸宿。陳云同志曾說:“我們應該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去弄清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來決定政策?!彼鲝堈{查研究的立足點只能放在切實可行的基礎上,只能腳踏實地逐步進行,既要避免把調查研究的重心放在超前化的問題上,又要防止把問題簡單化。

(二)忌自以為是

調查研究的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調查研究中所持的態度直接關系到調查研究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的青年干部基本受過中、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書本知識,但涉世未深,磨煉不足,缺乏經驗,容易產生“世人皆睡,唯我獨醒”的錯覺,以及輕視歷史經驗的傾向。青年干部在調查研究中要樹立正確的態度,這是做好調查研究的根本條件。只有抱著正確的態度去做調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情況,認清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毛澤東告訴我們,要有滿腔的熱忱、眼睛向下的決心,要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虛心向群眾學習、向實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從實踐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告誡青年干部樹立正確的態度就是虛心向群眾學習,向老同志學習,切忌自以為是。由此可見,虛心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青年干部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必備修養。正確的決策都是源于實際而又符合實際的,而最基本而廣泛的實際就是廣大群眾的物質生產活動。因此,要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須向實際、向群眾“取經”。

(三)忌朝令夕改

青年干部由于缺乏經驗,在處理各種問題時容易聽風就是雨,對自己處理問題的辦法朝令夕改,歸根到底是青年干部在決策前缺乏對問題的深入調查研究,不了解問題的本質和規律。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是情況明,這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先決條件。情況不明,一切無從著手。這就要求青年干部親自出馬、親自動手去抓第一手材料,“抓”的過程就是同客觀事物不斷接觸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能得到對于實際情況的基礎知識;有了這樣的基礎知識,才能透過事物復雜的表面抓住其本質和內部聯系,防止聽風即雨。二是決心大。在情況明的前提下,判斷別人反映的情況有多大真實可靠性,關系到能否真正做到堅持己見。習近平同志在閩東工作期間一直致力于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工作,他多次深入基層,實地察看群眾的貧困狀況,發現在上屆地委實施的“齊抓共管”“興辦實體”等舉措下,全區脫貧率達87.3%,一部分人已走上富裕道路,這堅定了他繼續延續此政策的決心。三是方法對。針對調查研究提出的辦法、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效”,就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實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較強操作性,做到出實招、見實效。他認為有些青年干部面對別人的質疑,就會對自己處理問題的辦法產生疑惑,主要是方法產生的途徑不對。當一個問題擺在面前時,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事實如何,而是根據現成的定義來進行推論、演繹,最終想出來的點子、舉措、方案完全脫離實際。正確的方法應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能為民解憂、紓怨、暖心。唯有如此,青年干部面對問題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拿出來的方案才有底氣。

(四)忌眼高手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問題,到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到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現實問題,再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調查研究需要緊扣的問題,充分體現了調查研究的范圍之廣。一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青年干部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很大程度上源于沒有以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好為民謀利的‘小事’,必須像抓‘大事’那樣,把求真務實的精神貫徹到為民辦實事的具體工作之中?!笨梢?,在習近平總書記眼中,群眾利益無小事,柴米油鹽問題對群眾來說就是“大事”。這告誡青年干部調查研究無小事,不要因“小事”而不想為,因“大事”而不敢為。要真抓實干,既要圍繞為民謀利的“小事”加強調查研究,又要聚焦影響本地本單位社會穩定的“大事”出臺相關舉措,用心、用情、用力出實招、辦實事、見實效,做出經得起廣大人民群眾實踐檢驗的政績。二是要有戰略眼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少打小算盤、算小賬,善于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边@要求青年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必須擺脫看不遠、想得淺的狹隘思維,統籌兼顧,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立足當前,對小事大事都要深入研究、評估,看是否值得做,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取得實效,同時要放眼長遠,辯證看待,既求一時之效,又求長遠之效,避免出現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的情況,力戒眼高手低。

二、調查研究“四要”

(一)為民:調查研究之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的重大工作和重大決策必須識民情、接地氣?!痹诘胤饺温毱陂g,習近平同志每作出一項重大決策之前都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狀況,在與群眾的交談中就把情況了解透了。因此,開展調查研究就要走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把人民群眾當作知心朋友,無論是了解情況、制定政策,還是推動工作,都離不開群眾路線。要緊緊依靠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調查研究要始終圍繞影響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問題展開,堅持人民群眾期盼什么、反對什么,我們就堅決主張什么、解決什么。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眼睛向下、俯下身子,與群眾身挨身坐、心貼心聊,向群眾請教,從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中汲取智慧。調查研究是一個聯系群眾、為民辦事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記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通過“身入”和“心入”的調查研究,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群眾朋友,把真實情況搞清楚,邁進群眾的門檻,走進群眾心坎,傾聽群眾真實聲音,作出契合民意、符合民需的決策部署。這要求青年干部要切實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融入調查研究中,認認真真察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多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在寧德近兩年工作中,習近平同志做得最實在的事就是解決了許多民生問題,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方面,搞了許多造福于民的“滿意工程”“民心工程”,從根本上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后的面貌。

