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跨學科教學實踐探索

2024-05-08 13:22徐海燕
新教育·科研 2024年4期
關鍵詞:跨學科教學實踐小學數學

徐海燕

【摘要】教師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淡化學科邊界,融入跨學科教學內容,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成長機會,推動數學學科縱向發展。教師從整合跨學科主題資源、創優跨學科方案設計、推出跨學科實踐活動、延伸跨學科訓練維度的教學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建立關聯性思考,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中對接其他學科學習經驗,激發更強學習動力,引導學生構建系統性、完整性的知識體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跨學科;教學實踐

小學生的思維較活躍,教師圍繞其跨界思維的成長,開發更多實踐應用,為學科教學活動組織提供更多選項,必然為學生的數學思維成長起到重要促進作用,也為學生關聯思維、多元思維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教師在學科教學時,推出更多實踐訓練機會,鼓勵學生啟用多元思維展開對應實踐學習,引導學生獲得更多學習體驗和學習啟迪。

一、整合跨學科主題資源,拓寬生本學習視野

教師宏觀掌控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基本學情,搜集、篩選、整合契合性更高的跨學科資源,借助多種助學手段,擴充數學課堂教學容量,助力學生學習視野的拓寬和學習思維的啟發。

1.開展學情調研

學生由于各種制約因素,在認知水平、興趣取向、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前,做好學情調研,制作基礎學情檔案,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針對性設計教學活動方案,以提升學習活動的契合性。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幫助教師打破傳統單純知識灌輸的局限,推出更多多元整合的實踐操作訓練,為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新鮮活力。

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負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調查學生對負數的認知情況,發現大部分學生對賣商品的盈虧、冬天氣溫的零下攝氏度、地下車庫的負幾層等概念都有一定認知基礎。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認知基礎,對接新光服裝店經營狀況的案例進行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觀察案例中給出的盈虧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正負數梳理,總結這家服裝店一年的收入情況。學生主動觀察案例信息,對服裝店的盈虧情況進行總結,對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形成更直觀的感知。為了加深學生對負數的理解,教師投放數軸表示正負數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深入探索負數的應用。服裝店經營問題涉及經濟學學科,教師要求學生從盈虧的角度展開思考,是啟發跨學科思維的行為,引導學生對接經濟學概念,對負數有了更鮮活的認知。

2.融入豐富素材

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常見的教學方法,教師對教學內容做深入探究,為提出契合性更高的引導問題做鋪墊。教師在教學活動組織時,融入豐富的教學素材,要求學生借助更多學科學習思維展開探討和研究,幫助學生建立關聯意識。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諸多共性教學特征,教師有意識導入跨學科教學內容,對接數學問題,讓學生借鑒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和經驗積累對數學問題展開思考和分析,順利構建跨界思維。

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先帶領學生回顧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幫助學生加深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并投放實踐操作學習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量手中的梯形、平行四邊形、多邊形的邊長,計算它們的面積。有預習經驗的學生能夠帶領其他組員用剪紙的方法,將多邊形進行裁剪、拼接,使其變為規則的長方形、正方形,進而便于面積的計算,并結合圖形的變化推演不同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在學生裁剪、拼接過程中,教師進行班級巡視,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對有操作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技術支持,確保學習活動的順利推進。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掌握,教師鼓勵學生開發教材之外的解題思路,順利將學生帶入研學環節。剪紙操作屬于美術范疇,教師借助美術操作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完美實現跨學科思維的應用,其助學效果比較突出。

二、創優跨學科方案設計,提升生本學習質量

在跨學科融合方案設計時,教師結合小學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強的心理特點,創新實踐活動形式,規劃活動程序,讓學生在生活實驗、信息搜集、實地測量、課堂辯論等學習活動中,強化學習體驗,成長綜合能力。

1.創新活動形式

在數學教學活動方案設計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在活動形式、活動程序、活動內容等方面做出全新探索,對教學內容作對應處理,為學生自然建立跨學科思維認知奠定基礎。數學學科中有實驗、觀察、分析、實踐等學習活動,教師在科學、自然、綜合實踐等學科中探尋切入點,實現與數學教學的對接,并參考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為調動學生的跨學科學習思維提供助力。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中獲得的學習體驗更為豐富,教師做針對性教學設計,其助學效果更為顯著。

