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日韓關系“北約化”遺禍東北亞

2024-05-09 11:45陸忠偉
東北亞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美日韓三邊美韓

陸忠偉

內容提要:戴維營峰會展示出的美日韓關系“北約化”,是朝鮮半島及東北亞未來可能生戰生亂的根本原因。美國拜登政府誘壓日韓兩國政府,改變了亞洲以往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模式,樹立起三國安全密不可分的新地緣觀,形成全面合作的準同盟機制,將遺禍東北亞。該機制可概括為:核為媒、情相連、兵同軌、物共享、鏈整合。美國對其軍事力量進行全球布局和結構調整,推動軍事要素與戰略資源東移,東北亞面臨變成主戰場和火藥桶的風險。2024 年將是美日韓三國“驚險”的選舉之年,選情撲朔迷離,對三邊合作整合將起反作用。日韓兩國圍繞美國核保護傘的“延伸威懾”,亦存在不小分歧。

東北亞地區是國際戰略森林中的“大樹”,該地區大國利益交錯,冷戰堅冰未融,核雷聲震蕩,長期動蕩不寧。2023年美日韓戴維營峰會搞出三國關系“北約化”①學者孫興杰認為,北約是冷戰的產物,但是又跨越了冷戰,其背后的戰略機理在于陣營化對壘,但其歷史根源卻超越了冷戰的時空框架。如果將“北約”作為一種原型或者方法的話,“北約化”不僅包括區域性多邊軍事集團的功能性含義,還包括深層次的安全共同體的制度性嵌套和文化認同紐帶。參見孫興杰:《亞太地區在“北約化”嗎?》,《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23年第6期,第3頁。新版本,欲重走冷戰時期集團化軍事對抗的老路。黑云翻墨風滿樓,山雨欲來燕低飛,這是加劇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及東北亞生戰生亂的不祥之兆。

一、美日韓關系的“北約化”

回看波譎云詭的2023 年,熱點、燃點頻仍,沖突、風險、挑戰逼近。2023年是美日韓三邊關系“北約化”的重要年份,三國間的雙邊和三邊關系部分質變形成的新態勢,對東北亞格局構成重大沖擊。這一年恰逢美韓軍事同盟締約70 周年以及美日軍事同盟締約72 周年。這兩組因冷戰與集團博弈而締結的軍事同盟,迄今仍在充電運轉。受其影響,朝鮮半島“北射星”“南軍演”,劍拔弩張;日本再武裝大擴軍,磨刀霍霍。2023年因之成為朝韓兩國以怨報怨的“危機年”以及美日韓急管繁弦的“外交年”。

“久臥者思起,久蟄者思啟?!痹诿绹?,特朗普執政時期對日韓施壓,要求兩國分擔美軍駐日和駐韓軍費,拜登政府為彌合由此而產生的外交摩擦,轉而實行撮合韓日,凝聚美日,推動美日和美韓同盟接軌,打造三邊軍事合作的新東亞外交框架。在日本,安倍晉三執政的八年間,改變了自民黨,改變了永田町①永田町,位于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聚集了首相官邸、國會議事堂、參眾兩院議長官邸、自民黨等主要政黨本部,是日本的國家政治中樞地區,因此永田町代指日本政府。,改變了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吉田路線”,傾力配合美國策動的大國競爭戰略,在美中、日中關系上尋找缺口,以拼湊基于美國地緣戰略的點、線、弧、環;岸田文雄政府“為推動日本軍事強國路線,扮演美國印太戰略馬前卒,與安倍外交并無本質區別”②陸忠偉:《岸田外交與安倍外交的異與同》,《東北亞學刊》2023 年第1 期,第1頁。。在韓國,尹錫悅政府驅使國家航向右轉;外交上傍美、近日、遠華,對朝挑釁,示強抗衡,與樸槿惠和文在寅兩屆政府奉行的“安美經中”的大國平衡外交及對朝“陽光外交”大相徑庭。

很顯然,美日韓三國執政黨的政治本色、戰略底色、經濟成色和選情顏色,調配出三國現政府的外交特色。其中,日韓兩國執政黨唯華盛頓馬首是瞻,以競爭定性美中關系,追隨美國的地緣安全戰略,欲在區域及國際舞臺上扮演新安全和新戰略角色。在此基礎上,美日韓實現三邊關系“北約化”。正緣于此,美日、美韓、日韓穿梭外交頻繁,美日韓折沖樽俎,實現了三邊會晤,以期達到加固軍事鏈,延伸核導鏈,拉長軍情鏈以及整合產業鏈的目的??偠灾?,拜登政府誘壓日韓兩國政府,改變了亞洲以往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模式,樹立起三國安全密不可分的新地緣觀,使日韓甘當美國“印太戰略”的馬前卒。

