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中職物理主題教學設計

2024-05-02 15:35劉芳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中職物理主題教學核心素養

【摘 要】中職物理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要落實在高質量、高水平的課堂教學上,課堂教學設計尤為重要。在主題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立足學生實際,著眼學生可持續發展,以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物質世界的運動與變化規律為根本,設計“雙螺旋形”課程模塊,創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深度學習場域,以“情境—思辨—探究—應用”為教學主線,構建實驗探究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職物理;主題教學;大單元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11-0072-03

【作者簡介】劉芳,江蘇省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江蘇蘇州,215300)教師,高級講師,蘇州市學科帶頭人。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師素養,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中職物理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要落實在高質量、高水平的課堂教學上,課堂教學設計尤為重要。

大概念教學強調深度理解問題,即深度教學。深度教學是觸及教學本質的教學,能幫助學生建構學科知識結構,養成學科思維方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單元教學或主題教學都是大概念教學的重要方式,基于大概念視角的單元教學設計是實現深度教學的關鍵。在中等職業學校物理課堂教學中,一個大單元就是一個主題。本文以中職物理基礎模塊中的“運動和力”主題為例,談在大單元理念下的主題教學設計。

一、重構主題學習內容

教師在教學內容重構過程中,應關注現代科技的最新應用,注重體現課程的時代性,同時加強物理課程與自然、生活、科技和社會發展的聯系,展示我國科技發展取得的成就,引導學生樹立科技強國的遠大理想。

筆者依據物理學科內涵,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明確物理學習主題,同時緊密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把實訓教學中相關的物理問題結合到課程中,有效觸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運動與力”主題教學設計中,筆者以代表中國科技文化進步的“復興號”“神舟號”為線索,結合生活實際重構教學主題,設計“雙螺旋形”課程模塊。具體重構過程為:從“復興號”看勻變速直線運動、從冬奧會看受力分析、從“神舟號”看牛頓運動定律三大模塊,指導學生用運動學知識分析“復興號”的速度、對冬奧會上滑雪等項目進行受力分析、研究“神舟號”發射的動力學問題等。

二、聚焦主題核心素養目標

新課程堅持素養導向,主題設計是素養導向的教學選擇,主題教學設計應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價值旨歸。課程變革由偏重內容變革走向關注學習方式變革,強調基于育人立場,進行學生學習經驗的結構化組織,提升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導向的主題教學超越了教材單元和活動單元,走向了有組織的學習主題。

素養是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解決能力。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觀念及應用”“科學思維與創新”“科學實踐與技能”“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本主題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

在物理概念和定律學習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通過系統反思和遷移應用,學會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自然現象,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合力與分力體會等效方法的應用,增強學生的假設推理、科學論證等能力;通過伽利略研究物體慣性時使用的理想實驗方法、“神舟十六號”慣性滑行階段等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體會物理研究的思維過程,培養模型建構、質疑創新等素養。

三、創新主題教學模式

教師要關注行業發展和科技發展趨勢,關注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進而確定合適的教學模式,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筆者認真梳理“運動和力”這一主題下6節課的基本思路,發現都是以“情境—思辨—探究—應用”為主線,以任務為導向,以情境為載體構建的物理課堂。筆者以實驗探究法為主,通過問題提出、思辨討論、實驗探究、學以致用,指向學生模型建構、假設推理、科學論證、實驗觀察、探究設計、操作技能、技術運用等素養和能力的提升。

1.問題提出

筆者從生產、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有矛盾沖突、緊跟時事的問題情境,有效觸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在高鐵建設過程中遇到暗河,如何估算溶洞的深度?“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它是如何獲得動力的?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建立物理模型,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相關現象并解決實際問題。又如,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訓中有很多跟物理有關的知識,小到錘子依靠慣性完成打擊,大到機床的刀具與工件的相互作用。教師可通過創設學生實訓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情境,引發提問、質疑、思辨和探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前概念”大多是在生活的具體情境中建立起來的,具有隱蔽性。教師創設類似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先沿著其本來的思路得出錯誤結論,再引導學生發現兩個結論的差異,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筆者會在課前采用診斷性測試等方式進行教學前測,將學生原有的錯誤的“前概念”暴露出來,課上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動建構科學概念,從而達到認識的轉變。例如,在“自由落體”一課中,部分學生對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原因存在根深蒂固的錯誤認識,教師可以通過三個演示實驗,讓學生經歷演示實驗操作的過程,啟發學生觀察思考,在假設推理的過程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2.思辨討論

思維需要梳理和加工的時間,教師應在適度等待中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糾結點,解決思維沖突點,讓學生的思維從模糊到清晰,從混亂到邏輯,從不確定到確定。在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搭建平臺,激發學生的“思辨意識”,引導學生在學中思,在疑中辨,打造思辨的物理課堂,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在“牛頓第二定律”一課中,筆者課前布置學生在學習平臺上觀看“天宮課堂”視頻。學生通過視頻學習,了解宇航員在進入太空前經歷的訓練,如超重耐力訓練、前庭功能訓練、浮力水槽訓練、著陸沖擊訓練等。課堂上,筆者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時候宇航員承受的加速度是最大的?小組充分討論交換意見,在“公共區域”寫下觀點。又如,在“自由落體”一課中,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下落快慢情況是怎樣的呢?筆者引導學生進行思想實驗,討論輕重不同物體下落快慢的情況。思想實驗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啟發思考,推動理論創新,它是高層次的洞察力,是一種更高級的思維方式。學生思考和質疑的過程就是思維進步的過程,思想實驗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自由度,培養了學生科學論證的思維能力。

3.實驗探究

教師從實際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尋找探索規律的方法和途徑,盡可能多地提供實驗器材種類,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分享實驗方案,然后自主選擇實驗方案,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學習的主動性比較強。

在探究“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時,筆者用到了伽利略研究問題的方法(抽象思維與科學實驗相結合)。首先,引導學生猜想自由落體運動是不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其次,讓學生提出假設,設計方案;最后,學生通過打點計時器實驗進行驗證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教師引導學生從實驗現象和數據中歸納規律,在探究的過程中動態教學,讓學生經歷問題發現、質疑創新、思辨探究、實踐應用等過程,在實驗探究中突出重點,在思辨討論中突破難點。

4.學以致用

教師在教學中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悟物理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例如,在學習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之后,筆者讓學生計算溶洞的深度,體會高鐵建設的不容易。課堂教學中,筆者通過介紹我國傳統科技成果和現代科技成就,如“神舟號”載人飛船、“復興號”高鐵列車、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等重大工程以及北京冬奧會等重大賽事,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悟物理知識在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中的突出作用,激發學生以所學投身祖國建設的熱情。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主題教學設計是課程改革和創新的重要方式,教師要以整體思維進行設計,認真研究課標、重新整合教材內容;以物理核心素養四大維度為指導,以物理課堂為依托,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實施任務,繼而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基于真實情境,突出思辨和探究,引導學生解決現實問題,實現有價值的建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沙琦波,陳心怡.核心素養導向下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融合探索——以“物體的內能”為例[J].物理教師,2022,43(3):40-43.

[2]田薇臻,崔允漷.單元設計的三大模式:從學科到超學科[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3(5):62-72.

[3]范心維,彭朝陽.大概念視角下的高中物理單元教學設計——以“勻變速直線運動”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2,51(15):30-32.

猜你喜歡
中職物理主題教學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研究
J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證研究
如何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多媒體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主題教學在初中語文中的實踐探討
提升中職物理電學實驗能力的策略
中職物理教學的主導與主體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探討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