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實踐路徑探析
——以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視角

2024-05-02 06:00劉紅梅翟小寧
教育評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德智體美五育體系

●劉紅梅 李 森 翟小寧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如何回應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吹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教育號角,是新時代我國教育必須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的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1],為我國教育事業在新征程上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思想之一,是馬克思留給后世的寶貴財富,對于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大意義。

一、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是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生動體現

人才興則國家興,人才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強調“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2]。這些論述高瞻遠矚,既是立足新時代對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創造性地發展,也為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教育強國,以及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教育要始終擦亮馬克思主義這個鮮亮底色,始終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深刻理解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內涵,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

人的全面發展指“在人與自然、社會相互作用中,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生存條件,不斷獲得自由和發展的過程?!盵3]人的全面發展涵蓋人的基本需要的滿足、人的能力持續提升、人的個性解放和社會關系的進步等方面的內容。[4]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步驟,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一目標則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動能。

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新提法不僅明確回答了新時代我們要“培養什么人”的問題,而且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為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充分揭示了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在新時代深刻的思想內涵。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教育的發展要以科學的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是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在新時代具體化和系統化的重要理論成果之一。一方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價值目標同馬克思主張“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目標具有內在同一性,提倡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全面培養,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實現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觀點豐富了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實踐。

新的偉大征程上,科學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教育強國,并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時代賦予教育的責任。從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來看,德、智、體、美、勞“五育”在建構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既各具獨特地位和價值又具有內在統一性和協調性。德育在全面發展人才培養中居于首要位置;智育“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知識和智力支持”[5];“體育”則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美育”是其他“四育”的升華,是人才素質的綜合體現;“勞動教育”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實踐基礎,且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功能[6],是培養其他素養的路徑和手段。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體系,不只是五育都開設,而是基于五育的融通性,強調五育之間的整合,形成一個整體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活動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盵7]即,德智體美勞絕不是“五育并舉”或是“五育”的簡單拼湊和疊加[8],而是將“五育”聚集于人才培養的全部環節,互相滲透,互相融合,既各自獨立、又內在統一,共同為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二、深刻認識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的獨特價值

(一)不斷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黨和國家對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人才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離不開創新人才的支撐。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當前,我國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目標,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要更加重視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尊重人才成長規律,為人才培養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從而有利于扭轉我國高水平創新人才不足,特別是科技領軍人才匱乏的局面。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教育規律,更新觀念;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培養機制的改革;在國家的統一規劃下,因地制宜制定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多層次、多類型、全方位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努力提升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二)扎實推進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核心要義

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是扎實推進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核心要義。因此,我們要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強調德智體美勞“五育”的融通和整合,從而科學地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之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全方位積極應對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的戰略需求,積極推進把“五育”融入到教育理論、人才培養模式、教育管理、教育國際化水平等教育改革中,合理分配區域間、城鄉間、校際間的教育資源,扎實推進人才培養體制、考試招生制度、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要。

(三)持續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此前,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突出了“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的重要性。這一要求的凸顯充分說明,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形勢,人才日益成為制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指出要“提升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國際競爭力,加快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9]。這要求我們立足新時代,科學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面對教育發展、國家建設和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在我國教育事業和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教育國際合作,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持續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三、積極探索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的實踐路徑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茖W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就是要通過實踐探索來回答“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發展理想藍圖的描畫,也為新時代我國教育解決好“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指明了方向。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和能力,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德智體美勞“五育”之間是緊密結合的,缺少了任何一個部分,人的全面發展就會打折扣,人才培養體系也會不完整。因此,教育應積極探索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彼此配合、協調發展的聯動育人機制,不斷提高育人實效。

(一)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對“為誰培養人”的明確回答,也是我國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要求。如前所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基本需要的滿足、人的能力持續提升、人的個性解放和社會關系的進步等方面的內容。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的實踐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滿足教育發展、國家建設以及時代發展的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加強德育,要在學生的品德修養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導學生錘煉品德修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辨是非曲直,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遠,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加強智育,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導學生既勤學書本知識,又多學課外知識,刻苦學習,勤于思考,勇于創造,努力實踐,走好人生道路,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聰明才智。加強體育,要在強健體魄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健康身心,錘煉意志,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做到身體強、意志強,準備著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加強美育,要在提升美育素養上下功夫。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遵循美育特點,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加強勞育,要在加強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勞動技能水平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弘揚勞動精神,尊重勞動者,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勞動習慣,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10]