美日韓三邊關系“北約化”的部分質變,與國際安全重心從“歐主亞從”向“亞主歐從”嬗變趨勢同頻共振。日韓兩國在美中關系上的選邊抉擇,毋寧說兩國是被美國全球戰略“帶節奏”,或是為更緊密保持對美外交協調的地緣戰略使然。近兩年,日韓在涉疆、涉港、涉臺乃至關涉南海等中國內政問題上指手畫腳,足以暴露這兩個國家對基于美西方規則形成的區域秩序和世界秩序的認同,與美國初步達成利益契合,亟欲通過常規合作機制化、制度化,保證三邊關系的部分質變不被逆轉。從三國政要的言論看,即便將來進入后拜登、后岸田以及后尹錫悅時代,美日韓關系或許會出現各種矛盾,但三國關系“北約化”不至于被全盤否定。

美日韓首腦外交的熱絡互動,始于2023年。當然,2022年5月拜登對日韓兩國的首訪,以及同年11 月美日韓的金邊三邊峰會,作為外交前戲也起了熱身作用。2023 年1 月13 日,岸田文雄訪美,與拜登舉行美日峰會。同年4 月24 日尹錫悅訪美,這是韓國總統時隔12 年的美國之行。在美韓發布的《華盛頓宣言》中,美國再次承諾將韓國納入核保護傘的“延伸威懾”范圍。繼3 月16—17 日韓國總統尹錫悅訪問日本后,5 月7 日岸田文雄首相訪問韓國,致使積怨已久的日韓政府間關系止跌轉暖。同年8月18 日,美日韓首腦在華盛頓近郊的總統度假地戴維營舉行具有“新紀元”意義的三邊峰會,并發表聯合聲明《戴維營精神》。很顯然,此番峰會是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為撮合日韓“一笑泯恩仇”所作外交努力的等值回報,成為美國主導創建多邊伙伴關系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美日韓外交軌跡傳遞的一個清晰的重要信息是:白宮、霧谷和五角大樓改變了日韓兩國長期因循美國地緣戰略軌道單飛而不牽手的分巢分棲現象,實現了美韓與美日兩組同盟關系因循美國新地緣戰略軌道,結伴雙飛乃至同巢同棲。①白宮、霧谷和五角大樓,分別代表美國總統府、國務院和國防部。盡管日韓“聯姻”僅僅是由美國做媒,尚未履行法律程序(互相承擔保護義務)的“無性婚姻”,但華盛頓將繼續推動三邊合作,使之從軍事合作向覆蓋經濟、科技、教育、資源和產業鏈安全的全球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升級,最終實現“建立軍事政治聯盟”的目標,并非遙遙無期。正緣于此,拜登得意地吹噓“我們正在提升三邊防務合作,在印太地區實現”這一目標,而且“此非一天、一周或一個月的事情,這是我們幾十年來建立的關系”。①“U.S., Japan, South Korea Leaders’Summit,”EDITORIALS, August 22, 2023, https://editorials.voa.gov/a/u-s-japan-south-korea-leaders-summit/7235393.html[2023-12-30].

作為美日韓系列外交峰會的最大成果,當數2023 年4 月26 日美韓發布的《華盛頓宣言》和8 月18 日美日韓發布的《戴維營精神》。這兩份外交文件被美國政府和部分媒體吹上了天。8月18日美國白宮網站公布《戴維營精神》,該文件稱,美日韓峰會“開創了三邊伙伴關系新階段”,“美日韓三邊關系新篇章已經開啟”,“三方愿景一致,將共同應對時代挑戰”,“每組雙邊關系都比以往任何時候牢固”,三方“承諾擴大三邊合作,在各領域、在印太和其他地區將我們的‘共同雄心’提升到新水平”,使“三邊安全合作達到新高度”。②“Camp David Principles,”The White House, August 18,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8/18/camp-david-principles/[2023-12-30].當天,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杰克·沙利文稱,“美國與日韓的聯盟合作已有150 年歷史”,“我們與這兩個國家的合作并不新鮮。新的情況是,我們正在共同努力,將所有合作整合在一起,努力加強地區穩定和平”。③“Press Gaggle b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Jake Sullivan 8/18/23 Transcript,”Transcripts,Aug 21,2023,https://www.rev.com/blog/transcripts/press-gaggle-by-national-security-advisor-jake-sullivan-8-18-23-transcript[2023-12-30].

