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肉種雞飼養管理關鍵技術

2024-04-28 20:47吳菁菁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關鍵詞:產蛋期種雞母雞

吳菁菁

(鎮江市句容市郭莊畜牧獸醫站,江蘇 鎮江 212400)

肉種雞養殖不同于普通雞,要在普通雞養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優化養殖技術,通過對養殖環境的優化以及養殖設備的應用,提升肉種雞的質量,不斷促進產業經濟的發展。在肉種雞養殖期間,養殖人員也要重視對雞病的預防及治療工作,針對性地控制疾病的誘發因素,不斷提升安全質量,促進養雞業健康發展。

1 肉種雞飼養管理技術存在的問題

1.1 飼養環節存在的問題

1.1.1 育雛期 在肉種雞飼養管理期間,由于各個環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后期各項工作難以高質量開展。(1)種雞體重不達標 種公雞在前期的體重以及各項指標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母雞的體重會出現超標或者沒有達到標準的現象,公雞與母雞之間的體型和標準存在較大的差異.此外,肉種雞在培育期間食欲較低,這可能與給種雞使用粉狀飼料有關。(2)育雛期溫濕度控制不當 在早期育雛期階段,養殖人員對溫度高低的掌控不夠合理,溫度和濕度會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沒有達到雛雞生長的適宜溫度,養殖人員置放溫度計位置也不準確,光照條件也沒有滿足,直接影響肉雞的養殖質量和養殖效益。

1.1.2 育成期 這一時期存在的問題是肉種雞體重控制不合理,忽視了對雞稱重的重視,導致雞的體重出現失衡,總體增重率和體重率不達標。這些導致雞的發育不良和營養攝入量不足,從而降低了肉種雞的養殖質量。

1.1.3 產蛋期 產蛋期存在的問題是公雞和母雞的分類飼養管理工作不徹底,加料時機不準確,導致飼料喂養量忽高忽低,產蛋量不足或降低雞在養殖期間產蛋質量不佳。

1.1.4 種公雞 在育雛時期,對密度控制不合理,而且公雞和母雞使用同一種飼料喂養,使得后期出現肉種雞的體型過大或過小的現象。也會出現種公雞在養殖期間出現疾病的干擾。

1.2 影響肉種雞生產因素

1.2.1 雞群健康狀況較低 雞群的健康質量與養殖場戶提供的飼養管理以及生產管理等各方面條件有關,一旦肉種雞的健康出現問題,其后期的產蛋量以及成活率都會受到影響。一旦肉種雞感染細菌及病毒會導致雞群的生產性能下降,整個養雞場安全,質量和養殖收益都會受到影響。

1.2.2 雞舍環境控制不夠合理 雞舍的環境直接決定著雞的健康質量和產量,如果人員對雞舍的環境溫度以及濕度等控制不合理,會導致肉種雞安全質量降低,其生產量也會降低。

1.2.3 溫度以及溫差 在育雛前期養殖人員對肉種雞的溫度控制十分關鍵,直接決定其后期的成活率。在育雛階段容易出現保溫傘運轉不正常以及門窗出現破洞以及漏風的情況,或養殖人員在散熱后忘記將門窗及時關閉,會直接影響育雛期的雞舍溫度或造成溫差較大,或出現溫度忽高忽低,溫度突變不僅會直接影響育雛的質量,也會為疾病的發生埋下安全隱患。

1.2.4 疾病的防控措施不足 當肉種雞出現疾病時,養殖人員要立即對病雞實施集中隔離,避免疾病在短時間內擴散和傳播。在肉種雞的養殖過程中,雖然相關部門不斷完善肉種雞的疾病防治措施,但仍存在疾病治療不及時或隔離不集中的現象,不僅會耽誤疾病的治療,也會直接降低肉種雞的安全質量和養殖效益。

2 肉種雞飼養管理的關鍵技術

2.1 肉種雞的選擇 肉種雞的選擇直接對產品后期的質量以及產量有決定性影響,能保證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養殖人員要重視肉種雞品種選擇。(1)體型選擇 要淘汰體型瘦小以及畸形的母雛,公雛也要挑選活潑健康的品種,從基礎環節就提升肉種雞的品種質量,為后續的健康高質量養殖奠定基礎。(2)日齡和體重選擇 選擇6~7 周齡是關鍵,此時種雞體重與其后代仔雞的體重呈正相關,之后這種相關性就降低,再按體重選擇的意義不大。選擇的重點在公雞,選留的標準按體重大小排隊,也要重視胸部飽滿,肌肉發育粗壯結實等條件。將外貌合格、體重較大公雞,按母雞選留數的12%~13%選留,其余淘汰。(3)淘汰養雞舍飼養不合格的雞 養殖人員要在轉入種雞舍期間展開第三次選擇,將明顯不合格的雞進行淘汰,如發育差、畸形和因斷喙過多而喙短的雞。公雞按母雞選留數的11%~12%選留,逐漸提升對肉種雞品種的選擇標準。

