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建設初探

2024-04-29 15:51張茜,田乙慧,林秀美,鄧必賢
農業大數據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實施建議大數據平臺應用服務

摘要:農業大數據是發展智慧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需要產業鏈類型的“條數據”和以縣域、農業園區等為載體的“塊數據”有機耦合。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的重要園區載體之一。本文以漳平市現代農業產業園“茶·花”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為對象,通過分析該產業園的花卉、茶葉主導產業存在的問題,結合平臺用戶的需求分析,提出平臺的功能定位、總體框架和主要應用服務功能。該平臺圍繞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茶葉和花卉主導產業,以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產業化為發展方向,面向政府部門和生產經營主體,建設應用管理平臺和相應的運營服務支撐、數據庫、展示與服務終端,具有數據集成、產業分析、應用服務和展示示范等功能,具體包括茶園的數字認證、生產加工標準化管理、土壤養分管理、主導產業綜合管理、質量安全追溯、經營主體信用管理和決策駕駛艙等。論文同時總結、提出注重大數據資源體系構建、數據的應用和價值挖掘、留好用于未來功能拓展的數據和應用服務接口,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實施建議。該平臺的建設能夠促進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產業基礎數據的集成和產業鏈條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實現打通產業發展堵點、補齊產業鏈短板、暢通供應鏈渠道等多重目標。

關鍵詞: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需求分析;應用服務;實施建議

1? 引言

大數據技術是數字農業發展的重要應用技術之一,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理念、技術和方法在農業領域的實踐[1],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新時期農業增長新的要素、建設智慧農業的根本前提之一[2]。我國大力支持農業農村大數據的發展,先后出臺《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農業農村大數據試點方案》《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等政策支持文件,極大促進了農業大數據的應用。目前農業大數據已經在農業產業監測管理[3-4]、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5-6]、農產品銷售和冷鏈物流[7-8]、農業金融服務[9]、鄉村治理[10-11]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形成了遙感衛星大數據在精準農業種植中的應用、草原生態產業大數據平臺、基于海量數據的縣域農業大數據實踐方案等一批典型案例[12]。

條塊結合是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其中,“條”是指以重要農產品為主線的單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塊”是指以縣域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園區為單元的區域大數據應用[13]。2017年,農業農村部推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是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投入方向之一。項目注重信息要素集聚和數字農業發展,將智能農機耕作面積、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等列入產業園發展監測指標范圍,為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提供了新的園區載體類型。至2023年10月,全國已創建300個各具特色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地方層面,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與運營也成為各級各類農業產業園探索信息要素集聚和數字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典型案例包括陜西省眉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運行了獼猴桃產業云平臺和陜西(眉縣)獼猴桃大數據示范中心[14],天津市寧河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運行了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和綜合管理服務系統[15],北京市密云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運行了包括一項包括智慧農業數字化管控平臺、四個主系統和30個專業子系統的數字農業系統等[16]。觀察已有示例可以發現,各產業園的建設重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相關大數據平臺的功能建設重點。

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隸屬龍巖市,轄11鎮、3鄉、2街道,全市國土面積2975 km2,總人口約30萬。2022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5.98億元,農業生產結構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為輔、林業和漁業為補充,擁有茶葉、花卉、食用菌、蔬菜、水果、林竹、畜禽等七大特色農業產業。2022年,漳平市以烏龍茶和盆栽花卉為主導產業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創建范圍涉及4個鄉鎮,占全市總面積的31.55%,園內現有茶葉種植面積6180 hm2(9.27萬畝)、盆栽花卉種植面積1240 hm2(1.86萬畝)。為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等問題,推動主導產業實現生產管理可追溯化、交易信息數字化,不斷做大做強“茶·花”品牌,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了“茶·花”產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本文在分析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大數據平臺建設需求的基礎上,說明了該產業園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功能定位、總體構架和功能設計,總結了項目實施建議及其對漳平市花卉和茶葉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的促進意義,可為全國各類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建設提供參考。

