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多維全域閱讀空間 構建“四融”閱讀模式

2024-05-03 16:47柳春霞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4年4期
關鍵詞:閱讀模式書香校園親子閱讀

柳春霞

摘要:五常市拉林滿族鎮中心學校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為指導,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設計了以閱讀為核心的“四融”閱讀模式。該模式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分析班級、校園、家庭對學生閱讀行為的影響,積極做好閱讀場域、人員、課程和方法的融合,為學生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關鍵詞:書香校園;“四融”閱讀模式;親子閱讀

五常市拉林滿族鎮中心學校以“讓生命和諧生長”為辦學理念,以“讓讀書與生命同行”為工作宗旨,聚焦學校內涵發展,大力打造全域閱讀空間,構建“四融”閱讀模式,著力打造書香校園,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和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發展夯實精神底色。

“四融”閱讀模式是以新課標為依據而創設出的新型閱讀教育模式,以場域融通、全員融合、課堂融貫、方式融動為一體。學校通過“四融”閱讀模式的開展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師生的讀書熱情,讓愛讀書,好讀書,樂讀書蔚然成風。

一、構建“四融”閱讀模式的基本原則

為了保證“四融”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有效性,教師應以以下幾點原則為指導,結合學生的閱讀需求,進行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提升。

(一)以生為本

學生是教育的根本,學校教師工作的目標都是為學生發展服務。閱讀模式只有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才能夠發揮出學習指導與輔助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證“四融”閱讀模式的有效性,學校對學生進行了調研,了解學生的需求,采納學生的建議,保證“四融”閱讀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地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閱讀能夠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獲得理想的應用效果。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則是新課標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四融”閱讀模式的設計與應用也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學校深刻認識到素材的適讀性是保證“四融”閱讀模式應用有效性的關鍵。為此,教師查閱了許多資料,并以年級為基礎標準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等要素進行分析,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最具適度性的閱讀素材,并根據閱讀素材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閱讀活動,保證“四融”閱讀模式能夠順利應用。

(三)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以學校、家庭作為雙主體教育環境,發揮家庭、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指導作用,讓教師的教育工作得到家長的支持。在“四融”閱讀模式當中,學校打通家校社眾多閱讀場域,為學生構建更優質的學習環境,讓閱讀可以融入學生的生活環境,深入到學生每一個生活細節,實現了閱讀與生活、閱讀與成長的有效融合,讓學生擁有了更多的閱讀機會,更富余的閱讀時間,更多元的閱讀素材。在此種閱讀模式下,學生對閱讀的主觀態度會得到改變,他們在閱讀中的收獲也會更多,這讓學生成為了愛閱讀、會閱讀的人,他們的素質水平也得以全面提升。

二、構建“四融”閱讀模式的方法策略

構建“四融”閱讀模式,開展多元閱讀活動,使學校閱讀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場域融通,浸潤式環境,隨處可閱讀;全員融合,輻射引領,牽手共閱讀;課程融貫,多維評價,助力慧閱讀;方式融動,多彩活動,推動縱深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不僅落實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還為學生創設出了多維全域的閱讀空間,讓閱讀更加靈動有趣。

(一)場域融通

學校打通家校社眾多閱讀場域,實現閱讀的泛在性和便捷性,助力學生將校內習得的閱讀意識與閱讀策略延伸至家庭、校外圖書館等更多閱讀場域,打造全域閱讀空間,創設沉浸式閱讀環境。目之所及,皆為書影;空中彌漫,皆是書香。圖書館、樓廊、教室、臥室,處處都是圖書,人人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自主放松,完全沉浸。

一是開放“圖書館”。2022年,學校新建了一個寬敞明亮、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面向師生全天開放。課余時間,師生們紛紛走進圖書館,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圖書,開啟自由安靜的閱讀模式。圖書館已成為全校師生最喜歡的校園場所之一。

二是設置“樓道書架”。為了讓閱讀隨時隨地發生,學校每一層走廊過道處都設置了小書架,品種齊全的書籍盡收眼底,圖書觸手可及。墻壁上張貼“名人讀書故事”“名人讀書方法”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潛移默化地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

三是充實“班級圖書角”。每個班級都設有凸顯班級文化特色的圖書角和讀書園地。豐富的書源、完善的設施、良好的環境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也為學生閱讀創造便利條件,讓好書隨時與學生相伴[1]。

四是創建“家庭書房”。向全體教師及家長發出建設“家庭小書房”倡議,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讓書香走進家庭。隨著家庭藏書的逐漸增多,家中一隅變身成沉浸式的閱讀場所,休閑時光亦洋溢著親子共讀的美好與溫馨。

(二)全員融合

“全員融合”以校園閱讀為中心,由校長牽頭,引領教師、學生、家長全員參與閱讀,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進而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家風,助力學生素質的提升。三年來,家長和孩子們堅持每天讀書、認真整理讀書筆記、積極撰寫心得體會,親子共讀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教師共讀———修己安人。探索專業閱讀實踐路徑,實現教師拔節式生長,鼓勵不同層級教師之間形成讀書共同體,激勵教師合作閱讀、共同發展。學校共組建了多個教師讀書共同體,如“知行”青年教師讀書共同體;“知雅”詩詞誦讀共同體;“國風雅韻”古文研讀共同體,每個共同體成員10人左右。通過每日讀書簽名、每周“悅”享一刻、每月“樂”讀時光等形式,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積極推進碎片化閱讀向整體性閱讀轉型。通過閱讀積分打卡、思維導讀分享、梯隊閱讀、共研共讀、沙龍分享等多種形式,使專業進階閱讀在教師專業成長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同時,確定以點帶面的閱讀機制,帶動全校教師共同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

