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起潮州,“活”化古城

2024-05-01 17:49李育蒙陳賢武王雋杰
黨建 2024年4期
關鍵詞:工夫茶潮州市潮州

李育蒙 陳賢武 王雋杰

品一品工夫茶、嘗一嘗潮州菜、看一看潮劇、逛一逛牌坊街……穿行在潮州古城,上千年的文化傳承積淀,讓每一個走進這座城市的人,無不感嘆她的深厚與醇香。

在廣東有句俗諺,上半句說的是“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這里的“潮”指的就是潮州。下半句說的是“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這里的“橋”指的就是廣濟橋。千百年來,廣濟橋見證了潮州的古貌新顏,是無數潮州人心中的“潮文化”地標。

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古城考察時曾沿橋步行,察看橋亭、浮橋,眺望韓江兩岸風貌。他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倳浂谝Wo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

追根溯源:讀懂古城

要讀懂古城,就要追根溯源。潮州人的“古”源在哪里?或許能從韓文公祠這樣的古跡中找到答案。

跨越千年,潮州文化根深葉茂。公元819年,韓愈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在這里,韓愈驅鱷興學,把中原文化傳播到潮汕大地上,并首開重文之風,成為潮州文化形成的重要開端。韓愈在潮州任上雖然只有8個月左右的時間,卻竭力傳道起文、造福農桑,贏得了當地百姓的尊敬和感激,遂將韓愈曾登臨的筆架山改稱韓山,將他曾投文祭鱷的惡江改名韓江,還有韓堤、韓文公祠、景韓亭等,乃至于“一片江山盡姓韓”。

韓愈開創的重文之風,施行的善政,在宋代繼續得到傳承和弘揚。當地官員通過辦好府縣儒學,發展書院和社學、義塾,使潮州“庠序大興,教養日盛”。廣濟橋就始建于南宋年間,宋代也是潮州文化正式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今的古城,以牌坊街為文化地標,仍保持著宋代時的街區格局。

到了明清時期,古城內遺留下來木雕、彩繪、建筑構件,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潮州文化不僅發展出包括工藝、曲藝等在內的諸多文化品類,更在對外交流中涵養了開放包容的文化品格。如今漫步在古城內,唐朝開元寺、宋代許駙馬府、明代城墻門樓和舊府衙、清代舊民居……一眼看盡煌煌文脈,文化傳承深入肌理。潮州百姓尊師重教、崇文循禮,崇韓之風千年不衰。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韓愈的文章起來了,憑什么呢?就是‘道,就是文以載道?!?/p>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讀懂古城,就要讀懂它的重文之風,讀懂它的教養日盛。從儒雅學風出發,古城守護著傳承千年的愛民、護民、為民之心。

精雕細琢:精繡古城

放眼世界,每一座古城,都可以找到歲月賦予的獨特韻味?!笆怂蟠ニ闹蕖薄柏ニ臉桥_廿四樣”的獨特風貌,逾越近千年后,得以重現,也成為潮州市保護廣濟橋等潮州古城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個縮影。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永慶坊考察時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市聽取廣濟橋修復保護情況介紹后強調,廣濟橋歷史上幾經重建和修繕,凝聚了不同時期勞動人民的匠心和智慧,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是潮州歷史文化的重要標志。要珍惜和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能搞過度修繕、過度開發,盡可能保留歷史原貌。

從1986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后,潮州市就一直延續著嚴格的文化保護規劃主調和底線,加強古城的文化遺產保護。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后,潮州市更是用情用力,精雕細琢,一年接著一年干,推動潮州古城保護修復開發進入新階段。

潮州古城是一個“活態”標本,首先是生活社區,其次才是旅游區。古城的保護和開發,難度可想而知。特別是像廣濟橋這樣的千年古橋,大量的水下構件、木質構件極大地增加了文物保護的難度。

越是艱難越向前。在廣濟橋修復工程中,潮州市采用“綴繡”“墊繡”“拼繡”“貼繡”等“繡花針法”,對亭屋和樓閣進行全面勘查、糾偏加固。修復完工的廣濟橋,再現其梁舟結合、重瓴聯閣的華麗風姿,并作為旅游觀光步行橋對游客開放。

如今的廣濟橋,在燈光的雕飾刻畫下,寧靜古樸與明艷動人交相輝映。穿梭在橋上,一閣一亭皆有意趣。白天有非遺展室,再現“一里長橋一里市”的鮮活“橋市”文化;夜晚有流光溢彩的燈光秀,展現出千年古橋的無限生機。

用繡花功夫以“繡花針法”修復文物,牌坊街、名人故居、特色民宅……一處處修舊如舊的工程持續開展,一個個保護開發的方案不斷實施。潮州市充分發動老匠人、老藝人參與其中,讓古城重煥芳華。