2? 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小農經營為主,產業組織化水平不高

漳平市茶葉、花卉生產經營模式多為家庭作坊,茶葉種植96%以上為10畝左右的小農戶,一半以上茶農都在自建作坊進行茶葉加工;花農栽種面積大多數為2-3畝(667 m2),種植規模小,各自經營,缺乏龍頭企業帶動。一方面,龍頭企業數量較少、規模體量不大,聯農帶農模式以土地流轉等簡單模式為主,緊密型模式較少,產業帶動效果有限。另一方面,漳平雖然已有花卉、茶葉產業協會等聯合體組織,但成員之間分工協作模式尚未打通,各自優勢發揮不足,缺少特色產業的服務。

2.2? 生產技術粗放,產業標準化水平較低

雖然漳平茶葉、花卉等均有生產標準規范,但由于家庭作坊經營模式下,多數茶農、花農都是自主學習栽培加工技術,不同農戶的生產管理技術參差不齊,導致標準執行困難,總體生產標準化程度不高,產出的農產品品質不穩定,進而影響農戶訂單交付能力和對產品的議價能力。

2.3? 營銷手段單一,產品品牌化發展不足

漳平茶葉、花卉產品銷售主要依靠傳統營銷手段。如茶葉產品主要通過參加各類展銷會、茶博會等方式,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產品銷售不振;花卉產品以花農到銷售市場自主推銷方式為主,難以精準把握市場需求。雖然漳平已經建立了電商銷售中心等服務平臺,但利用互聯網、電商直播平臺等新興手段銷售的企業少,2022年全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農產品總交易額比為12.1%,低于全國(14.8%)、福建?。?5.8%)平均水平[17]。在品牌化方面,漳平擁有“漳平水仙茶”省級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永?;ɑ堋笔〖壷虡?,但尚未建立統一規范的品牌宣傳機制,仍以企業推廣自有品牌為主,地域特色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2.4? 數字服務薄弱,產業化帶動效果有限

雖然漳平已經開展了經營主體信息登記、電商銷售等手段,但服務的數字化支撐相對薄弱,缺少專業人才支撐,數字技術的應用尚未形成對產業良好的帶動效果。具體表現包括:種植加工技術的獲取方式以口口相傳為主,途徑單一、知識面窄、先進性差;無人機飛防、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新裝備應用不足,災害防控以事后處理為主,缺少預防手段;未建立全域土壤分析評價體系和精準氣象服務體系,不能對地塊或區域提供精細管理所需信息;農忙用工以熟人線下介紹為主,渠道單一,常常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生產經營主體基礎數據散而不全,監管難度大,無法建立信用身份。

3? 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建設的需求分析

漳平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建設的目的是通過數字化手段解決主導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面向的用戶主要包括政府有關部門,農戶、合作社、企業等不同類型的生產經營主體,不同使用主體對平臺有不同需求。

3.1? 政府需求分析

我國地方政府在數字農業建設中具有主導地位,財政資金為主的投入結構進一步加強了政府的決定性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政府的需求決定了大數據平臺的核心功能。調查分析表明,漳平市政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數字經濟發展需要。數字經濟是漳平“十四五”發展的戰略新興方向,《漳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加強大數據在工業、新興產業、農業農村等行業領域應用,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農業數字經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建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是發展農業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有利于形成對未來更大范圍農業產業和城鄉融合發展數字化管理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其次是產業鏈管理需要。農業產業鏈涉及行業和管理部門很多,需要多部門的聯合與協調,各部門間的數據、信息需要及時共享和聯合分析,才能從宏觀角度強化對農業產業鏈條上下游的管理,而漳平的茶葉、花卉產業鏈各環節的數據信息尚未打通和共享,需要通過大數據平臺逐步實現對主導產業鏈條數據歸集、整體管理、環節把控和短板補齊。

第三是產品質量監督需要。農產品品質是農產品品牌的立足之本,標準化的生產管理是品質穩定的重要保障,但當前漳平茶葉和花卉產業均以農戶家庭作坊為主要生產主體,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以行業自律為主,亟需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改善;同時,農資的市場監管、使用管理等也是保障農產品質量的重要方面,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可通過農資市場和使用行為監管模塊、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模塊的應用,幫助政府有關部門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監督管理,通過數據的集成有效實現農產品從基地到消費者的全程追溯,提升政府對整個流程的管理效率。