2.2 光照以及溫度管理 在肉種雞養殖期間要科學控制光照及溫度,避免因周圍環境的溫差較大,為雞病的發生埋下安全隱患。養殖人員在實施光照處理時要注意,利用光照刺激性成熟,要結合雞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飼料喂養,滿足雞生長營養需求,保障雞群能按時進入產蛋高峰期。此外,肉種雞接受光照處理,要遵循產蛋期光照時間不可縮短、光照強度不可減弱等基本原則,還要注意光照刺激的強度和時間,例如每周增加1 h 比每周增加30或15 min 作用要更加明顯。此外,雞舍溫度也要合理控制,保證雞舍的溫度適宜平穩,要將溫度計放置合理的位置,且要及時觀察溫度的變化,在溫度過高時,也要及時開門散熱,待溫度正常時,要及時將透氣門窗再次關閉,避免在雞舍出現過大的溫差,導致雞出現疾病。

2.3 產蛋期管理要點 產蛋期是養殖的關鍵階段,需要養殖人員格外重視,母雞在23~25 周齡為臨產階段,養殖期間要盡量避免驚擾雞群,通常臨產階段高度神經質,容易受到驚嚇,會產無殼蛋、破蛋和窩外蛋,在降低產蛋質量的同時造成產蛋率下降。因此,要盡量避免驚擾雞群,一些必須的操作應盡可能在此前完成。在產蛋前的3~4 周養殖人員要準備好產蛋箱,并訓練母雞進產蛋箱產蛋,產蛋期給雞群的飼料量應達到最大,產蛋高峰后4~5周內,飼料量不能減少以保持蛋重。當產蛋率下降到80%時,要適當減少飼料量,避免母雞超重現象。在每次減料時必須觀察雞群的反應,若出現產蛋率的異常下降時,必須恢復到原來的喂料量。

2.4 限制飼料喂養技術 限制飼料喂養技術是較為優質的飼養管理技術,也是養好肉用種雞的核心技術,在實施這種技術前期,養殖人員需要對雞群進行分類飼養管理,根據體重標準分為大、中、小三等,分欄飼養。在完成分欄飼養之后,養殖人員要定期觀察雞的體重,并根據體重及時調群。從四周開始,每周稱重一次,開產后每月稱重一次。稱重時間最好是固定的,在每周的同一天,同一時間,最好在停飼日下午進行。稱重雞數是生長期抽測每欄雞數5%~10%,產蛋期2%~5%,并且保證數量不少于100 只,并且每欄都要抽測。稱重期間,在雞舍內對角線采取兩點,用折疊鐵絲網隨機將雞圍起來,所圍的雞數應接近抽測計劃雞數,然后用校對準確的彈簧臺秤逐只稱量,個體記錄,計算平均體重和均勻度,與標準體重比較,決定下周喂料量。

2.5 備足飼槽和水槽 在肉種雞飼養期間,養殖人員還要注意為雞群布置完善充足的飼槽和水槽,保證每只雞都能攝取營養物質,也是為了避免雞搶不到飼料的情況,出現雞營養不良或質量不均衡現象。

3 優化肉種雞飼養的關鍵技術

3.1 提升疫苗接種質量,提高雞群抵抗力 為了優化肉種雞的飼養管理關鍵技術,養殖人員要不斷提升疫苗注射的質量,并定期對雞群的健康開展檢疫工作,及時發現并消除雞群發生疾病的風險,提升雞群整體的健康質量。保證疫苗的接種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觀察雞群在接種疫苗后出現的不良反應,降低雞群的患病幾率。

3.2 強化對雞的飼養管理 養殖人員要不斷加強飼養管理工作,結合雞群的各項需求,不斷優化飼養管理工作,為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雞群的健康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條件。

4 結語

與普通雞養殖相比,肉種雞養殖更加系統化與精細化,不斷引入和利用先進的養殖技術,要做好肉種雞疾病的預防和診治,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促進種雞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產蛋期種雞母雞
肉用種雞育成階段的養殖管理技術
種雞轉群注意這七點
母雞
種雞休產期該咋管理
母雞下蛋
蛋雞產蛋期的飼養管理
母雞
鵝PRL基因克隆及在繁殖相關組織中的表達規律
淺析蛋雞養殖技術要點
淺析蛋雞養殖技術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