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家精神視角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師使命及其當代轉化

2024-05-07 04:32姚佳琪馮旭洋
遼寧教育 2024年6期
關鍵詞:教育家因材施教育人

姚佳琪 馮旭洋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價值引領、真理傳播、靈魂塑造的重要職責,同時也承擔著神圣的教育使命。對于教師使命,我國傳統教育經典中有諸多相關論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時代對教師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關教師使命的經典論述,以此引領當代教師成長,對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和豐富教育家精神內涵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境,分析傳統教育經典著述中關于教師使命的相關論述,以期獲得相關啟示,進而豐富教育家精神內涵,構建教師教育研究的中國話語體系。

一、教育家精神視角下的教師使命

2023 年9 月9 日,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闡述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內涵: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承載著建設教育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使命,豐富著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它既是對當代中國偉大師魂與教師職業精神的提煉升華,也是對千百年來一代代師道傳統的繼承發揚。

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與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師使命不謀而合,二者之間相互關聯、密不可分。教育家精神為教師使命提供了內在動力和指導原則,是教師使命達成的行動指南。這是因為,教師不僅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還要肩負起“引領社會、文化創新”的擔當。同時,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師使命是教育家精神的具體體現,踐行自身的使命也是教師弘揚教育家精神、做教育家型教師的重要途徑。因此,只有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教師才能自覺承擔起時代使命,為建設教育強國而不懈努力。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語境中的教師使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智慧。中國傳統教育經典論著中關于教師使命的論述,可集中概括為三個方面:成己、立教、育人。

(一)成己使命

教師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成己。教師只有先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他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教師的成己使命主要體現為:學而不厭、見賢思齊、博學于文。

1.學而不厭,求是創新

首先,教師自身應是一個學習者。教育家孔子說過,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論語·述而》),他還認為:“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真正有志于學習的人,應當有著唯恐學不到、唯恐學不會的緊迫感?!睹献印す珜O丑上》中也說道:“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逼浯?,教師的職業性質要求其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除了學習新知識,教師還應不斷鞏固舊知識?!墩撜Z·為政》中說道:“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弊詈?,教師應在教學中積極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秾W記》中說道:“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即僅能記誦雜說而未能創新發揮的人,不能擔任教師。

2.見賢思齊,反思內省

首先,教師應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要虛心向他人請教?!叭诵?,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這些都在告知教師要虛心求教。其次,教師應善于向學生學習。教師和學生可以互相為師,正如唐代教育家韓愈在《師說》中主張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痹趥鹘y教育經典中,有關話語甚至提倡學生比教師優秀,如“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語·子罕》)以及“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等。這也啟示教師在學生面前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要虛心學習,與學生共同進步。

3.博學于文,廣泛涉獵

教師不能只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還應廣泛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鬃釉唬骸熬硬W于文”(《論語·雍也》)。他認為君子應廣泛學習古代文化典籍,教師更應博學多才。荀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篇》),意思是如果博學多識的人能每天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能夠明白道理不至于犯錯。漢代教育家王充在《論衡·別通篇》提出教育內容要“博通百家”,教師只有博覽群書,才能向學生傳授“博通百家”的教育內容。明末清初教育家王夫之曾說道:“欲明人者先自明”(《四書訓義》),即教師授課要想給學生講解清楚,自己首先要對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這也指出教師要想勝任教育的工作必須有扎實的知識基礎。

(二)立教使命

何謂“立教”?《中庸》強調“修道之謂教”,也就是說,修道即立教。這意味著,教的根本在于教育者的修道,修道的過程就是立教的過程,而每一個修道的君子都有“化成天下”的教化職責,所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長期以來,教師居于樞紐地位,而這種樞紐地位也賦予了教師“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的特質。教師的首要職責就是教學,韓愈在《師說》中就闡述了教師要“傳道”“授業”“解惑”。但是,一名教師的使命不僅僅是教學,還包括“化民成俗”,即教化社會、引領社會前進的使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教師的立教使命主要體現為:以學立教、以身立教、以德立教。