最后是品牌發展需要。漳平花卉和茶葉產業當前面臨品牌知名度不高、宣傳營銷手段單一的問題,通過官方平臺進行農業品牌營銷,將線下短期宣傳與線上長期宣傳相結合,結合互聯網平臺開展多手段、多渠道推廣,有利于提升地方區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

3.2? 新型經營主體需求分析

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從事茶葉、花卉產業的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共有1599家,他們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且對新技術的需求程度也較高,是大數據平臺的主要使用者和數據來源之一。調查分析表明,當地新型經營主體對大數據平臺的需求主要包括如下四個方面。首先是把控生產基地。規?;a的經營主體對生產基地的管理往往耗費大量精力,傳統的管理模式也無法及時掌握基地的情況,導致對突發事件的決策存在滯后情況。通過建立標準化生產基地,配備傳感器、物聯網、視頻監控等模塊,并將數據接入大數據平臺,經營主體可實現對基地狀況的實時掌握和對生產經營的及時決策。

其次是降低生產成本。漳平的茶葉、花卉生產仍以依靠人工為主,新型經營主體期待通過數字化、機械化等手段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第三是打通產品銷售渠道。單打獨斗對于經營主體打造產品品牌和打通銷售渠道來說勢單力薄,通過大數據平臺可以及時獲取產業發展情況和產品需求信息,把握市場動態,有利于自身產品的精準定位和營銷策略制定,并依托平臺開展宣傳,起到節約成本、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是及時了解政策動向。大數據平臺匯集各級政府有關茶葉、花卉產業和產業園建設的政策資訊、幫扶條件、資金分配等信息,可為生產經營主體及時提供權威的政府資訊,為經營主體把握政策導向、規劃未來發展路徑、制定發展策略提供支撐。

3.3? 小農戶生產者需求分析

漳平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內從事茶葉、花卉產業的農戶約有3萬人,大部分為生產規模較小的小農戶,是大數據平臺的使用者和數據來源之一,但他們的數字化素養不高,在平臺功能具體實現時必須考慮他們的需求。調研分析表明,小農戶的需求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技術需求。小農戶在獲取技術信息方面渠道單一且難以甄別各類信息的準確性,大數據平臺可為農民提供各類生產技術信息、培訓課程、在線問診、專家咨詢等服務,有針對性地解決農民的技術需求。

其次是獲取社會化服務。產業社會化服務是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重要手段,大數據平臺可為當地小農戶提供有關茶葉、花卉各方面的服務信息,包括決策支持、生產服務、信息服務、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等,也可以為服務主體和小農戶之間建立供需對接的平臺。

第三是信息獲取和信息交流。我國農業區域分布廣、生產單位分散,農業信息服務靠各級網站推送,農戶被動接受信息服務方式導致的信息時效性、針對性和互動性差等“最后一公里”問題普遍存在[18]。通過建立大數據平臺,發布農民關心的政策、補貼、市場、技術等信息,農民不僅可以獲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互動交流,解決被動接受信息的問題。

4? 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設計

針對花卉和茶葉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及政府、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的實際需求,應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大數據集成為基礎,圍繞數據集成、產業管理、應用服務和展示示范,搭建面向政府、面向生產經營主體等不同用戶的平臺,設置對應的功能模塊,實現政府對產業的管理、生產經營主體對服務的獲取和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品牌營銷,逐步形成全鏈條、全過程的產業數字化管理格局。

4.1? 功能定位

4.1.1? 數據集成

建立農業農村數據庫是大數據平臺的基本功能,也是發揮大數據技術開展產業服務與管理的基礎。數據庫集成的數據包括農業資源要素數據、農業地理空間數據、農業經營主體數據、農產品市場交易數據、農業管理服務數據、鄉村振興發展數據等各個方面,包括歷史數據的錄入、政府數據資源的導入、遙感衛星和物聯網數據的獲取、網絡數據的抓取,以及第三方數據的接入等。

