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志愿服務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與研究

2024-05-09 18:19柏中江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志愿志愿者思政

柏中江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與健康管理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近年來,黨和國家持續推進志愿服務工作,對全面推進常態化、制度化、專業化和品牌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2019年8月,國務院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明確實施九項重大工程,而體育志愿服務工程是其中之一。這一舉措顯現出黨和國家大力發展體育志愿服務事業的決心,增強了建成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的信心。

體育志愿服務活動的主要載體是高校大學生志愿者,他們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在開展體育志愿服務工作時將自身的知識技能無條件奉獻,這也是促進體育志愿服務發展的動力。大學生志愿者在進行體育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受益頗多,個人技能、團隊凝聚力和社會責任感持續提升[1]。立德樹人是中國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立德樹人的思政屬性貫穿高校日常教學工作和各類活動。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志愿服務是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有效途徑,對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質量、貫徹立德樹人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高校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志愿服務活動,使他們能夠在這個服務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1 體育志愿服務的概念與內涵

體育志愿服務是指自愿無償參與體育類項目、活動、賽事等,為社會、他人提供服務的一種行為,體育志愿者們堅持奉獻、自愿、互助,貢獻自己的時間、能力和精力[2]。其作用在于進一步推動社會體育事業發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強體育領域思想引領,促進體育類文化創作和優秀傳統體育項目傳承,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文明素質。同時,體育志愿服務也是一種積極的社會參與方式,能夠培養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

參加體育志愿服務,既是對大學生個人能力的一次鍛煉,又是對他們道德情操的一次陶冶過程,服務他人和社會,發揮個人潛能,提升綜合素質,達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高校應鼓勵和指導大學生主動參與體育志愿服務活動,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更好的實踐效果。

2 體育志愿服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

2.1 開展體育志愿服務是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升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與思想政治覺悟的主渠道,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能力的主陣地。一方面,體育志愿服務具有促進志愿者自我提升、超越自我的功能;另一方面,體育志愿服務中所凸顯的“立德樹人”元素,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內在一致性。高校積極開展體育志愿服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體育化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引導大學生體會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內涵,同時結合國內外體育熱點、社會新聞熱點,提升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掌握程度。

2.2 開展體育志愿服務有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在當今多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下,部分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論仍與現實脫節,形式單一、方法落后的思政理論教學方式已經無法獲得大學生的認可。高校進行思政教育應立足大學生的實際需要[3]。高校體育志愿服務能夠讓大學生更好地理解社會現實需要,幫助其接觸到社會資源,從而解決大學生在專業發展、生涯規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思政教育中的獲得感與共鳴感,彌補當下思政教育實效性的不足,實現助人與自助的雙贏。

2.3 開展體育志愿服務是高校助力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途徑

國家頒布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實施體育志愿服務與體育社會組織建設這一重點工程,充分表現出體育志愿服務在助力“體育強國”建設中的重要價值。體育志愿服務能夠在舉辦重大體育賽事、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全民健康素質、加強體育文化思想引領、促進體育文化創作和傳承優秀傳統體育項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4 開展體育志愿服務有助于加強大學生體育志愿服務的國際交流合作

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繁榮,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大背景下,中國國際化程度逐漸加深,已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體育賽事服務逐步成為一項與國際接軌的工作。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2023年杭州亞運會賽事中,高校大學生已經成為志愿服務的主體。對高校大學生來說,成為國際賽事志愿者是他們與世界聯系的一個重要方式。高校大學生通過志愿服務方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志愿服務的成熟經驗,用廣闊的視野和寬廣的胸襟服務大眾,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國際交流能力,提升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國際影響力。

3 體育志愿服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3.1 體育志愿服務理念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足

高校的體育志愿服務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融合不足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容易出現體育志愿服務與思想政治教育“兩張皮”的現象。所謂“兩張皮”就是體育志愿服務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走各的,互不相干,無法融合;或者開展體育志愿服務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過于淺顯,搞形式主義,沒有落到志愿育人的實處;又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過于生硬、僵化,效果不佳,甚至引發學生反感。

3.2 體育志愿服務中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挖掘不到位

高校在開展體育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過于注重活動的服務質量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層面的教育。指導體育志愿服務的教師過于強調大學生技術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沒有結合當前政治、經濟、社會熱點問題,沒有充分挖掘身邊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沒有用身邊事、身邊人感染大學生。這種偏重技術的體育志愿服務會使學生過度追求表面技能,而忽略了增進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公民意識和道德修養,不利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3 體育志愿服務培訓激勵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大學生缺乏系統性的專業培訓體系,志愿服務工作只停留在服務表面,未實現與體育志愿精神的同向同行。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大學生未充分掌握體育相關專業的志愿服務知識。另一方面,激勵機制不完善,大部分高校的激勵模式比較單一,一般情況只是進行加分或評優評先,而且大多高校僅在每年的“學雷鋒月”或“志愿者日”進行表彰,導致大學生進行體育志愿服務的積極性不高,持續有效的激勵機制尚不健全[4]。

