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綠色金融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灰色關聯度分析

2024-05-04 03:35張新宇
中國商論 2024年7期
關鍵詞:綠色信貸產業結構升級綠色金融

摘 要:中央政府發布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把“雙碳”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注重生態保護和產業結構升級是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綠色金融作為綠色發展理念的延伸,能夠引導社會資源分配,促進綠色環保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青海省作為西北地區的生態大省和資源大省,綠色金融是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綠色金融發展理念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青海省為研究對象,通過構建灰色關聯度模型對青海省2014—2021年綠色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關聯度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青海省綠色金融與第二產業增加值關聯度最高,對第三產業的影響深度不足,文章基于模型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綠色金融;綠色信貸;資金導向;產業結構升級;灰色關聯度模型

本文索引:張新宇.<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7):-112.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4(a)--04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到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現代經濟的核心思想,是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當前環境污染嚴重的重要舉措,大力發展綠色金融,促進產業綠色轉型,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外學者Khan等(2022)認為綠色金融實際上是一種金融創新,通過運用各種金融產品和工具來防止環境污染風險,其綠色發展目標與傳統金融存在本質區別[1],Lee(2022)指出綠色金融通過發展具有綠色導向的信貸、保險、證券以及碳金融等金融產品,達到建設生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的[2]。在綠色金融發展體系中綠色信貸發揮著重要作用,Xu and Li(2020)提出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將企業環境保護水平納入考核體系中,采取向環保企業提供優惠利率、對污染企業實施懲罰性利率的措施,引導綠色信貸資金流入綠色產業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3]。在探討綠色金融與產業結構升級的研究時,Liu等(2022)提出根據配第-克拉克理論,產業結構調整能夠帶來“結構性紅利”,產業結構升級意味著高能耗的工業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實現工業企業向低碳環保和綠色清潔方向轉型,工業內部產業結構升級能促進整體產業結構的升級[4]。Wang等(2019)提出綠色金融通過抑制對能源密集型產業的投資、加強對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投資,最終達到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目標[5],Gu等(2021)使用VAR模型和DEA模型實證分析綠色金融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結果表明綠色金融總體上能有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6]。

國內學者認為綠色金融是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的的金融服務,可作為新興綠色產業的有效催化劑,在推動地區產業發展與革新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朱向東(2021)認為綠色金融是順應新經濟發展理念的金融服務,綠色金融能夠促進經濟、環境以及資源的協調發展,是通過綠色信貸等新型金融工具進行投融資和風險管理的金融活動[7]。不同于傳統金融,綠色金融更關注產業經濟發展的環境效應,要求金融機構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納入考核范圍中。在對綠色金融政策體系進行評價時,陳國進等(2021)從政策效果評價角度出發,發現綠色金融政策能夠為綠色企業提供融資鼓勵,促進經濟綠色轉型[8],杜莉(2020)認為在中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中,綠色信貸政策質量最高,綠色證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政策質量仍需進一步優化[9],邵學峰(2021)提出綠色金融體系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和相關政策,支持經濟向綠色化轉型[10],其中綠色信貸是銀行部門重要的綠色金融工具,王馨和王營(2021)認為綠色信貸一方面可以引導資金流入綠色和高科技行業部門,緩解新型企業的融資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提高重污染行業融資門檻,壓縮重污染行業的融資規模,緩解“兩高一?!毙袠I對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阻力,促進地區產業結構升級[11]。綠色信貸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為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韓科振(2020)指出綠色信貸能夠通過引導資金流向促進綠色企業內部的技術研發創新,進而推動本地及周邊地區綠色技術創新效率的提升[12]。郭克莎和田瀟瀟(2021)提出綠色金融在引導金融資金流向綠色環保產業的同時,限制了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資金借貸,綠色金融通過促進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制約高污染行業發展,推動了地區產業結構的升級[13]。

沈翠芝(2020)運用福建2010—2017年的數據,構建了一種灰色關聯模型,分析綠色金融與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機制,結果顯示發放綠色信貸要比限制高耗能產業發展帶來的產業升級效果更加明顯[14]。白璐(2019)以內蒙古自治區為研究對象發現,在內蒙古自治區加大對綠色金融的發展可以帶來生產總值中第三產業產值占比的提高,優化第二產業的發展模式并同時提高第二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從而提高第二、三產業的占比,這符合優化產業結構的演進規律[15]。陳國慶等(2020)強調綠色金融發展理念不僅順應時代,還契合可持續發展理念,采用灰色關聯模型研究證明綠色金融與第三產業聯系最為密切[16]。綠色金融與第三產業關聯度最高,能夠體現出產業結構升級側重于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大量的實證結果表明綠色金融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因此,文章梳理綠色金融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機制、研究綠色金融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度分析,對青海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理論機制