4.1.2? 產業管理

產業管理是大數據平臺最重要的板塊,應實現如下功能。首先,大數據平臺通過集成漳平茶葉、花卉產業發展的全鏈條、全過程數據,借助大數據技術和可視化技術,實現對產業發展現狀的綜合分析與展示,并對產業進行監測預測,幫助政府總體把控園內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情況。其次,通過建設茶葉和花卉產業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實現生產基地的實時監控與數字化管理,形成數字技術推動生產標準化的應用示范。第三,通過智能化、自動化和借助第三方力量等數據采集方式,強化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對農資使用數據的客觀采集記錄、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程可追溯等功能,實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可靠監管。第四,實現對生產經營主體的管理,加快產業組織體系的構建,推動產業發展組織化、規?;?。第五,實現產業服務的資源集成,為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供需對接。最后,實現對漳平茶、花品牌體系與營銷體系的建立,強化品牌管理,拓寬營銷渠道。

4.1.3? 應用服務

大數據平臺包括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品牌

等各類不同的模塊,涵蓋茶葉、花卉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數據,并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形成對生產經營和產業發展決策有用的信息,針對不同的應用主體,提供各類應用服務,通過門戶網站和移動終端應用方便用戶使用,并考慮為未來鄉村振興大數據服務的拓展預留相應接口。

4.2? 總體構架

漳平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由基礎設施層、數據層、支撐層、應用層、服務層、終端和用戶7個層次構成(圖1)。其中,基礎設施層、數據層與支撐層構建的目的是形成大數據平臺的各項功能的基礎支撐,承擔數據庫建設、數據綜合管理和基礎功能支撐業務;服務層針對政府部門、經營主體和社會公眾,設置與茶、花產業發展和監督管理相關服務的功能模塊;應用層將各項功能模塊進行集合,形成面向用戶的具體應用平臺;終端包括決策駕駛艙、PC Web和移動終端應用/小程序,是各項服務和數據可視化展示的具體載體;用戶層則包括政府、新型經營主體、小農戶和其他社會公眾等不同群體,通過支撐體系的后臺管理,使不同群體分別可獲取平臺不同的服務。此外,在平臺自身構架的基礎上,一方面符合國家大數據技術體系的有關數據信息、網絡安全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標準規范,另一方面與漳平市現有的、未來計劃建設的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相關的其他信息化服務平臺或系統進行充分對接與預留,包括數據接口與應用程序接口。

5? 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的主要功能

5.1? 應用管理平臺

大數據平臺的主要功能依托具體的應用管理平臺實現,后者是用戶直接使用的平臺系統,共設置7個,分別為用戶提供茶園數字認證、產業標準化管理(生產、加工)、產業綜合管理、土壤養分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生產經營主體評價等相關的數據展示、分析、決策等功能。

5.1.1? 茶園數字認證管理

茶園數字認證管理實現漳平茶園空間地塊與經營主體的數據關聯和數字化管理,形成政府對茶產業發展現狀監測的基礎數據。通過信息技術、遙感測繪技術,結合地理信息數據構建、外業調查補充、數據加工處理等過程,對茶園數字認證實施全流程管理,實現茶園數字化、網格化管理,可為茶葉溯源提供認證服務、為銀行金融風險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5.1.2? 產業標準化管理

產業標準化管理主要包括生產經營主體對茶葉和花卉生產基地的標準化管理和茶葉加工的數字化管理2個平臺。生產基地標準化管理方面,首先,根據當前茶、花平均種植規模,建立漳平茶葉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標準化示范花棚,在示范基地中布設土壤墑情儀、靶標蟲情監測設備等傳感器和物聯網設備,以及高清攝像頭、水肥一體化設備。其次,通過示范基地物聯網設備采集的數據信息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無人機等新技術相結合,智能分析病蟲害變化規律、預測發展趨勢與作物受損程度,及時報警并配合調度無人機進行防治。最后,對各項設施裝備實時采集的數據進行匯集、分析與展示,通過搭建生產基地標準化管理系統,為用戶提供標準化生產方案的推送、生產基地用工和物料管理、生產基地的物聯網設備管理等功能,實現茶葉、花卉種植過程中對種植環境、長勢分析、投入品管理等全過程數字化監控、科學化管理。茶葉加工管理數字化方面,主要通過配備高清數字攝像頭和溫濕度傳感器等設備,探索茶葉加工的標準化管理方式,包括對工廠環境進行精準管理,建立茶葉加工工藝標準化流程、指導工人加工作業和異常識別,以及以需求為導向的定制化茶葉加工模式,開展線上定制、溯源管理和視頻監控,為消費者提供可視化、可信賴的定制加工產品。