(二)清廉:調查研究之德

我們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都決定了要防止貪污腐敗現象在調查研究工作中的滋生和蔓延。一是自我關。不斷增強自我約束能力,做到廉潔奉公。青年干部要自覺接受教育,增強自律意識,在調查研究中面對誘惑不動搖,有一查一,一查到底,使調查研究成為激濁揚清的有效手段,而不是貪污腐敗的“保護傘”。二是人情關。調查研究必然會涉及不同的主體,如果涉及自己的親朋好友,是剛正不阿,繼續深入調查研究,還是因私廢公、手下留情?這直接關系到調查研究的最終成效。以上兩關,于公于私,都要非過不可。于公,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作為人民的公仆,必須把權力用在為人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上,切實當好“老百姓的官”。從這個意義上講,只有在調查研究中做到廉潔自律,才能真正發揮調查研究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的作用。于私,這是青年干部提高調查研究能力,熟練掌握調查研究基本功的必經過程。只有在調查研究中做到廉潔自律,才能真調研、調真研,將調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原則、方式方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習近平總書記下鄉調研,鄉親們送給他一些農產品,即使是青菜、粗糧類的東西,他也堅決不要,為了不傷害鄉親們的感情,他會盡量解釋,表示感謝,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潔、勤政為民、克己奉公,為青年干部樹立了榜樣。在談及干部基本功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既要做‘廉吏’,又要當‘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p>

(三)奉獻:調查研究之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我們的事業中,黨和國家賦予每個人不同的崗位,條件不一、職責不同。但我們的責任都是一樣的,最起碼的就是都要有為黨、為國、為民作奉獻的精神?!闭{查研究作為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關鍵一環,無論是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角度還是摸清實際情況的實踐角度,都要求青年干部講奉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投入到調查研究工作之中。習近平總書記批評有些青年干部下基層調查研究,辦公講豪華,坐車講高檔、吃住講排場,對調查研究環境“挑三揀四”,將本來是為人民解決問題的調查研究,搞成了“作秀式”“盆景式”調研,不僅忘卻了調查研究的初衷,背離了黨的宗旨,還徒增人民群眾負擔,有百害而無一利。對此,青年干部要明確自己的身份定位,牢固樹立“調查研究永遠在路上”的理念,真正把調查研究工作當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不止,調研不息。毛澤東曾說過:“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蹦睦镉袉栴},就到哪里去調查研究,哪里群眾呼聲高漲,哪里就有青年干部調查研究的身影。在閩東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是這樣的一位青年干部。閩東哪里最貧困、扶貧工作最艱難,哪里就有習近平同志的身影。任職期間,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下基層、走訪群眾、解決群眾實際困難上??梢哉f,他把青春、奮斗奉獻給了閩東人民,正如在給寧德地直機關領導干部的臨別贈言中寫道:“人雖然即將離開閩東,但我留下了一顆熱愛閩東的赤誠之心。離開以后,我會時常牽掛、關注著閩東的工作,積極為閩東的發展進言獻計?!?/p>

(四)明法:調查研究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明法不足以正綱紀,無綱紀就不能護公正,張道義?!闭{查研究作為黨的傳家寶,上到解決影響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問題,下到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調查研究就是維護公平、伸張正義的過程,它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得到了保障。但調查研究中存在的“老好人主義”嚴重影響了調查研究的成效。這是由于青年干部從政時間短、經驗不足,在做調查研究時,對上怕得罪領導,對下怕惹麻煩,因此束手束腳,甘當“老好人”。要杜絕調查研究工作中的這些不正之風,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調研者。青年干部首先要明確共產黨員身份,弄清“我是誰”,領會調查研究對于黨科學決策、推動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對上級領導作匯報時,堅持實事求是,有問題反映問題,決不能挖空心思造假來粉飾太平。其次要提高政治站位,搞懂“為了誰”,增強為民服務的意識,明確調研目標是為人民謀利,真正做到調研為了人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只有為官者寸心不昧,方能使萬法皆明”。二是被調研者。作為最廣泛的調研主體,人民群眾要明白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自己服務,這就要求人民群眾要敢于說真話、露真情,把困難的一面展示給調研者,決不能做表面文章。只有做好以上兩個方面,才能真正發揮調查研究護公平、張道義的作用。

猜你喜歡
青年干部總書記群眾
青年干部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學好“三門課”
多讓群眾咧嘴笑
青年干部的定制“課堂”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淺論青年干部成長的“三性”錘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