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公平視野下普職分流的思考與啟示

2024-04-27 07:51陳德泉,何楊勇
高等職業教育探索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育公平

陳德泉,何楊勇

摘要:認同普職分流的觀點主張普職分流有助于學生就業,有利于教育公平,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學效率。反對普職分流的觀點認為職業教育的專業對應的是社會底層的職業,依照才能選拔并不公平,不利于職教學生的發展。在目前的發展階段,普職分流只是影響職業分層和教育公平的因素之一,它還受到社會、家庭、認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推動現代教育體制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需要通過實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錯位發展,完善普職平等的教育制度,優化按勞分配的薪酬體系等措施,確保實現普職協調發展。

關鍵詞:普職分流;教育公平;職業分層;錯位發展

中圖分類號: G710文獻標識碼: A

在我國,普職分流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普通教育將培養人一般性的知識作為教育的首要目的;職業教育則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分析,普職分流或者不分流,都有其理由。我們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對普職分流與不分流是非對錯的對壘上,得出一個非此即彼的結論,而是需要放置于具體的制度、文化和場景當中進行分析。需要將教育公平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更好地理解普職分流與不分流所蘊含的邏輯依據,才能真正實現普職協調發展。

一、需求決定之維:普職分流的邏輯依據

為什么要進行普職分流?由于傳統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制度上的原因,在世界范圍內各國普職分流的情況各不相同。在各國的實踐中,以德國和美國最為典型。例如德國,受長期形成的工程師傳統和集體協作經濟模式的影響,這些國家有著明確的普通類高中和職業類高中之分,這有利于普職分流的雙軌教育制度的形成。相反,以個體自由競爭為主要傳統的美國,則強調普職融合,普通教育在教育體系中處于主導地位[1]。我們認為傳統文化固然是影響普職分流的重要因素,但從社會需求來分析,強調普職分流的觀點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理由:

其一是有助于滿足職業人才多樣化需求,方便就業。職業教育可以為就業市場輸送多樣化的人才,滿足現代社會不同職業對人才的不同需求。有學者認為,教育體制一般會有這樣的困境:如果要保障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都是平等的,那么學校教育和課程都必須統一;如果要為社會輸送不同職業的多樣化人才,那么必須對學校教育和課程進行分化。正是因為單一的普通教育無法滿足社會多樣化的職業人才需求,所以普職教育的分化,才成為了必然[2]。還有學者指出,成功完成職業教育學徒訓練而進入勞動力市場就業更加容易,像德國等普職分流的國家,青年的失業率就比較低。而以普通教育為主體的英美國家,如果沒有持有名牌大學的高學歷,就業將會比較困難[3]。

其二是依照才能差異分流,有利于教育公平。一般來說,影響個人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天賦、個人努力和社會經濟背景三個方面。根據英才主義理論,教育的公平主要體現在給予的教育機會應當建立在學生個體的才能和天賦之上,而不應該依仗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羅爾斯指出,在一個公平的社會里,具有同等水平天賦和才能的學生,如果愿意利用自己的天賦,就應該能夠獲得同等的社會成就。普職分流并非根據家庭的經濟狀況,而是根據學生天賦和才能的差異來決定學生是在普通教育軌道學習還是職業教育軌道學習,因此是公平合理的。有學者指出,德國的普職分流相比于英美的普通教育單軌制要公平,原因在于英美雖然沒有普職分流,但是有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之分。德國的普職分流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素質,而英美的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分流則主要依賴于學生父母的經濟實力[4]。還有學者指出,在德國,普職分流中的職業教育降低了社會不平等,因為其是根據技能水平來確定勞動力價格的高低[5]。

其三是開發精英學生潛能,給予更多選擇機會。因材施教要求根據學生的類型特點和知識水平,進行教育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有學者認為,把同一層次和同一水平的學生集中起來,進行適合他們認知水平和認知特點的教育教學,效果比較好;特別是對于那些有聰明才智的精英學生,需要和普通學生區別對待。如果教師采用普通學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將無法開發精英學生的潛能。所以為了保護精英學生,需要將他們與普通學生分開,進行單獨教育[6]。還有學者指出,職業教育在教學內容或教學方式上,都比普通教育要多樣化,有的職業培訓更傾向于工作崗位技能,有的職業培訓更傾向于一般技能,例如營銷和旅游(屬于“商業”課程)比造船和實驗員(屬于“技術”領域)需要更多的一般技能[7]。還有學者指出,相比于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以普通教育為主的英國普通高中和德國古典中學,學生只有兩種選擇,要么主修文科課程,要么主修理科課程,而職業學校卻可以有多種專業供選擇[8]。確實有一些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差異,他們并不適合普通高中的學習,職業教育更加適合他們。