5.1.3? 土壤養分管理

針對漳平市尚未建立全域土壤分析評價體系、土壤養分現狀和變化趨勢分析不足的問題,設置土壤養分管理平臺,通過與省級耕地質量監管平臺的數據銜接,提供測土數據自動上傳、土壤質量臺賬、土壤數字地圖等功能,為政府管理部門、生產經營主體提供了解茶園土壤養分現狀、制定養分提升和管理方案等提供參考。

5.1.4? 茶·花產業綜合管理

為新型經營主體和小農戶提供產、供、銷相關信息,包括用戶個人中心、氣象服務、農資購銷管理、社會化服務、農產銷售、品牌管理、鄉村金融等功能模塊。首先,用戶通過個人中心可進行功能定制、服務訂閱、通知查閱等操作;其次,用戶可通過精準氣象服務獲取對應位置的氣象數據;第三,農資購銷管理可與福建省現有的省級農資管理平臺對接,建立銷售商的農資購銷臺賬,實現農戶農資購買實名制管理,并與農業執法部門執法信息進行關聯;第四,社會化服務功能面向種植加工主體和社會化服務主體,滿足植保、用工、加工、倉儲等服務供需對接,提供農技課堂和專家咨詢服務;第五,農產品銷售服務可為用戶推送花卉、茶葉產品的行情走向,對采購商發出的采購需求進行精準推送,并結合市場趨勢分析提供生產和銷售的決策建議;第六,品牌管理通過建立漳平市茶葉、花卉等農產品資源庫和農產品品牌庫,實現對茶葉品牌的分級管理;最后,鄉村金融服務通過與金融機構涉農產品的數據對接,在平臺開通農業保險、貸款服務等板塊,方便農戶查閱各類金融產品和信息。

5.1.5? 質量安全追溯管理

建立面向政府監管、消費者溯源、企業生產管理的電子化監管與追溯平臺,綜合采用互聯網、物聯網、數字編碼技術以及多媒體查詢技術,解決政府對茶葉、花卉生產監管和質量溯源兩個方面的需求,實現產前管理、產中監管、產后追溯、生產預警、統計分析、二維碼打印和消費端的質量追溯、質量反饋等功能。

5.1.6? 經營主體白名單管理

根據使用主體的不同,多維度采集產業生產經營相關數據,對接漳平政府現有信用評價數據,生成評價結果,建立動態管理,將評價結果運用在茶葉、花卉相關賽事評選、政策項目支持和執法檢查等方面。

5.2? 決策駕駛艙

決策駕駛艙是以展示數據可視化的大尺寸顯示器作為載體,以產業園“一張圖”體系為展示內容,對產業各環節發展現狀及數據分析結果進行展示,將基于大數據分析得到的空間數據、組成構成、趨勢變化等在屏幕上可視化呈現。根據大數據平臺的功能,“一張圖”體系可展示土地、農業生產、產業發展、經營主體、產業服務、品牌營銷、項目建設等專題圖,如圖2所示。其中“鄉村振興”模塊是拓展模塊,未來還可根據發展需求不斷增加展示內容。