3.4 體育志愿服務宣傳氛圍不夠濃厚

高校文化環境是大學生學習、活動、娛樂的重要環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宣傳渠道大部分是學校官方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和一些外部主流媒體,宣傳渠道單一。在大數據快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非常多元化,例如B站、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這些渠道近年來深受大學生的青睞,然而,高校并未充分利用這些渠道。

4 體育志愿服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

體育志愿服務已經成為高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體育志愿服務活動中,志愿精神逐漸被大學生認識、熟悉,成為他們精神世界中的一個重要部分[5]。

4.1 明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過程以大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基礎,同時滿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讓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避免理論灌輸,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途徑;要講究師生互動,重視大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要找準突破口,對大學生做好有效引導,發揮大學生的主體優勢,使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被其接受,充分發揮思政育人的作用[6]。

4.2 將志愿服務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為基礎,保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內容的科學性。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基礎、以道德規范教育為中心,符合時代發展特征,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高??赏ㄟ^體育志愿服務相關案例討論的方式,幫助大學生感悟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與志愿服務理念相結合的理論體系,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志愿者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維護國家形象的意識。高校要重視對大學生進行體育志愿服務意識的教育,并與新時代緊密結合,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其中,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4.3 挖掘體育志愿服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體育志愿服務中蘊含著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大學生志愿者可以通過體驗體育賽事活動策劃、組織和參與志愿工作,寓教于行,了解社會的真實面貌,認識和體現自身的價值,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逐漸形成“體育強國夢”的理想信念,響應黨中央“全民健康”戰略的號召,深刻體會體育可以讓人“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內涵。因此,高校應持續對存在于體育志愿服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體育志愿服務活動中,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發展。

4.4 完善高校體育志愿服務管理制度

一方面,建立和完善體育志愿者的招募機制。高校應通過多種渠道公開發布招募信息,實行志愿者注冊管理制度,引導大學生注冊加入體育志愿服務工作隊伍,并讓其做好與專業技能相關的工作,讓志愿服務團隊始終保有豐富的生命力和專業性[7]。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體育志愿服務的培訓體系。體育志愿服務培訓內容涵蓋規程規則、急救常識、票務工作、接待禮儀、后勤保障等方面,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外師生資源,在正式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前針對不同志愿者開展分類別、分階段、分層次的培訓及指導,注重提升大學生志愿者的綜合素養和服務水平,從而保證志愿服務的順利開展,同時,在培訓過程中注重對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挖掘和整合,營造沉浸式思政育人氛圍。

4.5 營造體育志愿服務良好的宣傳氛圍

新時代,高校應不斷拓寬體育志愿服務的宣傳渠道,不能局限于在開展體育志愿服務活動時的宣傳,也不能單一宣傳某個體育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高校應盡可能地開展常態化的、有創新內容的宣傳工作。一是高校相關部門要站在大學生的角度合理地采用新穎的宣傳方式。例如,讓大學生利用新興媒體分享自己參與體育志愿服務的經歷和收獲等。二是要挖掘大學生在體育志愿服務中的閃光點,發揮優秀志愿者的榜樣引領作用,倡導更多的正能量。三是要在宣傳過程中盡可能迎合大學生的興趣喜好,融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時代潮流元素,例如,可以在抖音、B站上發布一些體育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的視頻或短劇等。與此同時,在優化宣傳理念和拓寬宣傳渠道的基礎上,也不能忽略傳統宣傳平臺。要通過多種渠道在高校內營造體育志愿服務的良好宣傳氛圍,以激發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熱情,使其積極地參與體育志愿服務,同時主動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學習,進一步提高高校志愿育人和思政育人的水平。

4.6 積極完善高校體育志愿服務組織體系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文化的育人資源,加強高校之間體育志愿服務組織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積極聯系各類體育組織,建立固定的體育志愿服務基地,以保障體育志愿服務的持續性、有序性,進而樹立體育志愿服務活動品牌,由高校大學生志愿者自主講好志愿故事,弘揚志愿精神,加強宣傳和推廣,從而有效推進體育志愿服務活動規范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發展。

5 結語

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大學生體育志愿服務作為思政教育的實踐環節,蘊含著豐富的思政教育價值,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將體育志愿服務的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是拓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途徑,是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重要舉措。然而,目前開展體育志愿服務仍存在一些困境,高校應探索體育志愿服務如何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猜你喜歡
志愿志愿者思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該何去何從?
志愿者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