二、實現平等之難:普職分流面臨的不公平

反對普職分流的學者認為,分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掩蓋和隱藏了教育的不平等。針對上述三條理由,反對者們對普職分流提出了以下反對意見:

其一是職業教育對應的職業處于社會低端。有學者認為,職業教育只有在方便學生就業上有優勢,但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工資不高,早期的就業優勢會隨著時間而遞減[9]。有學者指出,普職分流的確有助于實現就業,但是與學術教育相比,職業教育軌道的畢業生大都步入的是低層次的職業。在一些普職分流的國家,職業資格框架上下等級森嚴,彼此之間很難逾越,特別是職業教育軌道畢業的職工很難突破職業教育和培訓為其規定的資格等級界限(如表1)[10]?!霸谶@些國家(德國、瑞士與荷蘭),職業教育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效保證了工人不會失業,同時又有效把他們導向較低的行業與職位”[11]。由此可見,在等級分明的職業資格層次中,職業教育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職業教育增強了社會弱勢群體的就業能力,避免他們成為社會職業的最底層,但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對他們找到社會聲望比較高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其二是依照才能選拔并不公平。有學者指出,表面上看起來,根據才能和天賦,而不是依據學生的家庭經濟實力,作為分流條件是公平的。事實上,家庭經濟條件也會影響某些才能的獲得。有學者用實證數據表明,學生的家庭背景對他們的學業成績有很大影響。來自工人階級家庭的學生,更可能進入職業學校,即使他們和進入文科中學的學生成績差不多。的確有許多學生自愿選擇了職業教育,但是這樣的選擇也可能是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此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會受學生家庭背景的影響[12]。有學者指出,我國現行的普職分流的教育制度,還無法做到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學校被分為三六九等[13]。職業學校的教育資源相對不足。

有學者認為羅爾斯所提出的,同樣的天賦和才能應該得到同樣的使用,獲得同樣的成功過于理想化。問題在于,由于家庭環境的差別,學生的成績很可能和他們的素質和天賦是不一致的。有相同天賦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的差別,可能考出的是不一樣的成績。假如說天賦和才能并不是自然遺傳的,而是由家庭和社會環境塑造的,那么所謂的根據天賦和才能選拔的過程就是讓優勢群體占據優勢地位的過程。如果這樣的邏輯成立,以素質和天賦作為選擇普通教育還是職業教育的標準,會讓既得利益者繼續保持自己的特權[14]。

其三是普職分流不利于職教學生發展。因材施教的確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學效率,但是對處于職教軌道的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有學者指出,職業教育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如果與那些學業成績優秀者一起學習,會激發其學習的動力,而與學業成績較差者在一起,則不利于良好學習環境的形成。二是職業教育的課程范圍受限,學生無法接觸到較為高深的課程。三是因為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比較簡單,所以很難像普通教育的學生那樣,通過大學入學考試,進入大學學習。四是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被打上了“己不如人”的標簽,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原有的理想,降低了他們上大學的希望[15]。

有學者指出,過早地分流,對孩子的發展不利。孩子到十四五歲并不明確知道自己的特長,如果過早分流,部分孩子的前途會受到很大影響[16]。關于德國普職分流,也有學者提出了批評:孩子在四年義務教育后分流,職教軌道的孩子很少有機會能夠上文科中學。職教軌道的孩子雖然還有多種職業可以選擇,但在將來成為高級專家和經理人(例如牙醫)的希望變得非常渺茫了。不少職教軌道的孩子們也因此產生了厭學傾向(Schulmüdigkeit)[17]。

三、普職分流與普職融合的辯證分析

對普職分流的批判揭示了普職分流背后可能存在的不公平,使處于職教軌道的學生處于更加堪憂的境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問題在于,普職分流批判者所列舉的這些不公平是普職分流造成的嗎?如果上述的不公平不是普職分流造成的,那么即使取消普職分流,也很難達到改變不公平現狀的目的。我們認為,對普職分流批判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目前的發展階段,普職分流只是影響職業分層和教育公平的一個因素,對職業分層和教育公平的認知主要與我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大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普職分流仍是我國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環節。