李厝祠的修繕,就離不開老匠人的“精繡”之功?!拔覀円颜麄€屋脊懸掛在空中兩個半月,不能下沉一分一毫?!蔽奈镄迯屠瞎そ潮R坤城說。修繕后的李厝祠,精雕細刻的細節,盡顯潮州民間工藝之精湛,最大程度保存了現有建筑遺存的歷史面貌。

此外,潮州市采用傳統材料和工藝,把精細、精致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中。歷史建筑、文化展館、民居商鋪都融合在街區里,古色古香,別有韻味,真正做到讓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沉浸其中,能處處在文化氛圍中感受到城市溫度。

守正創新:點亮古城

2023年4月7日下午,一場舉世矚目的非正式會晤在廣州松園舉行。在習近平總書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茶敘中,潮州工夫茶、潮瓷、潮繡、手拉壺等潮州元素驚艷亮相,展現出千年潮州文化所蘊含的嶺南氣質、中國氣派。

在潮州市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隨著潮州人“走出去”,潮州文化也涵養出了中華文明所共有的開放包容的品格。潮州市不斷深化“潮文化海外交流中心”建設,舉辦“潮州文化海外行”展覽活動,展示潮繡、木雕、陶瓷、工夫茶、潮州菜等潮州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我也愛喝工夫茶,可惜沒有那么‘閑工夫??!”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市考察期間,在牌坊街同當地群眾交流時風趣的話語引來陣陣歡笑聲。

“坐,食茶?!边@是游覽潮州古城最入耳的一句話,也是潮州人一貫以來的口頭禪。到潮州,品一品工夫茶是“必修課”?!肮し颉笔浅敝萑说纳钷q證法。極盡考究的工夫茶技藝,對于古城居民來說,是最尋常的生活內容、最誠摯的禮儀之道,也是古城濃濃的煙火氣的呈現。

千年文脈如何更“潮”,歷史和當代如何相得益彰?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在潮州市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要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城區,彰顯城市特色,增強文化旅游內涵,讓人們受到更多教育。

謹遵教誨,篤行不怠。在守正中賡續歷史文脈,在創新中譜寫當代華章。潮州古城終于找到了煥發新生機新活力的路子。

亮點紛呈的文化活動,熱鬧非凡的文創集市,被改造成茶館、客棧、非遺展館的厝老屋,融入“潮文化”的廣濟樓、鎮海樓,在守正創新中不斷點亮著古城,不僅讓潮州文化“活起來”“火起來”,更讓千年古城“潮起來”“靚起來”,展現出古城文旅業態的豐富多彩,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相得益彰。

2023年5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攝制的大型文化節目《非遺里的中國·廣東篇》選擇在潮州拍攝,潮州非遺驚艷亮相,潮州文化令人驚嘆;2024年1月,“非遺弄潮:跨界與創新”展覽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舉辦,新一代潮州非遺傳承人的創新作品集中亮相,展現潮州非遺與時俱進的時尚面貌……

歷經千年時光,古城非遺正青春。夜幕降臨,從韓文公祠眺望廣濟橋,人群熙攘,流光溢彩的燈光秀展現出千年古橋充滿生機活力的年輕一面。在文化傳承中讓古城煥發生機,打造“主客共享”的文旅新局面。在潮州這座“活著的古城”內,對文物保護、文化創新、文旅發展的探索永不停歇。一個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活力十足的古城,正不斷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現中華文明的精彩紛呈。

在每一個朝代,廣濟橋都像一件未完工的作品,你一磚我一瓦地加以改造。直至明朝,潮州知府再次對其進行大修,并將其取名為廣濟橋,意為“廣濟百粵之民”,飽含著對這座橋的殷切期盼。但真正實現這個夙愿、讓群眾安居樂業的是中國共產黨。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行走于潮州尋常巷陌間,處處能感受到潮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發展勢頭。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和潮州一樣的中華大地上,更多的中華兒女將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堅持保護與利用并舉,堅持活化歷史文化遺存與延續城市文脈并重,在推動歷史與當代相得益彰中更好擔負起中華民族新的文化使命,在賡續歷史文脈中譜寫時代新章,不斷向世界呈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p>

(作者單位:南方雜志社;潮州市圖書館;羊城晚報社)

(責任編輯:趙明月)

猜你喜歡
工夫茶潮州市潮州
潮州樂調的音階流變梳理與分析
潮州市關工委舉辦農村創業青年非遺文化技藝培訓提高班
潮州市汛期降水變化特征分析
潮州手拉壺“飛鴻”的象征意義
潮州優質楊梅高接換種技術
2015年9~12月衛浴領域節水認證(CQC)證書清單
宜紅工夫茶加工工藝及設備的改進
潮州市湘橋區洪澇災害承災體易損性及其變化
道至簡 慢品茶 喝一杯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一脈相承的事實茶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