教師在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時,借助多媒體展示超市、商場、展柜等價格標簽,引導學生回顧日常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對小數有更直觀的認知。為強化學生對小數的理解,教師投放生活觀察任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應用小數的情境,深入生活中進行觀察,尋找小數不同的應用場景。學生對實踐性觀察任務比較感興趣,能夠快速投入小數的探尋活動中,但多數學生還停留在尋找價簽的階段。教師適時給出提示,要求學生首先探索教室內的各種物品,測量身邊的物品長度,記錄這些數據,為學生探尋小數指引學習方向。學生陸續開始操作,記錄各種包含小數的測量數據。在探索成果展示環節,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探索行為給予正面表揚,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提供激勵作用。教師融入科學與綜合實踐內容,布設實地測量、生活觀察學習任務,有效提升學生學科認知能力。

2.設計活動程序

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展,動態調整跨學科活動內容,提升活動程序的規劃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契合性,為學生指引具體的學習目標和成長方向,促進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學生在學科訓練活動中接觸更多學科內容,能夠有效拓寬學習活動的訓練維度,增長更多見識。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小數點對齊即相同位數對齊”的道理。在訓練學習環節,教師適時融入跨學科教學內容,板書30300、303、3030三個數,要求學生只動三筆,將這三個大小不一的數變為相等的小數。學生對語文學科相關的字謎游戲比較感興趣,結合已經學習的小數性質和意義知識,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繼續出示3.03、3.3、3.003三個數,要求學生將這三個小數相加,展示計算結果。學生計算出的結果有9.333、3.339、33.39等,錯誤答案的致因是沒有掌握小數點對齊原則。為幫助學生理解相同位數對齊的概念,教師繼續投放訓練任務,要求學生圍繞小數設計不同的判斷題,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融入語文字謎、科學實驗的特點,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為多元的學習認知,其助學效果比較明顯。

三、推出跨學科實踐活動,強化生本學習體驗

數學學科具有實踐性、實驗性、嚴謹性的學科特點,教師緊抓學生對實踐活動有較高參與興趣的心理特點,精選跨學科實踐活動內容,優化實驗活動組織,讓學生在多種感官刺激下,強化學習體驗。

1.精選實踐內容

藝術、健康、社會、科學、物理、生物、化學、經濟等學科與數學均有一定的關聯點,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提取各學科知識點,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學術研究,培養學生的學科知識關聯意識。在數學問題解答時,教師將問題按性質類型進行歸類整理,引導學生從相應學科角度展開思考和分析問題,探索更多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從而獲得更全面的學習認知。

教師在教學“小數乘法和除法”時,先展示不同的教學案例,要求學生對其進行方法扮演,創造學法歸結機會。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歸結計算方法,探尋更為簡便的計算方式,將獲得更為有價值的學習體驗,這個學習過程對其數學學科認知的成長同樣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教材中有諸多訓練題目,教師鼓勵學生對這些訓練題進行計算方法探究,探索更簡便、更實用的解題方法,并評選出“解題大王”。學生對于帶有競賽色彩的實踐活動有參與熱情,能夠主動進行探究、歸結相關學法。學法探究任務是科學學科特點,教師將其融入數學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實踐探索機會,輔助學生獲得更為深刻的學習體驗。

2.優化生活對接

數學學科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有諸多關聯點,教師在學習活動組織時,結合學生的生活認知基礎,對接學生的學習思維,推出更多生活化實踐訓練活動,讓學生在多重鍛煉中成長數學綜合能力。信息搜集、社會調查、生活實驗、手工制作、實地測量等活動,都屬于數學知識生活化呈現方式,教師結合當前教學內容進行匹配性設計,引導學生結合已具備的生活經驗,建立更多學科認知。