1.以學立教,因材施教

“以學立教”中的“學”指“學生”,要求教師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因材施教??鬃邮菤v史上首位倡導因材施教的教育家,關于其因材施教理念《論語》中有多處記述,如“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論語·先進》)。孟子對學生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劃分,并且提出要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即“教亦多術”?!秾W記》中也寫道:“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奔唇倘巳绻荒芤虿氖┙?,那么學生的才能就得不到充分施展。因材施教思想被眾多教育家認可,北宋教育家張載提出的“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觀可及處,然后告之”(《語錄抄》);南宋教育家朱熹提出的“圣賢施教,各因其材”(《孟子集注》);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的“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傳習錄》);明末清初教育家王夫之的“君子之教因人而進之,有不齊之訓焉”(《四書訓義》)等,這些都包含著因材施教的思想。

2.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新時代教師具有“身之為師”和“心之為師”的雙重身份,教師應該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就是倡導教師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孟子認為教師首先要端正自己,然后再用正道教育學生:“教者必以正”“其身正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王夫之也非常重視教師自身的道德行為以及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他提出“立教有本,躬行為起化之原;謹教有義術,正道為漸摩之益?!保ā端臅柫x》),即作為教師要“正言”“正行”“正教”,用自身的行為去教育、影響學生。

3.以德立教,加強師德

只有具備良好師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儒家學派尤其注重道德修養,孟子提出“以德服人”,他認為“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荀子曰:“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荀子·儒效》),而“人師”的德行是讓別人誠服的關鍵。漢代教育家董仲舒提到:“善為師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春秋繁露·玉杯第二》),即善于施教的教師,既要完善自己的道德,又要謹慎自己的行為。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弊鳛橐幻细竦慕處?,除了要有高深的學識,還要有崇高的道德修養。

(三)育人使命

教師職業的核心價值是“育人”,它與教師的精神生活息息相關,育人不僅是教師的使命,也是其職業的重要屬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教師的育人使命主要體現為:有教無類、胸懷家國、立德樹人。

1.有教無類,一視同仁

“有教無類”思想即認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教??鬃影选坝薪虩o類”作為自己的辦學方針,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可以入學接受教育,他一生招收了眾多弟子,這些弟子階級不同、職業不同、國家不同?!墩撜Z·述而》中記載了孔子招收學生的原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薄睹献印じ孀诱戮湎隆分幸舱f道:“人人皆可以為堯舜?!薄盾髯印ば詯骸芬灿杏浭觯骸笆タ煞e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薄坝薪虩o類”的思想要求教師對待學生應該一視同仁,不能區別對待,同時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2.胸懷家國,心有大我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教育一直與立國治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洞髮W》中提到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同時還提出了讀書人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北宋教育家王安石也提出“茍不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則不教也。茍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者,則無不在于學”(《王文公文集》),他認為教學內容應該是“為天下國家之用者”。還有著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語錄》)。這些都啟示教師要胸懷家國,心懷“國之大者”,培養學生的中國精神、中國品質、中國氣節,避免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3.立德樹人,以人為本

自古以來,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國傳統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教師在道德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抖Y記·文王世子》中提到:“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為師者不僅要教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授學生“立世之德”。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也是首要的,他主張以“仁”為最高道德準則,以“禮”為道德規范。荀子則認為禮義道德是人們應當遵循的行為基本規范,教師則是正確理解禮義道德的人,即“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荀子·修身》)。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也十分重視道德教育,他說:“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誠知用力于此,則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國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為先”(《學校貢舉私議》),即德行對人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修身,而且還可以推而廣之去治人、治國,故歷代教育家都把德育放在首位。

三、新時代教師成長的歷史擔當

新時代教師要積極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對教師使命的要求,以古鑒今,從傳統教育經典中獲得啟示,完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教師使命的現代性轉化。