其一,普職不分流能改變社會和職業分層嗎?首先,職業教育內部的職業有著分層和分類。有學者研究指出,有的職業的市場前景明顯要好于其他職業。技術類的職業教育(例如護理、貿易和農業)畢業生收入要高于商業類職業教育畢業生[18]。還有學者認為職業收入的差別是基本的常識,眾所周知,“老板比雇員掙得多,醫生比護士掙得多,搖滾歌星比老師掙得多”[19]。關于職業地位和收入的不平等,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由:比如馬克思認為是資本主義私有制;馬克斯韋伯認為是“官僚化”的組織體系;羅伯特米歇爾斯認為是“寡頭壟斷鐵律”;齊美爾認為,社會不平等不可避免,因為導致不平等的原因往往出乎人類的計劃和能力范圍??偠灾?,職業地位和收入的差別,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普職分流的教育制度最多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相反,按照上文普職分流辯護者的說法,職業教育有效避免了失業,對社會階層的兩極分化,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就社會現實而言,即使取消了普職分流,如果職業之間的不平等繼續存在,教育還會因為對應職業的差別,而出現相應的不平等。

其二,普職不分流能改變家庭環境嗎?羅爾斯承認,完全平等有一個致命的困難:因為孩子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家庭對孩子素質的養成,起著重要的作用。據此引申,有學者指出,就算家庭之間不存在著階級差別,不同父母的價值觀對孩子的人生發展有極大影響?;谕瑯永碛?,孩子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不同的文化對孩子的人生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機會平等難道能夠要求取消家庭,取消文化熏陶[20]?有學者甚至進一步指出,即使一國的孩子統一由政府撫養,也不可能實現完全平等??傆幸恍┳o理者的水平會稍微高一些,天賦差不多的孩子,因為護理者的素質和技術差異,還會產生彼此的不匹配問題[21]。父母有根據他們自身價值觀和文化背景來撫育孩子的權利和自由,只要社會保留著家庭制度,不改變不同父母之間存在的價值觀差異和父母對子女的心理支持,天賦差不多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影響,作出大相徑庭的選擇[22]。富裕的家長可以有多種方式給自己的子女帶來優勢:如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幫助孩子;為子女購買計算機等教輔設備;為孩子聘請家庭教師;把住房購置到教育資源充沛的地方;送孩子去高級的私立學校等[23]。此外,關于是否能夠干涉父母撫養子女的自由,以及采用何種方式干涉,干涉的程度如何等等,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課題。但是無論怎樣,一方面,我們確實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差別,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差別,而導致所謂的素質和才能的差別,無論普職分流與否,都無法改變。

其三,普職不分流一定公平嗎?首先,單軌制中的普通教育體系中不同學校之間也有分層。英美國家一般推行普通教育為主體的單軌制度。像英國,私立學校的經費比公立學校充足,私立學校的學生也比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更容易獲得社會地位競爭上的優勢。在美國,由于公立學校因地方稅收作支撐,公立學校之間的差別也很大,落后地區的學校經費遠遠少于富裕地區。

其次,普職分流的反對者大多認為,只要實行普職不分流的教育,所有的孩子就能如愿地上大學,就能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這是不符合現實的。正如本文一開始就曾指出,反對實施職業教育的理由主要是認為它會妨礙受教育者找到聲望更高的工作。有學者指出,許多國家的研究均證明,職業教育分流確實降低了學生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并限制了他們找到聲望較高的工作。不過同時還發現,那些接受職業教育分軌的學生即使當初選擇了學術教育也不大有可能上大學[24]。職業學校中成績優異的學生雖然也能考上本科學校,但如果是理工科的話,即使到了大學,也很難通過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等課程,要順利畢業有一定的難度。但家長們還是執著于讓孩子接受普通教育的傳統觀念,強迫孩子讀普通高中,孩子也因此產生了厭學和自卑的心理。