二是師生共讀———成己達人。自2020年起,學校開展了“推進師生共讀,營造書香校園”活動,倡導師生共讀,以教師的讀書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清晨,師生一起沐浴書香;午后,大家一起徜徉書海;傍晚,教師會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并做好批注,鼓勵他們寫心得體會。班級每兩個月還會開展一次讀書筆記展評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閱讀熱情。

三是親子共讀———達己育人。近年來,學校嘗試推廣親子共讀活動。對家長發出倡議:希望家長每月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每天陪孩子讀書半小時。家長們紛紛利用微信朋友圈讀書打卡,使讀書有跡可循。在班主任教師的指導下,大部分家庭都進行了親子共讀活動。

(三)課程融貫

開闊學生閱讀視野是保證閱讀活動開展成效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確立符合學生接受習慣的多維閱讀模式,使學生獲得個性化閱讀體驗,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閱讀課程。在實施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設定與之相匹配的評價標準,進而實現對學生閱讀體驗、閱讀進度、閱讀態度等方面的有效評價,使多維閱讀活動開展成效得到保證。

一是完善四種課型,推進多維閱讀課程實施。在實施多維閱讀課程的過程中,應該先明確閱讀所涉及到的環節及內容,設定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導讀課。導讀課是當前閱讀課程中的首要環節,重在激發學生閱讀欲望、喚醒學生閱讀興趣,從而使學生形成長期性、持續性閱讀習慣;第二種是精讀課。精讀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實現對文本內容的深入了解,并且對內容進行質疑、批判,進而形成屬于自己的閱讀觀念;第三種是展示課??梢詫⒄故菊n看作是引導學生合作閱讀的課程,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角度更為多元化;第四種是拓展課。拓展課是指將課堂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進而使學校閱讀教學延伸出家庭閱讀、社會閱讀等多個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層面的、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

二是對不同學段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義務教育階段要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校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2]。低年級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看圖說話訓練。在課堂教學中選用一些繪本故事,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中年級在學習文本要點的基礎上,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讓學生通過大量文本閱讀來拓展閱讀量,以滿足學生閱讀需求。高年級學生在閱讀時主要了解該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分析人物品質及藝術特色等。

三是制定多維閱讀課程評價標準。搭建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平臺,關注多維度評價,以評促讀。在多維閱讀課程實施過程中,著重從閱讀廣度、閱讀深度、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四方面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評價。在進行評價主體確定時,保證主體的多元性,包括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幾個方面,并對最終的綜合評價成果進行展示。

(四)方式融動

“方式融動”指的是采用常規閱讀、閱讀展演、讀書征文等融合滲透的閱讀方式,通過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豐富閱讀情感。

一是組織教師聊書會活動?!皶矶嗲樗乒嗜?,晨昏憂樂每相親”。學校每個假期都會精心為教師們選書薦書,品讀過后,大家還會組成書友會,聊聊自己的讀書感悟,共享讀書的樂趣[3]。他們時而相約線上,漫步云端,共享氤氳書香;時而相聚圖書館,共話教育未來,激發了全校教師的讀書熱情。

二是開展讀書故事會活動。為提高學生傾聽、表達與溝通能力,學校開展了以“晨光拉小———讀書故事會”為主題的全員學講故事活動。周一到周五早8點,每班都會安排一名學生為大家分享精彩的故事。低年級是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中年級是激人奮進的名人故事,高年級是趣味盎然的歷史故事。班級每周向學校推薦一位“講故事小達人”,學校再從中遴選出優秀的“講故事之星”,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展播?!俺抗饫 x書故事會”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臺,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了他們與人分享的優秀品質,起到了讀書明理的作用。

三是開展讀書征文活動。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閱讀到了一定的火候,就會忍不住用文字來記錄,把所思所悟固化在白紙黑字的沃野間,長出最美的枝葉,開出最絢麗的花朵。每學期,學校都會進行教師、學生及家長的讀書征文活動,學校經過“查重———盲評———總評”等環節,遴選出一大批優秀的原創作品,在??洞合分邢虼蠹艺故?。以??癁檩d體,讓師生在“多讀書,讀好書”的基礎上文思泉涌,妙筆生花。

經過讀書活動的推動,教師和大部分家長都能真正與學生并肩共讀、促膝共享、攜手共寫,一起閱讀世界的紛繁,感悟生命的真諦,書寫生活的美好。通過打造全域閱讀空間,為師生創設沉浸式的校園閱讀環境;深化家校協同育人讀書體系建設,讓學生在溫情共讀中健康成長;探究整本書閱讀教學課型,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堅持閱讀活動常態化,激勵閱讀持久深入。

參考文獻:

[1] 楊敏.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促進書香校園建設[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12).

[2] 王麗霞.“三步八環”實踐策略讓整本書閱讀課程化教學落到實處[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12).

[3] 石燕萍,楊曉亞.在“多元閱讀”中浸潤童心:涵育成功閱讀者的小學閱讀推廣實踐[J].小學教學研究,2023(33).

見習編輯/張婷婷

猜你喜歡
閱讀模式書香校園親子閱讀
經典開啟幸福,書香潤澤人生
對拓展農村中小學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探索
中英文繪本親子閱讀模式研究
有效進行親子閱讀教學管見
簡析親子閱讀中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調適閱讀心理,培養閱讀技巧的策略
農村學校構建書香校園的有效策略探研
深化情感體驗,建構閱讀模式
淺談書香校園的創建途徑
淺談少兒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