學生對生活化案例比較有感覺,教師將數學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對接,設計更多生活化數學題,創造更多鍛煉機會。在教學“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一組數據,鼓勵學生根據這些數據制作統計表和條形圖。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教材內容能夠順利制作統計表、條形圖。教師繼續引導學生將多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結合到一起,鼓勵學生探索如何區別兩組或兩組以上數據。學生經過一番討論,有的認為可以將每組數據的條形圖在繪制時按不同的粗細繪制區分;有的認為可以用一種顏色代表一組數據進行區分;有的則認為直接看條形圖的高低就能區分等。教師將這些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帶領學生依次進行驗證,逐一淘汰欠缺的復式條形圖繪制方法,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達成學習共識。

四、延伸跨學科訓練維度,鍛煉生本學習能力

數學學科因其嚴謹性、縝密性學科特點,需要一定頻次的訓練,教師有延伸訓練意識,對數學難點、疑點、易錯點進行篩選,創新訓練活動形式,拓寬數學訓練廣度,針對數學作業開展評價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

1.拓寬訓練廣度

為了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數學知識,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訓練量,但不是囫圇吞棗的“題海戰術”,而是將作業形式升級為實驗操作、手工制作、數據分析、讀寫介紹等。教師對數學作業的布設方式進行創新,摒棄傳統的單一書面作業形式,啟發學生自主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將作業以更豐富的形式展現,逐步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激活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教師出示一套撲克牌,去除大王、小王后,要求學生猜測自己會抽出哪種花色的撲克牌。學生的答案不外乎黑桃、紅桃、梅花、方塊四種。教師適時導入列舉法的概念,將花色一一列舉出來,尋找問題最佳答案的方法就是列舉法,讓學生對列舉法解決問題有更直觀的了解。為了拓寬訓練維度,教師投放實驗操作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兩兩一組猜拳,將不同的出拳情況逐一列舉出來,引導學生探索列舉法的應用。學生對具有游戲屬性的學習任務比較感興趣,能夠主動參與活動中,記錄不同的出拳情況。對照學生的答案,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列舉法,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適時布設延伸性學習作業,要求學生與家人一起組成三人小組,進行猜拳游戲,記錄不同的出拳情況。

2.升級作業展評

作業展評是學科教學的常規操作,由于受課堂時長制約,以往的評價活動多是教師挑選幾例優秀作業和幾例較差作業進行對比評價,對于其他學生的作業沒有針對性評價,無法激活他們的參與感。教師升級作業展評活動,定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評、互評,分享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遭遇的難題及解決辦法,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興趣,提升學生參與效度,進一步鞏固學習認知。

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教師將撲克牌放到一個“裝滿數字的魔法箱”里,隨機抽出一張牌,讓學生辨認抽出的數字,當抽出AJQK時,部分有過打牌經歷的學生,能夠說出A代表1、J代表11等,為學生直觀展示字母表示數的應用情境。借用撲克牌進行激趣導入課題,是教師做出的創意教學設計,為了讓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適時布設探索性作業,要求學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數”的案例,梳理在以往的學習中,在哪些地方運用到字母表示數,并將作業反饋到家校信息交互平臺。在作業展示環節,教師要求學生在作業后面附上自己完成作業的過程、遭遇的難題、解決的方法,以及對自己作業的評價,鼓勵學生和家長積極發言,表達對他人作業的肯定和建議,豐富學生的作業體驗。

數學教學活動中滲透跨學科教學內容,能夠為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新鮮活力,為學生多元思維的啟發提供更多助推力。教師在學科實踐活動設計時,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多元融合其他學科素材,從更多角度展開實踐活動設計,創新數學作業布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契機。課堂教學、學習活動、生活訓練、展示評價等都是跨學科教學內容介入的契機,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活動形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為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程文敏.讓跨學科融合在數學課堂真實發生——小學數學課堂跨學科教學策略初探[J].新教師,2022(08).

[2]孫昱佳.例析小學數學跨學科融合的教學實踐[J].新課程研究,2023(04).

[3]李洪斌.課堂任務化視角下小學數學跨學科教學的路徑—以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數字入詩趣味多”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3(14).

猜你喜歡
跨學科教學實踐小學數學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