四、我國普職協調發展的啟示與建議

從上文的分析可知,普職分流與否,都有其理由,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對普職分流是非對錯的對壘上,普職分流和不分流并非有一個非此即彼的結論,而是需要放置于具體的制度、文化和場景當中進行分析。同時,無論普職是否分流,教育公平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一方面,普職分流不能逾越和突破教育公平的底線;另一方面,教育公平的原則和要求,是普職協調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普職是不分流的。到了高中階段,有了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中職、中專和技校)的分流。到了高等教育階段,有普通本科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職業本科和高職高專)的分流。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提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從法律的角度進一步明確我國是實行普職教育分流的。當然,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通過怎樣的手段分流、何時分流還是有討論的必要。因為從教育公平的視角分析,我國的普職分流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的。針對我國的普職分流實際,要實現普職協調發展,我們認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實現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錯位發展。一是堅持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分。職業教育要堅持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這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職業教育是以顯性的就業導向為培養目標,而普通教育的就業導向培養目標是非顯性的?!靶侣毥谭ā钡谌龡l明確指出,職業教育是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側重于就業導向,更強調實踐性和操作性,普通教育側重于個體的發展,更強調學科性和基礎性。職業教育強調就業導向、實踐性和操作性,不等于職業教育不顧及個人的發展,不從事理論性和基礎性內容的教育教學,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兩者只是強調的側重點不同而已。二是普職教育的發展都要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職業教育發展要社會的發展需求,普通教育同樣如此。委內瑞拉在1960年到2000年間,學校教育層次不斷提升,但工資水平卻越來越低。埃姆魯拉·譚(Emrullah Tan)分析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委內瑞拉教育的擴張發展,加劇了勞動力市場供給和需求的不匹配。勞動力市場根本無力吸收數量急劇上升的學校畢業生,出現了教育過剩[25]。從社會實際需求而言,無論職業教育還是普通教育都需要考慮到不同利益主體對教育的需求,如企業的發展需要,學生的選擇意愿和國家的長遠發展。企業不僅對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有需求,也對普通教育培養的人才有需求。企業的發展需要、學生的選擇意愿和國家的長遠發展既有統一的一面,也存在著彼此的沖突。同時,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素質條件的學生,不同地區的發展模式等,雖然存在共同的目標,但彼此之間也可能會存在著沖突。簡單地以某些知名企業的人才需求作為培養目標,可能對很多中小型企業和職業學校的發展不利。因此,科學分析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尋找共性,協調沖突,確定適合的普職發展比例、類型和層次,對于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二,合理確定普職分流的階段和專業。根據英才主義的觀點,一個人的“智力”和“可教育性”主要是遺傳因素決定的,要根據學習者將來對社會經濟的貢獻能力而定,分流應盡早開始。而根據平均主義的觀點,一個人的“智力”和“可教育性”主要是環境因素決定的,接受教育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無需考慮將來是否對社會經濟的貢獻,分流應該越遲越好,甚至希望取消不必要的分流[26]。無論英才主義還是平均主義,對于普職需要分流是沒有異議的,只是對普職分流的遲早和程度有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要實現合理的普職分流,需要考慮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因人而異。有的人較早地表現出來某方面的天賦和傾向,在提供必要普通教育的前提下,根據其天賦和傾向,給予相應的職業教育和訓練,有助于更好地發揮個人潛能,實現其對社會的貢獻;而有的人要到達一定年齡之后,才表現出某方面的天賦與傾向,因此不一定要求其在年齡較小的時候,必須進行普通教育抑或職業教育的選擇,最好是進行普職融合的教育。二是要因職業技能而異。有的職業技能培養和發展,有相應的發展關鍵期,應及早分流進行專門的教育和培養。如繪畫、音樂、體操、語言、手工技藝等等,如果錯過了發展的關鍵期,后面的培養和提升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且效果不佳。相反,有的職業技能對一般性的知識要求比較高,需要適當推遲普職分流。三是因社會需求而異。20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因社會對各類職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迫切,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經歷過輝煌的發展階段。中專學校所對應的會計、機械制造、農技、戲曲、小學教師和護士等職業,不但工作包分配,而且還能夠把農民戶籍轉成居民戶籍,報考中專的分數線遠遠高于普通高中的分數線?,F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針對一般性的職業,對普通教育的要求年限在不斷延長,學歷層次在不斷提升,普職分流可以適當延后。

其三,改革和完善普職平等的教育制度。當前,普職教育在招生條件、教育投入、師資配備和就業幫扶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平等。當前的中等教育階段普職分流主要依據中考成績,而不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素質基礎。那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選擇普通教育或者職業教育(一般都選擇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不得已的選擇。在教育投入上,雖然職業教育的投入有所增長,但中職教育的增速落后于普通高中,高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和增速均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在師資配備上,高職院校的高層次人才配備與普通本科院校尚有很大差距。2020年,普通本科學校博士學歷的教師比例已經達到了40%以上,而大多數高職院校博士學歷的教師比例還不足15%。在就業上,一些城市和就業崗位,人為設置招聘要求需要本科以上學歷,這對于廣大高職高專和中職畢業的學生是不公平的。因為職業本科數量偏少,高職高專參加專升本的學生比例偏高,甚至影響了高職院校的正常教育教學。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中職分流的相關測評和招生制度,并根據學生的素質條件和興趣愛好,進行適當分流;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提升職業教育的師資配備,實現辦學條件的普職平等;取消那些對職業教育歧視性的政策規定,通過高職高專學校和專業升本,高職高專與普通本科高校合作開設職教本科專業,普通本科高校甚至研究型大學開設職教本科專業等形式,提升職業教育的層次,增加職教本科學生的數量,擴大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規模。