二、美日韓合作整合新機制

沙利文所說的美日韓三邊合作之“新”,以及“合作整合”之意,道出了美日韓三邊關系進入合作、增容與合成的新階段。雖說三國間推動傳統領域的量的集合不致引起全面質變,即不會自然產生法律意義上三國互相承擔保護義務的結果,但通過并軌、集約、合成、整合及共享等方式,實現量的漸進積累,能夠為三國關系的質變做好準備。換言之,在美日韓三國戰略資源數量和素質不變的前提下,變分散使用為集約布局,實現軍事力量倍增及乘數效應,從而推進美日韓形成全面合作的準同盟機制。美日韓三邊合作將形成一套多層次的機制化安排,合作范圍拓展至“印太”地區,合作領域突出軍事安全和經濟技術兩手并重,通過創建新的對話合作機制,激活既有交流合作渠道,追求務實成效。①參見項昊宇:《準三邊同盟:從戴維營峰會看美日韓合作的趨向與限度》,《東北亞學刊》2023年第5期,第1頁。美日韓三國準同盟機制的具體內容可概括為:核為媒、情相連、兵同軌、物共享、鏈整合。

第一,“核為媒”指美國核保護傘的延伸威懾。美國視針對其盟國的核攻擊為對美攻擊,為大規模反擊而將戰略核打擊力量延伸到日韓。美韓根據《華盛頓宣言》成立“核磋商小組”。②2023年美韓結盟70周年,4月26日美韓首腦會談后發布《華盛頓宣言》?!度A盛頓宣言》提出,美韓將創建新的核磋商工作組,并加強“延伸威懾”,討論核戰略規劃,致力于聯合執行和規劃韓國在緊急情況下對美國核行動的常規支持。未來美國將進一步加強戰略資產對朝鮮半島的定期可見性,包括派核潛艇訪問韓國。美國承諾通過定期出動或輪換部署的方式,實現戰略武器在韓常駐。尹錫悅政府將美國“彰顯”的核能力視為安全依托,通過“彰顯”核存在威懾朝鮮,甚至揚言以此終結平壤政權。③“Washington Declaration,”The White House,April 26,2023,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4/26/washington-declaration-2/[2023-12-30].

第二,“情相連”指美日韓情報交流合作。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④2007年8月10日,美日兩國外長和防長參加的日美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2+2”會晤)同意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鮮明地反映出要加強日美同盟和擴大日本自衛隊的作用。2016 年11 月23 日,日韓正式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2019 年8 月,韓國總統府一度以與“國家利益”不符為由,宣布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但同年11 月決定推遲終止該協定。2023 年3 月,韓國方面稱韓日已全面恢復該協定。參見:「秘密軍事情報の保護のための秘密保持の措置に関する日本國政府とアメリカ合衆國政府との間の協定の署名·締結について」、外務省、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release/h19/8/1174843_810.html [2023-12-30]; “Korea fully restores military intel pact with Japan,”Korea JoongAng Daily, March 21, 2023, https://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2023/03/21/national/diplomacy/Korea-Japan-Yoon-Suk-Yeol/20230321170602824.html[2023-12-30]。于2023 年3 月“起死回生”。軍事情報交流是國家間政治關系密切的象征之一。借該協定的恢復,實現了日本技術情報與韓國人力情報的強強合作。對華盛頓而言,韓日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等于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五國組成的“五眼聯盟”向東北亞的延伸。要言之,美日韓共享機密軍事情報將會增強其聯手遏制中國和朝鮮的力度。

第三,“兵同軌”指制訂系列三邊防務合作計劃。合作計劃包括:定期舉行安全和軍事領域對話及年度多域三邊演習,開展彈道導彈防御合作及加強防務供應鏈安全合作;2023年底前實現對朝鮮導彈發射雷達數據共享;加大反潛反導聯合軍演及常規聯合軍演規模與頻率,增強補給體制與快速反應能力,推動美國在日韓部署更多遠程轟炸機、導彈潛艇和航空母艦。

第四,“物共享”指推動“貿易北約”和“資源北約”的構建。例如,為構建“資源北約”,美國與盟國在非洲等地聯手投資重要礦產,實現關鍵礦產穩定供應。早在2022 年拜登訪日之前,美日就啟動“礦物安全伙伴關系”(MSP)已達成一致。2023 年3 月28 日,日美簽署《關鍵礦產供應鏈強化協議》。此外,美日韓三國正在推動鋰、稀土等戰略物資的共儲共享,以及礦山開發投資、環境保護與回收技術研發,確保重要礦產穩定生產及排他供應。