2.1 資金形成機制

任何產業的形成、發展和壯大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金融系統作為金融機構、資金供給者和企業的中間媒介,在資本市場上發揮著“蓄水池”功能,金融系統將資金需求方和供給方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綠色金融是傳統金融綠色化的一種手段,本質上還是一項金融服務。綠色產業發展依靠自身積累的資金以及商業信用融得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生產的需求,綠色金融工具的多樣化為綠色產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渠道,通過杠桿效應,將信貸資金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流向綠色環保型和資源節約型產業,大量、可靠且持續的資金流向綠色環保型產業和資源節約型產業,形成規模效應,加快綠色產品和綠色服務的生產,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為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2.2 資金導向機制

資金導向機制是指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引導資金從生產效率較低的部門流向生產效率較高的部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資金的合理分配,資金投向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在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由于綠色金融有針對性地將資本引導投入綠色產業中,更多的綠色資金流入綠色環保產業中,使得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綠色項目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由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資金流入大大減少,“兩高一?!逼髽I如果想獲得信貸資金支持發展項目,就必須向綠色環保產業轉型升級。資金導向機制引導資金在各個產業之間轉移分配,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綠色轉型升級。

2.3 風險分散機制

任何經濟活動都伴隨一定的風險發生,綠色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前景較為樂觀,但是和傳統產業相比,綠色環保企業初期投資金額較大,資金回收期較長,企業發展綠色項目承擔的風險也較大,因此開展綠色業務的積極性有限。綠色金融理念的提出,促進金融機構為環保產業提供信貸支持,不僅解決了企業融資問題還為環保企業分擔了融資風險,金融機構創新開發適合投資主體需求的綠色金融工具和服務,為市場上各個綠色產業主體提供了分散和轉移風險的渠道。政府通過創新綠色金融制度,引導資本市場上資金從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流向綠色環保、低污染產業,降低環保產業融資成本,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2.4 信用催化機制

信用催化機制是指金融中介發揮其信用創造職能,通過乘數效應倍數擴大貨幣供應量,不斷加速產業資本的形成,達到為不同類型產業的發展提供貨幣資金的目的。綠色金融與傳統金融都具有信用創造功能,信用催化機制使資金流向范圍擴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不再局限投向于規模大、效益高的成熟型企業,而是充分考慮產業和項目未來的發展潛力和回報,選擇性地流向一些具有發展潛力并且能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促使產業結構充分平衡發展。在這種機制的推動下,產業方面不僅會選擇環保、節能和清潔的企業,還會選擇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的企業進行投資,進而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

2.5 產業整合機制

產業整合是指根據產業本身的發展規律對生產要素進行重新配置,由規模較大企業作為主導產業。隨著空間、地域和行業限制被打破,各生產要素不斷進行流動重組,實現協同效應,提高綠色產業競爭力?!皟筛咭皇!钡钠髽I迫于生存壓力,通過降低產業耗能、減少污染排放、提高生產效率,進行資源整合逐漸實現產業整合的目標。對于無法轉型的傳統產業通過產業創新,將技術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向綠色產業轉移,推動產業結構向綠色、合理的方向調整。

3 研究設計

3.1 灰色關聯度模型

灰色關聯分析是一種測量兩個系統層面關聯程度的模型,將離散行為的觀測值轉為不同的折線,通過折線的彎曲程度判斷序列之間的關聯度,對樣本大小和數量以及是否有明顯規律無要求?;疑P聯度模型分析基本步驟如下:

(1)分析序列:參考序列為X0={X0(k)|k∈N},k表示不同時間。比較序列為Xi={Xi(k)|k∈N},i=1,2,3,……,m。

(2)指標規范化處理:通過對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消除數列之間的差異,使不同量綱級別的指標具有可比性,本文采用初值化方式進行量綱統一化。初值化處理是將第k個指標設為[jk1,jk2],jk1為第k個指標在所有評價對象中的最小值,jk2為第k個指標在所有評價對象中的最大值,公式如下:

為便于整體比較,需要將分散的各時刻灰色關聯度信息進行整合,根據公式計算出的關聯度大小,關聯度值越大,評價對象對評價標準的重要程度就越大。

3.2 指標確定與數據來源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程度的測度研究表明,當前綠色信貸在綠色金融發展中的指標程度最大。因此,本文采用綠色信貸余額占青海省本外幣貸款余額的比重衡量青海省綠色金融發展程度,參考序列為綠色信貸余額占比,比較序列為青海省三次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其中綠色信貸數據來源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青??偩?、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青海省統計年鑒,選取青海省2014—2021年相關數據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

3.3 實證結果與分析

根據初值化處理后的指標數據,運用STATA17.0軟件計算出灰色關聯度系數和X1、X2、X3的關聯度值。

計算結果為:r1=0.58,r2=0.72,r3=0.71,關聯度值都大于0.5,均通過顯著性檢驗,青海省綠色金融發展水平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關聯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相較第一產業,青海省綠色金融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影響較大,協同性更高,說明青海省綠色金融多投資于第二產業中的優勢工業產業、循環經濟重點行業和綠色轉型行業以及旅游和服務等第三產業,青海省綠色金融對第三產業的影響深度不夠,綠色資金更多地投向清潔能源、光伏產業和新能源等優勢行業,較符合青海省的實際發展情況。