6? 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的實施建議

6.1? 注重數據資源體系構建

數據是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的關鍵要素[19],大數據平臺各項功能的實現需要依托可靠的數據資源體系,但農業產業鏈相關的數據分散在各個部門,需要將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采集、匯集、清洗、標準化等步驟后,才能用于分析。在實際操作中,大數據平臺所需的各項數據需要綜合利用物聯網傳感、遙感監測、API接入、互聯網采集和批量購買等多種技術和方法來獲取[3]。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是解決人為錄入數據的可靠性問題,即在信息獲取方式上盡量避免通過人工填寫而導致的有意或無意錄入錯誤數據的情況,可借助機器采集、AI識別,并通過不同來源數據之間的比對等方式減少人工錄入。其次,需要解決政府各部門數據之間的共享問題,這也是數據信息對比的基礎,但目前地方政府部門之間尚未建立完善的數據共享機制,“信息煙囪”大量存在,重要農業相關數據共享程度低[2]。一方面,需要從國家層面通過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來加以規范和引導;另一方面,地方層面可在構建數字政府的過程中就完善政府數據的共享機制,或從產業鏈關鍵環節入手打通農業數據資源的共享壁壘[19]?,F代農業產業園可以作為政府主導下的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在數據資源體系構建上先行先試[20],如漳平可通過茶園的數字化認證來構建茶葉全產業鏈的數據資源體系。

6.2? 注重探索數據資源應用

大數據平臺建設完成后,隨著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和生產經營主體的覆蓋完善,將產生大量的數據資源。政府部門應積極探索這些數據資源的利用方式,開展數據挖掘和分析,指導政府決策,充分發揮大數據資源的價值。如通過標準化生產基地管理、生產行為記錄、生產資料使用數據的收集,判斷政府主推綠色生產技術的落實情況,對綠色生產行為進行專項補貼、對綠色農資進行集中采購、對信用評價高的農戶制定專項優惠政策等。此外,大數據平臺的運營機構還應積極探索開展對外數據信息服務,如對非涉密數據信息開展有償服務,創新發展數據要素驅動的業態,緩解大數據平臺運營的資金壓力。

6.3? 注重未來功能模塊拓展

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不是一次性的,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拓展和完善。農業農村涉及的領域廣闊,為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任何一個農業相關的大數據平臺在設計的初期就應當考慮未來功能模塊拓展的需求。在漳平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的總體框架中設計了拓展模塊,以推動產業發展為契機,未來可逐步將鄉村振興的生態、文化、治理、組織等各方面數據匯聚到平臺集中展示并進行管理,這將有利于政府更準確地把握鄉村發展情況和及時決策有效實施。在此基礎上,大數據平臺未來還可拓展終端類型,如方便鄉村居民到鄉村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大廳等享受一站式的服務,實現數字鄉村與智慧城市的一體化、融合化發展。

6.4? 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農業大數據平臺以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基礎,在平臺設計、系統開發、管理運營等整個過程都需要專業的人才支撐。當前,我國農業大數據平臺多以政府主導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由縣級政府下屬機構管理,其大數據平臺以縣級政府主導,而我國縣域農業農村數字化人才缺口嚴重,要維持大數據平臺的長期運用效果,就要求地方政府建立相應人才體系[19,21]。一是要強化人才培訓,整合社會培訓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的培訓機制,協同發揮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各方資源,持續培養農業大數據建設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加強人才引進,制定大數據、數字農業領域人才引進專項政策,為平臺管理運營提供專業技術力量。三是強化農民信息技術培訓,提高農民信息化應用技能,有利于平臺服務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汪懋華:大數據要為農業現代化作貢獻[J].中國科技信息, 2014(10):13.

[2] 孫九林,李燈華,許世衛,等. 農業大數據與信息化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研究[J]. 中國工程科學, 2021, 23(4):10-18.

[3] 董春巖,牛明雷,姚艷,等. 蔬菜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以大白菜為例[J]. 農業大數據學報,2021,3(1): 66-72.

[4] 郭濤,陳鴻文,李疆,等.果園大數據智能管理與服務平臺探索與實踐

[J].中國農業信息, 2022, 34(1):19-26.

[5] 馮連第.遼寧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平臺的構建與應用[J].農業科技與裝備, 2020(4):68-69+72.

[6] 程濤,徐冬寅,朱金蘭等.基于互聯網的農產品質量全鏈管理平臺構建與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12):205-207+217.