其四,優化按勞分配為主體的薪酬體系,實現職業平等。如上文所述,導致職業不平等的因素多種多樣,很難控制,但有些因素是人為的,可以改變的。皮凱蒂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帶來的收入要遠遠高于勞動所得,導致了私人財富的巨大不平等,財富的貧富兩極分化有日益擴大的趨勢[27]??鐕?、大企業的超級經理人(高管),是社會分化的強大力量。他們獲得的收益遠遠超出了實際貢獻,只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分配薪酬的權力[28]。勞動創造價值,需要依賴良性的產業結構和管理機制。首先是要改革和完善產業結構和管理機制。在宏觀上,要把進取心強、才能出眾的年輕人吸納到能夠真正創造社會財富和社會價值的領域當中。在微觀上,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平臺,減少管理層級,采用扁平化的管理結構,減少管理人員,提高創造價值和效益的一線技術技能人才的收入[29]。其次是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薪酬分配制度。堅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分配制度,杜絕部分人員因為掌握了資源和收益的支配權,而出現勞動付出和實際收入極不相符的天價經理人和天價明星的出現。再次是要落實職業平等的制度??陀^競爭等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職業薪酬的不平等,可能無法避免的。但是因為政治權力、行業壟斷、技術偏見、社會保障不到位等方面導致的職業薪酬不平等是需要繼續改革和完善的。

參考文獻

[1][2][15]約西·沙威特,沃爾特·穆勒.中等職業教育、分流與社會分層[C]//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會學手冊.傅松濤,孫岳,譚斌,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90,577,592.

[3][4][5][6][12][14]GIESINGER J.Educational justice,segregated school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J].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2017(1):88-102.

[7][9][18]MIDDELDORP M M,EDZES A J E,VAN D J.Smoothness of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general versus vocational upper-secondary Education[J].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2019(1):81-97.

[8]詹姆斯·科爾曼.教育機會均等的觀念[C]//張人杰.國外教育社會學基本文獻.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51.

[10][17]杰蘭·T·莫蒂默,西爾加·克魯格.德國與美國從學校到工作的多條途徑[C]//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會學手冊.傅松濤,孫岳,譚斌,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33,643.

[11][24]阿蘭·C·柯克霍夫.從比較角度看學校到工作的過渡[C]//莫琳·T·哈里楠.教育社會學手冊.傅松濤,孫岳,譚斌,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00,602.

[13][16]姚洋.我反對中考分流,更反對用分流把40%孩子鎖定為低收入者?[EB/OL].(2023-02-23)[2023-02-27].https://www.163.com/ dy/article/HUE0LUFT052100BV.html.

[19]喬爾查農.社會學與十個大問題[M].汪麗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72-73.

[20][21][22][23]MASON A.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differences in social circumstances[J].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2004(216):368-388.

[25]TAN E.Human capital theory:A holistic criticism[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4(3):411-445.

[26]厄爾·霍珀.關于教育制度分類的類型學[C]//張人杰.國外教育社會學基本文獻.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99-100.

[27][28]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M].巴曙松,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70,26.

[29]何楊勇,郭辰玥.人力資本理論的批判與職業教育[J].職教發展研究,2022(2):1-11.

Reflection on the Division of General Vocational Edu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quity

CHEN De-quan, HE Yang-yong

(Zhejiang Economic Trade Polytechnic,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ose who believe in the separation of gener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believe that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eparation is conducive to student employment, educational equity,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Those who oppose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eparation believe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ies correspond to occupation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al ladder, and that selection on the basis of aptitude is unfair and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At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eparation is only on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and educational equity, and it is also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society, family, and cogni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mploymen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al equality and equalit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ay system based on work distribution.

Key words: diversion of gene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equity;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歡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視角下民辦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徑選擇
教育信息化促進基礎教育公平的探討
孔子思想體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觀念
教育公平視角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研究
對特殊學生的全納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視角的少數民族義務教育發展
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問題研究
高中化學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與有效利用研究
比較中美教育公平,反思我國小升初擇校問題
財政教育支出區域公平性的雙權重泰爾指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