4 結論與對策建議

4.1 政府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

綠色金融發展涉及多個部門和多個環節,企業、政府和金融機構之間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綠色金融的實施效果。因此,我國構建更加完善的政策體系,制定較為詳細的實施方案以及監管方案,能夠提高綠色金融發展成效。省政府需緊跟國家政策方針,加強綠色金融頂層制度建設,完善綠色金融領域的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提升企業綠色轉型動力;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規范綠色項目的識別、認證和評估等認定標準。

4.2 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

引導金融機構加快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和工具的創新,推出更多適合當地產業特色的綠色金融產品,引導更多的信貸資金流向清潔能源、生態修復、污染治理等綠色項目中,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加大政府對綠色產業基金的資金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其中,為綠色項目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主動參與全國碳市場排放權交易,深化碳排放交易試點,豐富碳金融工具和產品,研究建立適合青海省實際發展情況的碳匯補償標準,推進青海省碳交易市場化進程。

4.3 政府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

政府應該發揮金融調控作用,通過增加節能環保財政支出和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額,加大對環境保護力度,促進清潔產業、綠色產業的發展。政府應加大對綠色企業的科研和經費的投入力度,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企業積極創新綠色產品、開拓綠色產業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技術創新是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政府應該發揮其作用,通過各種激勵政策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投入力度和資金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金融機構和社會大眾等相關主體積極投身綠色金融活動中。

4.4 建立環境信息共享機制

青海綠色信用管理體系不完善,綠色基金存在信息披露監管缺失問題,同時個別銀行和機構也存在放松綠色準入標準的現象,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需要銀行、環保部門等多個部門共同協作,綠色信貸的審批、監督等過程需要透明且公開。因此,在進行信息披露的過程中,可制定金融部門、實體部門和第三方機構信息共享平臺,包含資金流向、企業后續環境污染物排放指標、能耗指標、獲批關鍵指標如預期減排量的達標情況、環境信用等。披露信息應完全公開,方便投資人或潛在投資人進行監督,以此確保資金流向綠色產業,避免非綠項目占用綠色金融資源的情況發生。在信息披露的監管過程中,青海省可以指定綠色信息披露監督和公開的機構,制定金融監管機構與環境監管部門和經濟監管部門的協調機制對金融機構、實體部門和第三方機構的信息披露質量負責,定時排查數據真實性,保障數據質量,防范綠色信貸不良率的提高以及監管套利行為。

參考文獻

KHAN M A., RIAZH, AHMED M, et al. Does green finance really deliver what is expected?An empirical perspective[J]. Borsa Istanbul Review,2022, 22(3):586-593.

LEE C C,LEE C C, How does green finance affect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J]. Energy Economics, 2022.107: 105863.

XU X,LI J,Asymmetric impacts of the policy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credit on the debt financing cost and matur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in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 264:121574.

Liu Y, Yang Y L, Li H H, et al.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Citi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19 (4): 2414.

Wang E. Liu X.Wu J.et al. Green Credit,Debt Maturity,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a[J]. Sustainability,2019(3): 583-602.

Gu B B,Chen F,Zhang K. The Policy Effect of Green Finance in Promot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Efficiency in China: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Public Environmental Demand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1, 28(34): 47474-47491.

朱向東,黃永源,朱晟君,等.綠色金融影響下中國污染性產業技術創新及其空間差異[J].地理科學,2021,41(5):777-787.

陳國進,丁賽杰,趙向琴,等.中國綠色金融政策、融資成本與企業綠色轉型: 基于央行擔保品政策視角[J].金融研究,2021(12):75-95.

杜莉,李博.利用碳金融體系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J].經濟學家, 2020(6):45-52.

邵學峰,方天舒.區域綠色金融與產業結構的耦合協調度分析: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J].工業技術經濟,2021(1):120-127.

王馨,王營.綠色信貸政策增進綠色創新研究[J].管理世界,2021,37(6): 173-188.

韓科振.綠色金融發展與綠色技術創新效率關系研究: 基于空間溢出視角的實證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0(4):144-147+178.

郭克莎,田瀟瀟.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與制造業轉型升級路徑[J].中國工業經濟,2021(11):44-58.

沈翠芝.福建省綠色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關系研究: 基于灰色關聯模型的實證分析[J].閩江學院學報,2020,40(6): 32-38.

白璐.內蒙古綠色金融發展對產業結構影響研究[J].呼和浩特:內蒙古財經大學,2019.

陳國慶,方子強,周爽,等.四川省會展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J].商展經濟,2020(9):4-7.

猜你喜歡
綠色信貸產業結構升級綠色金融
環保企業發展中政策支持問題研究
銀行促進綠色金融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
新常態下發展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建議
國際綠色債券的發展趨勢及我國應對之策
我國綠色金融在發展中如何面對當前的機遇和挑戰
綠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業的運用研究
從國民經濟核算分析我國的產業結構
人口老齡化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城鎮化發展對河南省產業升級的影響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