[7] 于紅巖.大數據在線上農產品銷售中的應用研究——以米業產品為例[J].電子商務,2020(8):32+83.

[8] 杜靜靜,張澤鵬.大數據在農產品物流中的應用——基于濱州農產品物流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18):39+45.

[9] 王偉.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與應用[J]. 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10):94.

[10] 宗瑩.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數字化平臺的功能及其優化研究——以江西九江武寧縣“萬村碼上通”平臺為例[D].南寧:廣西大學,2023.

[11] 陳純淳. 鄉村數字治理平臺運行研究——以R市G鎮智慧村社平臺為例[D]. 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3.

[12] 農業部辦公廳. 關于公布農業農村大數據實踐案例的通知[EB/OL]. http://www.moa.gov.cn/nybgb/2017/201712/201802/t20180201_6136308.htm (2023-10-11).

[13]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課題組.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與推進路徑[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0,32(5):3-4.

[14] 王梅. 數字化助推眉縣獼猴桃產業轉型升級[N]. 中國質量報,2022-02-25(002).

[15] 林單丹. 手機上種稻 屏幕前養?!旖蚴袑氎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數字物聯系統推動種養業發展[N]. 農民日報, 2022-09-17(006).

[16] 常力強. 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北京市密云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智慧平臺推動農業信息化[N]. 農民日報, 2022-03-12(006).

[17]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EB/OL]. http://www.cac.gov.cn/2023-03/01/c_1679309718486615.htm, (2023-03-01).

[18] 郭艷艷.農業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對策淺析[J].南方農業, 2020, 14(2):188-189,194.

[19]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課題組. 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的作用機理和建設路徑研究[J]. 農業經濟問題, 2021(9):90-97.

[20] 李國英.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的底層邏輯及推進策略[J].區域經濟評論, 2022(5):86-93.

[21] 趙春江,李瑾,馮獻.面向2035年智慧農業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 2021, 23(4):1-9.

引用格式:張茜,田乙慧,林秀美,鄧必賢.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數據平臺建設初探——以福建省漳平市茶·花產業大數據平臺為例[J].農業大數據學報, 2024,6(1): 127-135.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02.

CITATION: ZHANG Qian, TIAN YiHui, LIN XiuMei, DENG BiXian.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Platform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A Case Study of the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Big Data Platform in Zhang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2024,6(1): 127-135. DOI: 10.19788/j.issn.2096-6369.000002.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Platform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A Case Study of the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Big Data Platform in Zhang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ZHANG Qian1*, TIAN YiHui1, LIN XiuMei2, DENG BiXian2

1. Beijing Zhongnongda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83, China; 2. Zhangp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 Longyan 3644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big data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veloping smart agricultur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hich could be promo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data and the area data of county level or agricultural park level. The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platfor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Big Data Platform in Zhangping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Fujian Province, China, this paper recogni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local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analyzed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users of the platform, and proposed the general framework, main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platform. Centering on the leading industries (tea and flower industry) in Zhangping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the platform takes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branding,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undertakes the functions of data integration, industrial analysis, application service and display demonstration, and builds a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corresponding operation service support, database, display and service terminals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business entities. The main applications of the platform include digital certificate of tea gardens,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soil nutrition management, general management of tea and flower industries, quality-and-safety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credit management of business entities, and the decision cockp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ata resource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data application and value mining, retain data and appl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s for future function expansion, and establish a big data talent team. The construction of big data platform can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basic data an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chain in Zhangping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which is conducive to breaking through the blocking poin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king up the shortcomings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smoothing the supply chain channels.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big data platform; demand analysis; application service;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猜你喜歡
實施建議大數據平臺應用服務
全球衛星互聯網應用服務及我國的發展策略
國家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構建與應用服務
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設計
關于計算機專業軟件方向課程改革及實施的建議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智慧倉儲運營支撐平臺設計
關于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口語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
襪業行業大數據平臺的應用研究
實現高中地理三維目標的幾點建議
全國征集衛星應用服務解決方案
應用服務型人才培養體系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教學改革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