(二)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要強化人才培養過程

培養過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途徑,是教育理念得以貫徹落實的中間環節,人才培養目標能否達成與培養過程直接相關。人對于自由而全面的向往和追求,最終目的是能夠實現人的發展與進步。[11]通過強化人才培養過程,培養學生創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從而有利于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

1.完善課程體系

課程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最直接的途徑,將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入課程之中,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對于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尤為重要。第一,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出發,要深入把握學校課程體系的建構思路,探索如何優化課程體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第二,要明確課程的定位,合理配置課程資源,為課程實施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打造課程的特色。一方面,在課程體系中完善德智體美勞課程,讓學生能夠根據對興趣愛好、特長以及自身不足的評估進行針對性地選課。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與其他課程的融合。如,立足學校發展的目標和特色,廣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探索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課程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增強了思政課的理論性,還提高了“德育”的實效性。第三,要充分發揮“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協同育人的作用?!暗谝徽n堂”是基礎,在育人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有效補充和時空延伸[12],有助于克服“第一課堂”在時間、空間、育人對象上的局限性,在育人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既要發揮好“第一課堂”在育人過程中的基礎作用,夯實學生的理論功底和知識素養,又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靈活多樣、自由開放的特點,豐富學生的實踐體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是引路人,是燃燈者,要不斷用知識和品格塑造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課程教學是學校進行人才培養最重要的方式,教與學的效果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效果。要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離不開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離不開對現有教學方法的優化和創新。一方面,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在課程開始前通過測評或者摸排的方式,了解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學習現狀和學習需求,進而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另一方面,要根據課程性質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如德育課程可多采用講授法,便于學生掌握德育重點和難點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智育,可以多采用啟發法,啟發學生發現自身亮點和不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體育,可以多采用演示法,將動作要點和方法加以演示,以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培養美育,可以多采用指導法,提升學生對美育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勞育,可以多采用引導法,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

3.強化資源保障

一方面,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專業化師資隊伍。堅持引進與培養并舉,出臺具有針對性的人才引進政策和措施,吸引和引進專業素養高、綜合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儲備充足的師資力量。另一方面,加快教學平臺建設,推進教學改革,優化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資源。大力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的開發和運用,為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提供平臺和資源。注意處理好不同學科的教學需求、線上線下教學內容比例的設置兩個核心問題。[13]合理配置資源,保障教育教學有序進行。此外,要關注“五育”與其他課程的交叉融合問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三)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體系,要完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在教育中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科學的評價結果對教育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認為,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個性解放。實現人的個性解放,就要充分考量個體差異、尊重人的個性差異,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首先,明確評價的主體。不僅要注重發揮教師和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作用,還要充分發揮學校、家長、政府和社會等主體的協同評價的作用,堅持統籌兼顧。要針對不同評價主體及其所處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進行分類設計,并穩步推進評價的科學性。其次,制定有效的評價標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從“樹立科學成才觀念”“完善德育評價”“強化體育評價”“改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嚴格學業標準”“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七方面,制定了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總體方案。[14]這為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標準提供了行動指南。深入學習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以評促建、以評促改,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評價標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最后,探索多種評價方法。探索通過定量分析的方法開展過程評價、通過代表性成果方式進行結果評價、通過質量監測進行增值評價,通過文本分析進行綜合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在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和健全綜合評價的過程中,注重對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德智體美勞“五育”的評價,實現人才的全面發展。

積極探索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對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的重要體現。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的教育必須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深刻認識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時代價值,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以全面育人為基本導向,科學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明確培養目標、強化培養過程、完善評價體系,不斷引導學生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并培養出具有勞動素養的時代新人,努力答好時代提出的教育之問,交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答卷,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猜你喜歡
德智體美五育體系
七律·吾校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本期話題:如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談職高音樂與素質教育之間的聯系
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教育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