第五,“鏈整合”指開展科技合作,交換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情報。2022年5月20日,尹錫悅陪同拜登訪問位于京畿道平澤市的三星半導體工廠時表示,“切身感受到韓美經濟技術同盟的力量”,“尋求將美韓關系提升為經濟安全聯盟”。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深刻指出,美韓元首此次訪問三星,“凸顯軍事同盟擴展到經濟同盟,進而擴展到技術同盟的用心”。①參見《拜登訪韓首日 韓國尋求與美國構建經濟安全同盟》,《聯合早報》2022年5月21日。

三、美日韓關系“北約化”的未來態勢

美國對其軍事力量的全球布局及結構調整,推動軍事要素與戰略資源東移,東北亞面臨變成主戰場和火藥桶的風險,破壞了區域軍事力量平衡與核態勢穩定。戰爭是白宮和五角大樓所作的“明智”投資。因為戰場不在美國,而且日韓擴充軍備而提升的軍費,將回流到美國,支撐其軍產復合體。不難看出,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所實施的外交安全政策,無一不是直面國力頹勢而選擇“美國優先”的方式。日韓兩國對此心知肚明,只是在將外交重心轉向對美結盟過程中,美國國力頹勢成為被日韓“暫時忘記的命題”。

2024年將是美日韓三國“驚險”的選舉年。拜登、岸田、尹錫悅政權的“賞味期”均已臨近。美國大選將在11月舉行,但是戰斗號角在1月初選時就將吹響,3 月12 日將公布候選人名單。日韓兩國只能騎“驢”(民主黨)觀“象”(共和黨),等待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三邊合作或因之空轉。日韓兩國僅有40%選民支持本國現政權。日本自民黨內各大派系表現出盤馬彎弓之勢;2024年4月韓國將舉行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目前執政黨已有退黨者另立山頭①2023年12月27日,韓國國民力量黨前黨首李俊錫宣布退黨并將創建新黨。??傊?,美日韓三國選情撲朔迷離,無疑對三邊合作整合將反作用。

實際上,日韓互信基礎薄弱,兩國政治聯姻面臨四“T”障礙:領土(territory)、教材(textbook)②教材內容包括勞工賠償、慰安婦等歷史問題。、貿易(trade)與技術(technology)。拜登政府雖強行使日韓兩國政府牽手,但大多數韓國民眾認為韓國是做出讓步的一方,日本“在歷史問題上未做絲毫讓步”。雖然韓日軍事情報合作及安全關系重新恢復,但民意之情、輿論之情與文化之情在短時間內很難全面修復。也就是說,美日韓三邊峰會的外衣雖然光鮮亮麗,但理順日韓關系、構建美日韓三國同盟關系并非易事。

此外,日韓兩國圍繞美國核保護傘的“延伸威懾”,亦存在不小分歧。日本雖與美國就核保護傘“延伸威懾”展開磋商達十余年,但不愿在“彰顯”核武器上表現得過于高調,擔心被美韓帶節奏而首先成為被核打擊的目標。如《日本經濟新聞》以《日美韓課后作業——核保護傘下的分歧》為題刊文,客觀地指出三方在核保護傘“延伸威懾”問題上存在同床異夢的實質。說到底,美日韓誰都不愿拿本國首都和其他大城市,為他國免受核打擊作抵押,成為“相互確保摧毀戰略”的摧毀對象。更何況,日韓這兩個國家都有擁核野心。

“目之見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睘蹩颂m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北約東擴軍事鋒線與俄羅斯地緣安全紅線激烈碰撞所致。對此,德國前總理格哈特·施羅德指出,俄烏兵戎相見,緣于蘇聯解體30 年來西方未能找到北約與俄相安之道??梢哉f,戴維營峰會展示的美日韓關系“北約化”,即是在東北亞復制烏克蘭危機,這是朝鮮半島及東北亞未來可能生戰生亂的根本原因。

猜你喜歡
美日韓三邊美韓
三角形中線與高之間的三個幾何不等式
九點圓圓心關于三邊的對稱點的性質
走三邊
美日韓亞太反導裝備力量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分析
談崩了
美日韓科技立法的轉型與升級:演化歷程與路徑選擇
三 邊 柳
中美韓信息化戰略對比研究
美日韓碰頭商討對付朝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