(一)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強化教師的成己使命

新時代教師可以從三方面實現成己使命的當代轉化:學而不厭,樹立終身學習觀;見賢思齊,構建學習共同體;博學于文,做“研究型教師”。

1.學而不厭,樹立終身學習觀

學成為師的過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教師需要用一生來學習如何為“人師”。這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既是教師通過終其一生的自我學習,達到自我認識的過程,也是致力于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己使命的要求。教師應當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勤勉的學習態度,樹立終身學習觀,積極獲取新知識,更新知識結構,從而在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

2.見賢思齊,構建學習共同體

自我反思和見賢思齊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只有善于總結經驗,看到自身的不足,并時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教師之間也要相互學習、相互督促、相互幫助,要強化團隊合作意識,構建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打造高水平的專業教師團隊。

3.博學于文,做“研究型教師”

教師應從傳統的“講授型教師”和“經驗型教師”轉變為“學習型教師”和“研究型教師”。教師不僅應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追求卓越,還需關注當前教育的熱點問題,了解教育研究的前沿領域,學習研究方法,積極參與教育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素養。在信息化社會中,教師還應具備現代教學技能,包括信息搜集能力、熟練使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能力。

(二)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強化教師的立教使命

新時代教師可以從三方面實現立教使命的當代轉化:因材施教,以愛化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加強師德,嚴于律己。

1.因材施教,以愛化人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在關注學生個性的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借助團隊協作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教師與其他職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教導的對象是成長中的生命,是一個個有獨立思想的人,所以教師要對教育事業有敬畏之心,對教育工作有奉獻之心,對學生有關愛之心。教師應該有強烈的教育情懷,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循循善誘,耐心引導,以愛化人。

2.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我國一直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社會對教師有很高的角色期待。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本身就是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具有示范性,學生會進行模仿。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性質有清晰的認識,不僅要教書育人,更要為人師表;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新時代教師需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誠信為本的道德品質。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示范。

3.加強師德,嚴于律己

無德難為師,從師先立德。教師是學生思想品德和品格形成的重要影響者??梢哉f,教師的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教育質量,從根本上決定著教師群體的專業發展形態和國民教育體系的建設。在教育活動中,愛崗敬業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守的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要求?!暗乐缘隆闭弑叵刃奁渖矶湫?。新時代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師德認識和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加強相關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

(三)提升教師的教育責任感,強化教師的育人使命

新時代教師可以從三方面實現育人使命的當代轉化:有教無類,公平待生;情系家國,為國育才;立德樹人,德育為先。

1.有教無類,公平待生

教師要平等地保證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權利和自由,科學地對待不同學生的學習過程,對處于“弱勢地位”的學生給予適當補償,保證每一名學生都取得應有的學習結果。班級授課制度下教師的注意力有限,課堂教學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現象。因此,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學素養,消除對學生的偏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學生,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課堂互動時為學生提供平等的交流機會。

2.情系家國,為國育才

教師應該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明確意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培養有責任感的時代新人,培養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我是中國人的教師,做好新中國教師的本分,心中必須要有中國的燈火?!苯處熡写髳?,學生就有大愛;教師有情懷,學生才有情懷。從一定意義上說,從古至今,一個國家教師群體和教育生活的道德水準,決定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現狀與未來。新時代教師要堅守初心、堅守情懷、堅守底線、堅守原則,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做“四有”好老師,做教育家型教師,做新時代“大先生”。

3.立德樹人,德育為先

教師要堅持全方位德育。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堅持課程思政。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樣的德育活動,如主題班會、德育講座、社會實踐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良好品德。再次,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如制作“好人好事”照片墻等,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最后,教師還要加強家校合作,如定期舉行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和德育情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家校共同關注學生的德育成長。

猜你喜歡
教育家因材施教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教育家與兒童
小學作文如何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津派教育家成長
為什么現在要說“新教育家”
教育家
中高職銜接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